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胆颤上学路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看见接送孩子的长龙车队和学校门口的拥堵景象,我就思绪万千。现在的路况那么复杂,媒体上也常见哪里的儿童被拐卖被绑架事件,况且现今都是独生子女,不是口中宝玉就是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里怕摔了,真有个闪,几辈人都崩溃了,所以孩子们能够独自背着书包上学的,竟成了凤毛麟角了。
  可是我们那个年代,没有哪家父母要做这类服务的。
  我的初小在自己村里读。学校离得近,只要跑过一条辘轳把胡同就到了,自然不须大人陪同;后来到四里外的乡政府所在地上高小,也从来没让父母劳动过。
  向东走一里多路,折向南,又走一里多,再折向东,又是一里多;就是说,从我们村子到荷盛小学,是四里路。那一届,我们村到荷盛高小读书的就我一人,所以不管刮风下雨,我总是孤零零的,在那些蜿蜒的田间小路上踽踽独行。
  可那条通往荷盛的路旁住着不少死人。出了村子不远,就有一个小岗从庄稼地里凸兀出来,这岗名曰“大爿园”。大爿园并不大,也就三四百平米的样子,却埋着许许多多的无主尸骨,如贫病交迫、死在道旁的叫化子,被抓住就地正法的土匪绿寇,被日本鬼子杀戮的外来逃难者,还有就是既无钱又无后的本村穷人。世世代代,这个乱葬岗子上到底埋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楚。只记得我们村恶毒妇人最恶毒的骂人话:你这个大爿园客!
  高小开学在即,因为那个大爿园,我曾想拒绝到荷盛去。那一天,同村的大舅说,我带你上大爿园去看看。我恐惧得要命,又被好奇心驱使着,就拽着大舅的后襟,战战兢兢地上了那个小岗。岗上杂树丛生,藤萝爬行,众多的乌鸦以为我们要侵入它们的领土,冲着我们恶狠狠地大呼小叫。遍地都是薄皮棺材的朽木烂片,到处散落着人的腿骨和骷髅。我们得小心翼翼地看着脚底下,绕这么着,我还是一脚踩在半埋在土里的两根肋骨上。我吓得腿肚子抽筋,手心发凉,却被舅舅牵着从岗子的东头一直走到西头。下来时,我浑身冷汗涔涔,而舅舅却对我说,你妈说,这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怕什么怕?他们都烂成那样了,哪有本事作祟你?
  我行走的小路离大爿园的垂直距离是50米,我想,就是真有鬼魂从大爿园下来,跑到我身边还需点时间。我只要迅速疾行,“大爿园客”是抓不住我的。话虽这么说,可每天清晨上学,一瞥见那乱葬岗,我还是惶惶。尤其是长长的冬季,田里往往连个人影也没有,我只得硬着头皮,屏气敛息飞快地勇往直前,直到走出大爿园的“势力范围”,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可是拐了个弯,前面还有一个土墩子在等着我呢。墩子很小,刚放得下两具白皮棺材,那是邻村一对穷夫妇的灵柩,他们是有子女的,因为穷,先把棺材摆放在那里,待有了钱,再去买块坟地把老人安葬。为了防止棺木被雨水淋坏,儿女们就用稻草编了个人字形的“厂”,罩在棺材上。可寒去春来风吹雨打,稻草厂很快就颓败散架,草屑随风飞舞,比棺材本身更碜人。这个土墩离小路太近了,只要棺木里的“鬼”愿意伸出手来,就能一把抓住我,所以我每每走到这里,就撒开双腿没命地奔跑。
  有一个清晨,白雾蒙蒙。我正走着,猛地发现前方的横路上蹲着个怪兽,它静静地趴着,一动也不动。我看不清它的模样,但感觉它有老虎那么大,但肯定不是老虎。那么又是什么呢?是野猪?是云豹?好像都不像啊!我抬头看看天,盼望着云开日出,让我看清那怪物的真面目。可是浓雾一点也没有散开的意思。我的心扑通扑通的乱跳,气都喘不匀了。前进吧,怪兽拦路呢,万一它朝我扑来,我不是小命呜呼也皮开肉绽了;回家吧,严厉的母亲肯定以为我逃学,决不会轻易饶我。我妈是个无神论者,同时也是个“无兽论者”,她根本不相信庄稼地里会跑出个野兽来。当时我就是个过河卒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我硬起头皮,一步一步地向怪兽走去。近了近了,终于看清,那是个挑了一担稻谷的男人,大概累了,他把扁担横在谷箩上,正坐在扁担上抽烟呢。
  母亲的观点是对的。高小两年的上学路上,确实没有鬼神捉弄过我,也没有和什么野兽擦肩而过——黄鼠狼这种爱放屁的小兽除外。但是,有一次的经历却是真实而惊心动魄的。那一天放学路上,一架战斗机轰嗡嗡着在我头上盘旋。当时大陆解放多年,可沿海的岛屿还在另一些人手中。那架飞机盘旋了一会,突然呼啸着俯冲下来,我吓坏了,因为和我同村的外公家就落下过一枚炸弹,把院子炸了个稻桶大的深坑,飞起的石条砸死了前屋的堂姨妈;二里外的三条桥也落过两枚炸弹,炸死了好几个人呢。对着头顶的飞机,我害怕极了,我先是想钻到什么底下去,可身旁除了刚刚插下的秧苗,连棵小树也没有。老师说过敌机专找红旗招展的地方投弹,我虽然没举红旗,脖子上却系着红旗的一角。我一把揪下了红领巾塞进口袋里,然后原地卧倒,张开嘴巴等待爆炸的巨响。
  然而并没有什么炸弹下地。飞机又升高了,然后无趣地走了。我起了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回家了。
其他文献
“嘉兴府去城三十里外有个村镇,唤做王江泾。”王江泾镇是个古老集镇。宋代以前,已形成集镇,因有一闻氏尚书在此居住,故名闻川市。元代,有王、江两大户相继兴起,遂称王江泾。宋至明,丝绸纺织业不断发展,渐成江浙两省交界处一个丝绸贸易集镇。据《秀水县志》记载,“其民多织缯为业,日出千匹,衣被数州郡”。唐佩金的《闻川缀旧诗》又曰,“闻湖俗名王江泾,土产绸绫,机声灯影近连,比户鹄纹柿蒂,广售四方……”。  如今
期刊
近日,辽宁喀左县团委、关工委、妇联在县人民会堂二楼联合开展了“感恩教育春季爱心助学活动”,为县内1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一次性给予每人500元的困难补助和各种学习用具。  捐赠仪式上,该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向忱鼓励在座的学生和家长勇于面对生活困难,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团县委、县关工委、县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将助学金发放到每名贫困学生的手中,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最后,学生代表上台致感谢
