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劝学》论证逻辑的几点质疑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劝学》是《荀子》中的名篇,因为本文论说语言汪洋恣肆,运用了许多比喻、排比、对偶等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佳句时现,妙思频闪,成为了中学阶段的必备篇目。但笔者研究发现,此文实际上在论证逻辑思维方面略显混乱,即便在全篇最具特色的语言和修辞上,也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关键词】《劝学》论证 逻辑 质疑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收录了《劝学》一文,对原文作了节选,去除了一些枝蔓的部分,保留了华彩的章节。但是,如果我们对文章作一下细致的分析,便会发现,此文实际上在论证逻辑思维方面略显混乱,即便在全篇最具特色的语言和修辞上,也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
  文章的第一句是“君子日:学不可以已。”现在的课文编排将此句独立成段,置于文首,作为全文的总纲。由此可知,本文最重要的论点应当为此句。也就是说,下面的文段应当围绕“学习不可以停止”“要努力学习”来论说。
  文章的第二段第一句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个对偶工整的句子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而更由这个句子衍生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为人教社出版的配套用书《中学语文教师参考用书》这般解释:“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其他各个版本教学参考书的解释也大同小异。这样解释过来,虽然觉得有点像现在的文章,欲谈一个小问题,先得从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地论起,但从中国古代起兴的角度来讲,倒也中规中矩。
  第二、三句“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论说的目的是“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师参考用书》)。这个解释就有点牵强了。文章第一句先海阔天空了一番,起兴了,到了下一句,应该逐渐转入文章所要说的问题了吧?况且这两句说的应该是“鞣”这个好的人工改造,可以使本来很直“中绳”的木材变得合乎人使用它的意愿,下文却说,“故木受绳则直”。我们就迷糊了:到底荀子是希望木直还是木“中规”呢?以下文“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句子之间结构来看,“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应该是类比关系,属于同类相比。但是,前面明明白白地,却是说木受“鞣”则“中规”啊!前面说木受“鞣”则“中规”,后面却说“木受绳则直”,而且中间还用了“故”这个字。何为“故”?《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有“事故”、“旧”、“原因”、“故意”、“因此、所以”这五种解释,在这里,看来应该是解释作“因此、所以”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师参考用书》上也解释作“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那么,我们就搞不懂了:为什么木受“鞣”则“中规”,所以“木受绳则直”?!中间似乎缺少相应的因果逻辑联系。
  再来看一下这个句子“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三个类比之间的逻辑关系本身就值得商榷。曾经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晚清文化怪杰辜鸿铭当北大教授时,有一天,他和两个美国女士讲解“妾”字,说:“‘妾’字,即立女;男人疲倦时,手靠其女也。”两个美国女士一听,反驳道:“那女子疲倦时,为什么不可以将手靠男人呢?”辜鸿铭回答:“你见过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哪有一个茶杯配四个茶壶呢?”辜鸿铭所用的这个类比虽然精彩,在逻辑学上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茶杯茶壶和纳妾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同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之间也谈不上什么必然的逻辑联系。不仅如此,我们注意到,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习不可以停止”,要好好学习,但是,这里却在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即使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个“博学”和“日参省乎己”之间是并列还是递进的关系,在讲要好好学习的过程中,正要引入最根本的话题,突然跳进一个“日参省乎己”,岂不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非要把“日参省乎己”放在这里以保持论说的客观性,也许只能这样来说“君子博学而以之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如果能够博学而且将好好学来的知识拿来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课文节选的第三自然段逻辑更乱。我们先来看看文段中的句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予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般我们写文章,都是将想重点介绍的观点放在对偶句的最后,在古代作品中,因为有起兴的作文法,尤为如此。按照正常道理,此段第一句应该是这么写:“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前半句起兴,后半句通过类比来论说学习的必要性。但是,我们惊讶地看到,在这一段中,作者一开始就来了这么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样的写法大大违反了传统的起兴作文法。如果说因为课文是节选的,这句我们怀疑也许是上面节删部分的末尾总结,但是细查原文,上一句是“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风马牛不相及。而如果说是想放在段首总括下面的一小部分论说,却也不像。因为下面明明是围绕“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个问题展开论述的,“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是作为论说中心的论据。那么现在看来,此句虽是文章的中心论说部分但不是本段的中心,作者却又试图将它作为论据来论证相比它而言更浅一层次的分段中心。这个情况就像这样:A是我们的中心论点,我们本来想通过C来论证B,通过B来论证A,但是现在,我们却先拿未证实的B来论证C正确,接下去拿证好的c再来论证B正确,以此证明A正确——这是典型的互为因果的错误论证逻辑。
  下面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一个句子更证实了我们的质疑。依照一一对应的关系,既然下文说到“登高博见”“顺风大音”的问题,前面也理应相对应地是说这两个问题。所以,按照逻辑,此段也理应是这么论说:“吾尝肢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愤而呼矣,不如顺风之声疾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只有这样说来,文章的结构才不会散乱,上下旬之间才不会割断应有的联系。
  当然,本篇若不考虑其论证逻辑的问题而仅从语言上看,灵活自然,错落有致,生气勃勃,而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也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确实不隗于名篇的称誉。
其他文献
对于语文课程的改革来说是势在必行的,在改革与创新时对思维的改革和创新是语文学习的前提,随着互联网与信息行业的发展在教学中也逐步引入了数据化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语文教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生活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那个特殊时代形成夏目潄石丰富复杂的思想世界,其身上和作品中体现出了中西两种文化影响的痕迹。在对人性的探索上,夏
在将异国的文学作品加工成德语语言时,基于翻译过程的将原语文本的转化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本文是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例,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展现.在翻译时必须明确的是,
针对肝胆专科ICU病人的特点,通过对病人进行入ICU前及入ICU后的健康教育,以及实施全方面的护理.取得了病人及家属更好的配合,使之平静接受治疗,度过危险阶段;同时护士整体素
民生新闻是以老百姓为对象,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以民为本、民生视角、受众本位、平民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开放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只有加强对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才能保障并稳步提升电大教育教学质量。阐述教育教学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沉淀,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从中德与“狗”有关的熟语出发,通过比较两种语言相关熟语中的“狗”的
日本高等专科院校历史较久,教育体系比较成熟发达.笔者身处中国高等专科院校教学第一线,因工作需要有机会了解到日本高等专科院校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有启
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仅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净化领域技术的发展相当迅速,今天的血液净化技术已超出血液透析的范畴,成为跨学科疾病的治疗
阐述我国环境安全问题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压力,并对目前环境状况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我国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深,并呈现出区域性破坏、结构性解体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