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榅桲》的异化主题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iy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约翰·高尔斯华绥作为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日本榅桲》中,以其锋利的笔触描述了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物质生活富足然而精神生活极其空虚的异化状态。本文经过剖析《日本榅桲》中所表现的人与自我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异化,展现高尔斯华绥对异化社会的思考。
  关键词:约翰·高尔斯华绥 《日本榅桲》 异化
  一、引言
  作为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 Galsworthy,1867—1933)与威尔斯、贝涅特并称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并凭借其家族系列小说《福尔赛世家》获得了193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日本榅桲》发表于1910年,该短篇小说反映了20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物质生活上虽然富足,然而精神世界却极度空虚,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由此造成与自身、他人和自然之间的异化。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大多聚焦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英国资产阶级社会风貌,并偏重从上层阶级的角度批判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习尚以及资产阶级价值观对人的束缚,倾向于通过对有产阶级的虚伪、冷酷加以剖析来表现人在虚伪面具下内心的空虚和脆弱状态。
  异化作为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对其的研究从未停止。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异化概念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人,他宣扬精神异化。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异化思想的基础上,费尔巴哈提出宗教异化概念,他认为人对上帝的崇拜造成人自身的卑微,并被其束缚。马克思则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劳动异化概念,指出人的劳动成果在人的对象化过程中取得自己的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和统治人的力量,人完全沦为附属品。美国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其著名的心理分析异化理论,在其名著《健全的社会》中指出:“我们在现代社会看到的异化,几乎是无孔不入,异化渗透到人与自己的劳动、消费品、国家、同胞以及自身的关系之中”a。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异化做出不同的界定,侯维瑞对文学中的异化主题进行了概括:“现代派文学中的异化,一般来说,是指在高度物化的世界里人的孤独感与被遗弃感,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冷漠与隔绝以及人在社会上孤立无依,失去归宿”b。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物质财富的积攒,生活水平的提高,却也使人们陷入茫然、孤独和疏离,个人也在各种外力的影响下丢失了自己的本质或受制于外界社会带来的压力。遭遇异化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之一,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突出表现了异化主题。作家们纷纷在自己的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去表现现代人所面临的异化这一现象,并探寻解决之道。在短篇小说《日本榅桲》中,异化主要体现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三方面的异化。
  二、异化分析
  (一)人与自我的异化 人与自我的异化主要指人丧失了自我和本质,丧失了主体性,丧失了精神自由,人变成了非人。c人被压抑、被束缚,呈现出来的不是真实的自我,或是回避真实的自我,习惯以面具示人。
  高尔斯华绥笔下的尼尔森是一位有品位、懂生活的绅士形象,家住康普顿山高级住宅区,生活奢侈,设施豪华,其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特征可以从其考究的生活如法式窗台、盘旋楼梯、象牙柄放大镜、喝马德拉红葡萄酒以及規律的作息等细节看出来。小说开场描述尼尔森“他的脸颊结实、红润,留着整齐的棕色小胡子,又大又圆且清澈的灰色眼睛,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他穿着黑色大衣下了楼”d,而他的邻居泰德姆也和他具有相同的身份地位和体貌特征。春日的某个早晨,沉浸在欣赏园中美丽的海棠树的尼尔森暗自思忖:“一个这么美好的早晨,现在我是整个广场唯一一个有兴致出来散步的人。”当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时,没有了同阶级人的注视,他卸下了伪装,认为自己是花园中唯一一个有闲情出来享受晨光、与自然亲近的人。然而邻居的到来将他的思绪带回了现实,使他不得不面对社会文化对中产阶级的期许。在两人的交谈过程中,尼尔森突然注意到:“泰德姆先生看起来有些呆头呆脑的”,并且觉得“就像看到了他自己”,这个发现吓了他一跳。春天的到来,院子里美丽的景色激发了尼尔森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促使他想要满足本能的冲动,试图冲破社会的限制,放下无聊的生活,尝试一种新的生活。然而邻居泰德姆先生的出现就像是中产阶级文化的守护者和捍卫者,打破了他的幻想。并且,当他们面对彼此的时候,尼尔森发觉对方身上所流露出的虚伪、无聊、做作和迁腐与自己所流露出来的是一样的,并由此感到羞愧而无法接受。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或许也对真实的自己感到厌恶,只能选择逃避。在尼尔森独自欣赏自然之美时,他暂时卸下了作为资产阶级给人带来的绅士形象,暂时抛却生活的条条框框,回到真实的自我。然而当有人出现时,在他人的注视下,尼尔森就不可能保持真实的自我,他必须展现出某种特定的社会形象,将自己塑造成为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人。归根结底,还是尼尔森没有足够的勇气同他的地位、财富决裂,光明正大地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新鲜事物和别样的生活。
