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炼心之法
1.修心是修身的前提。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所强调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源头,所以说修心是修身的前提。
2.忧患困苦,是炼心的好所在。《孟子?告知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意思是說:“老天要将大任降落到某人时,就一定要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饱受颠簸之苦,使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干扰而不能如意;用这种方式去触动他的灵魂,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干。人都会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中困苦,思路阻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体现在精神上,生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明白。在国内,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人;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会致人死亡。”
3.“不动心”是炼心的高境界。
《孟子?公孙丑上》有段孟子和他的弟子公孙丑精彩的对话。公孙丑问孟子说:“先生要做了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自己主张,即使成就了霸王之业,也是不奇怪的。如果是这样,您会动心吗?”孟子的回答只用了七个字:“否!我四十不动心。”意思是:“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孟子修心已达到了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移、不被外物所惑的极高境界,专心致道于他的王道理想和德政理念。
七、慎独之法
修身之道有个很重要的法门就是“慎独”。“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意思是:“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的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慎独是一种修身守道的高度自觉行为,“须臾不可离也”,任何时候都不能犹豫和动摇;这也是实践和检验修身功夫的真谛所在。
八、自省之心
《论语》曰:“吾日三省吾身”,这是修身之道一个重要的功课。如何做到修持自省之心呢?
1.先要做到正己。“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意思是:“自己身居高位,不欺凌下位的人;身处下位,不攀附地位高的人。端正自身品行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产生抱怨情绪。进一步说,就是对上不埋怨苍天,对下不怨恨别人。”
2.凡事反求诸己。“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中庸》)意思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处于变动时期会耐心等待必然出现的结果,缺乏修养的人会抱着侥幸心理做冒险的事。孔子说;射箭可用来类比品德高尚的人,射不中靶心,不能责怪别人,只能反过来从自身寻找原因。”
作为企业管理者只有不怨天尤人,始终从自身找原因、找问题,然后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才能让自身得到不断的净化、成长和提升;从而由自身影响团队,带领团队整体进步。
九、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意思是:“如能做到待人真诚、推己及人,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不愿意施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其意是以真诚、宽恕的态度待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坚持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行修身之道的必然要求。
在《大学》中提到一个儒家非常重要的修身和管理原则,就是“絜矩之道”;所谓“絜”是指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有中心平衡点的内涵;所谓“矩”就是我们常说的“规矩”的“矩”,规是圆周的,矩是方角的,两者合起来理解,“絜矩之道”是讲:君子和尊长在修身上要有“独立而不倚”的公平中正的内在修养;在行事上,一言一行要讲规矩、有规范,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起到道德示范作用。
《大学》原文有段精彩的论述:“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悖。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意思是:“所说的使天下归心,其根本在于先治理好国家。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国君孝敬老人,便会使孝敬之风在全国百姓中兴起;国君尊敬长辈,便会使敬长之风在全国百姓中兴起;国君怜爱救济孤儿,全国的百姓就会跟着去做,百姓就不会违理作恶。所以,国君应当做到推己及人,在道德上起到表率作用。我厌恶上位的人以无礼待我,我就不应无礼对待在我下位的人;我厌恶下位的人以不忠待我,我就不应以不忠来侍奉我上位的人;我厌恶前面的人以不善待我,我就不应把不善加于我身后的人;我厌恶身后的人以不仁待我,我就不应以不仁施于我前面的人;我厌恶右边的人以不义待我,我就不应以不义施于我左边的人;我厌恶左边的人对我不诚,我就不应以不诚对待我右边的人。这就是所讲的絜矩之道。”
那么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做到呢?建议如下:1.要求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自己具备硬实力,做到言出必行、率先垂范,才能达到“不怒而威,不令而行”的境界。2.凡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尤其是在下属利益攸关的重要事情上,更要多站在下属的角度考虑问题。3.领导者要强化自省、自律意识,不仅要做下属权力意义上的领导,更要做道德意义上的楷模和精神意义上的心灵导师。
十、修身贵在身体力行
修身之道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修行、修行重在“行”,不能行者非真修。如何做到修身之行呢,须做好如下三点:
1.立足本位、素位而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总是按照他现在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行事,不愿意做越位的事。现在富贵,就做富贵人做的事;现在贫贱,就做贫贱人做的事;现在处于夷狄之地,就做夷狄人做的事;现在处于危难的逆境,就做逆境中能做的事。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处于何种角色、处于何种环境都不会不安然自得。”
我们做人、做事都要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的具体环境出发,务实而为、稳步求进;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做超越条件的事。
素位而行,首先要求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况都能坦然处之,安心应之并以积极、务实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并不断增加积累和沉淀,终至“处于何种环境都会安然自得”的境界。
2.注重平常、谨言慎行。“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顺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意思是:“平常恪守道德,言语谨慎,即使心力不足也不敢不努力,即使做得很充分也不敢把话说满。语言和行动一致,行动和语言对应,作为品德高尚的人为何不能说这就是忠厚老实呢?”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在于他的高谈阔论和特定背景下的表现上,恰恰在于他平常的一言一行和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世之中。所以,我们修身就要注重平常、谨言慎行;修身真功夫必是言行一致、行重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