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观念。而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自由的国家,也因其思想的自由,个性的张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于是,由中美所分别代表的东西方不同教育观念的冲突也就一直存在着,并在华裔美籍第二代移民身上有所体现。本文将以谭恩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美教育观念的冲突作为研究的支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以及产生这种冲突的原因。
关键词:中美 教育观 差异 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是一位既了解东方文化、又难以融入美国文化的作家,她的具有奇异东方色彩的作品曾风靡了美国大陆,也影响了一代华裔美籍移民的成长历程。其代表作《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的女儿》、《沉没之鱼》、《灵异女孩》都以浓郁的东方本土色彩征服了美国读者。在她的小说里既表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创业的艰辛历程,也表现了第二代移民与第一代移民之间所产生的多种层面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本文将以谭恩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美教育观念的冲突作为研究的支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以及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 教育观念的差异
如果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中美教育观的差异主要集中于继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分歧上。
1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最注重的是培养严格严谨的治学精神。中国人尊重知识,崇拜读书,对知名的学者及其所代表的知识体系始终都处于一种全盘接受、继承的神圣心理之中。而美国更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专家学者,敢于挑战权威,对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拓展式、创造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承继式的接受。一言以蔽之,中国的教育注重循规蹈矩,而美国的教育注重创新与反叛。因此,两种不同的知识观和人才观,也引出了东西方家长不同的追求。对于出生于中国本土,深受中国教育理念影响的华裔第一代移民来说,他们一边抱着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一边以这样的心态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生长于美国的第二代移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皮肤的美国人。在谭恩美的《灶神之妻》里就表现了华裔美籍母亲们的强烈中国特征式的教育理念,如薇薇的姨妈就把薇薇妈妈离家出走的反叛行为归罪于西方的基督教育,她认为:
“外国老师就想推翻世上所有的秩序!什么孔子坏,耶稣好!女孩子能当教师,不一定要结婚,真是是非颠倒!”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第一代的华裔移民们通常是把西方的带有反叛意识的个性化教育视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西方的创新教育观念破坏了一切既成的秩序,从而使天下大乱。而在美国社会中,这种反叛精神却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叹和迎合;而拥有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精神的人也会受到赞扬,正是这个最根本的差别,决定了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奇迹的出现。
2、中国人不但对知识和书本充满了崇拜之情,而且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专业化的追求,正如韩愈所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因此,中国的教育就形成了一种窄而深的局面。中国的教育理念把原本可以融通的知识系统切分成无数个相对独立的局域,并认为每个人只能在一定特定的局域里求得知识,获得成功。而美国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的广而博,美国教育界在绝对的创新思想的引领之下,不断地追求各个学科与领域的交叉渗透,从学科与学科的渗透之中,实现知识的突破与创新。于是,中国人的专业与美国人的博学又形成了中美教育观的第二个冲突点,而这在谭恩美的小说里则表现为第一代的移民家长与第二代的移民儿女间的激烈冲突。如《喜福会》中,当薇弗莱的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下棋的天分后,她不但让薇弗莱放弃了其它的学业,甚至可以不做家务,只是专心地学习下棋。于是,薇弗莱9岁时就已是国家级的象棋冠军了,并被捧成美国的希望、棋坛新星、神童。