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上那一只彷徨单飞的水鸟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在寻找开阔的大河之滨,
  还是波浪拍岸的水草之湖?
  或者潮水冲刷的海滩,
  那里的巨浪奔腾起伏?
  有上苍把你看护,
  在无路的海岸为你指引,
  在苍茫和无边的空寂,
  你孤单的飘荡不致迷途。
  ——引自威廉·柯伦·布莱恩特(WilliamCullen Bryant)《致水鸟》
  9月20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规模虽说不大,但其作品所呈现出深藏若虚、难以名状的沉默、寡言和悲凉气质,以及“无色无声,惟有空阒一纸”的独立画风,却为我们提供了“真我”与世界、“实我”与传统相遇的基本参照和样式。大凡优秀作品,总能以深刻而又尖锐的绘画语流,不自觉地将观众带入到一个神性与人性对话、物境与心境交融、主体与客体反思的情感逻辑框架中。在这一方面,杜小同的《海》系列水墨作品表现得尤为突出。
  可以说,杜小同不仅是当今中国水墨画坛特立独行的一位70后艺术家,更是一位善于通过探索外部自然世界来思考人性生存本质的艺术家。在他的《长滩》《浮生》《崆崆岛》《无题》等作品中,我们时刻都能发现这条被黑格尔称为“大自然在它的物质创造过程中为我们规划了在道德创造中所必须要走的路”。在这条充满艰辛、孤独、长远的探索之路上,我感觉杜小同就是布莱恩特笔下描绘的那只在暮色苍茫中孤独单飞、寻觅歇夏之所的水鸟,以其痛苦疲乏的身影支撑着倔强和孤傲的姿态,在萧疏阴郁的苍茫海滩上徘徊、飞翔、伫立和默察,时而俯视,时而远眺,时而表现出对“自我”的无力拷问,时而又表现出对“非我”的巨大依赖。
  海,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客体,亘古恒在,无所归属。在唐诗宋词文学体系中,关于海的描述随处可见,无论是张若虚“斜月沉沉藏海雾”的惆怅、潘阆“来凝沧海尽成空”的寥远、柳宗元“海天愁思正茫茫”和苏轼“云海天涯两杳茫”的孤寂,还是司空图“悠悠空尘,忽忽海沤”的空幻、李白“瀚海寂无波”的清旷,在那个诗词歌赋盛行的年代,大海几乎都被文人墨客吸吮、咀嚼、吞没、消化成维持精神生存的一种能量来源,而赋予了浓重的人文色彩。在他们眼中,古老的大海就是一片灰白而忧郁的沃野,生长着文人借物言志的种种食粮。唐宋以来,诗词创作中“海”题材的丰沛与这一时期文人画或山水画中“海”的缺席,形成了巨大反差。海,迟迟进入不了水墨体系,或许作为文学词语的“海”和作为绘画对象的“海”,在内涵意象表现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在杜小同看来,作为名称的“海”并不意味着已经说明了“海”是什么,词语并不说明对象,甚至跟对象无关。绘画本身就是为了打破人们日常生活中表象的、固化的参照系,重新建立一种更加真实的、关联的反思框架。细看杜小同《海》系列作品,在延续了唐宋以来对“海”的人文关怀及精神品格外,大胆遗弃套在“海”上层层预设的立场,将“海”视作“场”的存在展开创作。“存有即场有,万物依场而有”,无论是作为一种周遭环境存在的“物理场”,还是一种“人性”存在的“心理场”,“海”在“场”中,只是作为一种人与环境关联或典型意义的天然存在,可以被支配,可以被利用,但依然保持原生混沌的狀态,什么也看不到,既看不到真理,也看不到希望,既不好也不坏,既无信仰也无叛逆,艺术家将呆滞沉默、有形无状的小人物与空阒朦胧的海沙这一对隐性的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给人一种强烈的不知所措、不可名状、谜一样的虚无感和迷失感。
  杜小同的《海》系列,表面在极力说海、画海,实则在反复画一种境、画一种空。或者说,他在冷静地创建一种“熟悉的陌生”,类似被列维纳斯称作“源始环境”的画面氛围,以瞬间引发观众内心超验感觉和内生力量。从“极言所非”到“无言所是”,杜小同这种独特的近乎悖论式的理性创作趋向,与当下杂草丛生的新水墨景象,形成强烈对比。
  “卡夫卡式迷失”:从一个哲学隐喻到一种水墨伦理关系的构建
