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暴雨将至》轰动国际影坛,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它撰写了三个相互呼应的故事:一段有关不可能的爱、一段人类两难的抉择、一个“回乡”的故事。
1995年,正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程青松被曼彻夫斯基天才的叙事和结构背后所隐藏的人类情感所震撼,看了《暴雨将至》不下20次,他说,“对我而言,《暴雨将至》就是一个永不干涸的源泉,只要我重新看它,就能继续收获灵感。”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担任主竞赛单元的评委,在颁奖典礼上,和法国著名演员于佩尔搭档颁奖。这次,程青松得偿所愿,在刷了三遍影院版《暴雨将至》后,与曼彻夫斯基相识并采访了他,为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在法国戛纳、巴黎旅行了26天,终于回到北京。在北京短暂停留了三天,我赶往上海。只是为了一部神作 :《暴雨将至》。
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93班的班长邱永波借给我一盘录像带,录像带里的影片是1994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暴雨将至》。这是一部马其顿、法国、英国合拍的电影,电影中也出现了马其顿语、英语、阿尔巴尼亚语和法语。看完《暴雨将至》,我被导演天才的叙事和结构背后所隐藏的人类情感所震撼,仿佛可以循环的三段体故事,以及无法自圆其说的故事分叉,让观者必须思考。
我把《暴雨将至》的录像带到了剧作课堂上,我的主任教员、恩师夏汉碧提议我们看这部电影,来分析它的剧作。这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一段时光,与《暴雨将至》同在,前前后后看了《暴雨将至》不下20次。我把自己所写的影片分析交给了郝建老师,这篇作业先后发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和《电影艺术》上。
《暴雨将至》或许对其他人来说,不一定排到自己喜欢的影史十佳里,可是它却和另一部电影《小英雄托托》成为我的影史十佳。2000年,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国外后现代电影》(江苏美术出版社)里,我给了《暴雨将至》专门的篇幅。之后,在我的影评集《看得见的影像》(上海三联出版社)以及《在光影中旅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收录了我为《暴雨将至》撰写的影评。对我而言,《暴雨将至》就是一个永不干涸的源泉,只要我重新看它,就能继续收获灵感。这就是艺术的魅力,电影的魅力。
2017年6月13日,从巴黎回到北京,我托上海的朋友于雷在网上抢下了《暴雨将至》的票。6月17日,我到了上海,才发现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中有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在上影节,除了可以看到《暴雨将至》,还有《尘土》、《母亲们》。我会见到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吗?
6月18日上午,本届主竞赛单元评委见面会在银星皇冠影城的碧玉厅举行,等我赶到时,见面会就快要结束了。记者们提问完毕,评委合影完毕,我追了上去。很着急地向曼彻夫斯基旁边的工作人员(陈信怡)表达了我22年前遇见《暴雨将至》的心情。虽然我与信怡素不相识,可是她很善解人意。把我语无伦次的话翻译给了曼彻夫斯基,曼彻夫斯基好像立刻就明白了在我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他微笑地看著我,懂得了我全部的心情。
地球那么大,转了22年的圈,我们才在上海遇见。时间就是如此的神奇。
原本想过几天抽空采访曼彻夫斯基,没想到他竟然说现在就可以。曼彻夫斯基坐上电梯到他的楼层,让我稍事等候,他去房间取了一本书送给我。这本叫做 《曼彻夫斯基》的书现在已经在我的书桌上。我在酒店一楼的咖啡厅开始了采访(真的完全忘记应该点咖啡了!),我的手机里录下了曼彻夫斯基的声音,我的提问,他的回答,当然还有信怡所做的翻译。
