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成本与中国加工贸易模式

来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rymat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加工贸易呈现出典型的“三角贸易”(TTP)模式的特点,该模式是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首要原因。在构建一个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贸易成本影响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两个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出口距离和进口距离的增加均会减少中国加工出口贸易额;与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相比,中国对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加工出口贸易对出口距离的变化更敏感,而对进口距离的变化相对更不敏感。基于OLS和HT方法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的假定。
  关键词:贸易成本;加工贸易;三角贸易;出口距离;进口距离
  
  Trade Costs and the Pattern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Analysis
  HUANG Shunwu,CHENG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09, China)
  Abstract: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s characterized by typical “triangular trade pattern”, which is the first cause of its 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paper formulates two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trade costs o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ceteris paribus, an increase in both export distance and import distance reduces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compared with that of developed economies, China’s processing export trade with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n East Asia is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export distance and less to changes in import distance.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OLS and HT approach confirms these hypotheses.
  Key words:trade costs; processing trade; triangular trade; export distance; import distance
  
  一、引言
   垂直专业化是当今国际生产组织最显著的趋势;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采取加工贸易的形式。由于各种贸易成本的下降,跨国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国际生产体系;各个国家则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占据国际产业链的相应位置。因而,一件最终产品往往是多国共同生产的结果,成为真正的“国际产品”。
   关于垂直专业化国际生产体系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贸易成本在其中的作用。垂直专业化导致商品频繁的跨国流动,因而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对贸易成本的变化更敏感。Yi(2003)以此解释了贸易成本相对较小的下降如何引起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1]Rubin (2009)也以此推测,油价的上涨将导致全球加工贸易额的显著下降。[2]Jacks, Meissner和Novy (2009)则将次贷危机期间国际贸易的急速减少归因于贸易成本(如非关税壁垒增加、信贷萎缩等)的上升。[3]
   由于有效数据获取的限制,贸易成本对加工贸易影响的经验文献非常少见。一些学者采用替代方法来研究加工贸易模式。第一种方法是借助国际贸易统计代码、解释和数据,根据产品用途来区分中间品和最终品,并以此来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Zebregs,2004)。[4]但这种方法存在着缺陷:一是根据产品代码来区分产品不够合理,因为许多产品很难被区分为中间品还是最终品;二是即使能够区分开来,也很难弄清楚其是在国内消费还是出口。第二种方法是结合使用投入产出表与国际贸易的数据,按照假定的投入比例计算进口额与增值的比重。但此方法的缺陷在于估计比例的精确性,各行业的进口投入品占比的差异往往较大(Winkler和Milberg ,2009)。[5]第三种方法是使用企业层面的数据估计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其海外分支机构之间的中间品贸易状况。然而,由于许多公司将其更大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公司,因而导致这种估计结果可能有偏(Desai, 2009)。[6]在少量的文献中,Hanson, Mataloni和Slaughter (2005) [7]的论文是难得的一篇代表性文献。该文检验了贸易成本在美国跨国公司出口中间品到海外分支机构中的作用,并发现其作用是显著的。
