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相融 质提趣生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651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们整个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是很常见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科学、合理的创设化学情境对于提高我们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很大帮助的。本文主要针对几种常见的化学情境创设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导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
  关键词:化学教学 情境创设 生活情境 多媒体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133-02通过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助于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很多化学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致使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那么,究竟如何创设有效的化学情境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1 创设生活化情境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出的一个对中国当代教育影响巨大的观点。笔者认为,化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样它也应该被应用于生活。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现实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化学教师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进行研究,争取创设一个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勾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请看下面这个教学案例:例1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内容可以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情境的有效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假如让大家到菜市场购买银耳,您会选择下面哪一种银耳呢?”同时配以多媒体图片进行展示:第一种银耳其形状干枯,并且色泽暗淡;第二种银耳白色鲜亮,个大饱满。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给出答案。学生经过讨论和思考之后出现两种观点,有学生认为第一种比较好,有学生认为第二种比较好。认为第一种质量较好的原因是他们认为那些个大饱满、颜色鲜亮的银耳是经过漂白的,没有第一种原生态;而认为第二种质量较好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样的银耳光泽好,那么其质量一定会更好。听到学生给出的结论,我出示了一个多媒体录像:原来有很多相关新闻报道,那些长相颇佳的银耳原来大多是经过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这样就可以很自然的把二氧化硫的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了。
  适时的开展课外活动:在对于二氧化硫的知识进行学习之后,我们在课外可以安排学生测量酸雨在其被收集4 h以内的pH值。酸雨的pH值变化,同学们通过相关实验可以看到酸雨的pH值在不断地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我们在生活中对于酸雨的降落,以及酸雨对环境、建筑物等的破坏,通过媒体可以经常了解到。那么,在对于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性为什么在变化?这些问题在化学课堂中可以很好的找到答案。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
  总之,化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也可以找到很多相关事例。因此,我们的化学教师应该多注意观察生活,尽量让化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设出有质量的生活情境,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能够学有所用。
  2 创设化学史情境
  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每当教师讲授一些关于化学史方面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都会表现出他们极高的热情,可见创设化学史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在化学课堂中一有机会就会把相应的化学史带入课堂。例如,笔者在执教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时候,就有效的结合了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发现历史进行教学。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还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发现历史。不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是单纯的讲授化学史,还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一个定律的发现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它艰难的发现和发展过程。这样做,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例2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化学史情境的导入:在百年之前,铝就被称作为一种相当贵重的金属,当时被认为比黄金还要珍贵。当时一则比较轰动的新闻就是:拿破仑三世为了展示自己皇帝的尊贵就命令工匠们为自己打造了一个“铝王冠”。在我们的化学界,铝一直都被看做为一个贵重的金属,比如,门捷列夫对化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对其进行表扬,英国皇家协会还不惜重金为其打造了一只铝杯,以示对其看重。
  情境拓展:(1)那么,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事例说明了说明呢?(同学们纷纷表示:在19世纪的时候铝是一种非常贵重的金属,比黄金还珍贵。)(2)下面同学们再思考一下为什么说现在的铝又变得不那么珍贵了呢?(最终的答案是:现在对于铝的冶炼方法进步了)通过这样的化学史情境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很多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于现代技术究竟如何提取铝这一知识点就会产生很强的求知欲望,其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化学史情境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种:第一种:运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科学的发现和发展过程;第二种:课外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化学史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第三种:主要是讲故事的方法,可以安排学生讲,也可以安排教师讲。总之,创设化学史情境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让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极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3 创设多媒体情境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也经常被用到。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每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集中,他们的思维也非常活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应该归属于多媒体那强烈的冲击效果,改变了传统化学教学那种死板的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效果。
  例如,笔者在执教《物质的分散系》的时候,就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展开了课堂教学。由于当时是借班上课的,所以对于如何尽快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经过课前的反复思考,我最终决定运用多媒体展示两个优美的画面,并且配以一首《校园的早晨》,来渲染情境,吸引学生尽快的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笔者又对胶体的相关性质和概念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并运用多媒体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胶体进行了展示。同时,还对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进行了展示:如传统的电影放映方式、探照灯扫过的都市夜空等。这样做,进一步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最后,对于本节课学习的难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突破上,我则有效的利用多媒体利用软件模拟、制作了氯化钠溶解的一个微观过程、蔗糖溶解的微观过程,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NaCI、C12H22O11水溶液导电性不同的根本原因,同学们也更好的掌握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再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给学生播放了《后天》中经典的灾难场景:由于温室效应的巨大影响,纽约市被冲天巨浪瞬间淹没,自由女神像也仅仅只露出了一个头部。但是转眼间,整个气温又突然急剧下降,汪洋中的纽约立刻又变成了一个冰封世界……看到这些场景,学生的心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抓住这个机会我立刻让学生展开讨论:“地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出现温室效应会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人类为了阻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已经做出了哪些努力?您对影片中美国不签订《京都议定书》有何感想?”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给学生传递了一定的环保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4 创设图表情境
