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亚洲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最南端的济州岛,有一座离岛加波岛(Kapado),小岛面积只有0.84平方公里,海拔20.5米,人口不过700余。
  从2011年开始,加波岛被定为济州“零碳岛(Carbon Free Island)”的示范模型,济州政府牵头在那里建设了主要依靠太阳能和风能的智能电网,为全岛提供用电。济州政府预计,“零碳岛”方案将使济州岛成为全球环保型发展的模型,甚至成为韩国“未来的增长引擎”。
  济州岛没有第二产业
  前不久,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了2014年亚洲风能大会,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150多家企业,上万人参加大会,这是在济州岛举办的第二届亚洲风能大会。不仅是风能,近些年不少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会议都选择了济州岛。
  2010年在韩国召开的G20峰会的部分会议特别安排在济州岛举办,时任总统李明博向各国元首宣传在济州岛开展的大规模的智能电网实验;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在济州岛召开,已经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领域“三冠王”称号的济州岛,又将“世界环保首都”定位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今年3月15日至21日,第一届国际电动车博览会(IEVE)也在这里召开。
  2006年7月1日,韩国济州道正式被升格为济州特别自治道。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进行了反思,决定加大韩国的开放和自由化程度,由于担心开放政策影响经济,韩国政府选择了经济总量规模很小且远离本土的济州岛,作为改革的试点地区。
  特别自治道成立后,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开展改革试点,包括进行外汇金融的开放实验,尤其是在法律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颁布了一些“特别法”。
  济州岛的面积是香港的1.7倍,新加坡的3倍,人口58.3万(2012年)。过去岛上居民以农业、水产业等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发展济州岛的观光旅游业,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济州岛支柱产业。
  令人惊讶的是,除了旅游业,在这片土地上,“完全没有第二产业”。在济州岛采访期间,本刊记者随机询问多位济州岛市民,对于没有“第二产业”是否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表示,虽然经济收入没有韩国其他地区高,但这里是“全韩国最干净的地方”,空气、水都是纯净的。济州岛不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还被认证为世界地质公园和生物圈保护区,2011年又入选了世界七大自然景观。
  济州能源公社社长车宇镇也表示,将济州岛打造成无污染的环保城市,这个目标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在公众中都有共识,“在推行过程中没有遇到特别阻力”。
  “零碳岛”目标
  2012年6月,济州特别自治道与韩国中央政府共同公布了一项最新计划---“2030年济州零碳岛”,旨在到203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无碳化及可持续发展。
  方案分三个阶段将济州岛打造成为“零碳岛”。
  第一阶段,到2013年,构建“零碳岛”示范模型;第二阶段,到2020年,利用智能電网和可再生能源,构建“零碳岛”基础设施,智能电网部门计划济州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68%,即海上风电(1GW)、陆上风电(300MW)以及光伏太阳能系统(30MW);第三阶段,到2030年,济州岛将采用陆上及海上风电、太阳能及储能系统来替代所有的化石燃料,济州岛超过120%的电力将通过可再生能源提供,成为真正的“零碳岛”。
  所谓的“零碳岛”示范模型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加波岛。
  自2011年11月起,由济州政府牵头,与韩国电力公社、韩国南部开发株式会社等国内外企业共同在加波岛构建智能电网,为全岛提供风能、太阳能等新再生能源。通过该工程,不仅让加波岛上的能源供给发生改变,还对居民生活、物流等基建设施进行了改善。
  目前加波岛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2012年两座250kW且耗资100亿韩元(860万美元)的风电系统竣工,这些最新建造的电力系统将供应该岛90%的能源需求。
  大企业未达标被罚210亿韩币
  济州岛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和整个韩国的新能源政策是一致的。
  韩国是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的进口依赖度极高,为了应对国际油价和环境变化,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调整能源发展战略,重视发展新能源。1987年韩国国会就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法》;1997年开始,韩国陆续制定以十年为单位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本计划”。
  2008年,韩国又制定了展现长期能源战略的“国家能源基本计划”。时任总统李明博提出“low carbon, green growth(减碳及绿成长构想)”,新能源政策推出一连串计划,确立了《第一个国家能源基本计划(2008年至2030年)》。
  国家能源基本计划是韩国建国以后首次确立的以20年为单位的长期计划,是能源领域的最高国家战略,包括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至少提高四倍、增加再生能源的比例,如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使用从目前的2.4%提升到11%。2009年,韩国又公布了“绿色发展国家战略”,不仅从能源政策方面,还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强化开发低碳能源。
  此外,韩国还陆续制定专项计划,如“10万户太阳能屋顶计划”,提出2012年前安装10万套3千瓦民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等等。