期刊
2013年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红遍大江南北,春节期间《爸爸去哪儿》电影大卖,在观众的期待中,节目制作组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准备工作,引起人们热议的除了第二季的候选人物,还有每一期节目的拍摄地点。  第一季《爸爸去哪儿》选择了北京灵水村、宁夏沙坡头、云南普者黑、山东鸡鸣岛、湖南福寿山、黑龙江雪乡作为拍摄地,在节目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爸爸与孩子之间发生种种趣事,同时也领略了这6个村
期刊
为丰富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河湟民俗文化,青海湟源县东峡乡于2014年 1月21日举办了东峡乡“两节”文艺汇演暨农民运动会。  全乡共选送了舞蹈《中国美》、小调演唱《党的政策 引路的灯》、武术表演等20个节目进行文艺表演,同时组织了5个篮球队、8个拔河队,进行了激烈的体育比赛。参演、参赛人员达300多人,现场观众达500余人。活动充分展示了该乡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全乡各族人民昂扬
期刊
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引领和县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全县“美好乡村”建设主战场,日前,团和县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启动“青春建功美好乡村”行动。  此次“青春建功美好乡村行动”以开展一次主题教育、举办一次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组织一次青年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实施一次青春关爱行动、树立一批青年先进典型、筹建一批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夯实一批农村青年组织等“七个一”为主要内容,旨在动员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先
期刊
安徽省萧县圣泉乡青年陈征,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拓荒牛”。他带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为改善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水平默默奉献着。  初次见到陈征,是去年8月,在萧县圣泉乡金马山的山头上,火辣辣的太阳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刻在人的皮肤上,强烈的紫外线使眼睛备受煎熬。此时的陈征,根本不像笔者想象中的“老板”,30多岁的年纪,皮肤黝黑,穿着一件被汗水打湿的背心,胳膊上有几块明显暴晒后的脱皮印记,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承包
期刊
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地处北极地区,号称“世界最后一片净土”。为发展经济,格陵兰岛准备发掘蕴藏于此的丰富资源,当地人却纠结万分:开采,怕破坏环境和传统生活方式;不开采,怕就业难、人口流失……  绿色的土地  格陵兰意为“绿色的土地”。这块千里冰封、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据记载,公元982年,一个叫埃里克的挪威人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大岛,并将其命名为“绿色的土地”。埃里克企图以这个“
期刊
2005年全国首批农家书屋在甘肃定西、天水等地正式挂牌启动,截至2012年5月,全省共建成16860个农家书屋,提前3年实现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目标。之后,从2013年起,甘肃又在嘉峪关、金昌等地先行试点农家书屋向自然村延伸建设工作,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建好还要管好,管好还得用好,怎样让农家书屋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生活中发挥真正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一直是甘肃在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中着力研究和解决的
期刊
三十年前,你若有幸到过山西崞县(原平旧称),随便推开一户像样些的人家屋门,或是夏天撩起一幅竹帘儿,来自异乡的你定会被那半壁锦绣惊呆的——乌旧的天棚、黝黑的灶台、一领暗黄的苇席铺满土炕,土炕上方白壁底部三尺的高度,却是一溜儿云纹山水,花鸟秀朵。  拙朴的乡村亦可暗藏繁华。在山西,那叫墙围,也就是炕围画。  土炕精灵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土炕》中写到:“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以发火,谓之‘炕’。
期刊
1926年6月10日,一个年轻人在日记中写道:“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做废名。”  这一天之前,这个年轻人叫冯文炳,这之后,叫废名。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开启的年代,一如这个世界变幻莫测,对废名来说,却是无数小事不断地冲击他敏感的内心。  这些事情主要与乡愁有关。甚至他所热爱的文学创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