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漢語·大同篇》注釋與《禮記正義》孔穎達疏對比

来源 :东方藏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禮運·大同》出自《禮記》,出現在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第三單元第二十二篇,《禮記正義》卷二十一,第七六六頁。然而對讀二者,可發現王力先生注釋與孔穎達疏在諸多地方有較大差異,本文將二者差異加以羅列,并在參考其他文獻的基礎上,試做分析。
  關鍵詞:王力;《古代漢語》;注釋;《禮記正義》;差異
  王力《古代漢語》作為全國高等學校文科的統一教材之一和最通用的權威性的古代漢語教材,一直以來影響廣泛。然而由於時間久遠、修訂次數少及書本自身內容設定等原因,其文選注釋部分與《禮記正義》孔穎達疏有諸多不同之處。版本不同,存在差異實屬正常,但參考其他文獻對比發現,王力先生《古代漢語》文選注釋的確有值得思考之處,現以《大同》為例,詳細分析。
  經詳細比對后發現二者差異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徵引文献差異
  王力《古代漢語》文選《大同》注釋(以下簡稱“王釋”)徵引文獻除去2處依孔穎達說不計外,只有王引之《經義述聞》1次。經統計,《禮記正義》之相應部份孔穎達疏(以下簡稱“孔疏”)徵引文獻17种,共26次。
  此可見王釋徵引文獻較少,雖然王力先生本人在凡例中講到“本書不作煩瑣的考證”,[1]但此“考證”只是針對錯字而言,先生並未對詞義解釋不作考證做出說明。正所謂“立義必憑證據”,“孤證不為定說”,“言必有據”,所以,沒有佐證的詞義解釋难免站不穩腳,受人質疑。陳垣先生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相比而言,孔疏徵引文獻豐富,正義有理有據,便於讀者尋根究底,考其真偽。
  二、注释、正義內容差異
  王釋以白話文呈現,通俗易懂。當然,王力先生本人也特別說明了其注釋“不用文言”,“對於詞語的解釋,力求用跟古代漢語相當的現代漢語。祗有在找不到和合適的現代漢語詞句來解釋的時候,才酌用淺近的文言。對於句子的串講,也儘量用跟原句語法結構相同或相近的現代漢語。”[1]另外,對很多句子採用意譯,因此常出現“大意是……”“這裡指……”“等於說……”或與之相近的句式,其目的是口語化解釋,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關於注釋的內容,則“一般採用傳統的說法,其中有跟一般解釋不一樣的,則注明‘依某人說’。”如此看來,便又使人疑惑,何為傳統的說法?“一般解釋”與“傳統的說法”是否概念相同呢?即便暫時拋開疑惑不談,王力先生所謂的“傳統的說法”是否全部正確無誤,無需再商榷呢?在《大同》篇中,筆者便發現了幾處有待進一步商榷、考證的地方,現擇析於此,不當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
  1.蜡(zhà)
  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古代國君年終祭祀叫蜡。”先生的注釋簡單易懂,將“蜡”解釋為古代國君的一種年終祭祀。《禮記正義》鄭玄注也講到:“蜡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亦祭宗廟。時孔子仕魯,在助祭之中。[2]”並且聯繫下文內容“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可知,孔子確實是參加了某個祭祀活動。
  孔穎達疏徵引《禮記·郊特牲》《禮記·月令》《廣雅》之文釋鄭玄注。由“合聚萬物而索饗之”及《廣雅》“殷曰嘉平,以歲終萬物善成就而報功”可知,蜡,乃以萬物功成報之。簡言之,即歲末慶祝豐收而感恩眾神保佑。查《漢語大字典》,“物”確有神靈、精怪之意。《史記·天官書》:“所見天變,皆國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時應。”《漢書·武帝紀》:“朕巡荊揚,輯江淮物,會大海氣,以合泰山。”顏師古注引如淳曰:“物猶神也。”[3]年終歲尾,莊稼豐收,而這得益于上天保佑風調雨順,於是人們把萬神聚在一起祭拜,以感恩各路神靈。《月令·孟冬》云:“祈來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2]孔穎達以“臘先祖”為祭宗廟,祭百神曰“蜡”,祭宗廟曰“息民”,故鄭玄注《郊特牲》云:“息民與蜡異。”孔疏至此,已明確之處“蜡”與“蠟”不同,“蜡”為祭百神,“臘”為祭先祖,而後又云“故祭宗廟而云‘與於蜡賓’也”便是牽強附會、前後矛盾了。
  王力先生《古代漢語》中注釋也有不妥之處,既有“萬物功成”,亦有莊稼收成不好之時,那麼,收成不好時還會舉行蜡祭嗎?結合古代落後的生產力水平及生活水平,即便“萬物功成”之際舉行蜡祭,想必也是耗費眾多財物,而收成不好之時再舉行蜡祭,恐怕就無力實現了。而祭祀宗廟卻是豐收與否,每年都要舉行的。故筆者認為,蜡祭實為只在豐收之年祭拜百神的一種祭祀活動,並非孔穎達所云“祭宗廟”,也並非王力先生所言“古代國君的一種年終祭祀”那麼簡單。
  《五禮通考·吉禮》云:“周時‘臘’與‘大蜡’各為一祭,漢改曰‘臘’,不‘蜡’而為‘臘’矣,以經傳考之,蜡之祭自先嗇至水庸猫虎,臘則止先祖五祀而已。蜡之祭廣,故順成之方乃行之;臘之祭専,雖年不順成,不能廢先祖五祀之禮。此‘蜡’與‘臘’所以不同,而舉‘蜡’者仍復舉‘臘’也。自漢改‘蜡’為‘臘’,而蜡禮始不舉矣。自蔡邕合‘蜡’、‘臘’為一而祖臘之說興,則并臘之正禮亦亡矣。《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始為‘蜡’。” [4]由此可知,“蜡”、“臘”確實是兩種不同的祭禮,漢朝改“蜡”為“臘”,想必許慎《說文解字》未收“蜡”字也是由於此因。故將“蜡”“臘”混淆,其根源在鄭玄,孔穎達依鄭玄注而疏,自然繼續錯了下去。
  2.觀
  王力《古代漢語》注釋:“宗廟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又名闕。”查許慎《說文解字》:“闕,門觀也。”孔穎達正義引《爾雅·釋宫》亦云:“觀謂之闕。”由此看來,觀又稱闕是無可非議的。可是,其位置是否在“宗廟門外兩旁”便有待進一步考證了。對此,王力先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孔穎達則徵引多部文獻來說明闕的位置。
