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数量关系的有效渗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_H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中,数量关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要用到的。数量关系是从共同特性的数学问题中得出的某些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数量关系式来表示这种联系。数量关系是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要用到的,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话,就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在解決问题的过程中,数量关系的有效渗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一、在“意义教学”中渗透数量关系
   在学习加法的意义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公园里原来有2人在打扫卫生,又来了3人,现在有几人在打扫卫生?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题目,所以,我带着他们先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也就是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这看似在浪费时间,但是我觉得,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要从点滴中培养。因为,学会分析问题是一种能力,以后,学生还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问题,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的话,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从一开始就培养。通过分析,孩子们得出了两条数学信息:原来有2人,又来了3人。问题是:现在有多少人?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来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很快说出来,把原来的2人,和又来了3人合起来就是现在有5人。接着我顺利地介绍了加法,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起来,如果要把两个数合起来,就用加法来计算。原来的2人是一部分,又来了3人是另一部分,合起来就是现在的整体。接着,我让学生自己来讲故事,把数字2和数字3想成你想的物品或其他的,例如:我有2个苹果和3个梨,那么我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呢?学生很快说出这样的故事,他们把故事里的东西换成了自己喜欢的物品或人,那么,这时候,学生对加法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也知道了,做这样的题目,是要先分析题目的信息和问题,知道怎么做才能列出算式。
   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意义时,其意义就是解决问题时列式的依据,也是数量关系的理论基础,所以计算教学既要教学运算的意义、方法,更要以运算意义为依托进行数量关系的启蒙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列式原理的基础上体验和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在“数形结合”中渗透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我们可以借助“形”来分析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遇到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借助画一画、摆一摆、分一分、拼一拼等活动来分析问题,将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的事物或者图形以帮助理解,将数量关系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再通过数学符号来计算。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刚接触比多比少问题教学时,通过数与物(形)的对应关系,帮助学习建立起同样多、多的部分、少的部分、大的数、小的数等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理解和掌握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求大的数用小的数加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求小的数用大的数减去少的部分(或多的部分)。有的学生在刚学习比多比少问题时,未能很好地建立起数与形的有机结合,未充分理解掌握比多比少的基本数量关系,而是机械地记忆“多”字用加法,“少”字用减法。这样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的还不在少数。如果在这时候,数量关系能够得到有效渗透的话,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三、在“活动经验”中渗透数量关系
   在“活动经验”中渗透数量关系是积累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比较大小“8○9”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圆点个数,发现一边是8个,一边是9个,判断9比8大。部分孩子在判断这个题中,根本不需要数清楚具体有多少个圆点,都是两列圆点,第一列是一样多的,第二列多的那个数就一定大,我想这就是活动经验在分析数量关系中的作用了。数学活动经验在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慢慢地积累经验。活动经验丰富的学生面临具体问题时会自动选择正确又简便的方法,而缺乏数学经验的学生,则需要借助一些图示来分析解答,这个过程也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形成过程。
   总之,通过数量关系的有效渗透,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问题,并选择和运用相关的数学运算解决问题。“数量关系的有效渗透”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系统地、有序地渗透到相关的课堂中,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所谓倒啃甘蔗,指的是东晋顾恺之“每吃甘蔗,必从尾至头”的啃法,此处“望文生义”,指在阅读文本之前,首先阅读“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四个选项的信息,对传主产生先入为主的认知;不求甚解,最早由陶渊明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指只需领会全文大意,不必执着于字句上的过分追究(要求翻译的句子除外)。   笔者总结自己在二十多年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实践活动,结合自己阅读史传类文言文的经验,归
期刊
快乐作为一种情绪,时刻存在于人们的身边。获取快乐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容易也是最难的方式莫过于超越了。超越自我,超越对手,抑或是超越内心,都可以感受到源于超越的快乐。   超越自我,获得一份由汗水浇灌的快乐。   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方式有很多种,体育运动便是其中之一,短跑健将苏炳添在为国家赢得一次又一次荣誉,打破一次又一次纪录后,仍然不满足现状。他在一次次刻苦的训练后再次冲破了自己的瓶颈,尽管纪录因
期刊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到了。树叶从绿慢慢变黄了,纷纷扬扬打着旋儿落下来,果园里果子熟了,苹果像小孩的脸蛋儿红彤彤的,还有黄澄澄的鸭梨,葡萄晶莹剔透,像一个个水晶球挂满枝头。大枣高兴地从枝头上跳下来,玉米正在他变黄的衣服里睡觉。还有稻田就像铺上了地毯,一阵轻风吹来,地毯一下子变成了金黄的大海。波浪起伏美丽极了!   我家的菊花開了,有红的、黄的,还有紫的……   秋天真美啊!  (指导教
期刊
秋天真美,田里的茄子紫紫的好像气球,又黄又老的南瓜卧在地里。园里的柿子一个个像小灯笼挂在树梢,还有黄澄澄的梨,像调皮的孩子在枝头荡来荡去。小朋友吃着又脆又甜的大枣,大树和小草都黄了,树叶宝宝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只有菊花依然开放。   抬頭仰望天空,一幅吸引人的图画展现在眼前,大雁正排着人字往南飞,白云在为大雁变魔术,赶走它们旅途的疲劳。   秋天真是丰收的季节
期刊
班级元旦茶话会上,班里的小雪大大方方地演唱了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唱到高潮处竟然全班同学集体合唱,受邀茶话会的老师们相视一笑:五年级的孩子真是聪明又早熟。昨日还是一帮哭哭啼啼、又笑又闹的“小豆豆”,今日已是青春少年。   班里的小雪是个漂亮的女孩子,人又聪明,成绩出色,唱歌跳舞样样出挑,实在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这样的女生真是人见人爱,女生喜欢和她一块玩儿,小男生也喜欢往她身边凑。人无完
期刊
听起来“变成更优秀的自己”像是心灵鸡汤式的一句话,可谁心中没有过这样的想法,谁不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毕竟,人,都是往高处走的。   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加优秀,可大多数人总是在变得优秀的路上放弃了,往高处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有多少人承受不住打击,承受不住打击压力和困难,就这样放弃了。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也很残酷,但后天很美好,然而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见不到后天的阳光。   是啊
期刊
语文微课程就是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较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目等的一种微型教学。   一、语文微课程的特点   教学时间段:教学视频是语文微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注意力保持时间,微视频的设计时长应在5—8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样相对于以往45分钟的课程讲授,短小的课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内容微型化:传统课堂教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有效的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方法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下面我谈一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传统
期刊
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创新性的实践,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正确、高效地组织好多文本阅读就显得极其重要和急切。结合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正确选择和组建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文本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和组建,需要注意文本选择的针对性。而要做文本选择的针对性,一是要关注学情,把握阅读对象特点,充分了解学生现阶段的阅读水平
期刊
“新课标”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资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因此,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应该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指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品味,从而吸收和借鉴,从而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生语文鉴赏及感悟能力。   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提升语文素养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