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编写《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教材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符合高职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以培养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教学目的,在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实施项目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改革,探索出一条新时期高素质涉外导游“职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科学教育途径。
【关键词】导游;工作过程;教学;能力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渐趋成熟,由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归结出的职业分析导向课程开发、学习理论导向课程开发,发展到20世纪后期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我国也出现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热点。如何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运用到高职各专业教育中的具体课程当中,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文通过参与设计编写《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立体化教材为例,提出对涉外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涉外导游英语(下册)》教材以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在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模式的特征分析后,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组织和运用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思考未来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方向,最终达到学生涉外导游素质的自我养成,自主建构涉外导游能力的目的。
一、划分过程分析与任务分析领域,设计课程体系构成的两大模块
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从根本上难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的要求。CBE对我国课程开发的贡献主要是理念上的,而不是提供有价值的可操作的课程。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如“宽基础活模块(有称KH)”和“多元整合”课程开发模式似乎超越了具体的课程开发实践可控制的范畴和框架,课程体系开发该如何执行职业教育理念?引用赵志群博士的话: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就是将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成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要求学生完成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實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涉外导游英语》是高职类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进行工作过程研究后,该教材拟定为两册:上册“涉外导游实务”模块和下册“景点英文讲解”模块。其中,设计以“导游操作实务”为中心的模块教学体系:导游职业的构成,导游职业要求,准备接团,接待游客,带团,在团队中树立领导作用,处理带团过程中的应变事项,接待游客,进行沿途讲解,帮助游客安排住宿,策划线路,介绍中国饮食,选购商品,介绍娱乐活动,讲解告别词,处理游客抱怨等;以及设计以“导游解说知识”为中心的景点分类教学体系:中国的山、江河、防御设施、古代建筑、古典园林艺术、佛教庙宇、古代陵墓、中国节日、野生动物、主题公园等内容,包括国、省、市及以下各地区的代表景点。(见图表1)
图表1
二、构建模拟导游与情境导游教学支架,实施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长期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应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这才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要求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具备职业行动能力(简称职业能力)。而职业教育是发现、评价和促进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基于这样一个设计理念,《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的实施应是在构建模拟导游教学架构与情境导游教学架构基础上展开的。模拟导游教学是指“在虚拟的场景中,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极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导游业务操作来展示导游基本的职业素养。”而情境导游教学是指“在真实的参观游览场景中,学生直接受旅行社的委派或由教师间接指导为旅游团或散客提供全过程服务或部分专项服务来展示导游基本的职业素养”。因而工作过程要素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导游工作对象,导游职业能力,导游综合能力。(见图表2)
图表2
在每个章节的旅游景点英语讲解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成为相关主题活动的主持人和资讯者,尽可能一直站在幕后,不需要回答每一个问题,只是为学生独立的景点讲解行动做出提示,然后激励学生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随时接受学生各种行动的方式,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到“学生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的融合。教师要做的是:明确任务和信息并制定计划,然后布置任务给学生;学生接下来:自己完成课业,讲解课题,团队讨论;最后回到教师: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最终和学生一起完成评价。
三、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学习过程,进行能力增长综合评价
开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现场行为表现、品格素养水平等项目,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进行能力增长综合评价。《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十分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的检查和督促,一是定期了解学生的课业进展情况;二是定期举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旅游景点实地讲解拍摄展示;三是进行主题分工团队作业的自评与互评(见图3)。每次检查都要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评价,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提供参考依据。学习记录构成学生平时成绩的主体,它是学生课上学习和课后自我管理的具体反映。在总成绩的评价中还包括学生的进步表现,这需要通过平时课业完成的成绩、课堂任务完成速度和发言积极性的记录以及疑难知识点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衡量。课程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公开的。学生如对评价结果有质疑,可以向教师提出投诉。教师应持鼓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图3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切实加强课程开发,大力推进精品专业课程、提升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以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开发目的,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研究。笔者从多方面对《涉外导游英语》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一些有益、大胆的改革尝试,并利用现代教学平台不断延伸与拓展,达到充分挖掘学生的涉外导游服务潜能,培育学生的涉外导游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唐林伟.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43-267.
[2]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7:198-203.
[3]王瑜.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增刊),27-28.