  看杜小同的水墨作品,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和迷失感始终主导着画面,这种精神气质很容易让人想到卡夫卡。海面、长滩、沙石、柔波、云层等所具有的空阔寂寥的样态,以及小人物枯槁、寡言、呆滞、沉默、疏离、不安、孤独、迷惘的空虚绝望状态,在漫无边际、灰白清冷的朦胧色调笼罩下,洋溢着一种不知所措、无所作为、无可奈何的悲伤情绪,艺术家试图以此唤醒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活着”与“生存”状态的关注。这些多少带有自嘲意味的关联图式或形象,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艺术家与观众在面对理想与现实、梦想与悲伤、凝固与瘫痪、忠诚与背叛、希望与绝望矛盾对峙下迷失、焦灼和忧虑的身影。迷失,既是一种对峙与碰撞之后对希望毁坏的默认,同时,它又是在绝望废墟上完成对希望自救的一种开始。福楼拜曾说:“人们通过裂缝发现深渊。”在我看来,“迷失”正是杜小同作品中的裂缝和入口,由此进入,才能发现在他看似迷失的作品表情之下,隐藏着一个叫做“希望拯救”的别样洞天,如同平静的海面之下涌动着的那一洋底的暗流巨力。
  毫无疑问,笔墨清新脱俗、画面简洁空灵,一直是杜小同水墨艺术追寻的语言风格。单就其艺术感染力而言,小同的作品又能做到“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带入感十足。多年艺术实践经验的沉淀,使其深谙“以存有画虚空”的哲理,在他看来,画“空”,并不是特意或偶然留出画面的空白,因为它既不是表现“相空”,也不是表现“事空”,而是要重点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性空”和“理空”。所以,即便在他以“海”为大场面描绘对象的作品中,也根本找不到特意或偶然留出的空白,相反,他加入了很多人与环境互为关联的图式或抽象结构,刻意构造一种反日常且充满悖论的物境,并反复描绘渲染,以强化一种迷失与希望、断裂与动力并存的水墨伦理关系。譬如,画面中多处出现的人与海陆连接点、地平线、海岸线、临界线之间的交汇口,成为画面凝结的焦点和表现空灵的重点。这些视觉反差极大、被吉登斯称之为“交汇口”的物象,隐藏在现代性挥之不去的浓雾之下,在这里,理想与现实对话,迷失与希望同在,孤独与温暖共生。在杜小同的精神世界里,“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不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上升为一种“自我”对“他者”负有永恒责任(即“善”)的水墨伦理关系。
  对于绘画的伦理性,卡夫卡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路标。在被纷繁的人与事裹挟下的世俗社会,艺术已开始从内心撤退,转向生活的表面以及可以交换的商业领域。我们主动忽略或逃避来自非我群体性和现实世界的问题追问,片面将追求身体的狂欢、欲望化的经验以及消费主义的文艺景象作为艺术创作的通道,甚至将维护纯粹个体所谓病态的“文人腔调”作为精神慰藉的创作初心,才是艺术创作最大的羁绊。一百年前,卡夫卡感受到沉重而绝望的精神困境,其实也是现代人迷失于此的翻版,只是内容表现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解释杜小同作品中那片海与那些人,绝不是普遍意义上大众理解的“海”和“人”,他们或许是将双脚插入盛满自私、偏见、流言、欺骗和幻想的一滩滩淤泥烂浆中的“空心人”,他们不愿也不能承受自己空虚的事实,因为他们害怕发现自己的本质。小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通过对“海”等这些人类标榜的美好事物艺术化的再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在熟悉语境下的新的陌生,引导观众抵达内心深处,不断检省自身,从而为人的处境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大海与小人物,只是杜小同创作过程中设定的一个个哲学隐喻,它们既不是意识中的对象,也不是认知过程的对象。换句话说,作品所承载的“海”和“人”,并不是经验性的对象,而是一个个活的对话者。当代水墨过于对自我的迷恋以及对他者的遗忘,或者说,对人文人性的绝对化歌颂以及对物性物境与人性关联的习惯性放逐,都在杜小同用最普遍、最日常化的方式反思现代社会的伦理关系中得以稀释。