但是,过于专业的追求使小小的薇弗莱只觉得自己已陷入到黑兵的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压迫之势中,她被这种压力吓得惊慌失措,刚刚14岁就感到自己的天生才气已离去,正在逐渐变成那种十分平庸普通的人。于是,她在14岁之后就完全停止下棋,从而彻底停止了其神童生涯。而受到美国广博教育的美国少年,对生活的适应性则强大得多,他们具有更多的升学和选择专业的机会,他们的人生是多彩的,因此,他们的前途和只会下棋的薇弗莱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人眼里,更看重的是正规教育。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会让儿女从小就追求正规教育,并以儿女受到过高等教育而自豪自夸。而在美国家长眼里,他们则更注重儿女的成长过程,他们不认为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才能使儿女成才,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是看他有没有创新意识,有没有影响社会进程的能力。因此,在深受美国教育思想影响的第二代华裔移民的心目中,他们对父母的那种追求正规教育的想法十分不理解又十分反感,他们故意要用标新立异的做法让自己的父母失望,让父母的那种崇拜名牌大学的念头落空。于是,《喜福会》中的吴晶美就以在大学里退学来表示自己个性的独立:
“我有好几次让她失望,每一次都是维护了我自己的意愿,维护了我辜负别人期望的权利。我的成绩并不是全A ,没有当上班长,没有考进斯坦福大学,甚至大学没念完就退学了。”
没有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大学还要退学,这是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吴晶美对母亲的报复手法,因为她知道在母亲心目中一座名牌大学是什么样的分量,所以这种报复可以说是十分有效的。
二 教育方法的差异
在上述的教育理念之下,华裔的家长自然有着全然不同于美国家长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他们采用这种纯正的中国教育手法去教育他们生长于美国环境里的儿女时,所产生的冲突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1 中国家长因为有着顽强的个人家族意识而习惯于在与其他人的对照中相互攀比,习惯于把过高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的身上。如《喜福会》中的吴晶美回忆说,她们从小就在母亲们的攀比中长大:
“打从我们襁褓时代起,我们的母亲们就开始比较我们肚脐的折痕,耳垂的形状,跌破的膝盖愈合时间的长短,头发的密疏与深浅,穿破鞋子的多少……”
有一次,龚琳达甚至以一种似是抱怨、实是夸耀的口吻对吴素云说:
“哎,薇弗莱捧回来的奖品实在太多了,她自己整天只顾着下棋,我可忙坏了。每天,就光擦拭她捧回来的那些奖杯,就够我忙的了。你真有福气,你可没这种烦心事。”
而对于龚琳达的夸耀,吴素云也高高地耸起双肩,以一种得意的无奈口吻说道:
“我可比你还要心烦呢。我们的晶美,满耳只有音乐,叫她洗盘子,你叫哑了嗓子她也听不见。有啥办法,她天生这样一副对音乐失魂落魄的模样!”
两位母亲的这种攀比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她们的教育理念的一种表现,因为她们认为只有出人头地的女儿才是成功的女儿,才会给予她们足够的骄傲的理由。而在美国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得了多少奖杯与奖状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具有团队意识,能否具有创新精神,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下,移民的儿女仅仅成了华裔家长的私人财富,而美国家长的儿女却是属于全社会,甚至是属于全人类的。
2 在这种迫切的攀比的心态之下,华裔的家长们多数会以批评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儿女,他们认为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有利,信奉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因为中国母亲认为,对孩子过多的鼓励会使其骄傲而无法进步,并且还有损于母亲的尊严,而适当的批评犹如催化剂,能让人起而奋之,从而迎合别人的托付和期望。所以,在谭恩美笔下的中国母亲们多采用训斥的方式,并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在批评声里成长。如《喜福会》中的许安梅就时常对她的女儿露丝说:
“女孩子就像一棵树。你必须挺起身子,听站在你边上的妈的话,唯有这样,你才能长得挺拔强壮。假如你俯身去听别人的话,那你会变得伛偻软弱,一阵风就把你吹倒了。”
同样,龚琳达对生活中的女儿也处处挑剔,她不仅会批评女儿薇弗莱的头发样式,还奚落她的未婚夫里奇送的圣诞礼物,数落他的嗜酒,讥诮他脸上的麻子,这其实是母亲对女儿的一种特殊的关爱形式。但在具有美国思想的薇弗莱看来,却都是因为母亲不喜欢也不愿接受自己的一切,所以母女之间一直存在着深刻的误会。而中国母亲的训斥的教育方法,使成长于美国、完全接受美国的独立人格教育的第二代华裔十分反感,所以面对母亲们的批评,她们激烈地反击道:“一味地批评似乎就意味着你希望的只是失败。”
3 中国家长习惯于为儿女设计好一切,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儿女全面的监护者,甚至是儿女的生活导师,所以他们有权利干涉包括儿女的学业、婚姻、前程等全部内容;而美国家长则更看重儿女的意愿,他们认为儿女的事情就是他们个人的事情,自己完全没有干预的权利。因此,《喜福会》中的薇弗莱对母亲的干预感到非常苦恼,当她向她的美国朋友玛琳诉苦时,玛琳就很干脆地向她建议说:
“那你就干脆叫她闭嘴!叫她不要再管你的闲事,让她闭嘴!”