  按孔穎達引孫炎、熊安生說:“宮門雙闕者,舊懸法象,使民觀之處,因謂之闕。”“當門闕處,以通行路。既言雙闕,明是門之兩旁,相對為雙。”劉熙《釋名》也有“闕在門兩旁,中間闕然為道也”之說。按其所云,闕在宮門兩旁,中間闕處用於通行,數量為二,用於懸示法規、教令,使百姓觀看。《周禮·大宰》云:“正月之吉,縣治象之法于象魏,使萬民觀治象。”[5]鄭衆云:“象魏,闕也。”《爾雅·釋宮》曰:“路門之外受朝,正門一名應門,應門之外門曰稚門,稚門之旁名觀,又名闕。”[6]由此看來,觀(闕)實際在稚門兩旁,王力先生所說“宗廟門外兩旁”實有不妥。   那宗廟又在何處呢?《儀禮義疏》云:“諸侯三門,庫、雉、路,廟在庫門之内;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廟亦在庫門之内。”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且依《周禮》“右社稷,左宗廟”可知,魯國的宗廟應在雉門外左,
  孔子實為出廟門而來至雉門,遊於觀。故此處王力先生將“觀”解釋為“宗廟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不免讓人混淆位置,孔穎達的解釋則更加確切。
  3.志
  “大道之行,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王力先生對此句的解釋為:“大道實行的時代和三代英明之主當政的時代,我都沒有趕上,可是我心裡嚮往。”“有志焉”指有志於此,如此解釋似乎並無意義上的不通。查歷代各種年代、版本的《大同》篇注釋,也都把“志”解釋成了“嚮往”之意。唯一與之不同的便是《禮記正義》孔穎達疏,孔疏將“有志焉”解釋為“有志記之書”。
  查《漢語大字典》得知:“志”可通“識(誌)”,《廣雅·釋詁二》:“志,識也。”王念孫疏證:“鄭注云:志,古文識。識,記也。”《集韻·志韻》《字彙·心部》也有同樣的解釋。孔穎達正義也認為“志,謂識古文”。只靠這些就推斷王力先生的解釋有誤,未免太武斷,所以聯繫下文內容繼續考證。下文內容(《古代漢語》文選未節選)有如下內容:
  言偃復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时》之等,吾以是觀之。”
  子游請求孔子把禮的重要性講得更詳細點時,孔子說自己曾想研究一下夏代的禮,所以特地跑到祀國考察,但因年代久遠,留下的文獻太少,只得到了一種叫《夏時》的書。當他想研究殷代的禮時,特地跑到宋國去考察,宋國留下的文獻也很少,他得到了一種叫《坤乾》的書。所以,孔子說:“我就根據这两種書談談吧。”
  由後文此內容可知,孔子得到的《夏時》《坤乾》都是記有禮的文獻,雖文獻留下的太少,但終究還是有所記載。讀到這裡才恍然大悟,孔穎達正義“有志記之書,披覽可知”更加合情合理,令人信服。孔子雖然不見大道、三代之事,而又志記之書焉,披覽此書,尚可知於前代也。
  4.大人
  王力《古代漢語》注釋:“指天子諸侯。”而孔穎達正義只“謂諸侯也”。二者的異處在於“大人”是否包括天子。
  對於此問題,筆者是更傾向於孔穎達的解釋的。孔疏:“上既云‘天下爲家’,是天子之治天下也,以‘大人世及以為禮’,明大人非天子,又云‘世及’,復非卿大夫,故以為諸侯。”此解釋不無道理。前文已明確說明如今大同社會的準則已經被破壞,天下成為一家所有。“天下爲家”是說天子世襲,故“大人世及”則是另一對象,而卿大夫是天子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並不與“世及”相關,由此判斷,“大人”應只指諸侯,不指天子。
  參考文獻:
  [1]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2。
  [2]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66、642。
  [3]漢語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漢語大字典(第二版)[M].四川:四川出版集團 2010:2117。
  [4] 秦蕙田.五禮通考[M].影印版,卷五十六。
  [5]周禮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49。
  [6]爾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4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能源和材料短缺已成为难题。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耗能也越来越严重,此在我国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于建筑节能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节能;合同能源管理;能源  1 引言  目前,我国由于建筑业发展迅速,人们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了,很多人都会投资房地产,因此我国房地产发展很快,导致建筑耗能较大,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能源与资源
期刊
摘要:日本对中国东北推行移民蓄谋已久。1936年日本出台了《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政策的正式形成。全面侵华开始后,日本的移民源枯竭,移民计划出现了困难,故开始推行青少年移民,将16—19岁的青少年组成“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移民到中国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当时属于伪满洲国,由于其特殊的战略位置,成为日本部署青少年移民的重要地区。  关键词:日本;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侵略
期刊
摘要:德育工作是一个学校的重要工作,而且一直都是社会和教育界都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整个学校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将德、智、体、美、劳系统的融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学校除了要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讲授,还要更多的注重德育的培养。  关键词:德育观念;初中学校;传统美德  加强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在成长当中的初中生们,是时代