  “笔墨就是器官”:从水墨形式回归绘画本体价值
  纵观杜小同《海》系列水墨作品,气象萧疏、杳冥深远、墨法精微、格调高雅,并寓无限哲理与悲凉于其中,极易产生共鸣,引发人思考。在当代水墨创作语境中,笔墨是零还是一切,以及水墨是固守还是蜕变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对于这些问题,杜小同坚持认为,笔墨其实就是长在人身上的一个器官,扮演着与其他器官一样供养生命存在的关键角色。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性的外在,更为重要的是,它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精神格调、艺术经历、思想品味、人文情怀等内在要素紧密相连,而且是原始的、真实的、浑然的、持久的生长在一起的文化整体,表现出共同影响、共同支援、共同协作和共同表现的本体价值,体现出外在与内在自然天成的稳固意志,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杜小同的创作经验里,水墨艺术并不完全取决于形式和材料,关键在于艺术家思维方式和思想深度介入的程度,以及特有的独创精神和责任意识。譬如,画人,可以把人置于非人的境遇中来描绘,這样反而能把人内心中的隐秘事物准确展现出来;画海,可以把海置于非海的场域中来刻画,使“海”与“人”的相遇最终成全“以责任为己任”的伦理关系构建。
  杜小同的水墨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独立的、内向的、自省的,是不需要对现实妥协的。他的每件作品几乎都在表现他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美学精神,作品中的形象和情境都与画家本人保持着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中国的水墨艺术最重要的还是应向艺术的本体靠近,艺术就是艺术,都是建立在对自身境遇感知后的一种内心援助,它拒绝被支配,更拒绝被利用,它只为“自我”与“他者”的内心需要作证。
  过去,我们习惯把艺术创作的障碍归结为学术环境或思想的不自由,形式与材料语言的重复,或者内容与表现方式的趋同等,以为这些才是困扰艺术家的难题。现在看来,这些都还只是表层的,真正困扰艺术家的还是生活本身:生活的惯性和庸常、荒谬和困惑。如何能创作出一个既能解释人的处境,又能探索存在的真相,并使之向新的现实意义敞开,才是当下艺术创作急需解决的难题。
  结语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在20世纪终结之时,我们并没有按照情感期待和逻辑预期大规模进入后现代,而是快速驶入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时期。传统尚未走远,未来没有预期,当下注定难以成型,面对本原精神不断被“掏空”的焦虑以及共有价值时时要求被“填空”的呼喊,艺术究竟该采取何种反应来接受或改变现实?是采用稳固的实用主义,还是持久的乐观主义?是采用犬儒式悲观主义,还是激进的冒险主义?其实,这些“主义”都不重要。仔细品味“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想必已经留给我们一个足够反思的新视角。
  最后,我还是节选威廉·柯伦·布莱恩特的另一首诗歌《草原》,结束我的唠叨。唯愿我的朋友杜小同,在艺术空阔的瀚海上,继续做一只自由快乐的水鸟,向阳高翔。
  它们一望无际,随风波动,
  仿佛海洋在最平静的时候,
  骤然凝固,
  锁住了所有匀称的浪絮,
  永远不动。
  永远不动?