  跟所有国家一样,发展新能源政府必须出台一系列资金补贴、优惠贷款、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目前韩国政府补贴主要有以下两种:对于经过论证具有市场潜力的示范项目,政府补贴最高可达安装费用的80%;对于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项目,政府补贴最高可达安装费用的60%。
  也有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在兴建30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建筑物时,必须将5%以上的建筑投资用于安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设施。
  据济州能源公社社长车宇镇介绍,2012年开始,政府规定,发电厂传统能源生产量的2%要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且每年增幅0.5%,2017年增幅要达到1%,到2022年生产发电量中的可再生能源要达到10%,并对达不到上述要求的企业进行罚款。韩国国内14个发电厂,6个国有,8家民营。   据悉,2013年,包括SK等大企业在内多家企业没达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总计被罚款210亿韩币。
  截至2013年年底,韩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约为2.7~3%。“这是韩国国内的统计数据,国际上的统计数据是1%。”亚洲风能协会会长韩京燮说。
  中国风能发展的尴尬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本次亚洲风能大会。
  在秦海岩看来,韩国风能发电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目标却是异常明确的,这点与走在世界前列的欧洲国家步调一致,許多国家都在国家层面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的长远规划,例如丹麦,明确提出2050年要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一些国家有了明晰的时间表,如德国新一届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电力生产比例的40%~45%,到2035年达到55%~60%,到2050年达到80%,目前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5%。
  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显然还处在胶着状态。
  秦海岩认为,“现在国家战略定位不明晰。简单地说,政府没有明确未来国家的电力供应到底要不要100%依靠可再生能源。如果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那么过渡期间所有的制度、方案都要向这个目标靠拢。在电源增量上做调整,不再核准火电项目,只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逐渐淘汰火电等以传统化石能源为燃料的电源。”
  有两个数据可看出差距。一是2.6%,尽管装机量世界第一,可中国风电发电量占比仅为2.6%;200亿千瓦时,这是2012年中国全年风电“限电”总量,其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在秦海岩看来,“弃风限电”这个老大难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利益之争,“要发展可再生能源,就必须从传统能源利益者手中取得话语权”。
  有些地区限电比例高达50%,平均值在20%至30%,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尤为严重,主要是因为火电和风电之间的利益冲突。他举例说,曾出现过一个滑稽的事情,东北地区搞了一个所谓的“风火交易”,也就是说火电厂如果愿意减少发电量,那风电就可以多发电,“其实就是给钱就可以上,不给钱就压下来”。
  中国在2005年就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又发布了《节能发电调度办法》,这些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规定,要优先调用可再生能源,不够再调火电。但实际上,风电和火电上网电价是一样的,风电高出的部分是由清洁能源发展基金弥补差价,所以对电网企业来说,收风电和收火电没有区别。
  “原则上要求电网企业要优先调度风电,现在却不这样执行,这是违法的,全国基本都如此,东北矛盾更为突出。”秦海岩说,“有法可依,却有法不依,这就是现在的问题所在。可以说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再提“亚洲超级电网”
  除了各国自行发展可再生能源,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也愈发重要。在2014年亚洲风能大会上,正式成立了亚洲风能协会(WEA)。
  “欧洲有欧洲风能协会(EWEA),以欧洲各国为中心,共同探讨欧洲风能发展问题。而亚洲却一直没有一个共同的风能协会,因此各国在面临风能问题时只能靠自己解决。此次成立亚洲风能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亚洲国家联合起来,政府间互相沟通,技术上打破壁垒,经济上促进合作,共同发展亚洲风能。”首任亚洲风能协会会长韩京燮说。
  自2010年欧洲提出建设“超级电网”目标后,2012年亚洲各国也开始设想“亚洲超级电网”项目,将连接蒙古国、韩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的电网,把在蒙古国生产的太阳能,风能用海底的高压电线输送到其他国家。
  2013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邀请亚洲多国专家、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共同探讨建设一条穿越整个亚洲的“能源高速公路”,目的是通过打造泛亚洲区域的“超级电网”,使能源完成跨国配置。
  此后,在东北亚地区,由中国、韩国和蒙古合作的“戈壁荒漠超级电网”也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这一项目将把中国北部和蒙古国的风电、光电输送到韩国。目前,详细的行动方案已经出台,项目选址正在进行。
  但用一个统一的“超级电网”将亚洲40多个国家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想法在实践中,仍然被视作“神话”。
  此次在济州岛召开的“2014年亚洲风能大会”再次提出“亚洲超级电网”的远景目标。“亚洲地区风能资源最好的就是蒙古。如果在蒙古生产风电,输送到中国、韩国、日本,经过测算是有利益可图的,比在当地建发电厂划算。”韩京燮说。构想是好的,国家间也达成了共识,但操作难度巨大,复杂的利益分割也许是能源合作的最大障碍。
其他文献
