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留给无尽滂沱的雨季

来源 :CM华夏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旧世界的文学爆发
  马尔克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整个20世纪20年代,人类的文学艺术进入了一个集中爆发期,文学大师和划时代的巨著如同流星雨一般照亮了整个夜空。
  1903年,一位名叫莱斯利·斯蒂芬的英国文学批评家去世了。虽然莱斯利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他的死,就像蝴蝶扇动的翅膀,引发了一连串神奇的连锁反应。
  莱斯利·斯蒂芬有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小女儿弗吉尼亚·斯蒂芬虽然聪明娴静,却天生身体孱弱,精神状态也常常处于高度紧张。随着母亲和父亲的相继离世,弗吉尼亚的精神病开始发作,最严重时,甚至差点要了她的命。为了让弗吉尼亚有个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节约房租,兄长们决定搬到大英博物馆附近的布卢姆斯伯里地区。此后,在剑桥大学就读的斯蒂芬兄弟经常把学校里的朋友请到布卢姆斯伯里做客,渐渐形成了一个被后人称为“布卢姆斯伯里集团”的知识分子圈子。
  在集团中,扮演前辈导师角色的是老斯蒂芬的两个朋友——托马斯·哈代和亨利·詹姆斯。当时这两位老人已经60多岁,名满天下的他们已将巍峨如山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撬动了些许,他们的作品和言传身教,掀开了随后到来的一场风暴。
  1912年,弗吉尼亚和集团中一位费边社会主义者伦纳德·伍尔夫结婚。这次婚姻不但挽救了精神脆弱的弗吉尼亚,也为布卢姆斯伯里集团带来了新发展:伦纳德·伍尔夫正是剑桥大学精英社团——使徒社(the Society of Apostles)的成员,他将使徒社的社员带进了集团,这其中就包括大哲学家罗素和小说家E·M·福斯特。济济一堂的精英们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世界最顶尖的大脑几乎全都会聚于此。
  整个20年代,这些黄金大脑们快乐地生活着,疯狂地燃烧着智慧和灵感。《尤利西斯》、《荒原》、《印度之行》、《到灯塔去》,这些伟大的作品成为20世纪文坛第一批大师们的碑刻。
  大师蜂起的新世界
  马尔克斯出生的20世纪20年代,除了英国这个旧世界的文化中心,世界上其它角落,也在发生着一桩桩改写文学历史的事件。
  在美国,一个名叫威廉·福克纳的富家公子正过着浪荡的生活。青年时代的他,曾经干过银行职员、参过军,一直过着吊儿郎当、靠家人接济的生活。1925年,福克纳拿着家里的钱跑到欧洲散心。回国之后,在1927年到1930年短短几年时间,他接连发表了《蚊群》、《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一系列惊为天人的小说。
  另一个美国年轻人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1918年退伍回国之后认识了一位大法官的女儿泽尔达。菲茨杰拉德爱上了泽尔达,泽尔达却看不上贫穷的他,提出条件:如果他能让自己过着像以往一样的富足生活,才答应嫁给他。1920年,菲茨杰拉德凭借《人间天堂》成名,终于得以迎娶泽尔达。1925年,菲茨杰拉德在泽尔达放荡无度、挥金如土的生活中陷入精神困境,却创作出了被誉为美国20世纪最优秀小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1924年,在维也纳(当时属奥匈帝国),41岁的弗兰兹·卡夫卡因肺结核而去世。他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徳将他的全部遗作进行整理、发表,这才有了《城堡》、《审判》、《失踪者》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问世。这些作品出版之后,卡夫卡才渐渐为世人所知,最终也被文学界奉为现代派小说的开山鼻祖。
  1923年,在中国,当时已经42岁的政府公务员鲁迅,终于在此起彼伏毫不妥协的骂战中树立了声名,最终凭借一部《阿Q正传》在世界文坛留有一席之地。
   50-60年代,相遇与决裂
  1957年,29岁的《国际报》驻法记者马尔克斯在巴黎偶遇年近六旬的海明威,隔着一条街向他高喊 :“你好,大师!”海明威也向这个年轻人挥手致意:“再见,朋友!”分属不同年代的两位大师,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一次交流。同样在巴黎,28岁的浪荡子威廉·福克纳和43岁的文坛巨匠詹姆斯·乔伊斯也曾经偶遇。年代在变,人间相遇与分离的故事从未停止。
  1957年,就在年轻的马尔克斯在法国为生计发愁时,一位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年仅44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赖以成名的作品《局外人》创作于纳粹占领时期的1942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加缪结识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尔·萨特,并与之结为挚友。但在1952年,两个文坛巨匠决裂了:加缪反对暴力革命,而萨特坚决支持暴力革命。1956年,苏联出兵匈牙利,萨特终于意识到暴力的荒谬,但由于长期积怨,他最终没有和加缪达成和解。直到1960年加缪车祸横死,萨特才在葬礼上发表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悼词。