“时间是不等人的”,这是电影中的台词。说的是,生命稍纵即逝。22年的等待真的不算什么。如果你依然热爱着电影,依然还会被感动。曼彻夫斯基非常惊讶我在22年前可以看到《暴雨将至》,很好奇我在哪里看到的,我告诉他是看的录像带,然后是VCD、DVD,当然他知道这些都是盗版的。他主动表示要把他所有作品的链接发给我,对他来说,他拍摄电影就是希望更多人看到。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暴雨将至》安排了三场放映。我三场都到场,在大银幕上观看了三遍《暴雨将至》。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在6月24日晚上到场,与观众进行了互动。第二天,他把观众送给他的花,送给了我。曼彻夫斯基对现在的观众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名字,可是对资深影迷来说,只要报出电影《暴雨将至》的名字,绝对如雷贯耳。
199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暴雨将至》的出现,轰动了国际影坛。这部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与台湾导演蔡明亮的影片《爱情万岁》一起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
《暴雨将至》撰写了三个相互呼应的故事,一段有关不可能的爱;一段人类两难的抉择 ;最后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回乡”。曼彻夫斯基认为《暴雨将至》述说在这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有战争的引发,而它对你的一生影响甚巨,不管你身在何处都必须做出选择。他还强调这部影片“不用语言而用形象来叙述一个故事”。
《暴雨将至》以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为骨架,阐明了“暴力的邪恶及其恶性循环”的主题,“和平是一个例外,暴力无处不在”。尤其是2017年,恐怖袭击依然在世界各地有所发生,更可以显示出《暴雨将至》对“未来”的前瞻性。可是曼彻夫斯基跟我说,他并不想用电影去表现政治,电影就是电影。
曼彻夫斯基1959年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中学毕业后移居纽约。他一直从事MV、广告片的拍摄,并且也多次获世界大奖。在拍摄《暴雨将至》前,他已经凭借实验短片展现了足够的才华。离开故乡多年回到马其顿,看到美丽的故乡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便产生了拍摄《暴雨将至》的想法,这也是我们能在影片当中看到马其顿美丽古朴的风景,无限广阔、纯净的夜空和令人心碎的暴力的原因所在。他天才一般的叙事,更是深化了对暴力进行反思的主题,也让《暴雨将至》成为当代电影影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曼彻夫斯基说他不想做那种虚假的线性叙事的电影,他也不喜欢好莱坞那种让叙事扮演无所不知的上帝,不希望观众仅仅被动地获得圆满完整的体验。影片的第一部分“语言”的开头正好连接在第三部分“照片”的结尾之后,这一段故事的内容描写安妮匆匆赶到马其顿,目睹了情人亚历山大·柯克被枪杀。而在第二部分“面孔”里,安妮用放大镜审视着影片中那位按照前后逻辑应该还没有被枪杀的阿尔巴尼亚族少女桑米拉的尸体的照片。活着的人早死了,死去的人依然活着,时间发生了短暂的混乱,可是这并不是一个bug。时间被曼彻夫斯基充满疑惑地悬置起来(有人说,这正是后现代的特征,历史感的丧失),或者说放大,岩壁上的“Words”——时间不逝、圆圈不再(物化的时间审视着真实时间——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衍生为空间,被强调和突出。暴力刺痛了整个世界。
曼彻夫斯基在《暴雨将至》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拍摄了叙事更加充满野心的《尘土》。通过黑白和彩色,将十九世纪的美国西部与100年后的美国现代都市并置在同一个电影时空里,并且由讲述者改编着“故事”的进程,仿佛在说,历史里被遗漏或者没有被记录的那些人,他们就真的不存在吗?
在我主编的《青春电影手册》上面,曼彻夫斯基送给我一段话:你若不在,何处闻你声?
