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咏柳翻新篇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w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和贺知章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位诗人,他们都以“柳”作为自己抒情言志的对象,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拓宽了咏柳的题材,开创了诗歌的一种新局面。下面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首诗作一下赏析。
  一、从写作背景上来看:曾巩生活的时代是北宋较为黑暗的时期,各种政治矛盾都很突出。官场腐败,小人得志,贤能受到排挤和冷落,诗人愤懑之情要有宣泄的载体,因而诗歌就成了一种情感寄托的媒介。诗人就借诗来讽刺时政,阐释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贺知章生活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这个时期,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诗歌也就形成“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贺诗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唐朝政治经济和谐稳定的表现。
  二、从诗歌主旨上来看:曾诗对那些初见世面、各方面远未成熟的政治小丑得意忘形、仗势猖狂的丑态作了批判,并痛快淋漓地指出:难道你们在猖狂得意之余,就不知道天地之间还会有秋的到来,还会有清霜的降临,给你们以无情的打击吗?给那些政治小丑以警诫。贺诗和曾诗截然不同:他以清新的笔触来描写大自然的美丽,带给人一种春风轻拂面颊、细雨浸润心田的曼妙感觉。诗人就像一只自由纷飞的紫燕,一缕率性的暖风,一滴圆活的晨露,一个看风景陶醉而归的幸福旅人。纳轻松于心底,容洒脱于天地。这首诗表现了贺知章对大自然的代表——垂柳的一种衷心的喜爱和赞美。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不容许有半点的杂质,纯粹得一如明镜。
  三、从表现手法上来看:曾诗和贺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但感情色彩不同:曾诗侧重批判,贺诗以赞美为主流。曾诗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实际上指斥的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现象。这种政治现象,古今中外,所在颇多。如果认为他只为某人某事,反而会缩小了诗歌的典型意义和社会价值,使托物言志的“志”的范围和意义大打折扣。高屋建瓴地去鉴赏曾诗,本身就是一种适当的诠释。贺诗除了托物言志外,还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碧玉妆成一树高”句中把柳树比拟成美女“碧玉”;“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把二月的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形象、贴切,使那袅袅婷婷的垂柳形象跃然纸上,如在眼前,伸手可及。
  四、从诗歌风格上来看:曾诗雍容典雅,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布局严谨,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贺诗淡泊平静,色彩可人,清新生动,比喻贴切,形象鲜明。
  一唐一宋,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诗人,也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
  诗歌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过程,在我国浩瀚的诗歌海洋里,由于经历不同,情感各异,处境有别,所以就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诗坛。同时,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作品才让诗坛摇曳多姿,绚丽多彩,成就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诗歌文化和诗歌精神。
其他文献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    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    《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全诗中的几处对江月的描写,也别有一番情韵。诗人秋夜
期刊
【意外生成】    “还有什么问题吗?想不开的同学请举手。”当我每完成一课的教学任务时,结尾处我总是自信地和同学们调侃着。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源于自以为解决了课前预设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问题。“我没有想开!”一个叫王亚楠的女生举手叫道。我不禁和学生们一起为我们的和谐而大笑。“老师,课文第一段‘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中破折号是什么作用?我认为是转折关系,
期刊
带有自传色彩的安徒生童话《丑小鸭》,故事生动优美,蕴意深刻。“丑小鸭”执著的生活态度激励了许许多多身处逆境的人们为理想而奋斗,“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对于将要或正在面对成长问题的七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有许多启发之处。为此,在教学此课之前,我作了精心预设。    案例一    第一节课是在六班,这个班学生语文素养不错,发言踊跃,表达能力也强。对上好这节课我充满了信心。诚如所料,课堂教学十分顺利,学生按着预
期刊
教育的改革特别是语文教育的改革已历经多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厌语文课的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因素、教材的缺陷、班额过大的束缚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学生学语文的动机未被激发,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接受性学习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没有了兴趣,剩下的便
期刊
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又叫用事、使事、隶事。作为修辞的典故,《中国典故大辞典·序》将其定义为:“中国汉语言文学典故是脱胎于古代典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使用,原则上区别于一般成语和一般古词语的古代故事和古代特殊语词。”用典是古典诗词写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也是诗词鉴赏中应该重点分析的艺术手法。  中国两千多年尊圣崇经的主流文化,形成了古代文人浓厚的崇古心态,文学作品中的用典同这种崇古心态在文学上的
期刊
刘亮程,曾获第二届冯牧文学新人奖,给他的获奖评语是这样的:“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然而当我面对这位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时,令我同时感到“欣悦感”之外的,还有一种悟透人生的深邃与悲凉的生命哲学。  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以下简称《今》文)就选入了苏教版必修一的课文中。这位蛰居穷乡僻壤多年,却宁愿甘受寂寞,以智慧的火光执
期刊
歌声,省略了革命的血腥   八月像一张残忍的弓   恶毒的儿子走出农舍   携带着烟草和干燥的喉咙   牲口被蒙上了野蛮的眼罩   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   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渐渐模糊   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   ——《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  “一个时代的精英已被埋入历史,倒是一些孱弱者在今日飞上天空”。①多多曾经在《北京地下诗歌》中这样形容文革那过往的年代与曾经鲜活的个体,
期刊
杂文家聂甘弩以其不同凡响的艺术勇气和才气,在《我若为王》一文中,将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批判得淋漓尽致。他曲折跌宕的笔致,酣畅淋漓的说理,给我们展开了一副纵横捭阖、一任驰骋的写作态势。下面结合《我若为王》,来谈谈聂甘弩的杂文风格。  聂甘弩杂文的基本风格是形象化说理,来为正面立论作铺垫。《我若为王》一文,就以幻想虚拟的写法,虚拟自己如果是“国王”,所有人都对他“鞠躬”“匍匐”,都变成了他的“奴才”,而
期刊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传世名作,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会为它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而倾心不已。老师们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也往往会非常投入地大讲特讲桃花源美在景,更美在人。田园风光,人情世故等等的分析固然令人信服。然而这仅仅是从《桃花源记》讲了什么的角度来进行解读,重点在文本的“言”所表达的“意”,而我则试图从“怎样言”的角度来进行一次崭新的尝试,来谈谈《桃花源记》的写作技巧。  针对初中生叙事能力的不足,我
期刊
《诗经》中反映征人因战争长期在外服役、不得归家怨恨情绪的作品不少,《诗经·豳风·东山》与《诗经·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两篇脍炙人口的感人之作。虽说两篇作品同是由经过漫长艰苦战争后的军人在归途中的抒情之作,然而,我认为,如果只把两位男主人公的形象模糊处理成“征人”,便无法理解两篇作品思想内容的明显差异性。所以在我看来,造成他们悲途各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基于两篇作品中男主人公“征人”身份形象的细微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