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然而,反思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学习语文习惯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水平不高,语文教学忽视人文性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新鲜的活力,丧失了人性的魅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实践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使我们的教学视角从认知领域拓展到生命领域,使我们的教学目标由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过渡到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的高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践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1 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民主地相处,真诚地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做到体贴入微。比如在平时的交往中,合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习惯,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适当的时候称呼学生的“小名”,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和学生一起游戏,融入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伙伴、朋友、兄长,设立“知心信箱”,分担学生的小秘密等等。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时,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产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实践必然包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如在学习《雨点儿》这篇科学童话时,先阅读全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有了雨水的滋润,地上长出红的花、绿的草。先把学生的思路牵引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学生问我:“雨点从哪里来的?”“植物是怎样吸收水分的?~大自然没有雨水会怎样?”……学生从自由问课中探索出更多未知的领域,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用自己的体验贯穿全文,“雨过天晴,地上长出很多红的花、绿的草,原来的草更绿了、花更红了,蝴蝶在飞舞,昆虫在散步,景色真美丽。”通过《雨点儿》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思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和创造能力。对课文进行再度开发,学生已将课堂所学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知识得以延伸。长此以往,学生怎能不发展呢?在一次次知识拓展的同时,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知识。“知识延伸,深入生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资源共享,也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
  3.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语文教学的内容。我校近年来就结合地方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多册校本教材,把那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充满时代感的、趣味性强的、具有人文价值的文章编选在一起,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反映西华地方特色的《走近箕城》,还有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学生的作文改写而成的《班级日记》等等。当然,开发校本教材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依然可以立足课本,将学生引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挖掘语文学习的内容。比如,学完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长辈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开个故事会,比比谁收集的故事多,讲得生动,相信那些“葡萄架下”的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一定能滋润学生精神的田园;学完了写景的文章《桂林山水》,可以引领学生去读读写山水的文章,看看自己身边的河水,写写自己身边的河水,学生以此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舒畅胸怀,陶冶性灵,抒发情感,何乐而不为?
  3.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以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为例,就选编了大量极富生活趣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听到、见到、说到的内容作为教材内容,如《荔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21世纪社会集锦》等。这样的内容既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善加利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4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要注意学科联系。另外,就语文学科的功能来讲,还需走向生活。如学习《春雨》后,与品德和科学两门课程相结合,取得学科间互通、互补、互相渗透,请学生在种下向日葵种子的时候,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下观察记录。在这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怎么种植?怎么记录?许多字又没学过,但这些并没难倒他们,他们会随时向老师、向家长请教,从中受益匪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既要将生活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要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几个三角形不等式的猜想证明,其次略谈应用,其目的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三角形不等式:猜想;证明:应用;创造性思维能力!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人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提高 课堂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8-0137-01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
期刊
好的交际方式是真实,自然。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论语中“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的金科玉律。在人教版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个语文园地中都设置了一项口语交际的内容。我曾经一度被这项教学内容困扰,屡屡在课堂上把问题抛出去,学生们瞠目结舌,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而且表达的内容往往苍白,没有内容,不是你想要的效果,当然不仅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但
期刊
1 情感教学的涵义    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情感教学的原则最起码有三条:即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原则
期刊
新的学期又要开始了,从这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确实感觉到,教师真的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使课堂上充满生机、挑战与激情。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教学体会:    1 充分利用第一节课    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英语课并不要急于
期刊
课堂教学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能改变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为使学生能够“动起来”,在课堂中设置许多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很热闹。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律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学生学得很愉快,精神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这样
期刊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程数学课的重要理念。随之,新
期刊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所以教师在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同时,就必须把握不同地区的人文性,让开发的语文课程具有人文的地域特色。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教师以往那种以教材、教参内容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做法。真正地把教材的内容延伸到除书本以外的校内外的各个地方和场所,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构建了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
期刊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也是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语言之一。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感到自豪和光荣。可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语文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语文课下同学们都忙于做数理化作业,对语文作业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很少问津。难怪有的语文老师感叹“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从多年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