  (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异化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被描述为人物的一种疏远或分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是十分自然充满感情的相互交流。然而,在资本主义文明高度发展时期,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失去了应有的关爱和友善,取而代之的是陌生和冷漠。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缺乏交流的异化关系在小说两位主人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某天清晨当尼尔森在花园欣赏一棵树,并暗自高兴只有自己一人发现时,却发现不远处他的邻居泰德姆先生同样也在注视着这棵树。令人尴尬的是,他们作为邻居已有五年的时间,但相互间却几乎没有什么交往。因此,突然的碰面,“尼尔森感觉到自己很尴尬”,同时也注意到“泰德姆先生说话的声音显得有些紧张不安”。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两人只能就他们眼前看到的这棵树讨论了一番。之后,为了不和邻居泰德姆再次遇见,尼尔森甚至在回家的路上故意放慢脚步。
  尼尔森和泰德姆先生作为有产阶级人物的代表,他们每天的生活相对固定,缺少变化,不愿意主动结交他人,表面上看起来的和善友谊也是虚假的,隔阂就像一面无形的墙横亘在两人之间,使他们之间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在工业文明进程中,物质财富虽然在飞速增加,然而人和人之间很难有真心的交流和信任。
其他文献
摘 要:《他人的书信》可谓是莫洛佐夫的成名之作。小说是典型的书信体,但区别于多数的书信体小说,在《他人的书信》中没有充当中间环节的叙事人,小说的内容直接是而且仅仅是由主人公写给妻子的六十多封信件构成。从小说名字的暗示到叙事结构的安排都显露出明显的旁观意味。作者不仅明确划定了自己的旁观立场,同时也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段将读者也限定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小说中叙述人隐去身形,而读者也止于旁观,似乎留下的只是人
摘 要: 作品集《亲爱的生活》是艾丽丝·门罗的倾心之作,其中每个短篇都在描写稀松平常的故事,和任何普通人的生活无异,而且部分作品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她在小说中设计的“生活悲剧”往往和人物的宿命紧紧相连,这不仅是一首生命回转的低吟,而且还展现了新时代人的生活困境。宿命论与个体自我意识反抗的复杂交织,展现了门罗对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宿命观 《亲爱的生活》 艾丽丝·门罗  作品集《亲爱的生活》是艾丽
秋天到了,绿绿的树叶变成了橘黄色的叶子,像蝴蝶一样慢慢地飘落下来,躺在树的脚下。  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呢?因为掉下来的叶子要当成大树的粮食,让大数茁壮的成长。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硕果累累,石榴咧开嘴笑了,露出了红红的舌头。葡萄熟了,圆圆小小的脑袋都在十分好奇的向外张望。苹果也变得红彤彤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农民伯伯乐开了花,他们知道丰收的季节来了,自己一年的劳动成果也获得了回报。
摘要:秦可9即在《红楼梦》里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包括她的出身、病情、生活作风,以及她的死,红学界各种考究,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的为人。贾府那样一个鱼龙混杂钩心斗角之地,各个阶层各色人物都有,而秦可9即居然可以应付周全,受到上下人等的一致好评,究竟她身上具有何等魅力?让她即便真的生活作风有问题,却能俘获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贾珍(秦可9即公公)、尤氏(秦可卿婆婆)
摘 要:哲理科幻是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特点,在《最后的爱情》这部小说中作者剥去了爱情神秘艳丽的外衣,阐释了爱情遇到高科技后遭到解构,走向消亡的过程。王晋康通过科幻构思、悬念设置、宏观视角的艺术手法来阐释爱情遭到解构的理念,不仅使小说具有理性本身的震撼力量,克服了主题先行的嫌疑,更在艺术上深入浅出,小巧腾挪,引人入胜。  关键词:爱情解构 哲理科幻 科幻构思 悬念设置 宏观视角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作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尽相利用的文化资源,在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等问题,限制了其多元价值的释放。将文化记忆形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可融合记忆主体认知的情感因素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内容、结合文化记忆延存的媒介形式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的形态。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成为突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凝聚民众向心力、提升文化自信的优质文化资本。 
摘要:作为宁府主妇,尤氏算不上脂粉英雄,清代《红楼梦》评点关于尤氏的解说相对不多。关于家世,评者总结出身寒素。关于姓氏,张新之附说性理,因“罪自外至”而及贾珍,因“尤”通“由”而及尤氏姊妹,因“尤”转“麀”而及聚麀之乱。关于性情,或为“庸懦”“怕事”,或为“慈厚宽顺”,然未免失之过宽。关于才德,或谓尤氏“无德无才”,德失门风,才失谏治,或云尤氏“有德”“有才”,德高凤姐,无多劣迹,才能干事,其所“
摘 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该小说通过强大的表现手法所创造的独特美学风格。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三个角度阐述: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隐喻象征的精彩运用与层次丰富的语义涵括。  关键词:《老人与海》 真实简洁 隐喻象征 丰富语义  一、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  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所谓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和句子,并探索分析语言的
摘 要: 《人间失格》作为太宰治半自传性质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彰显作者的思想和人生态度,故而,我们透过叶藏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窥见作者太宰治短暂而又颓唐的一生。在这失格的人间里,潜藏着个人与时代的孤独,这种不与人群相合的孤独以伪装表演的形式呈现,而伪装的背后是作者太宰治借叶藏形象寻觅的生命真实。  关键词:自我呈现 孤独 表演 生命真实  一、不与人群相合的孤独  叶藏始终处于孤独的个人化状态,他
摘 要: 明代汪瑗所撰的《楚辞集解》颇具特色,赵静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撰成《发以辩理,悟以证心:汪瑗及其〈楚辞集解〉研究》一书。是书或析训诂成就,或探其思想内蕴,或评其研究方法,并提出应当以一分为二的态度来看待《楚辞集解》的成就及其局限性,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楚辞》 《楚辞集解》 汪瑗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