期刊
摘要:蟠螭纹作为传统青铜器纹样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不仅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本文将对蟠螭纹以视觉文化角度来发掘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最后通过它自身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造型特点,将其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总结出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蟠螭纹;视觉文化;图形内涵;平面设计  一、蟠螭纹的起源及文化内涵  (一)蟠螭纹起源  中国的青铜艺术由来已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作为高校课程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后期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现代化的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提升,高校针对于网络技术的运用也逐渐开始普及,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提升整个思政课程教学的成效性。目前许多学校都逐渐开始搭建网络思想课程教学的平台。因此,本文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改进路径”作为研究视角,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
期刊
摘要: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走进了家家户户。“互联网+”作为新时代衍生的一种方法论,在设计以及教育行业的作用和影响愈加广泛。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 +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版块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特征和优势,并粗略探讨了“互联网+”大背景下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互联网 +”;人才培养;视觉传达;设计;创新  前言:  经过全球新一轮的科技工业革命,互联网
期刊
摘要: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艺的基本特性,这也意味着手工艺的实用时代的结束。在新时代背景下,这种趋势更加显著,手工艺不仅只以一种纯物化形态存在,它的物质价值被工艺美术的核心新价值所替代,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手工艺与工艺美术,接着分析了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及原因,最后论述了当代手工艺美术的新价值。  关键词:手工艺;工艺美术;核心价值;人文精神  1 手工艺与工艺美术  手工艺根植于
期刊
摘要:“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在女性侮称中更加深刻的凸显出来。研究现代汉语中女性侮称现象,对于揭露现代女性生存状况,反映社会现状以及实现男女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称谓语;现代汉语;女性侮称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根基,它就像一面反光镜,实时地反映社会与文化。”[1]称谓语作为现代汉语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教育培训机构的迅速发展给家长和学生提供了在课外提升自己的机会,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我国有关法律对社会教育机构的行为规范做出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社会教育机构健康发展,然而该行业的火爆也造成了近年来社会教育培训比较混乱的局面,全面监管的缺失使得社会教育机构质量不一,也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本文笔者就将对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概况做出简介,然后将就此分析
期刊
摘要:在城市趋同的大背景下,现代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性质的建筑,大片的玻璃幕墙,坚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态灵巧的钢骨架结构、造型塑形能力强的G R G (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材料等一系列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也逐渐取代了传统乡土材料。在呼吁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的时代大潮下,地域性特色建筑文化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性建筑。  任何一种地域性建筑,能够成为众多建筑类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