对于这样的建议,身为华裔第二代移民的薇弗莱只能叹息着解释说:
“唉,我不知道,在中国的法律里究竟有无这样明显的条例,可是反正,你不能对一个中国母亲说闭嘴,那几乎与谋杀案一样被视为大逆不道!”
三 产生教育观念差异的原因
鉴于上述种种中美教育观念冲突的存在,美国学者艾米·琳(Amy Ling)曾明确地指出:
“不管是新移民还是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都发现他们被夹在两个世界之间。他们的面部特征宣告了一个事实——他们的种族是亚洲,但是通过教育、选择或出身,他们又是美国人。”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正如帕特里卡·林(Patrica Lin)在谈到母女差别时指出的那样:
“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反差。尽管她们熟悉中国生活中文化的细微差别,但还是常在自己的‘中国性’与‘美国性’之间摇摆。”
就连谭恩美本人也认为:
“当你出生于不同的种族群体,你会看到你的潜能只能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得到实现,于是你只好选择其中之一。”
由此看来,不管是身居美国的第一代移民还是第二代移民,他们的社会身份始终是在中美两种文化之间游离着,他们始终生活在中美两种文化的隔阂、对立与冲突之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教育观念的冲突,他们不得不经受这样一个事实:发觉自己夹在两个世界之中,他们的脸部特征表明一个事实,即他们的亚洲族性,而在教育、出生等理念的指认上,他们却是美国人。夹杂于两种文化之中的困惑是产生一切华裔移民文化困扰的根源,但要克服这种困扰,消除中美文化的差异,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希尧:《人本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 柳柏濂:《思考,在美国校园中——一个中国学者访美札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 Amy L ing,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90.P20.
[6] Ghymn,Esther Mikyang.Images of Asian American Women by AsianAmerican Writers [M].New York:Peter Lang,1995.
[7] Carbi,Angels.Belles Lettres Interview:Amy Tan [J].Belles Let2tres.Fall 1991.
作者简介:
张艳,女,1980—,辽宁昌图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吟,女,1959—,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中美 教育观 差异 冲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华裔美籍作家谭恩美是一位既了解东方文化、又难以融入美国文化的作家,她的具有奇异东方色彩的作品曾风靡了美国大陆,也影响了一代华裔美籍移民的成长历程。其代表作《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的女儿》、《沉没之鱼》、《灵异女孩》都以浓郁的东方本土色彩征服了美国读者。在她的小说里既表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创业的艰辛历程,也表现了第二代移民与第一代移民之间所产生的多种层面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本文将以谭恩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美教育观念的冲突作为研究的支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以及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 教育观念的差异
如果把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中美教育观的差异主要集中于继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分歧上。
1 在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最注重的是培养严格严谨的治学精神。中国人尊重知识,崇拜读书,对知名的学者及其所代表的知识体系始终都处于一种全盘接受、继承的神圣心理之中。而美国更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专家学者,敢于挑战权威,对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拓展式、创造式的学习,而不是被动承继式的接受。一言以蔽之,中国的教育注重循规蹈矩,而美国的教育注重创新与反叛。因此,两种不同的知识观和人才观,也引出了东西方家长不同的追求。对于出生于中国本土,深受中国教育理念影响的华裔第一代移民来说,他们一边抱着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一边以这样的心态影响着他们的下一代——生长于美国的第二代移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皮肤的美国人。在谭恩美的《灶神之妻》里就表现了华裔美籍母亲们的强烈中国特征式的教育理念,如薇薇的姨妈就把薇薇妈妈离家出走的反叛行为归罪于西方的基督教育,她认为:
“外国老师就想推翻世上所有的秩序!什么孔子坏,耶稣好!女孩子能当教师,不一定要结婚,真是是非颠倒!”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第一代的华裔移民们通常是把西方的带有反叛意识的个性化教育视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西方的创新教育观念破坏了一切既成的秩序,从而使天下大乱。而在美国社会中,这种反叛精神却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叹和迎合;而拥有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精神的人也会受到赞扬,正是这个最根本的差别,决定了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科学奇迹的出现。
2、中国人不但对知识和书本充满了崇拜之情,而且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专业化的追求,正如韩愈所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因此,中国的教育就形成了一种窄而深的局面。中国的教育理念把原本可以融通的知识系统切分成无数个相对独立的局域,并认为每个人只能在一定特定的局域里求得知识,获得成功。而美国的教育追求的是知识的广而博,美国教育界在绝对的创新思想的引领之下,不断地追求各个学科与领域的交叉渗透,从学科与学科的渗透之中,实现知识的突破与创新。于是,中国人的专业与美国人的博学又形成了中美教育观的第二个冲突点,而这在谭恩美的小说里则表现为第一代的移民家长与第二代的移民儿女间的激烈冲突。如《喜福会》中,当薇弗莱的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儿有下棋的天分后,她不但让薇弗莱放弃了其它的学业,甚至可以不做家务,只是专心地学习下棋。于是,薇弗莱9岁时就已是国家级的象棋冠军了,并被捧成美国的希望、棋坛新星、神童。但是,过于专业的追求使小小的薇弗莱只觉得自己已陷入到黑兵的铺天盖地、排山倒海的压迫之势中,她被这种压力吓得惊慌失措,刚刚14岁就感到自己的天生才气已离去,正在逐渐变成那种十分平庸普通的人。于是,她在14岁之后就完全停止下棋,从而彻底停止了其神童生涯。而受到美国广博教育的美国少年,对生活的适应性则强大得多,他们具有更多的升学和选择专业的机会,他们的人生是多彩的,因此,他们的前途和只会下棋的薇弗莱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人眼里,更看重的是正规教育。大多数的中国家长会让儿女从小就追求正规教育,并以儿女受到过高等教育而自豪自夸。而在美国家长眼里,他们则更注重儿女的成长过程,他们不认为只有受过高等教育才能使儿女成才,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是看他有没有创新意识,有没有影响社会进程的能力。因此,在深受美国教育思想影响的第二代华裔移民的心目中,他们对父母的那种追求正规教育的想法十分不理解又十分反感,他们故意要用标新立异的做法让自己的父母失望,让父母的那种崇拜名牌大学的念头落空。于是,《喜福会》中的吴晶美就以在大学里退学来表示自己个性的独立:
“我有好几次让她失望,每一次都是维护了我自己的意愿,维护了我辜负别人期望的权利。我的成绩并不是全A ,没有当上班长,没有考进斯坦福大学,甚至大学没念完就退学了。”
没有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大学还要退学,这是作为第二代移民的吴晶美对母亲的报复手法,因为她知道在母亲心目中一座名牌大学是什么样的分量,所以这种报复可以说是十分有效的。
二 教育方法的差异
在上述的教育理念之下,华裔的家长自然有着全然不同于美国家长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他们采用这种纯正的中国教育手法去教育他们生长于美国环境里的儿女时,所产生的冲突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1 中国家长因为有着顽强的个人家族意识而习惯于在与其他人的对照中相互攀比,习惯于把过高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的身上。如《喜福会》中的吴晶美回忆说,她们从小就在母亲们的攀比中长大:
“打从我们襁褓时代起,我们的母亲们就开始比较我们肚脐的折痕,耳垂的形状,跌破的膝盖愈合时间的长短,头发的密疏与深浅,穿破鞋子的多少……”
有一次,龚琳达甚至以一种似是抱怨、实是夸耀的口吻对吴素云说:
“哎,薇弗莱捧回来的奖品实在太多了,她自己整天只顾着下棋,我可忙坏了。每天,就光擦拭她捧回来的那些奖杯,就够我忙的了。你真有福气,你可没这种烦心事。”
而对于龚琳达的夸耀,吴素云也高高地耸起双肩,以一种得意的无奈口吻说道:
“我可比你还要心烦呢。我们的晶美,满耳只有音乐,叫她洗盘子,你叫哑了嗓子她也听不见。有啥办法,她天生这样一副对音乐失魂落魄的模样!”