   总体来看,尽管在理论上贸易成本对加工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但相关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依然不足。本文将利用一组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提供并经作者整理的数据以克服实证研究的数据缺陷。由于进口的投入品免税并不得用于国内消费品的生产,因而,这组数据比较明确地描述了加工贸易投入品的来源国和最终品的目的国,从而直接将进口投入品与最终出口品联系起来,并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中国的加工贸易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模式不断强化。几乎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了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中国加工贸易模式逐步形成。1994年,加工贸易超过一般贸易在中国贸易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长期维持这种格局。中国要素禀赋的特点与外资外贸政策使中国深深地融入垂直专业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并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加工装配环节)。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与加工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是其突出表现。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特点最为鲜明,呈现出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TTP),即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产品加工和出口平台,以直接投资或外包的形式将相关产业或其部分环节转移到中国,将其他经济体的中间品和零部件出口到中国,在中国加工成最终产品后再出口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
   中国加工贸易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对加工贸易投入品的进口实行免税政策,即如果进口的原材料和投入品是用于生产出口品的,那么该进口免税或退税。这突出地体现在“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和贴牌生产(OEM)等加工贸易形式中。这一政策在中国各地得到很好的执行,并对中国加工贸易模式的形成与强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①①进口投入品免税意味着在研究贸易成本时可以不考虑关税等税收成本而重点考虑其他成本因素(主要是受贸易距离影响的运输成本),从而大大简化分析。这对于本文的研究非常重要。。
   加工贸易成本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投入品进口相关的贸易成本(上游成本),另一部分是与最终产品出口相关的贸易成本(下游成本)。贸易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模式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第一,中国的加工出口品严重依赖于外国中间品的进口,产品在国内的增值比例比较小。按照Koopman(2008)的估计,该增值比例约为18%,[8]而中国的一些学者的估计则更低,一般认为该比例小于10%。第二,中间品进口距离远短于最终产品的出口距离。根据Ma和Van Assche (2010)的测算,2008年,中国加工贸易中间进口品的75%来自临近的东亚地区,而来自欧美的不到19%。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加工贸易最终产品的出口严重依赖于欧美发达市场。2008年,中国加工出口产品的62%流向欧美发达经济体,而流向东亚经济体的只占28%。[9]第三,中国加工区位的空间分布不一致。中国国土辽阔,1995—2008年间的大多数年份中,各省加工贸易的进口距离与出口距离负相关(Ma等, 2009)。[10]也就是说,从较近国家进口中间品的加工区位倾向于将最终产品出口到较远的国家,反之亦然。
   总之,中国加工贸易模式表现为典型的“三角贸易”模式(TTP)。其结果是中国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由于东亚经济体先前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变为中国对欧美的顺差,因而中国对欧美呈现出巨额顺差;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进口较多而出口相对较少,因而对其表现为越来越大的逆差;中国加工贸易规模很大,但中国贸易得利很有限。
   三、理论框架
   假设世界由三个国家组成:O国(欧美发达经济体)、N国(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含日本))和C国(中国)。O国和N国均为发达国家,其消费者消费两类商品,即同质品(由完全竞争厂商生产)和异质品(由垄断竞争厂商生产),具有较高的工资率,并对异质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具有较低的工资率,对于异质产品没有需求。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c表示边际成本,1/α为利润(或成本加成)系数。
   国家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假定。第一,O国和N国比C国在同质品q0生产上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假定在O国和N国生产1单位同质品需要投入1单位劳动,但在C国则需要1/w>1单位的劳动。若wi表示i国的工资率,则有wO=wN=1>wC=w。第二,国家之间异质品的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若Yi表示i国对异质品的需求量,则我们假定YO>0,YN>0,YC=0。第三,C国距离N国比距离O国更近,而O国到N国和C国是等距的。以ωij表示从i国到j国运输产品的贸易成本,则ωii=1,ωij=ωji>1,i≠j。我们假定贸易成本随着贸易距离线性增长,则有ωCN=t<ωCO=ωNO=ω。这些假定反应了中国由于临近N国而发挥了低成本加工贸易平台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模型中贸易成本t和ω增加的重要影响。t的增加将减少经过中国而间接出口的吸引力,而ω的增加则既减少直接出口,也减少间接出口的吸引力。
   我们重点分析异质品的生产与贸易。为简化起见,我们去掉模型中的θ。我们假定:只有发达经济体的企业才具有生产异质品的能力,企业是不同类的,它们进入异质品行业,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这些企业必须在发达国家内设立总部,生产中间品,且设劳动效率为a(即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系数)。企业若进行生产,则需承担初始固定投入成本Fd,若出口,则需承担额外的固定贸易成本Fx,以支付建立海外分销网络的需要;若在海外建立加工工厂(用于组装),则需承担相应的固定生产成本Ff。一个跨国公司在j国生产中间品、在C国加工成最终品,并出口到i国的单位成本为:
   显而易见,若BN=BO,则πN2 = πO2 ,但πN1 > πO1 。显然,由于O国与C国间的贸易距离大于N国与C国间的贸易距离,则O国企业到中国进行离岸生产的成本要大于N国企业。
   同时,还可见,对于两类跨国公司来说,生产率指数影响了企业收益:生产率水平越高,则收益越大,但若生产率水平相同,则贸易成本就成为影响企业收益的决定性因素。
   四、假设、实证模型与数据
   (一)假设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我们提出两个有待经验证明的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出口距离和进口距离的增加均会减少中国加工出口贸易额。