这段话正是对《尘土》的写照。或许是因为《暴雨将至》的光芒太过耀眼,《尘土》真的如同蒙尘一样,并没有闪耀出它原有的光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观看了电影《尘土》,可以看到他在艺术创作上从没有停止过对“时间”的思考。
另一部《母亲们》,是曼彻夫斯基最具实验性的一部电影,他采用了剧情+纪录的方式。他对自己的这三部作品的评价是:最知名的是《暴雨将至》,最野心的是《尘土》,而他最喜欢的是《母亲们》,“里面表达的情感是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为强烈的。”
6月25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曼彻夫斯基和法国著名演员于佩尔搭档颁奖,于佩尔表示也非常想跟这位欧洲人喜欢的导演合作。曼彻夫斯基对东方哲学、东方诗歌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马其顿和中国在文化上有相似的地方。6月26日,曼彻夫斯基的摄影作品展《梦的五言诗》在上海开幕,这个展览为期一个月,这位同时从事着文学创作、摄影创作以及电影教学的著名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他多元的艺术创作与思考。
“艺术能把大家聚在一起真的太美妙了,即便是数十载以后,即便是在地球的另一端。来自马其顿的问候。祝一切都好。Milcho。”7月3日,我收到了曼徹夫斯基的电邮。我期待,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电影早日可以在北京跟观众见面。
后会有期。
1995年,正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的程青松被曼彻夫斯基天才的叙事和结构背后所隐藏的人类情感所震撼,看了《暴雨将至》不下20次,他说,“对我而言,《暴雨将至》就是一个永不干涸的源泉,只要我重新看它,就能继续收获灵感。”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担任主竞赛单元的评委,在颁奖典礼上,和法国著名演员于佩尔搭档颁奖。这次,程青松得偿所愿,在刷了三遍影院版《暴雨将至》后,与曼彻夫斯基相识并采访了他,为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在法国戛纳、巴黎旅行了26天,终于回到北京。在北京短暂停留了三天,我赶往上海。只是为了一部神作 :《暴雨将至》。
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93班的班长邱永波借给我一盘录像带,录像带里的影片是1994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影片《暴雨将至》。这是一部马其顿、法国、英国合拍的电影,电影中也出现了马其顿语、英语、阿尔巴尼亚语和法语。看完《暴雨将至》,我被导演天才的叙事和结构背后所隐藏的人类情感所震撼,仿佛可以循环的三段体故事,以及无法自圆其说的故事分叉,让观者必须思考。
我把《暴雨将至》的录像带到了剧作课堂上,我的主任教员、恩师夏汉碧提议我们看这部电影,来分析它的剧作。这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一段时光,与《暴雨将至》同在,前前后后看了《暴雨将至》不下20次。我把自己所写的影片分析交给了郝建老师,这篇作业先后发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和《电影艺术》上。
《暴雨将至》或许对其他人来说,不一定排到自己喜欢的影史十佳里,可是它却和另一部电影《小英雄托托》成为我的影史十佳。2000年,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国外后现代电影》(江苏美术出版社)里,我给了《暴雨将至》专门的篇幅。之后,在我的影评集《看得见的影像》(上海三联出版社)以及《在光影中旅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收录了我为《暴雨将至》撰写的影评。对我而言,《暴雨将至》就是一个永不干涸的源泉,只要我重新看它,就能继续收获灵感。这就是艺术的魅力,电影的魅力。
2017年6月13日,从巴黎回到北京,我托上海的朋友于雷在网上抢下了《暴雨将至》的票。6月17日,我到了上海,才发现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中有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在上影节,除了可以看到《暴雨将至》,还有《尘土》、《母亲们》。我会见到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吗?
6月18日上午,本届主竞赛单元评委见面会在银星皇冠影城的碧玉厅举行,等我赶到时,见面会就快要结束了。记者们提问完毕,评委合影完毕,我追了上去。很着急地向曼彻夫斯基旁边的工作人员(陈信怡)表达了我22年前遇见《暴雨将至》的心情。虽然我与信怡素不相识,可是她很善解人意。把我语无伦次的话翻译给了曼彻夫斯基,曼彻夫斯基好像立刻就明白了在我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他微笑地看著我,懂得了我全部的心情。
地球那么大,转了22年的圈,我们才在上海遇见。时间就是如此的神奇。
原本想过几天抽空采访曼彻夫斯基,没想到他竟然说现在就可以。曼彻夫斯基坐上电梯到他的楼层,让我稍事等候,他去房间取了一本书送给我。这本叫做 《曼彻夫斯基》的书现在已经在我的书桌上。我在酒店一楼的咖啡厅开始了采访(真的完全忘记应该点咖啡了!),我的手机里录下了曼彻夫斯基的声音,我的提问,他的回答,当然还有信怡所做的翻译。
