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自主学习真正确立了学生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参与创造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130-01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饶有兴趣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本人的体会如下:
  
  一、激活思维兴奋点,培养其参与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学习才会卓有成效。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数学课教学具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就很困难了。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昭示我们:培养兴趣是教师的一大重任。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集中精力,认真思考,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长期坚持这样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重视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口、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师生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不仅要掌握他们的共同特点,还要顾及个别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自在学习上得到最大发展。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质疑、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间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使每位教学环节都成为发展学生智能的阶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组织灵活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解,即唱“独角戏”,看上去不乏精彩之处,但它不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参与教学,相反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给方法,注意梯度,使各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参与。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不同能力,注意层次和梯度,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也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新课程的教学,要特别注意打破个别“优生”次次参与,其他学生无从下手;个别学生报告学习结果,其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要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通过不懈努力,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所有的教学效果都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会参与否和参与多少来决定的。课堂教学只有注重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兴趣,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只有为学困生创设参与条件,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只有加强对学困生的参与指导,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整个教学过程应融入老师、学生、家长和谐愉快的情感,让学困生全面参与,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其他文献
“理想模式”这一概念对于许多的人来说或许很陌生,但对于处于初中物理战线的教育者来说却再熟悉不过,因为在他(她)们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若干教学研究方法中就有一种被称为“建立理想模式”的,看起来似乎很生涩,但其含义却深远,它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物理教学研究方法,同时也是各学科教学中常用研究方式、方法的基石,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方法均属于它的外延。   其实它的出现次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是很多,甚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连接教与学的纽带是训练这条主线。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灵活设计课堂训练的程序与内容,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对增强训练功能、减轻学生负担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它分成基本训练、尝试训练、反馈训练、拓展训练等四个步骤。   【关键词】课堂教学引
期刊
【摘 要】在物理学习中多采用对比、总结归纳、推广演变等温故的方法对新知识的掌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温故知新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133-01      温故而知新,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但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物理来说,也是有益的。如何才能做到温故知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
期刊
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需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艰苦的认识活动。不少学生虽然具有良好的智力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学习毅力差,贪玩、怕苦、畏难,难以取得很好的学业成绩,有的甚至成为后进生。而有的学生虽然智力一般,学习环境也不好,却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取得良好甚至优异的学业成绩。由此可见,顽强的学习毅力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学习毅力是指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
期刊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中制取氧气有两种方法;一是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二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者混合制取氧气。前者需要加热,后者不需要加热,但在制取氧气前两种装置都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查。为了探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学生在实验室里完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后,笔者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学生自主设计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前怎样来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案,结果第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是一味由教师流向学生,而是师生相互碰撞,师生互相接纳,生生互相接纳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呢?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信
期刊
我们的学生从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起,就对高中的学习生活有着各种不同的美好期望。然而高中学习的特点使许多学生在入学不久就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在此,笔者在总结去年教学过程中得与失的基础上,浅淡一下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由于初中教材的改革,使
期刊
当今的教育教学,一直在提倡搞新教改,也就是要求教师用所谓的新理念来教学,提倡采用新教材、新教法、新手段,好像重在一个“新”字。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笔者深刻思考反复琢磨,并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课改不应单纯注重一个“新”字,应该把所谓的“新理念”改为“科学理念”,不正确不科学的教学理念即使新也不能用。本质问题不在于新旧而在于是否科学,是否对教育教学有利,对培养全面创新的高素质发展型人才有利。教材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