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下思品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shucheng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下,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自身蕴藏的潜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积极发挥个人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因此,新课改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关键词:经验 特色 特长
  
  拿到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教材原来也可以写成这样——优美的文字、可爱的插图、贴近学生的话题、情境的资源连接,这些都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同时,我们也能发现新教材弱化了知识点,注意课堂活动,涉及内容广泛。
  总之,教材的内容形式和理念都发生了转变,这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超大的空间。在这个超大的空间里,教师可以依据新课程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以自己的知识、经验、特色、特长去使用教材,超越教材。充分挖掘教师自身蕴藏的潜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发挥个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所以,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就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一、有良好的形象
  
  提到形象,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穿着打扮。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服饰和装扮。因为你就是品德课的形象代言人。你的形象比你在课上口若悬河的讲演胜过千百倍,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深久长远的影响。作家张弦在回忆他的启蒙老师圣瑞时写道:和那些不修边幅的老师不同,他注意仪表,衣着整洁,中山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风纪扣总是紧紧扣着。里面露出一圈洁白的衬衣边,一尘不染。他走起路来,腰杆笔直,上课时头发梳得很光,胡茬刮得铁青,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给人的感觉是,他时刻从事一件崇高的严肃事业。这对学生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是足以赢得同学的尊重和敬爱的。我们很多同学把老师的形象作为自己的榜样,由此可见,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作为思想品德老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服饰,更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孔子认为,要想让一个人接受某种政治理念,应从学习礼仪入手,这是孔子所说的“不学礼,无以立”的本义。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特殊时期,看问题比较片面、偏激,再加上逆反心理作怪,使我们很难改变他们的看法。我们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事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以我们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给他们做出表率、做出榜样。让他们有标杆可效仿。
  
  二、有敏锐的洞察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学生价值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公平性,应把学生看成各具特色的、有其自身成长逻辑的活的主题,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人说教育不是筛子,我说教育是筛子,只不过筛选方式不同,从黑暗走向光明。
  
  三、学会微笑着面对学生
  
  大家都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微笑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其实,老师的微笑也应该是最美的,善意的微笑是开启心扉的钥匙,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很多教师认为,老师只有板着面孔学生才能怕你,上课纪律才能好,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其实不然,学生在沉闷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处于紧张、恐惧状态下,在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学生的记忆力会降低,思维不敏捷,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我们不妨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高兴起来,活动起来,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他看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可他没有钱,就把书藏在怀里。还是被书店老板发现了。他叫住孩子说:“为什么偷书?把你的爸爸、妈妈找来。”孩子被吓坏了,蜷缩在那里大哭。周围有很多人围观。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从人群中走了过来,拉着孩子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就算再好也不能要。这是做人的原则。”这个孩子最后考上了一所很有名的大学。如果不是那位中年妇女的挺身而出,也许那个孩子不会有现在的结果。我们的老师也应该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认真考虑我们的每一句话对学生的影响。因为他们还是孩子,还不能正确地看待身边的事物,心理还不成熟,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五、学会和学生在各种环境与各种方式下进行沟通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能够使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彼此互相理解。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走出严肃的办公室,变换一下环境:如在回家路上,校园的凉亭、走廊……都是和学生谈心的理想场所,这样的环境会使他们放松心情,更容易向人敞开心扉。
  对于课上犯了小错误的学生,善意的旁敲侧击,敲山震虎,使偶犯错误的学生受到震动,受到教育,比在课堂上点名批评不是更有效果吗?我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以提示学生。竖起我们的大拇指,表示对他们的祝贺与鼓励;轻轻的按一下肩膀表示安慰,下次努力。
  总之,在管理学生时,我们要让学生在尊重、激励、微笑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懂得自尊,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变得自信、勇敢。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会用自己的优点,为自己照亮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
其他文献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
期刊
创新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意志。从教育各环节来考察,我们更可以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特点:从教育对象看,创新教育重视个体性,提倡竞争意识,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重视个性发展;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重视应用性,对学生自我求知能力的培养重于教师的直接传授,对知识的应用重于知识的积累,对知识的创新重于知识的继承与守成;从教育过程看,创新教育重视思维性,重视发
期刊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关键词:数学 自主学习 方法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数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呢?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高度注重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需注意以下几点:   
期刊
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培养出具有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人格、宽阔的胸襟、丰厚的知识、聪慧的智能、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第八次课程改革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了突出地位,这便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究的课题。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我作了一些探索,这里谈谈自己的
期刊
首先看2008年高考第20题:“It was in New Zealand Elizabeth first met Mr. Smith。( )  A.thatB.how C.whichD.when  此题答案是A,考查强调句式,强调的是句子中的状语部分。强调句式是一个常用句式,所以经常出现在考题中。下面就强调句的辨别与运用总结一下。  一、强调句的基本句型  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
期刊
高考化学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才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是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现就高考化学试题谈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化学是一门具有严谨科学性的学科,学生具备思维深刻性是学好这一学科及正确答好高考化学试题的必备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我想,探索也是学生学习的生命线,惟有探索,才能真正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所谓探索能力,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小学、初中、高中,每一个阶段所学的数学内容甚多,知识广阔。那么,怎样才能深入领会,灵活应用,牢固掌握所学的阶段的知识呢?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我认为抓好阶段性的数学复习尤其重要。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要完成此任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只有引起学生产生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研究新知识。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
期刊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
期刊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是我校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它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