  纵观我们的化学教材,其中不乏大量的图片和表格,它们让我们的化学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化学教材的可读性。利用图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家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色彩丰富的画面可以很好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可以运用丰富的示意图或者图片来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这样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把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化学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来。
  例如,笔者在执教《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时候,就安排学生观察图片:“在273 K、101 kPa时物质的量均为l mol的水、氯化钠、氧气的体积比较”,学生看清楚图片上表达的意思之后,笔者紧接着提出问题:“l mol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体积存在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这和物质的围观结构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结合图片,同学们对l mol固体、液体、气体的体积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再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讲授也就变的简单多了。
  创设图表情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掌握化学知识,让学生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习平台。但是,很多教师却往往不注重图表情境的创设,他们认为这样太小儿科,不利于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应该把我们的化学课堂变成一个死板的、枯燥的课堂,我们的化学课堂也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我们的化学学科不能被简单的定性为是一个理科,它应该同时也是“美术的、音乐的、文学的”。
  5 结语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的粗浅总结,创设化学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有很多方式我们可以运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可以是多种情境创设的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创设情境,最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情境创设效果,才能更贴近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实际。
  参考文献
  [1] 张刚.浅谈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2] 周志强.论化学教学如何贴近现实生活[J].老区建设,2010(16).
  [3] 崔红梅.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关系到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以贵州亚泰职业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在立足分析该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
期刊
摘 要:联合培养作为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各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内得到了广泛应用。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既满足了社会发展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培养质量。本文通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情况,以期给其他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院校 研究生联合培养 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
期刊
摘 要: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提出引入创业教育,扩充当前就业指导体系内涵,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推进系统,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就业问题 就业指导体系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03-02  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为例,列举了他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升履职效能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对地方高校不断加强民主监督,强化制度规范,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个强化 创先争优 履职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17-01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机电类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出发,提出了利用开放式机电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总结了综合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内容。实践表明,该实验体系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深入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体系 开放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宿迁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分级教学层次划分和教学要求、分级教学对象及选拔办法、分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分级教学考试目标和奖励办法。提出了基于分模块分组分级法的班级划分方法和分模块分组分级定时间段排课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班级划分 课表编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59-0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传统的“3+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订单式性质的“3+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构建框架和改革保证措施。订单式“3+1”人才培养模式改善了学生管理失控以及入职后频繁跳槽的困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高教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 “3+1”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
期刊
摘 要:韩国语的词汇量非常大,单靠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记单词是不可取的。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精力范围内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单词,本文从韩国语词汇结构入手,以派生词为例论述词汇其教育方法,便于韩国语学习者学习及应用。  关键词:词汇结构 派生词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H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81-01韩国语词汇量大,用法复杂,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期刊
摘 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如何改变职校数学窘迫的现状,把数学课与专业课有机整合,有助学生认识数学课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数学教学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教学质量是好是坏,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中职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专业背景中职数学 分类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
期刊
摘 要: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项目驱动的教育和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本文根据CDIO国际化工程教育理念及其能力大纲,结合西华大学《数控装备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改革方式。  关键词:数控装备设计 CDIO理念 工程教育 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