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技术创新对当今世界企业的重要性入手,对比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足,提出要做好企业技术创新,首先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实力,进行恰当的战略选择,其次要根据市场和顾客需求来做出正确的创新方向,最后要做好执行工作,以使企业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技术创新 战略 提高竞争力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了其重要性,通过技术创新的变革和投入,在市场竞争中获取高效益回报。世界上大的跨国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高达数十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自己的强大研发机构和团队的创新实践,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我国的华为、海尔、联想等公司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另外,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内部支持活动的核心内容,它为组织的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一方面技术创新能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第三,技术创新还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上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情况:
相比而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中小企业中尤其如此。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但通过技术创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不但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左右的水平,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高。与我国堪忧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相比,美国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的技术进步对GDP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仅其IT产业的技术创新就在1995—1999年为美国实际GDP增长作了30%贡献。
2、对技术创新的认识现状: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oAoSchumpeter)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3)开拓新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熊彼特之后,经济学家在发展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把创新区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应该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之上的,是一种新的、全面的企业生产要素再次组合的活动,通过这种组合,企业可以应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新的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場价值。可以说,技术创新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
目前我国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创新变成了高科技创造。
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了技术开发。这一观点倒置了企业的目标和技术创新之间的战略因果关系。企业存在的目标无非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然后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技术创新充其量也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已,否则企业就变成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在实践中,执这一观点的企业最终出现了诸多的严重后果。一方面,由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使企业对技术的开发失去兴趣和信任,对技术开发发生怀疑。这对企业的发展是绝对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本身能否成功,只取决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至于技术开发的成果在市场中会有什么作用并不在考虑之列,这将阻碍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使技术转移的难度加大或成为不可能。
二是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的企业则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从过去只重视技术开发本身到重视技术开发成果的市场成功。这是一个突破,促进企业技术开发行为的市场取向,将使技术开发的成果具有更多的转化可能性。但其明显的不足是:只强调技术创新中的经济行为,不仅存在理论上的缺失,而且会导致实践中的错误取向,将使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被忽略。这将导致企业有可能作出从技术上无法实现的技术选择,企业因此承担了本不必承担的更多更大的风险,往往会造成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断层。
而有国外和香港台湾的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比我们要相对深刻得多,如在郎咸平教授的著作里多次提到韩国的LG、西班牙的ZARA,他们的成功所运用的技术都不是当前最新的高科技,而是对技术理念的创新、生产工具的最优应用,使之适合企业的需要而达到的。国外成功的企业追求技术创新,但并不单纯追求高科技。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
(一)技术创新的定位: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先追求生存和发展,这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首要目标。
1、根据企业的实力与发展程度,可以选择的战略有: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依靠外部的技术,而是依靠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的创造性活动。模仿创新战略则因其风险小、投入少、效率高的特征,有利于企业享受到市场中的外溢效益。合作创新战略,即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资源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难题,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合作创新战略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渴望实现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但是并不是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企业在选择战略创新模式的时候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想法,应该考虑技术创新的风险、资金投入、企业自身资金和技术条件、创新收益、技术的关键与否、模仿的难易程度等进行适当地选择。
2、根据企业服务的目标顾客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产品创新战略、工艺创新战略和服务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战略是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改造、升级,或者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产品创新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创造超额的利润,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工艺创新战略是对原有的产品生产线进行改造,这样可以调高产品的质量,或者降低产品的成本。工艺创新战略可以巩固和拓展原有市场,实现利润的增长。服务创新战略是对原有的物流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服务创新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增加销售收入来提高企业利润总额。
对于企业来讲,任何一种具体的创新模式都是不足的。如果把两大类的创新模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创新模式组合。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组合作为自己技术创新的战略。
1995年王梦飞带着“奇强”走进了洗衣粉市场,当时中国洗衣粉市场由四大外资品牌占据。“奇强”在技术上联手清华大学创办日用化工研究中心,工艺上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线,服务上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很快就在洗衣粉市场站稳了脚跟,并成为行业的销售冠军。“奇强”的成功就是技术创新的成功,它分别采用了三种创新组合:合作产品创新、模仿工艺创新和自主服务创新。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则是同时选择了自主产品创新、合作产品创新和模仿产品创新三组组合,造就了中国今天航天大国的地位。
(二)技术创新目标的确定:
为了设定技术创新目标,企业管理层必须先根据产品线、既有市场、新市场,通常也根据服务上的要求,预测达到目标需要的创新,其次,也必须评估企业所有活动领域中在技术上可能出现的新发展。这里强调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国内的IC设计产业就处在集體萎靡之中。不断有公司倒闭的消息,仅有的三家海外上市公司,有两家——中星微和展讯都处于亏损之中,市值甚至远远不到1亿美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黑手机之父”恶名的一个台湾公司:联发科,如今已经是市值超过80亿美金,年营收约30亿美金,全球第三大手机和第二大数字电视IC设计公司(国内前十大IC设计公司加起来的营收总和也不到它的一半)。更让人郁闷的是,它的成长,它的利润主要都来自于大陆的“山寨版手机”。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联发科的董事长蔡明介是这样总结成功经验的:中微星和展讯关注于“自主创新”,脱离了市场,而联发科通过完全客户导向,选择规模庞大的应用市场而非细分的利基领域,在市场刚刚进入成熟期时迅速杀人,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逆向创新,提高了市场针对性,降低了风险。
