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改革要释放微观活力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j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10月19日在第3版报道说,10月15日,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与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都市快报》在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上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合作组建中兴数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运营《数码设计》杂志,并开展全数字媒体业务和网上音乐出版业务。国际期刊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卢埃森出席了当天的签约仪式。
  作为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我想谈一些合作的初衷和思路。文化体制改革也好,出版体制改革也好,是当下文化业者、出版业者热门的话题。我个人觉得,改是必须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我们要做一个文化强国,也提出了要重视文化软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世界视野和理想的文化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对民间必须要有起码的信任。因此,我认为,此次文化体制改革的成败的关键是能否真正释放微观活力。民间越有活力,政府自然越有进步;政府的政策,说到底,最后还是给民间用的。作为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期刊,我们愿用实际行动,带动署管期刊的改革。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是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第一家完成转企改制、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期刊出版单位,旗下拥有《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产品设计》等多本国内知名的创意类期刊,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了艺术与设计出版社,同时出版光盘介质的连续电子杂志。此次与《都市快报》联手,意味着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成为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第一家尝试跨部门、跨地区合作的杂志社。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概念就是在“跨越”合作。通过“跨越”“跨界”,推动文化发展,推动体制的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出版体制改革远远不是转企改制、兼并重组那样简单,文化体制改革也不是一步可成的,必须有程序、有层次地去做。我们看到,文化和政策都是有机的,时刻都会出现变化,我们根本毋须坐等政策,也更不必去等政策的成熟,事情有事情的发展,政策有政策的制定,双轨并行。
  双方联手组建中兴数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后,将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积极发挥媒体出版单位的微观活力,以做好做强《数码设计》等杂志为核心业务,同时探索网络音乐出版业务。公司会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以资本、资源和人才为纽带,吸收其他报刊媒体,争取尽快尽早成为一家具有优质架构、内生活力的期刊和全媒体集团公司。我们必须要向全球文化人才招手,以加速我们的出版和传媒事业。公司和公司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公司组建了,我个人亦喜亦忧,喜的是,这时候,这背后,是文化重整的大好时机。跟着的还是忧,担忧的是政策层层抉择,到了我们这样的基层可能早已失去政策的原意。喜的是双方合作,都算是有些实力,忧的是我们能否脱颖而出。因为我们做的是创意,创意又不是随意乱弹,又不能见招打招。这个公司要做好,必须要有包容、有辩证、有前瞻和有担当。我们必须看到,文化的拓展是艰苦的工程,但极具挑战性。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李建国在出席签约仪式时表示,过去几年中,杭报集团在报纸业务拓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次联手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是出于看好期刊市场、同时也看好品牌杂志的考虑。他表示,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将全力支持《都市快报》与《艺术与设计》的合作。作为鲍尔出版公司的前总裁,国际期刊联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卢埃森创办了全球著名的音乐杂志《Q》和英国收听率排名第二的Q音乐电台。此次中兴数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购买了《Q》在中国地区的全部品牌运营权。中兴数字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将借助《Q》杂志的品牌试水数字音乐的全媒体出版和演艺业务,其中包括《Q》的网络电台开办和付费音乐下载及演唱会业务等。我十分感谢他们的支持,正是他们的支持,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都市快报》才能有这样合作的机会,我们正在思考,未来十个月我们能做到什么,未来五年我们能做到什么,未来十年我们能做到什么。我当然明白,我的任期是有限的,我也看到克里斯•卢埃森已近退休,可是,文化创意的发展却是无限的。从微观上释放活力,同时后继有人,能将这事业继承和发展下去,将是最令人高兴的事情。幕布已经拉开,我们有理由期待。
  
  作者钱竹为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其他文献
