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走路”有哪些讲究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步”还是“疾趋”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要求:“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
  在没有代步工具或代步工具不普及的时代,人们出行只能靠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仅“走”部便收录了85个字,和“行走”相关的字则多达200个以上,可见古人对走的观察和分析多么细致。
  行走的字义,古今差别比较大。汉代的《释名·释姿容》中称,“徐行,曰步”;“两脚进,曰行”;“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现代的散步,古人叫“步”,而当时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说“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何时该“行”何时该“走”?古人是有严格讲究的。先秦时期,古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行走礼仪”。成书于秦汉时期、被列入“十三经”的《尔雅·释宫》中称:“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这里的“时”为“”的通假字,是踟躇、徘徊的意思。在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走法。
  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学两次“走路”。一次是一两岁时自然学会走路,另外一次则是到了入学年龄学走路礼仪。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编撰的《童蒙须知·语言步趋第二》中是这样训诫孩子的:“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对于走时如何发力,古人也有讲究:“轻贵重贱”。过去的算命先生便会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来推测其命运好坏。如被收入清《四库全书》的《太清神鉴》卷四“行部”条称,“是以贵人之行,如水而流下,身重而脚轻;小人之行,如火炎上,身轻而脚重。”
  走“正道”还是走“捷径”
  与“怎么走路”有不同要求一样,古人对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也有相应的讲究。
  在古代,道路分为“道”“路”“途”“行”“径”“术”“街”“衢”等多种规格。其中以“道”“径”二种,古人说得最多。
  “道”,在先秦时期指可供车行的大路,又称“正道”,相当于现代高等级公路“省道”“国道”。秦始皇所筑的“驰道”也是“道”的一种,系当时的高速公路。
  “径”与“道”正好相反,指只能走人、不能行车的小路,故称“步道”;从小路走可以避开众人、熟人,又俗称“间道”,心术不正者才走间道。因为从小路走往往比正道近,由此出现了“捷径”的概念。
  与“径”相提并论的是“”。,指不好走的细小狭路,俗称“邪路”“邪道”。走到头后无路可走的“径”,则称为“窘径”,走这种小路往往举步维艰,即“窘步”。
  正道可能路途远,辛苦,但安全,不会走错方向,所以古人提倡走“正道”,而不鼓励甚至禁止走“窘径”“捷径”“邪路”。负责道路交通的“秋官·野庐氏”职责之一,就是“禁野之横径逾者”;负责城里宿卫的“秋官·修闾氏”,也有“禁逾者”的责任。
  靠右走还是靠左走
  在崇尚“正道”的同时,古人还对走路秩序提出了规范,逐渐形成所谓的“交通规则”。现代人是“靠右走”,古人靠哪边走?不同朝代有不同风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走法”:
  较早的走法是“男右女左”。《礼记·王制》中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到了唐代,一个叫马周的人提出“靠右走”。这种走法又称“来左去右”,不分男女。古人最习惯的走法应该是“靠左走”。唐代规定“来左去右”,实际上是一种进出城门的规则,宋代“靠左走”更为普及。
  人先行還是车马先行
  对于古代靠哪一边行走,并没有从“法律”上找到依据,而是属于“礼”的层面。唐代将这种“礼”被调整入“法”的范畴,出现了强制性的“走法”。这种强制性走法,可视为古代的“交通法规”。
  《唐律疏议·杂律》“违令”条,“诸违令者,笞五十”,下面的疏议特别指出,“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
  在五代后唐时期,《仪制令》得到进一步强化。据《五代会要》记载,后唐明宗李嗣源,于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八月出敕令:“道路街巷,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李嗣源这一道“红头文件”还下发到“诸道、州、府,各遍下县、镇”,要求地方官将此《仪制令》“刻碑于要会、坊门及诸桥柱,晓示行人。”如果有人不按规定走路,不懂礼仪,将被治罪。
  值得一提的是,唐律还对车马与行人的关系作了调整,在行人密集的地方不能“走车马”。除了帝王要臣公务出行,道路上要“车马让人”。《唐律疏义·杂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这一重在“保护行人”的条款,为此后历朝所继承和推行。