两位母亲的这种攀比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她们的教育理念的一种表现,因为她们认为只有出人头地的女儿才是成功的女儿,才会给予她们足够的骄傲的理由。而在美国家长的心目中,孩子得了多少奖杯与奖状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具有团队意识,能否具有创新精神,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下,移民的儿女仅仅成了华裔家长的私人财富,而美国家长的儿女却是属于全社会,甚至是属于全人类的。
2 在这种迫切的攀比的心态之下,华裔的家长们多数会以批评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对待自己的儿女,他们认为严厉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有利,信奉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因为中国母亲认为,对孩子过多的鼓励会使其骄傲而无法进步,并且还有损于母亲的尊严,而适当的批评犹如催化剂,能让人起而奋之,从而迎合别人的托付和期望。所以,在谭恩美笔下的中国母亲们多采用训斥的方式,并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在批评声里成长。如《喜福会》中的许安梅就时常对她的女儿露丝说:
“女孩子就像一棵树。你必须挺起身子,听站在你边上的妈的话,唯有这样,你才能长得挺拔强壮。假如你俯身去听别人的话,那你会变得伛偻软弱,一阵风就把你吹倒了。”
同样,龚琳达对生活中的女儿也处处挑剔,她不仅会批评女儿薇弗莱的头发样式,还奚落她的未婚夫里奇送的圣诞礼物,数落他的嗜酒,讥诮他脸上的麻子,这其实是母亲对女儿的一种特殊的关爱形式。但在具有美国思想的薇弗莱看来,却都是因为母亲不喜欢也不愿接受自己的一切,所以母女之间一直存在着深刻的误会。而中国母亲的训斥的教育方法,使成长于美国、完全接受美国的独立人格教育的第二代华裔十分反感,所以面对母亲们的批评,她们激烈地反击道:“一味地批评似乎就意味着你希望的只是失败。”
3 中国家长习惯于为儿女设计好一切,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儿女全面的监护者,甚至是儿女的生活导师,所以他们有权利干涉包括儿女的学业、婚姻、前程等全部内容;而美国家长则更看重儿女的意愿,他们认为儿女的事情就是他们个人的事情,自己完全没有干预的权利。因此,《喜福会》中的薇弗莱对母亲的干预感到非常苦恼,当她向她的美国朋友玛琳诉苦时,玛琳就很干脆地向她建议说:
“那你就干脆叫她闭嘴!叫她不要再管你的闲事,让她闭嘴!”
对于这样的建议,身为华裔第二代移民的薇弗莱只能叹息着解释说:
“唉,我不知道,在中国的法律里究竟有无这样明显的条例,可是反正,你不能对一个中国母亲说闭嘴,那几乎与谋杀案一样被视为大逆不道!”
三 产生教育观念差异的原因
鉴于上述种种中美教育观念冲突的存在,美国学者艾米·琳(Amy Ling)曾明确地指出:
“不管是新移民还是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都发现他们被夹在两个世界之间。他们的面部特征宣告了一个事实——他们的种族是亚洲,但是通过教育、选择或出身,他们又是美国人。”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理念所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正如帕特里卡·林(Patrica Lin)在谈到母女差别时指出的那样:
“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反差。尽管她们熟悉中国生活中文化的细微差别,但还是常在自己的‘中国性’与‘美国性’之间摇摆。”
就连谭恩美本人也认为:
“当你出生于不同的种族群体,你会看到你的潜能只能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得到实现,于是你只好选择其中之一。”
由此看来,不管是身居美国的第一代移民还是第二代移民,他们的社会身份始终是在中美两种文化之间游离着,他们始终生活在中美两种文化的隔阂、对立与冲突之中,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教育观念的冲突,他们不得不经受这样一个事实:发觉自己夹在两个世界之中,他们的脸部特征表明一个事实,即他们的亚洲族性,而在教育、出生等理念的指认上,他们却是美国人。夹杂于两种文化之中的困惑是产生一切华裔移民文化困扰的根源,但要克服这种困扰,消除中美文化的差异,还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希尧:《人本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 柳柏濂:《思考,在美国校园中——一个中国学者访美札记》,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 Amy L ing,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90.P20.
[6] Ghymn,Esther Mikyang.Images of Asian American Women by AsianAmerican Writers [M].New York:Peter Lang,1995.
[7] Carbi,Angels.Belles Lettres Interview:Amy Tan [J].Belles Let2tres.Fall 1991.
作者简介:
张艳,女,1980—,辽宁昌图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黄吟,女,1959—,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