“时间是不等人的”,这是电影中的台词。说的是,生命稍纵即逝。22年的等待真的不算什么。如果你依然热爱着电影,依然还会被感动。曼彻夫斯基非常惊讶我在22年前可以看到《暴雨将至》,很好奇我在哪里看到的,我告诉他是看的录像带,然后是VCD、DVD,当然他知道这些都是盗版的。他主动表示要把他所有作品的链接发给我,对他来说,他拍摄电影就是希望更多人看到。
上海国际电影节为《暴雨将至》安排了三场放映。我三场都到场,在大银幕上观看了三遍《暴雨将至》。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在6月24日晚上到场,与观众进行了互动。第二天,他把观众送给他的花,送给了我。曼彻夫斯基对现在的观众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名字,可是对资深影迷来说,只要报出电影《暴雨将至》的名字,绝对如雷贯耳。
199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暴雨将至》的出现,轰动了国际影坛。这部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处女作,与台湾导演蔡明亮的影片《爱情万岁》一起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
《暴雨将至》撰写了三个相互呼应的故事,一段有关不可能的爱;一段人类两难的抉择 ;最后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回乡”。曼彻夫斯基认为《暴雨将至》述说在这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有战争的引发,而它对你的一生影响甚巨,不管你身在何处都必须做出选择。他还强调这部影片“不用语言而用形象来叙述一个故事”。
《暴雨将至》以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为骨架,阐明了“暴力的邪恶及其恶性循环”的主题,“和平是一个例外,暴力无处不在”。尤其是2017年,恐怖袭击依然在世界各地有所发生,更可以显示出《暴雨将至》对“未来”的前瞻性。可是曼彻夫斯基跟我说,他并不想用电影去表现政治,电影就是电影。
曼彻夫斯基1959年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中学毕业后移居纽约。他一直从事MV、广告片的拍摄,并且也多次获世界大奖。在拍摄《暴雨将至》前,他已经凭借实验短片展现了足够的才华。离开故乡多年回到马其顿,看到美丽的故乡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便产生了拍摄《暴雨将至》的想法,这也是我们能在影片当中看到马其顿美丽古朴的风景,无限广阔、纯净的夜空和令人心碎的暴力的原因所在。他天才一般的叙事,更是深化了对暴力进行反思的主题,也让《暴雨将至》成为当代电影影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 曼彻夫斯基说他不想做那种虚假的线性叙事的电影,他也不喜欢好莱坞那种让叙事扮演无所不知的上帝,不希望观众仅仅被动地获得圆满完整的体验。影片的第一部分“语言”的开头正好连接在第三部分“照片”的结尾之后,这一段故事的内容描写安妮匆匆赶到马其顿,目睹了情人亚历山大·柯克被枪杀。而在第二部分“面孔”里,安妮用放大镜审视着影片中那位按照前后逻辑应该还没有被枪杀的阿尔巴尼亚族少女桑米拉的尸体的照片。活着的人早死了,死去的人依然活着,时间发生了短暂的混乱,可是这并不是一个bug。时间被曼彻夫斯基充满疑惑地悬置起来(有人说,这正是后现代的特征,历史感的丧失),或者说放大,岩壁上的“Words”——时间不逝、圆圈不再(物化的时间审视着真实时间——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衍生为空间,被强调和突出。暴力刺痛了整个世界。
曼彻夫斯基在《暴雨将至》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拍摄了叙事更加充满野心的《尘土》。通过黑白和彩色,将十九世纪的美国西部与100年后的美国现代都市并置在同一个电影时空里,并且由讲述者改编着“故事”的进程,仿佛在说,历史里被遗漏或者没有被记录的那些人,他们就真的不存在吗?
在我主编的《青春电影手册》上面,曼彻夫斯基送给我一段话:你若不在,何处闻你声?
这段话正是对《尘土》的写照。或许是因为《暴雨将至》的光芒太过耀眼,《尘土》真的如同蒙尘一样,并没有闪耀出它原有的光彩。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观看了电影《尘土》,可以看到他在艺术创作上从没有停止过对“时间”的思考。
另一部《母亲们》,是曼彻夫斯基最具实验性的一部电影,他采用了剧情+纪录的方式。他对自己的这三部作品的评价是:最知名的是《暴雨将至》,最野心的是《尘土》,而他最喜欢的是《母亲们》,“里面表达的情感是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为强烈的。”
6月25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曼彻夫斯基和法国著名演员于佩尔搭档颁奖,于佩尔表示也非常想跟这位欧洲人喜欢的导演合作。曼彻夫斯基对东方哲学、东方诗歌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马其顿和中国在文化上有相似的地方。6月26日,曼彻夫斯基的摄影作品展《梦的五言诗》在上海开幕,这个展览为期一个月,这位同时从事着文学创作、摄影创作以及电影教学的著名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他多元的艺术创作与思考。
“艺术能把大家聚在一起真的太美妙了,即便是数十载以后,即便是在地球的另一端。来自马其顿的问候。祝一切都好。Milcho。”7月3日,我收到了曼徹夫斯基的电邮。我期待,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电影早日可以在北京跟观众见面。
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