其他文献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这一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从西安一路杀来,几无波澜,顺顺利利地攻破千年古都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明朝灭亡;而后,大明辽东总兵吴三桂又冲冠一怒为红颜,接应满清入关;小皇帝福临在叔叔多尔衮的辅佐下,登上了紫禁城权力的顶峰。  如果翻开史书,仔细审视当年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有点阴差阳错的事件,人们会发现,当初李自成进京很可能只是一场偶然的误会。  进京之路,李
期刊
相传,金华同山镇上的酩酊山巅住着一位通晓天地玄机的酿酒仙人.叫海半仙。半仙每隔十年就会下山一次,可是,见过他的人在他离开后,却始终记不住他究竟长得什么模样……    一、山间奇遇  海半仙下山是为了一件事,就是去集市采购最上乘的酿酒原料和一些简单的生活必需品。  海半仙付了钱从不把东西带走,而是命人放在酩酊山脚的破庙里。临走前,他还喜欢给摊主算上一卦,并附赠化解之法,便如轻烟般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句
期刊
北宋官员张杲卿在润州(今属江苏镇江)做县令的一天,一个老农慌慌张张地跑来报案,说在自家菜园的水井里发现了不明物体,张杲卿立即派人到现场察看。可由于井水太深,他们看了好久也判断不出里面的不明物体到底是什么,就准备先打捞上来。这时候,一个女子突然哭哭啼啼地跑到井边,对着深不可测的水井号啕大哭,嘴里念叨着:“老公,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呢,掉进了……”  张杲卿见状,心里顿生疑惑:“既然井水如此深,这个妇人为
期刊
一 发现奇石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次南巡回京,归途中路过一座竹林寺,此时天色已晚,他就领着随从住进了寺庙的客房。  经历一天的劳顿,乾隆皇帝甚感疲惫,吃罢斋饭就回房了。身边的小太监小德子点亮了油灯,关门走了出去。乾隆皇帝顺手拿了一本《法华经》,借着灯光一页页地读了起来。  竹林寺外,遍生竹林,竹林内蛐蛐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吵得乾隆皇帝心烦意乱。他刚刚放下经书,就听见门外轻轻的敲门声,小德子站在门下台阶
期刊
道光八年,大学士长龄平定了叛乱,押着叛贼头子张格尔回朝。道光帝高兴,在保和殿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军。这是道光朝历史上极少有的皇家宴会。  道光帝一生奉行节俭,简直是到了“抠门”的地步。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衣服破了就打掌,也不怕跌分。打掌又叫“圆绸”,就是在衣服破洞处补绸缎。  道光帝一生仅请过两次客,一次是皇后生日,大臣们拜完寿后,他慷慨地留大家吃饭。端上来的“大餐”是打卤面,而且还是限量的—每人仅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登基大典通常是没什么看头的,因为新皇帝通常都是在老皇帝死后才能当皇帝的。国丧期间,民间尚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更何况皇家自己呢?所以在新皇帝的登基大典上,那些黄钟大吕“陈而不作”,因为老皇帝刚死,现在是全国服丧期间,皇帝不哭着登基就是不孝。    但是嘉庆帝就没这个问题,因为乾隆帝这时候当太上皇了,所以他的登基大典是比较热闹的,至少是有音乐的,这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  从登基开
期刊
“不知书”者会成为笑柄  古代官员的选拔,是采取“学而优则仕”的入仕制度,没有若干年寒窗苦读、没有对儒家学问有一定积累,是不可能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这样一来,习惯使然,有一点读书的天赋,后天又长期熏染于人文知识的气氛和训练,也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入仕以后也往往离不开书册。  据宋人孔平仲的《续世说》记载,后晋有个叫冯玉的人,他姐姐是皇后,借了这层裙带关系,尽管他识字不多,却不妨碍其步步高
期刊
浙江东阳县自古就是木雕之乡,清乾隆年间,东阳县更是出了位木雕高手,人们称赞他技艺高超,堪比明朝的微雕大师王叔远,所以得了个“赛叔远”的外号,真名实姓倒没人提起了。赛叔远家门口木雕的求购者络绎不绝,但赛叔远为人脾气古怪,要对买家进行甄别,认可的买家才能交易。如果是看不上的买家,不管身份何等高贵,出价何等大方,都不能从赛叔远家带走哪怕一块废料。    这天,赛叔远家门口来了一顶豪华的轿子,落地后下来一
期刊
在中国,民间一直把皇帝拥有的女性称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在红墙黄瓦的内宫中,这些后宫女子在我们今天看来,生活最为五彩缤纷,个个丽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风招展。然而,她们的真实生活真的如我们想象得这般美好吗?  大多数宫女的人生冷落悲惨  在古代的皇宫内,有头有面的后妃不过是少数,在下面还有成千上万的宫女。  宫女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除了民间选美外,还有罚没的罪人妻女。宫女须接受宫廷教育,以
期刊
据《剑侠传》记载,唐代有一位轻功了得、古道热肠的女侠,因为她和母亲平时以缝纫为生,所以大家称她为“纫针女”。  纫针女生得眉清目秀,平日喜欢和士兵们一起踢球,而且脚法了得,能轻易把球踢至数丈高。有一位叫王超的老人见她和母亲生活艰难,便经常救济她们,后来还认纫针女做了外甥女。  时间久了,王超发现了一些奇异之处:纫针女家里一贫如洗,但她却能时不时地拿出一些美味佳肴来招待邻居和朋友。有一次,她还拿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