【关键词】导游;工作过程;教学;能力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渐趋成熟,由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归结出的职业分析导向课程开发、学习理论导向课程开发,发展到20世纪后期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我国也出现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热点。如何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理论运用到高职各专业教育中的具体课程当中,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文通过参与设计编写《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立体化教材为例,提出对涉外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涉外导游英语(下册)》教材以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在进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模式的特征分析后,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组织和运用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思考未来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方向,最终达到学生涉外导游素质的自我养成,自主建构涉外导游能力的目的。
一、划分过程分析与任务分析领域,设计课程体系构成的两大模块
学科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从根本上难以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的要求。CBE对我国课程开发的贡献主要是理念上的,而不是提供有价值的可操作的课程。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如“宽基础活模块(有称KH)”和“多元整合”课程开发模式似乎超越了具体的课程开发实践可控制的范畴和框架,课程体系开发该如何执行职业教育理念?引用赵志群博士的话: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就是将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成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要求学生完成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實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涉外导游英语》是高职类院校旅游英语专业必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进行工作过程研究后,该教材拟定为两册:上册“涉外导游实务”模块和下册“景点英文讲解”模块。其中,设计以“导游操作实务”为中心的模块教学体系:导游职业的构成,导游职业要求,准备接团,接待游客,带团,在团队中树立领导作用,处理带团过程中的应变事项,接待游客,进行沿途讲解,帮助游客安排住宿,策划线路,介绍中国饮食,选购商品,介绍娱乐活动,讲解告别词,处理游客抱怨等;以及设计以“导游解说知识”为中心的景点分类教学体系:中国的山、江河、防御设施、古代建筑、古典园林艺术、佛教庙宇、古代陵墓、中国节日、野生动物、主题公园等内容,包括国、省、市及以下各地区的代表景点。(见图表1)
图表1
二、构建模拟导游与情境导游教学支架,实施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长期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应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这才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要求除专业能力之外,劳动者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具备职业行动能力(简称职业能力)。而职业教育是发现、评价和促进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基于这样一个设计理念,《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的实施应是在构建模拟导游教学架构与情境导游教学架构基础上展开的。模拟导游教学是指“在虚拟的场景中,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极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导游业务操作来展示导游基本的职业素养。”而情境导游教学是指“在真实的参观游览场景中,学生直接受旅行社的委派或由教师间接指导为旅游团或散客提供全过程服务或部分专项服务来展示导游基本的职业素养”。因而工作过程要素主要体现三个方面:导游工作对象,导游职业能力,导游综合能力。(见图表2)
图表2
在每个章节的旅游景点英语讲解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成为相关主题活动的主持人和资讯者,尽可能一直站在幕后,不需要回答每一个问题,只是为学生独立的景点讲解行动做出提示,然后激励学生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随时接受学生各种行动的方式,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到“学生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的融合。教师要做的是:明确任务和信息并制定计划,然后布置任务给学生;学生接下来:自己完成课业,讲解课题,团队讨论;最后回到教师: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最终和学生一起完成评价。
三、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学习过程,进行能力增长综合评价
开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现场行为表现、品格素养水平等项目,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进行能力增长综合评价。《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十分注重学生平时学习的检查和督促,一是定期了解学生的课业进展情况;二是定期举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旅游景点实地讲解拍摄展示;三是进行主题分工团队作业的自评与互评(见图3)。每次检查都要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评价,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提供参考依据。学习记录构成学生平时成绩的主体,它是学生课上学习和课后自我管理的具体反映。在总成绩的评价中还包括学生的进步表现,这需要通过平时课业完成的成绩、课堂任务完成速度和发言积极性的记录以及疑难知识点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衡量。课程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后,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公开的。学生如对评价结果有质疑,可以向教师提出投诉。教师应持鼓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图3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切实加强课程开发,大力推进精品专业课程、提升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开发坚持以实践和探索为主的观念,即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以学生会探索、会操作、会应用、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开发目的,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研究。笔者从多方面对《涉外导游英语》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一些有益、大胆的改革尝试,并利用现代教学平台不断延伸与拓展,达到充分挖掘学生的涉外导游服务潜能,培育学生的涉外导游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唐林伟.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43-267.
[2]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7:198-203.
[3]王瑜.高职高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增刊),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