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然而,反思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学习语文习惯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水平不高,语文教学忽视人文性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新鲜的活力,丧失了人性的魅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实践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使我们的教学视角从认知领域拓展到生命领域,使我们的教学目标由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过渡到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的高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践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1 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民主地相处,真诚地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做到体贴入微。比如在平时的交往中,合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习惯,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适当的时候称呼学生的“小名”,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和学生一起游戏,融入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伙伴、朋友、兄长,设立“知心信箱”,分担学生的小秘密等等。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时,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产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实践必然包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如在学习《雨点儿》这篇科学童话时,先阅读全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有了雨水的滋润,地上长出红的花、绿的草。先把学生的思路牵引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学生问我:“雨点从哪里来的?”“植物是怎样吸收水分的?~大自然没有雨水会怎样?”……学生从自由问课中探索出更多未知的领域,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用自己的体验贯穿全文,“雨过天晴,地上长出很多红的花、绿的草,原来的草更绿了、花更红了,蝴蝶在飞舞,昆虫在散步,景色真美丽。”通过《雨点儿》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思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和创造能力。对课文进行再度开发,学生已将课堂所学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知识得以延伸。长此以往,学生怎能不发展呢?在一次次知识拓展的同时,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知识。“知识延伸,深入生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资源共享,也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
3.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语文教学的内容。我校近年来就结合地方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多册校本教材,把那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充满时代感的、趣味性强的、具有人文价值的文章编选在一起,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反映西华地方特色的《走近箕城》,还有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学生的作文改写而成的《班级日记》等等。当然,开发校本教材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依然可以立足课本,将学生引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挖掘语文学习的内容。比如,学完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长辈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开个故事会,比比谁收集的故事多,讲得生动,相信那些“葡萄架下”的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一定能滋润学生精神的田园;学完了写景的文章《桂林山水》,可以引领学生去读读写山水的文章,看看自己身边的河水,写写自己身边的河水,学生以此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舒畅胸怀,陶冶性灵,抒发情感,何乐而不为?
3.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以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为例,就选编了大量极富生活趣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听到、见到、说到的内容作为教材内容,如《荔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21世纪社会集锦》等。这样的内容既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善加利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4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要注意学科联系。另外,就语文学科的功能来讲,还需走向生活。如学习《春雨》后,与品德和科学两门课程相结合,取得学科间互通、互补、互相渗透,请学生在种下向日葵种子的时候,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下观察记录。在这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怎么种植?怎么记录?许多字又没学过,但这些并没难倒他们,他们会随时向老师、向家长请教,从中受益匪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既要将生活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要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
然而,反思以往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学习语文习惯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语文综合水平不高,语文教学忽视人文性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大课堂,致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因此失去了新鲜的活力,丧失了人性的魅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就要实践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使我们的教学视角从认知领域拓展到生命领域,使我们的教学目标由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过渡到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的高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践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1 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民主地相处,真诚地关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身体、学习、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做到体贴入微。比如在平时的交往中,合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习惯,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适当的时候称呼学生的“小名”,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和学生一起游戏,融入他们的世界,成为他们的伙伴、朋友、兄长,设立“知心信箱”,分担学生的小秘密等等。当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时,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产生质的转变,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实践必然包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如在学习《雨点儿》这篇科学童话时,先阅读全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有了雨水的滋润,地上长出红的花、绿的草。先把学生的思路牵引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学生问我:“雨点从哪里来的?”“植物是怎样吸收水分的?~大自然没有雨水会怎样?”……学生从自由问课中探索出更多未知的领域,学生愿学、乐学。学生用自己的体验贯穿全文,“雨过天晴,地上长出很多红的花、绿的草,原来的草更绿了、花更红了,蝴蝶在飞舞,昆虫在散步,景色真美丽。”通过《雨点儿》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思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和创造能力。对课文进行再度开发,学生已将课堂所学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知识得以延伸。长此以往,学生怎能不发展呢?在一次次知识拓展的同时,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知识。“知识延伸,深入生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达到了资源共享,也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 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生活是语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宽泛的,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远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语文教学的内容理应以课本为原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由封闭走向开放。
3.1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都可以看作语文教学的内容。我校近年来就结合地方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多册校本教材,把那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充满时代感的、趣味性强的、具有人文价值的文章编选在一起,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如反映西华地方特色的《走近箕城》,还有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及学生的作文改写而成的《班级日记》等等。当然,开发校本教材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依然可以立足课本,将学生引向更广泛的生活天地,挖掘语文学习的内容。比如,学完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长辈收集民间故事,然后开个故事会,比比谁收集的故事多,讲得生动,相信那些“葡萄架下”的故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一定能滋润学生精神的田园;学完了写景的文章《桂林山水》,可以引领学生去读读写山水的文章,看看自己身边的河水,写写自己身边的河水,学生以此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舒畅胸怀,陶冶性灵,抒发情感,何乐而不为?
3.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以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为例,就选编了大量极富生活趣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听到、见到、说到的内容作为教材内容,如《荔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童年的发现》《21世纪社会集锦》等。这样的内容既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善加利用。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4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要注意学科联系。另外,就语文学科的功能来讲,还需走向生活。如学习《春雨》后,与品德和科学两门课程相结合,取得学科间互通、互补、互相渗透,请学生在种下向日葵种子的时候,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下观察记录。在这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怎么种植?怎么记录?许多字又没学过,但这些并没难倒他们,他们会随时向老师、向家长请教,从中受益匪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既要将生活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又要注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