   这一假设的理由非常明显:一方面,出口距离的增加直接提高了出口成本,从而直接引起中国加工出口贸易额的减少;另一方面,进口距离会影响到投入品的进口成本,因而进口距离的增长将间接增加中国加工出口品的成本、提高其价格,从而减少其出口贸易额。
   这一假设对于经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般的经验研究(如引力模型)只考察出口距离而并不考虑进口距离。本文的模型充分吸纳了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观点,即一国出口不仅取决于出口市场方面,也依赖于投入品的进口环节(Redding和Venables, 2004)。[11]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与对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加工出口贸易相比,中国对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对出口距离的变化更敏感,而对进口距离的变化则相对更不敏感。
   这一假设的理由在于贸易成本t和ω对 “三角贸易”模式(TTP)的相反影响。当对O国出口时,t反映了与进口距离相关的贸易成本,而ω则反映了与出口距离相关的贸易成本。相反地,当对N国出口时,t反映了与出口距离相关的贸易成本,而ω则反映了与进口距离相关的贸易成本。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影响,在于我们假定中国是临近的N国的低成本的加工贸易平台。显然,t的增加会减少中国作为加工贸易平台的吸引力。
   (二)实证模型
   基于相关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实证模型:
   被解释变量lnEXijt为t年i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到j国的最终产品贸易额,取自然对数形式。
   一般的引力模型只有出口距离,本模型通过加入进口距离而将其扩展。扩展的引力模型中包括两个距离变量,即关键的解释变量XDij和MDit,用来考察贸易成本的作用。XDij为i省与j国间的出口距离,以离该省最近的国内港口到出口目的j国的运输距离。MDit为t年i省与j国间的进口距离。考虑到特定出口品的生产需要多种来自多国的投入品,我们采用以下的加权进口距离形式: MDit=∑jMijtΣjMijt.XDij。其中,Mijt为t年i省来自j国的进口额。如果XDij和MDit的系数显著为负,就表明假设1成立。
   为了检验假设2,我们引入了哑变量EANCj(表示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果出口的最终市场是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则为1;如果最终市场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则为0。此外,我们还设置了哑变量与XDij和MDit的交叉项。如果交叉项系数β3显著为负或β4显著为正,则表明假设2成立。
   Zit为一组随时间和省份而变动的控制变量,包括人口规模、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εijt为误差项。
   在引力模型中,贸易壁垒会限制国际贸易。为了考察贸易壁垒的变化对出口的影响,我们引入了ct,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与全球贸易限制相关的特定的固定效应。同时,我们还引入了bi,用来表示不随时间变化而与具体省份相关的特定固定效应。此外,我们在模型中还加入国别哑变量djt,用来考查随时间变化的与具体进口国相关的特定的固定效应。
   由于使用最小二乘法(OLS)时模型可能遗漏了与双边贸易水平和控制变量相关的变量,因而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内生有偏。我们将运用Hausman和Taylor (1981) [12]所使用的工具变量法(以下简称“HT”),通过选择适当的工具变量来进行检验(Carrère, 2006)。[13]
   (三)数据
   本文的样本数据区间为1988—200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数据由作者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及各省《统计年鉴》计算得出。出口距离为出口港至进口港的海上运输距离,具体数据来自根据世界地图集,并由作者计算得出。在计算出口距离时,我们是以离该省最近的国内重要港口为出口港。对于内陆省份,将其省会至出口港的铁路距离加至总出口距离中。对于样本中欧盟的内陆国或港口较小的国家,本文采用离其最近的重要港口作为进口港,并在考虑到其首都到该港的铁路距离。①①本文选取的出口港包括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和北海。进口港包括温哥华、旧金山、悉尼、雅典、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里斯本、鹿特丹、伦敦、汉堡、赫尔辛基、哥本哈根和斯德哥尔摩。控制变量(人均收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的数据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8] Koopman, R., Wang, Z., & Wei, S.-J., 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 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R].NBER Working Paper 14109, 2008.
   [9] Ma, A. & Van Assche, A., China’s role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R].Mimeo, 2010.
   [10] Ma, A., Van Assche, A. & Hong, C.,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China’s processing trade[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9, 20(6): 640-654.
   [11] Redding, S. & Venables, A., Economic geography and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 62(1): 53-82.
   [12] Hausman J. & Taylor W., Panel data and unobservable individual effects[J].Econometrica, 1981,49: 1377-1398.
   [13] Carrère, C., Revisiting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trading agreements on trade flows with proper specification of the gravity model[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6,50(2): 223-247.
