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派研究生归国后思想动态分析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服务于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培养一批若干年后国家建设所需各行各业拔尖创新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07年启动了“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截至2011年底,签约该项目的国内高校总数达到了60所。2013年国家公派研究生选派计划规模为6000人,较上年新增300人。[1]大连理工大学作为首批参与“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985工程建设高校,已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了近400名优秀研究生,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为主。
  国家公派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拔尖人才,他们在出国前后的思想状况如何、有何变化,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如何,高校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还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营造更有利于高素质、高水平拔尖型研究生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等问题,都非常值得关注、调研和思考。
  一、方法和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2012年9、10月间开展的“海外归国高知群体思想动态及政治倾向调查——国家公派研究生归国群体调查”。调研所用问卷采用了量表式测量方法,在内容设计上分五个维度、三个方面。“五个维度”包括出国动机研判、出国前后思想状况对比与评价、当前思想状况评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认同情况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了解与认同情况等;“三个方面”指在受访者的思想、感情、认知等三个方面开展指标测量。这种问卷设计更适合对观念进行测量,既增强了测量的效度,也使指标更具有针对性。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大连理工大学,调查对象涵盖理、工、管、经、文法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采取一对一的问卷调研方式,共发放问卷57份,实际回收53份,回收率为92.98%;有效问卷50份,问卷填写有效率为94.34%。调查所得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统计
  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受访者的个人社会信息特征,其变量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本次调研的受访者以男性为主,基本为博士研究生,海外居留时间多为1年及1年以上,专业分布以理工科为主。其中,96%的受访者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体现了该群体的“高知”特征;男性人数较多、理工科所占比重大,这与调查对象所在高校的学科特点相对应。
  2.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出国动机研判
  调查显示,国家公派研究生归国群体认为国外最吸引他们的首要因素是其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机构;其次是国外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较为优越的工作、生活氛围。国外发达富裕的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是吸引该群体出国的主要原因,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该群体日益成熟的出国观念。
  3.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出国前后思想变动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海外留学与生活经历对受访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客观存在,但是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内核的世界观、方法论经得起时代变迁和历史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海外留学与生活经历使大多数受访者的“中国情结”普遍增强。值得肯定的是,对于国外部分民众及媒体对中国的不实认识,受访者普遍会选择主动而又策略的方式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和祖国的尊严。
  4.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与现状的评价
  调查显示,该群体由于自身的综合素质较高,对国内外形势的评价较为中肯、现实。该群体对于国内整体环境(如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的评价存在一定分歧,认为较好和一般的人数基本相当。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我国当前所处的國际环境较为一般。受访者对于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如道德、诚信、腐败、环境等诸多问题的评价较为理性、客观。
  5.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认同情况
  该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水平是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其调查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处理。问卷中,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情况调研模块内含10项细化的调研指标。调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以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总体认同作为因变量,内含的10项调研指标为自变量。10个具体调研指标项,分别设有同意、不同意、说不清3个选项,选项对应的赋值为1、2、3,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的t值和均值差值来看,该群体对第10项的认同度最高,其次是项目9、3、8;对项目2的认同度最低,然后是项目4、7、1;对项目5、6的认同度介于两者之间。同时,该群体对项目2、4的认同离散趋势最为明显。结果反映了部分受访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同理想在认识上存在模糊与不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海外留学经历,使得受访者更容易受到欧美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2];二是我国当前的社会问题处于易发期、多发期,道德底线、信任危机、社会不公等问题突出,易影响到该群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三是受访者多数为青年学子,社会经验较少,当遇到一定挫折时,易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主观判断。
  6.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现实国情的认同情况
  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现实国情认同情况作为本次调研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调研模块内也含10项细化调研指标,调查结果统计如表4所示。
  利用SPSS 20.0软件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意识和国情的认同状况整体上优于该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水平。其中,对项目5、7的认同度最高,达到了100%,然后是项目1、6、3、8、10。对项目2的认同度最低,然后是项目4、9。   三、结论与对策
  调查显示,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思想情况总体良好,他们爱国且对国内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对个人和国家的未来普遍抱有信心。同时,海外留学经历使该群体在思想动态及政治倾向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更好地激发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的爱国热情,培养和引导他们树立成才报国的坚定信念,营造更有利于成才的环境和氛围,高校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力度:
  1.坚持党对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整体把握
  学校各级党组织应不断加强对包括国家公派研究生在内的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把握,统筹研究生培养工作全局,把促进该群体的科研能力提升与政治素养培养统一起来,二者互相支撑、互不偏废。同时,科学研究和分析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不断丰富面向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2.珍视国家公派研究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
  朴素真诚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开展有针对性工作的前提和着力点。应倍加珍惜、肯定、激发和保护该群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有序开展思想引导和政治教育。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增强该群体对国情的了解和掌握,激励和坚定他们为祖国贡献才智的决心和信心,正面引导他们自觉地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3.建立“导师+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双重培养机制
  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制”下的教育培养机制。应不断加强导师对研究生道德和学术上的双向培养力度,进一步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養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将思想道德评价纳入到研究生评价考核体系之中。同时,积极培育和完善研究生群体的自我教育管理机制,通过各类研究生组织实现自我教育管理。强化以研究生党组织为核心,以研究生学生会、研究生班级、教研室等研究生组织为依托,加大投入、支持和教育引导力度,实现研究生群体的自我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鲍丰彩,潘剑凯.2013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计划公布新增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300人[N].光明日报,2012-10-31(06).
  [2] 解进,郑松乔.论高校统战工作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6):103-104.
  [3]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8-10.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群体滋生出一种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极具破坏性影响的“空心病”现象,在催生该现象的极其复杂的因素中,价值虚无主义难辞其咎。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与渗透导致部分大学生意义世界失落、功利性倾向显露、道德知行脱节。为不断消除“空心病”的滋生土壤并引导大学生走出“空心病”状态,高校应通过真实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富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高效双向的心理咨询平台的搭建等方式积极应对这一问
期刊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把抽象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具体化为物质生产活动并由此出发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确立唯物史观的过程。自由自觉的劳动虽然不再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即是价值理想和目标,是关系到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早期思想体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但是不存在科学与不科学、正确与不
期刊
摘要:针对大学贫困生在大学所面临的特殊问题,设计了一套以团体心理训练为核心的心理援助方案。旨在通过分析自身的特点,不断发掘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纠正贫困生的不良认知和习惯,使其心理素质等得到提升,同r-14,为改善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大学贫困生;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138-03    
期刊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参与教学模式,能够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破解大班教学难题,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利于开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灵活机动、有效激发学生热情,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参与式教学模式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设置教学专题、精心组织课堂展示、真实反映教学质量,同时要坚持严格把关、鼓励创新、公平考核的原则,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学生热情参与、教学内容贴近
期刊
摘 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否在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是保证其工作时效性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认同感的建立则是这一沟通机制的必要前提,同时,构建认同感也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辅导员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认同感; 双向沟通; 高校辅导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
期刊
摘 要: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审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培训培养模式,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创新,从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期刊
19、20期為合刊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统编教材抽象、晦涩、难懂,在教学中必须实现其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才能达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关键在于把握“即”与“离”的辩证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即”与“离”  中图分类号: G641
期刊
摘要:体谅模式重视情感在青少年成长和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它通过一系列教材情景的设计来诱发青少年内在的关爱、体谅他人的动机,密切了师生关系,为价值观教育课堂带来了活力。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体谅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1-0114-03    “纵观历史,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
期刊
摘要: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校教职工思想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关心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关注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愿意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出智出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状况;高校学科建设;高校人才培养;高校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123-06    一、调查范围和基本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