  不!它们立刻又全部解除了束缚。
  ——引自威廉·柯伦·布莱恩特(WilliamCullen Bryant)《草原》
其他文献
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學位,现任教于岭南师范学院,讲师。作品多次参加邀请展,多幅作品发表于《美术》等刊物,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部分作品被私人收藏。岭南师范学院校级青年项目,项目编号:QW1217。
期刊
期刊
中国画的水墨人物写生,是中国人物画的一门重要课程。画家通过水墨人物写生,锻炼对人物的笔墨造型能力,挖掘和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水墨人物写生不是画像,是借所要表现人物的基本特征以中国画特有的笔墨形式表现人物的精气神。  水墨人物写生,不论你画过多少人物,不论你有过多少种艺术处理的办法,但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人物、新的形象时,仍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对待。观察他的造型,分析他的结构,设计他的笔墨,用我们已掌握并能
期刊
当水墨画坛喋喋不休地谈论“笔墨”“非笔墨”之时,云门张岩作为当代水墨的中坚力量,根植传统水墨的笔墨精神,以“古”入“今”,以“变”求“不变”,大胆机智地诉求于“传统”,建构了一种开放而宽泛的美学视域,从而突破当代水墨的新维度。毋庸置疑,他在保持了传统的书写性的前提下,关注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思考,对生态自然的强烈呼唤。在其内在结构、文化逻辑和视觉机制上均与传统一脉相承,不同的只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绘画史中中国山水画不断地发展与丰富为诸宗之最,存世之胜,风格之浩瀚。然若需从艺术领域,另辟新径,自成一家者是为难事。强子师承国内卓然大家白云乡先生,名门之下加之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强子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别具情趣的艺术佳作。  强子的画是现实的,现代的,是传统、当代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强子在景致布置上极其严谨,但又不受传统山水画程式法则的束缚,时刻坚持从生活出发但又不拘泥于现囿。真正
期刊
《道》  由于职业原因,腰、肩等不舒服时,都会去按摩店舒舒筋骨。几年下来,就和店里的师傅们熟悉起来了,也会在等候时和师傅们聊聊天。这些师傅们的身体状况各异,有盲人师傅(先天的、也有后天事故原因的),也有的是有其他疾病的。因此,在聊天中我会很小心地避开他们的身体缺陷,以免伤及他们的自尊。事实上是我想多了,他们并不忌讳,相反个个都很乐观,甚至还会劝解有情绪的客人说:“我们这种人都还努力地活着养活家人呢
期刊
【摘要】艺术鉴赏课是践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高职学生想象力匮乏、思维程式化等创新能力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本文从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路径出发,从课程、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具体分析,并结合高职院校艺术鉴赏课的实际和特色,运用现代艺术教育理论和手段,探讨艺术鉴赏课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策略,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艺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
期刊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常常以现实生活为源泉,但又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和事物,实质上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从哲学角度来说,艺术创作是我们对客观生活的主观认识和能动创作,是主客体的结合和统一。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组织写生采风,其实就是在为我们的创作积累大量的素材,从中生发独特的感受,激发强烈的情感,创造出鲜活的、生动的形象,从而真实地反映出对象的本质。  一、灵感来源
期刊
最近,我的“眼的聆听”惊喜地发现,在只讲黑白语言的水墨国度,青年画家郭楚开的写意花鸟画似乎是深情的乐章演奏,不仅令其自身沉醉,也令“眼的聆听”者为之沉醉。  楚开坦言,他对中国画不待“丹青朱黄铅粉”的水墨写意表现之所以眷恋有加,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单纯而丰富的艺术形态,其独特性从来就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密切的血脉关系,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对此,我完全认同。  因为,只要我们走进时间的深
期刊
中国水墨艺术一个关键的生存价值在于它能够随物化形,依循时代、社会图景和心灵诉求的变迁而自在演化。这门艺术的内力支撑和命运走向,归根结底,仍在于艺术家的真诚度和创造力。当代的水墨艺术,众貌纷纭,语言的取径多元和观念的纵横驰骤已经是这个领域的常态景观。这其中潜藏着一些见怪不怪的问题,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时下很多青年水墨艺术家急切地求新思变,对心中和笔端那一知半解的“传统”流露出有意无意的疏远乃至叛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