尊敬的国际期刊联盟主席阿让普瑞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够在金秋时节的西子湖畔与大家相聚,共同就“数字革新,期刊未来”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斌杰署长,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内外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向国际期刊联盟再一次把重要国际性会议放到中国召开表示衷心感谢,向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新闻出版局为承办此次会议付出的努力表示诚挚敬意!   2007年,第3
期刊
在首尔的咖啡馆里,你常常可以看到坐在邻桌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智能手机,总是忙着敲打键盘。他们一会儿把手机屏幕给旁边的朋友看,然后引起一阵笑声。他们并不是相互之间在闲谈,而是各自与twitter上的网友聊天,时不时分享着那上面的新鲜事儿……这种情景在韩国很常见。  韩国是世界上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据韩国官方的最新统计,全国移动通讯用户已逾5000万,普及率高达102.4%,这意味着韩国已经人手一部手
期刊
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快速变革的世界中,数字技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对全球出版业的影响可谓巨大。对此,作为日本杂志协会主席、日本NHK出版集团总裁,我所持的观点是:数字技术给杂志业带来的是机遇。面对这个机遇,我们不但不应该躲避,恰恰相反,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所带来的种种可能,创造出无穷的新价值。  日本NHK出版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NHK广播电视和杂志出版,旗下多家杂志的内容涉及烹饪、器具、健康等各个
期刊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张苏洲,身上不免带着些许英武之气,他说话中气十足,行事一板一眼。“要么不干,要么争先”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在执掌安徽电视台的4年间,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内部机制,凭借敏锐的市场眼光践行“大剧”战略,推动了安徽卫视的品牌升级,布下了安徽广电发展的新格局。    盘点2010年中国内地电视荧屏热播大剧,一度掀起收视狂潮的《三国》定当榜上有名。但当初这部剧差点下马,却鲜有人知。  “当时国内
期刊
落笔盘点新媒体市场,开篇有必要给新媒体一个明确的定义范畴。然而,给新媒体下定义往往是困难的。互联网是新媒体吗?与电视相比,互联网确实是新媒体,但是,它也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手机媒体是新媒体吗?与互联网相比,手机媒体确实是新媒体,但是,短信、彩信等媒体形态人们早已司空见惯。技术的更迭、媒体人创意的无限发挥,使得媒体市场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在不经意间就有更新的媒体冒出来。其中的共性在于数字化生产或者
期刊
2009年是中国3G元年,而2010则是公认的3G高速发展年。一年以来,国内三大运营商的3G网络基本覆盖全国,3G用户数量也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三大运营商3G用户数均过千万,创造了全球3G发展的记录。  伴随用户数量的增长,3G发展已经进入了业务拓展与应用全面推广阶段,例如三大运营商手机媒体内容基地相继亮相。2010年手机上网增长迅猛,用户对内容、应用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中国手机媒体精彩纷呈
期刊
如今的媒体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没有国界,有很多现象都是我们所要共同面对的。譬如现在的全球化趋势和数字化浪潮。这两种趋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如何应对新的变革,出版企业如何与新兴媒体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出版企业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德国在B2C和B2B两个领域,传统杂志的发展情况非常相似。B2C和B2B这两个板块,传统杂志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都在减少,传统业务量不断减少,数字业务不断增加,可是两
期刊
如今我们都开始使用iPad,可见技术是不断变化的,或者说技术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业内的人们,让我看到更多的是恐惧。他们并不是担心经济,而是对技术的恐惧。究竟为什么会产生恐惧呢?其实人们不是对技术本身感到困惑,只是一开始不知道怎样应用技术平台,如何从中盈利。索性大家都明白,技术的进步无法阻止,与其和它斗,不如适应它。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变化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好好地利用技术。这也引起了同行们的反
期刊
10月14日清晨,雾锁钱江,雨润西湖。薄雾细雨,使本来就十分美丽的杭州又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在钱塘江畔,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直径85米的金黄色巨大球体下围绕着13米高椭圆形裙房,这就是刚刚建成启用的杭州国际会议中心,第二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继2007年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中国举办之后,中国期刊界迎来的又一重量级国际盛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杭
期刊
针对全球电视受众,中央电视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罗斯语、阿拉伯语五大外文频道,形成了我国多语种传播的电视外宣格局。2010年4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9套节目原英语国际频道正式改版为英语新闻频道,台标改为CCTV NEWS,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家专业的英语新闻频道。7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也正式上星播出。中央级外文频道的兴盛,加快了中国电视“走出去”的步伐。  C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