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课开展启发式教学之我见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能依据课程标准,面向全体,研究教学规律,精心设计教法,使98%以上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潇洒完成一节数学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教学中难免出现令人难以预料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我在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本着面向全体、兼顾一般、照顾特殊的个体,积极开展数学启发式教学活动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启发式教学
  一、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分组活动中都受益
  不同时期,学生在班上的表现和成绩是不同的。我根据不同时期学生在班上的不同表现,按照主动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成6人活动小组,组与组人员可以随时调换,每次规定一人负责,定期轮换,实行动态管理。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限时达标,使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如我在讲完长方体、正方体特征之后,开展的的数学启发式教学活动课上,给每组分别安排了如下任务,要求他们在活动课上完成:每一组糊两个长方形、正方形模型:(启发他们怎么糊)。每组画五个长方体、正方体图形:(启发他们怎么量)。每组量出这些模型的长、宽、高,指出所画图形的特点和不足。(启发他们怎么量)。这次分组启发式活动,每一组组内难度有大的,也有稍容易些的。但从这节启发式数学活动中,每组的同学注意分工协作,任务很快完成,他们在画图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长方体,正方体棱与棱之间的关系,同时从观察测量中,看到糊纸盒的同学心灵手巧。同时,感悟到组内的部分同学画的图横不平、竖不直,从而初步掌握了画图方法。这节课,不仅使各组的同学都受到不同层次的启发提高,而且为下步即将进行的“表面积”计算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规律
  对于数学,学生感到头痛的莫过于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问题解决题目。然而,正是这些令学生感到头痛的知识,义务教育中段结束之前,被列为思维训练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这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然要想办法让学生清楚明白。但事实上,课堂教学上或教材上所学的那点技巧技能,往往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把这些放在启发式数学教学活动课上来完成。
  在课上,我不是机械重复地给学生抄几题并逐题进行讲解,把启发式活动课变成补习课,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把这些题目中问题摘录下来,进行对照分析,启发引导他们研究发现这些题目的区别与联系,同他们一道归纳总结出这些题的巧解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终于悟出了“在变中找不变,正确确立单位1法”、“多1并存法灵活的转化单位1法”以及“一变再变,巧妙地假设单位1法”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我就让他们自己编题解题,加深对这些解题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三、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彰显能力
  对于一节数学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既不能让学生受到各种限制,又不能完全放手不管,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做通盘考虑,尽量使课堂充满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能力。
  我在教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完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针对部分学生计算速度快,但计算马虎,容易出错的情况,开展了一次超越障碍夺红旗启发式教育活动。在50米的距离内设置“小河、竹林、高山”三大障碍,终点处插上红旗。比赛开始后,事先编好组的同学先“渡河”。“河里”是10道口算题,这10道口算题都要经过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以及通分、约分等才能做出来,这些都是计算的基础。小河过后是竹林,竹林里放着10道乱七八糟的简便运算的算式和结果,需要学生一一理顺,找出对应,才能冲出竹林。在这里,不光要求学生能记住运算定理和运算性质,还要求他们能熟练应用,进行简算,培养了简算能力。冲出竹林后是“登山”。山前放着10道一般计算题,这些题目开始只能用一般方法计算,中间也有簡便方法出现,训练了学生“加减想小数,乘除想分数,一般按顺序,特殊要简算”的计算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在数学启发式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方法,她的内容更加广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它既满足班级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堂、课余生活,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因为如此,我所带的数学课,在历次的考核评比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都与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分不开。
  参考文献:
  [1]王江峰.有效教学,以人为本——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中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42-143.
  [2]杨富红.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J].才智,2020(02):100.
  [3]公海霞.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102+1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趣味教学,调动学习动力”“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学习氛围”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策略探究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才
期刊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育理念,主要是通过分层教学来促进整体学生进步,减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自信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层教学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教学现状,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应用  分层教学法主张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调整教学目标,采用适合学生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三道小学知识即可求解的简单题,来对比初中和小学数学学习的不同,让大家能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法则、代数的精神及方程的思想,几何研究的逻辑性这三个初小衔接的关键点。  关键词:初小衔接;几个关键点;教学建议  每当执教七年级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原本小学数学成绩很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中,数学成绩突然就起伏不定,甚至有个别的一落千丈。其实,这主要是没有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小学和初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不言而喻。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了解到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数学课后复习任务的必要性与以及关键性,对于学生的数学课复习任务提出严格的完成要求,强化学生认真完成课后复习自主学习任务的意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多次强调下,对于数学的课后复习任务的完成抱有高度的积极性,认真掌握完成课后复习任务的基础练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值得教师做深入探讨。  关
期刊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的阻力,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助力,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能够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大门,让学生与阅读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促使学生理解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融入阅读中,让学生对阅读中的知识进行分析,积累阅读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注重养成,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注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互动,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抓住学情,强化学习小组互助;注重复习,创造持续发展平台;利用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这些方面就如何构建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探究一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极其抽象且逻辑思维性非常缜密的学科,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期刊
摘要:自新课改推行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也在进行着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并将改革的侧重点更多地转向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和对学生综合素养與能力的培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需大胆革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下面,本文就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方法做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就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各科教师所关注的重点课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标准。基于此,笔者将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开展语文活动”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它是其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深度,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绩提升”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顺利开展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氛围;知识深度;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追捧。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学习者以高阶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为目标。本文主要阐述用问题驱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驱动;高阶思维;创新思维  何为深度学习?我国传统的学习智慧中就充满着深度学习的思想。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学习要有高动机、高投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要有高认知参与。  深度学习是由美国学者马顿和塞尔乔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