  1957年,在中国,另一场疾风骤雨也在改变着那里的人们。建国之后,积极拥抱新生活的老舍,在突如其来的反右斗争中写了一篇《谈戏剧工作的领导问题》,把自己问题撇得一干二净的同时,暗暗将矛头指向时任戏剧家协会理事的大剧作家吴祖光。此后,吴祖光被打成右派,发配到黑龙江劳动三年。老舍深感良心不安,不但冒着风险时常去吴祖光旧家探望,还重金回购了吴家变卖的一幅名画,并亲手还给吴祖光。最后,老舍面对生活所表现出的天真、纠结和软弱,终于让他没能越过人生最大的那道坎,在1966年自沉太平湖。而吴祖光却一直潇洒地活着,无论是胡乔木1987年逼他退党,还是温家宝2003年亲去探望,他都安之若素。
  1959年,马尔克斯来到了古巴,并且为切·格瓦拉的通讯社工作了一段时间,同时认识了卡斯特罗。在与这位革命家结下友谊的同时,也为他之后与拉美知识文化界决裂埋下了伏笔,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大师世纪的最后回响
  1967年,《百年孤独》终于诞生。在它之前,世界现代文学发展似乎已到尽头;实验、一个比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实验,你能想像有比《马龙之死》和《等待戈多》更没剧情的吗?不能了。荒诞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文学停止了实验,正在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而要说现实主义,谁还能是托尔斯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手?
  《百年孤独》让这个世界傻了眼。现实与传说交错难分、活人与死人畅谈无阻,梦幻般的语言和回旋往复的情节,以及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妓女、巫医、瘟疫、暴动等等充满异域情调的元素,小说里的一切都令世界闻所未闻。主流评论界将这种风格命名为“魔幻现实主义”,但马尔克斯却并不同意。他认为,他所写的一切就是拉丁美洲的现实,现实一点也不魔幻。如果真要说魔幻,那也只能说,是整个拉丁美洲太魔幻了。
  《百年孤独》不但是马尔克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作品,恐怕也算是20世纪后50年世界文学的奇迹之作。比起20世纪前50年,这50年显得有些平淡,只有《百年孤独》为它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给世界文坛带来的影响之巨,超乎所有人预料。莫言、贾平凹、苏童、余华、马原、韩少功,几乎中国当代所有知名作家,都受到《百年孤独》或多或少的影响。
  这是中国作家莫言在1986年的小说《红高粱》里的开头: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誉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而这是《百年孤独》的开头:
  多年以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比较之下不难发现,两者的传承关系再明显不过了。莫言自己就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我在1984年第一次读到《百年孤独》,心情就像当年马尔克斯在巴黎读到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大师们在用这样的互相启发,让文学的火炬一直传下去。
  但遗憾的是,《百年孤独》之后,一直到今天,世界文坛再没出过一本惊世骇俗、大胆创新的小说。也不是说没有佳作问世,只是它们所造成的影响都无法与《百年孤独》相提并论,更比不上20世纪20年代那些现代文学开山巨著了。文学创新是不是已经到了尽头?世界是不是已经不再需要文学?大师是不是真的一去不复返?这些问题,就像马尔克斯业已远去的背影一般,永远不可能为今天的我们所看到了。只有那个大师曾经生活过的时代,凭借20世纪这些不朽的作品,在我们身前留下了无尽的回响。
其他文献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女性和男人们一起站了起来。临时宪法《共同纲领》提到了女性权利,一九五四年的宪法更是白纸黑字,将女人的权利写进了“公民基本权利”当中。中国女性保护走在世界前列,宪法和法律规定了中国女性,“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或身份”,她们和男人们一样, 拥有自由、尊严和平等。即便体力等方面先天不及男性,但中国女性依旧坚强地顶起了“半边天”,在社会主义国家,她们享受”同工同酬“。  改革开
期刊
