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岁月如梭,来不及细品,我已经在这个较为边远的村校工作了一年,而我的课题研究也完成了主体实施阶段。一年的数学教学,一年的语言规范研究,使我感触颇深,收获也多多。
关键词:边远村校;少数民族;语言规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244
还记得刚接手本班学生时,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是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用方言,很难清楚或完整地说一个句子或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完整地表达清楚。如学习刚开始教学的“比多少”时,学生的回答是“多1个”。 老师再问,谁多1个呢?学生再说“苹果多1个”。在与学生的一次次的提问中,学生像挤牙膏一样,慢慢地说清楚。但如果让学生把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谁比谁多几?这几个问题连贯地表述清楚。学生就会更困难。甚至前面会说的“苹果多1个”,学生说到后来会说成“小猪比苹果多1头”的错误表达。又如请在“在少的后面画√”类似题目。学生知道“公鸡少”。但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公鸡少?,他们往往无法表达清楚。对于我们这些边远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学生多数是不能清楚完整的表述的。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数学语言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简洁性,使一年级学生不能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无法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造成学习数学时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既要考虑孩子后续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又要考虑达到现阶段学习的目标,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开展。
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活动开展,对于边远村校又是少数民族较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及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尊重孩子的民族语言,亲近少数民族孩子。
多数一年级的少数民族孩子(特别是一寨群居的)对外界是有些抗拒的,加上学校语言与自己的区别,这使得他们又会更加想封闭自己。所以,在与这些孩子相处的时候,是不能嘲笑或打压他们的风俗语言的。在他们说出自己的民族语言时,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很诚恳的请他告诉你他在说什么,让你也听懂;还可以表示你很喜欢他们的语言,请他当小老师教你;同样可以说普通话,让一孩子改成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互通。在这样尊重的前提下,亲近的氛围中,孩子才会相信你,与你相处并交流,孩子的心扉也才会慢慢打开。知道老师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认可自己,他们就会争取学习更多的规范语言,愿意学习普通话与老师交流。
二、创造适合孩子的氛围,激发兴趣让其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课堂活动中,首先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变成敢说。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有话可说。让学生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自然就有说的欲望。这样学生就想说、敢说。首先教师以朋友的心态对待学生;其次教师留足让学生发言的时间,此外教师提问的方式变一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你来讲一讲好吗?我们共同来探究好吗?等语气。找机会和学生多借触,多交流,加强情感的交流。
三、以评比的方式激励学生愿意说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表扬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以外,更倾向于老师奖励的“小花花”、“五角星”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更有激励作用。而这些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作用就不是很大了。所以在班上我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学生说的愿望。我在教室侧面的墙上自制了一块学习园地,写上每个孩子的名字,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小花花或五角星。对于我的数学课,我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五角星,贴到学生的手背上。学生对此非常积极。所以在数学课上,学生都争先恐后来说一说或做一做。这样很多学生的胆子也变大了,竞争意识也变强了,因此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他们思维也拓展开了。
四、以倾听和模仿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上课中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口头示范和学生的发言,及时获取和疏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尽量完整,用词尽量准确。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所以,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所以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9-5-2=2等几这道连减算式时,先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学生说完之后,我把算理归纳清楚:先算9-5=4,再算4-2=2,所以9-5-2=2。在我说的时候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由学生跟着我说,请想说的同学试着说一说,说给大家听。再让相对较弱的学生完整的表达一次,后面同桌学生互相说说,互相评价说得好不好。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连减的算理,既理清了连减计算的思维过程,也为以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作了铺垫。正是由于学生的连减算理掌握得很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以怎么样成了学生们在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时一个准确的数学表达形式,因而在学习连减及加减混合时便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是要学生学会倾听。
五、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练说
1.一年级的学生在初始阶段,语言要罗嗦,词不达意,甚至提出的问题有些不搭调,作为老师都不要斥责他们。而要鼓励这种积极性。老师就要逐渐引导他们达到语言完整,准确规范,尤其对后进生更要耐心指导。练习多说可以很多方面进行,有看图说,有操作中说,有对话中说、还有讨论中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多方面的训练:说得清楚说具体,如教材中车上有7人,下了3人,又上了2人,车上还有几人?让学生根据图意说清楚说具体。把省略的说完整,教材中让学生提数学问题,老师先提一个,剩余的就让学生补充完整。
2.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也可以通过阅读,完成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數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在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现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这样也能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总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有耐心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得以强化和提升。同时,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言教学中的点拨HYPERLINK"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XJJY200103027&dbcode=CJFD&dbname=CJFDTEMP&v="\t"kcmstarget"[J]. 卢建平.西江教育论丛. 2001(03)
[2]浅谈小学语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HYPERLINK"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CZL200708089&dbcode=CJFD&dbname=CJFD2007&v="\t"kcmstarget"[J]. 齐振宇.成才之路. 2007(08)