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从德班到多哈,气候大会犹如一场场世界巡演,所到之处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参演”其中的国际阵营,年复一年讲着相似度极高的台词,推诿指责的“对手戏”也是依足了套路。  “关注气候变化是我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潘基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地球“生病”了,仅靠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无力有效疗伤。  年届七旬的潘基文已广发“英雄帖”,诚邀各国首脑4个月后齐聚纽约气候峰会。没有官方谈判,没有针锋
健康智慧提供者——这应当是未来中医的国际新角色和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中国“青蒿素之母”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让“中医是否真的有用”这个话题,重回不少西方媒体的版面。  我的印象中,在中国之外最被广为接受的一项中医治疗,是针炙。在美国生活时,我的一位同事运动时不慎扭伤了腰,美国医院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后来在中国同事的介绍下,他“冒险”尝试了当地的一家中医诊所。从北京来的中医,只是用简单的一根
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65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  我于193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西洋文学系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必修课规定得有条有理,完完整整。但是给选修课留下的时间却是很富裕的。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教师不以为忤,学生各得其乐。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而且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就在这个时候,我旁听了寅恪先生的“
2011年12月20日,巴基斯坦卡拉奇,中国曲棍球队队长骆方明(左)与巴基斯坦曲棍球队队长在训练前交流  “侬是上海人伐?”皮肤黝黑的巴基斯坦驻华科技参赞泽米尔.阿万一见面就这样问《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他的上海普通话,还要追溯到1949年之前。那时,泽米尔的父亲曾是英军驻上海的一员,往返于香港与上海之间。  从小听父亲讲中国故事的泽米尔,于1980年开始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一年后,他前往父亲居
《瞭望东方周刊》:请简要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遥感,以及遥感对地观测的情况。  童庆禧:遥感所利用的主要是电磁波资源。人眼能感受到或看到的光线,只是电磁波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叫可见光。实际上有大量比可见光短或长的电磁波,人眼根本感受不到,它们的波长可以有几公里、数十公里、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遥感利用各种物理光学和微波仪器,从空天来观测地球上的这些电磁波。  自从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在中国,节假日更大程度上说似乎是消费节,各类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消费者,各种级别的打折层出不穷。  眼下,中秋、国庆佳节到来,很多商家又纷纷行动,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活动已全面展开。不可否认,对于商家的打折促销活动,消费者当然欢迎。不过,也提醒商家在对商品价格打折时,莫让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也打了折扣。否则,会适得其反,给自己带来信誉和财产的损失。  比如,一些商家在开展打折促销活动时,原本一些顾客不
2015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78周年纪念日。1937年的那个初夏之日,日军在北平城外的卢沟桥挑起事端,成为中日战争的导火索。  在那个时候,可能谁也没有预料到,卢沟桥边的一场摩擦,会演变成一场历时8年的惨烈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中国付出了尤其高昂的代价——1400万人死亡,超过8000万难民被迫逃亡,刚刚起步的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  但在欧美,“7·7”却是关于另一个主题和另一场战争——恐怖
艺术家通过个性的沙雕语言,对城市进行了诠释和演绎  与前些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相似,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智慧城市建设出现了粗放开发建设、过度依赖投资、硬件与软件错位、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智慧城市的智慧是什么?智慧城市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益处?  《瞭望东方周刊》近日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大斐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刘士林。他在国内首先提出了“人文型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并
猫腻今年37岁,看上去却还是个圆脸小伙子。和腾讯文学合作举办发布会这天,他上身穿了件再普通不过的白色圆领T恤,下半身西裤、皮鞋。猫腻抚摸着这件T恤,操着一口“塑料普通话”,对舞台下的读者说:  “我们网文作者的衣食父母就是读者,我这件衣服是读者做的,上面都是我的作品,我穿这件衣服就表示我的衣食是读者赐予的。”  读者的“供养”也许还不够直接,就在这天,猫腻被身边西装革履的腾讯文学CEO吴文辉用外界
2015年5月20日,几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典礼上  2015年6月,从首都师大附中出国班毕业的杨润德,并不像很多高考后的学生一样开始狂欢。他和新东方出国部合作了一个项目——请麻省理工大学的几位导师,来给学生开展留学申请中关于“活动”部分的讲座。在ED阶段就手握康奈尔大学offer的他,早早就联系好了开学后的住宿等问题。  像杨润德这样将目标定为美国顶尖大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从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