2015年的英国大选已近在咫尺,各政党候选人就像中国营销的传奇人物——王婆,拼命向“客户”吹嘘自己的瓜好;在4月初的电视辩论中,候选人堂而皇之地折腾起自己其中之一的衣食父母——中国留学生,层出不穷的“损招”令人应接不暇,曾经政治课本中的“狭隘的、虚伪的民主”等字眼又一次成为脑海中的高频词汇。大选之年必折腾,今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只能唱着“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次选举时分”出发了。当然,英国
期刊
公募派投奔私募的管理人,堪称投资管理行业的实力干将,亦有所长有所短,其长期业绩特征还需投资者细细考量。  牛市启动公募“奔私”潮  A股市场时隔7年的牛市行情,让公募界的大佬们蠢蠢欲动,纷纷转身投奔私募基金。在最近一年中,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率明显偏高,从知名基金经理的去向来看,众多流失的公募管理人均选择了投奔或成立私募基金公司。  从公募基金经理的类型上来看,权益类基金管理人仍然是投奔私募的主流,
期刊
我跟卞潇岑是私信界的朋友,有时候会在私信里面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他问我如何读古诗词,我请他先读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自作主张地认为读了乐府,别的自然垫底,我常常请教他陶瓷的一些问题,诸如这个碗是个什么讲究,那个釉又是怎么回事,他说话的口气平静从容,听不出有多大年纪,从名字上也看不出性别是什么,如此成了忘年交。  其实他是我的年轻的偶像,陶器做得说不出的好,内敛、含蓄,味道深藏。在做陶器的人
期刊
我清楚记得,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乐队“音速青春”(Sonic Youth)仍然狂飙突进在后朋克与噪音实验两条路上的时候,他就用这只吉他。春夜前往湾仔原Vine教堂改造的音乐厅看瑟斯顿的音乐会,多少有点朝圣心态——瑟斯顿也在开场时就这教堂里的摇滚开了若干玩笑。玩笑归玩笑,这晚瑟斯顿有点掩不住的沉郁,我知道和教堂无关,和音乐无关,只关乎音速青春的另一位灵魂人物:金戈登(Kim Gordon)——瑟斯
期刊
最近,一篇名为《几个文艺青年厌倦了工作,当起了木匠》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疯转,阅读量以数十万计。迷茫的年轻人羡慕他们挑战世俗成功学的魄力,于是想要拜师学艺加入他们的队伍;追求品位的中产阶级对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久违的“匠心”相见恨晚,于是争相下单成为他们的私人定制家具客户。文中的木匠师傅陈志远刚满30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师从艺术家邱志杰,他所受的中国传统文人教育深深影响着他所创办的“
期刊
马可带来“奢侈的清贫”、蒋琼耳展现“中国传统美学”、邱昊把玩“东西结合游戏”……近些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新中式”风格渐成一派,受到影视明星、政商人士、文人雅客的偏爱。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及配偶在晚宴前就是以蕴含了中国元素的新中式服装来亮相的,设计师以匠心独运的中国设计赋予其全新的时尚感,并开启走向全球时装界的大门。  新中式的流行  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个缩影,中式
期刊
收藏家遇上新城市  阎焰说,他的理想,是“为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留下一所世界级的博物馆”。在民办博物馆领域,如果有人有资格说这样的“豪言壮语”, 阎焰应是其中之一。  阎焰,深圳望野博物馆创办人、馆长,笔名望野。阎焰的父亲是被誉为集书画家、出版家、艺术评论家于一身的著名国艺大师阎正。四十出头的阎焰,是著名的收藏家、文物研究学者。阎焰已出版各类文物研究图书及著作30多种,在国际古陶瓷和文物研究领域享有很
期刊
国有企业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个源远流长的旧相识,其历史至少有两千年之久。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任用桑弘羊等人施行盐铁专卖制度,对食盐、铁器这两种最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进行“官产—官运—官销”。  是人就要吃饭,吃饭就要吃盐,种地要有铁农具,一刻不得或缺。秦汉间富商巨贾甚多,主要发财方式就是贩盐铸铁。铁器本身还有军用属性,国家必须加以控制。政府垄断盐铁,可以尽得天下之利,所以汉武帝兜里有
期刊
东方风韵 彭丽媛  作为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的每一次外交亮相,都让我们惊喜万分、意犹未尽,甚至称为她的时装秀竟毫不为过——从国民歌唱家迈向 “第一夫人”的身份转型,可谓成功至极。  纵观彭丽媛的多次着装,无一例外地都是简约利落的风格,奢华、高傲但又低调得纯粹,并非故作姿态却丝毫也不喧宾夺主。它们多由“无用”设计师马可为其专门量身定制,精髓就在于完美融合了中西方审美的平衡点,亦巧妙地糅合了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