关键词:边远村校;少数民族;语言规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4-244
还记得刚接手本班学生时,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是一个字或一个词,或者用方言,很难清楚或完整地说一个句子或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完整地表达清楚。如学习刚开始教学的“比多少”时,学生的回答是“多1个”。 老师再问,谁多1个呢?学生再说“苹果多1个”。在与学生的一次次的提问中,学生像挤牙膏一样,慢慢地说清楚。但如果让学生把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谁比谁多几?这几个问题连贯地表述清楚。学生就会更困难。甚至前面会说的“苹果多1个”,学生说到后来会说成“小猪比苹果多1头”的错误表达。又如请在“在少的后面画√”类似题目。学生知道“公鸡少”。但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公鸡少?,他们往往无法表达清楚。对于我们这些边远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学生多数是不能清楚完整的表述的。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数学语言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简洁性,使一年级学生不能理解数学语言所表达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方法,无法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造成学习数学时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既要考虑孩子后续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又要考虑达到现阶段学习的目标,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开展。
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活动开展,对于边远村校又是少数民族较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及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尊重孩子的民族语言,亲近少数民族孩子。
多数一年级的少数民族孩子(特别是一寨群居的)对外界是有些抗拒的,加上学校语言与自己的区别,这使得他们又会更加想封闭自己。所以,在与这些孩子相处的时候,是不能嘲笑或打压他们的风俗语言的。在他们说出自己的民族语言时,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很诚恳的请他告诉你他在说什么,让你也听懂;还可以表示你很喜欢他们的语言,请他当小老师教你;同样可以说普通话,让一孩子改成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互通。在这样尊重的前提下,亲近的氛围中,孩子才会相信你,与你相处并交流,孩子的心扉也才会慢慢打开。知道老师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认可自己,他们就会争取学习更多的规范语言,愿意学习普通话与老师交流。
二、创造适合孩子的氛围,激发兴趣让其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要让学生把自己溶入课堂活动中,首先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变成敢说。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有话可说。让学生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学生自然就有说的欲望。这样学生就想说、敢说。首先教师以朋友的心态对待学生;其次教师留足让学生发言的时间,此外教师提问的方式变一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你来讲一讲好吗?我们共同来探究好吗?等语气。找机会和学生多借触,多交流,加强情感的交流。
三、以评比的方式激励学生愿意说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表扬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除了希望得到老师的口头表扬以外,更倾向于老师奖励的“小花花”、“五角星”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更有激励作用。而这些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作用就不是很大了。所以在班上我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学生说的愿望。我在教室侧面的墙上自制了一块学习园地,写上每个孩子的名字,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小花花或五角星。对于我的数学课,我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五角星,贴到学生的手背上。学生对此非常积极。所以在数学课上,学生都争先恐后来说一说或做一做。这样很多学生的胆子也变大了,竞争意识也变强了,因此在训练学生语言的同时他们思维也拓展开了。
四、以倾听和模仿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更是残缺不全。因此,我要求学生在平时的上课中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口头示范和学生的发言,及时获取和疏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语句尽量完整,用词尽量准确。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所以,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所以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9-5-2=2等几这道连减算式时,先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学生说完之后,我把算理归纳清楚:先算9-5=4,再算4-2=2,所以9-5-2=2。在我说的时候让学生仔细倾听。然后,由学生跟着我说,请想说的同学试着说一说,说给大家听。再让相对较弱的学生完整的表达一次,后面同桌学生互相说说,互相评价说得好不好。这样通过学生的认真倾听和模仿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连减的算理,既理清了连减计算的思维过程,也为以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作了铺垫。正是由于学生的连减算理掌握得很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以怎么样成了学生们在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时一个准确的数学表达形式,因而在学习连减及加减混合时便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所以,要使学生学会说,首先是要学生学会倾听。
五、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练说
1.一年级的学生在初始阶段,语言要罗嗦,词不达意,甚至提出的问题有些不搭调,作为老师都不要斥责他们。而要鼓励这种积极性。老师就要逐渐引导他们达到语言完整,准确规范,尤其对后进生更要耐心指导。练习多说可以很多方面进行,有看图说,有操作中说,有对话中说、还有讨论中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多方面的训练:说得清楚说具体,如教材中车上有7人,下了3人,又上了2人,车上还有几人?让学生根据图意说清楚说具体。把省略的说完整,教材中让学生提数学问题,老师先提一个,剩余的就让学生补充完整。
2.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也可以通过阅读,完成好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數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在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现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说数学和读数学的机会,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忽视,这样也能加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总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有耐心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得以强化和提升。同时,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言教学中的点拨HYPERLINK"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XJJY200103027&dbcode=CJFD&dbname=CJFDTEMP&v="\t"kcmstarget"[J]. 卢建平.西江教育论丛. 2001(03)
[2]浅谈小学语言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HYPERLINK"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CCZL200708089&dbcode=CJFD&dbname=CJFD2007&v="\t"kcmstarget"[J]. 齐振宇.成才之路.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