   [14] Suominen, K., Did global imbalances cause the crisis[E].VoxEU.org, 14 June, 2010.
   [15]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Rebalancing Growth[R].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10.
  责任编辑:萧敏娜
其他文献
摘 要:产业结构转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我国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化正处于不同阶段,这反映了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作用。长期以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使我国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具有了独立的特征。不过,这种状况正在逐步减弱,产业结构转化对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
期刊
摘 要:外汇市场与Brent石油市场之间存在着石油市场到外汇市场的单向联动效应,石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石油市场的波动风险会传导至我国的外汇市场,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程度,增加外汇市场的风险。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者,应密切关注石油市场的波动状况,并确保石油进口时的用汇安全,以减缓石油市场波动对我国外汇市场波动的冲击,确保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联动效应;均值溢出;波动
期刊
内容提要:2003年1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辛亥革命老人刘莘园遗稿》,其中《联语十则》之第八则有“功在定黔,罪在定黔,乱世为人真不易;朝言革命,暮言革命,先生结局竟如斯”这样一副挽联,根据有关文史资料所述,结合《遗稿》中的作者观点,以及联语中的错字来分析,可知该挽联并非刘莘园作品。  关键词:王天培 刘莘园 遗稿  中图分类号:K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
期刊
内容提要:务川、道真仡佬族民间雕刻有着广泛的存在,图案丰富,线条流畅,造型饱满,表达了仡佬族民族审美理想和民俗文化心理,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  关键词:务川 道真 仡佬族 民间雕刻 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J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1-125-127  2010年寒假,通过事先了解,我们选定务川仡佬族自治县的正南、泥高、砚山、
期刊
内容提要:在诸史书目录志所著录的南朝共十部妇人集中,刘宋时殷淳撰《妇人集》与《妇人诗集》可以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女性作品总集,不仅开创了我国文学编纂史上撰辑女性总集的风气,并影响到从南朝梁至清代系列女性作品总集的编纂。《妇人集》的内容虽然只残存于《世说新语》、《太平御览》等书中,但已可见出撰者对待女性创作的肯定意识和前瞻心态。亦可见出汉魏六朝女性作者的文才文论与群体风貌。  关键词:殷淳 《妇人
期刊
内容提要:水族端节习俗中,农耕稻作文化的特征,节日的时间、庆典活动内容等,都反映水族同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水族 端节 民俗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水族是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水族创造的文字是中国少数民族为数不多的原创文字之一,有一些学者认为它与甲骨文同源。2006年6月,水族的水书、端节、马尾绣等经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族总人口
期刊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中国武器制式纷乱,成为中国武备孱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民政府建立兵工署以后,致力于武器制式统一,抗战前在德国的援助下建立了德系生产标准。抗战后,军工系统试图向美系制式转型,由此引起了武器制式的再度混乱,形成了德、日、美三种生产体系杂糅的局面,不仅造成了军工生产的纷乱,还直接给国民党军队作战带来消极影响。  关键词:兵工署 武器制式 弹药    近代以来,由于地方势力的增长,中国近
期刊
内容提要:在唱盛中国舆论的背景下,分析当代中国崛起的现状,说明中国今天只是富强的崛起,而不是文明的崛起。中国要从富强到文明,我们缺失的是什么?我们如何从富强向现代文明过渡。  关键词:富强;文明;中国崛起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8-14  今天我借这个机会谈关于中国崛起后怎么办的问题。谈这个问题是中国现在已经崛起了,这个崛起可
期刊
摘 要:中印两国都是油气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两国均实施了能源外交。由于进口来源地的高度重叠,加之油气资源的稀缺性,两国在实施能源外交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竞争。但这种竞争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同样,两国之间能源合作的案例也不是很多。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两国的能源外交都是独立进行,互不影响的。  关键词:中国;印度;油气;竞争;合作;独
期刊
内容提要:错过了“黄金时代”的部分后发棉纺织小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成功发展成为中型企业集团。常州广益布厂,以棉织生产为战略突破口,抓住机器印染业方兴的趋势,先前向一体化印染生产,再后向一体化纺纱生产,最终发展成为大成纺织印染集团。这一战略给大成带来了节省交易成本、稳定交易关系、防御竞争对手的优效作用。这一成功案例为后发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后发小企业 棉纺织业 广益布厂 大成纺织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