而韩国LG,为了减少次品率,经过多年六标准差的管理,品质持续改善,空调减少了80%劣质产品,洗衣机减少了90%的劣质产品,到最后,各种产品提高了品质,增加了销路,微波炉全球占全球销量第二,洗衣机占全球销量第二,空调占全球销量第一。同时他们为了迎合世界各地不同的顾客审美需求,持续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优秀设计,使得LG全球利润上升了10%。
(三)技术创新战略的执行:
1.要突出重点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要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2.注重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3.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4.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创新技术的保护取决于制度环境和技术性质。虽然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专利制度,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专利意识差,不懂得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通常,创新技术的保护除了用法律武器以外。还可利用技术的特殊性来保护。技术的保护性取决于技术的复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技术就不易保护,反之,就易于保护,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依靠技术领先占领市场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技术的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技术保护:一方面是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注册在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一些有特色、起点高、易于保护的实施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岚,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www.hbiem.edu.cn,kyc/index.asp,2004—8
[2]华鹰,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
[3]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机电工程》,2000—02
[4]网络,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几点思考,http://www.xici.net/b101621/d3578019.htm
[5]郎咸平文字全集,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28903
[关键词]技术创新 战略 提高竞争力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了其重要性,通过技术创新的变革和投入,在市场竞争中获取高效益回报。世界上大的跨国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都高达数十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自己的强大研发机构和团队的创新实践,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为赢家。我国的华为、海尔、联想等公司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竞争实力不断加强。
另外,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内部支持活动的核心内容,它为组织的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一方面技术创新能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第三,技术创新还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上的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可以开拓市场,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情况:
相比而言,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中小企业中尤其如此。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但通过技术创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到30%,不但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左右的水平,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普遍不高。与我国堪忧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相比,美国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的技术进步对GDP的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贡献。仅其IT产业的技术创新就在1995—1999年为美国实际GDP增长作了30%贡献。
2、对技术创新的认识现状:
创新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JoAoSchumpeter)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3)开拓新市场;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熊彼特之后,经济学家在发展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把创新区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应该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之上的,是一种新的、全面的企业生产要素再次组合的活动,通过这种组合,企业可以应用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新的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場价值。可以说,技术创新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
目前我国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创新变成了高科技创造。
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了技术开发。这一观点倒置了企业的目标和技术创新之间的战略因果关系。企业存在的目标无非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然后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技术创新充其量也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而已,否则企业就变成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在实践中,执这一观点的企业最终出现了诸多的严重后果。一方面,由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使企业对技术的开发失去兴趣和信任,对技术开发发生怀疑。这对企业的发展是绝对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本身能否成功,只取决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至于技术开发的成果在市场中会有什么作用并不在考虑之列,这将阻碍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使技术转移的难度加大或成为不可能。
二是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却往往忽视了技术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的企业则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从过去只重视技术开发本身到重视技术开发成果的市场成功。这是一个突破,促进企业技术开发行为的市场取向,将使技术开发的成果具有更多的转化可能性。但其明显的不足是:只强调技术创新中的经济行为,不仅存在理论上的缺失,而且会导致实践中的错误取向,将使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被忽略。这将导致企业有可能作出从技术上无法实现的技术选择,企业因此承担了本不必承担的更多更大的风险,往往会造成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断层。
而有国外和香港台湾的企业界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比我们要相对深刻得多,如在郎咸平教授的著作里多次提到韩国的LG、西班牙的ZARA,他们的成功所运用的技术都不是当前最新的高科技,而是对技术理念的创新、生产工具的最优应用,使之适合企业的需要而达到的。国外成功的企业追求技术创新,但并不单纯追求高科技。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
(一)技术创新的定位: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该先追求生存和发展,这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首要目标。
1、根据企业的实力与发展程度,可以选择的战略有: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是指企业不依靠外部的技术,而是依靠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力量,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的创造性活动。模仿创新战略则因其风险小、投入少、效率高的特征,有利于企业享受到市场中的外溢效益。合作创新战略,即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合作。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资源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难题,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合作创新战略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手段。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渴望实现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但是并不是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企业在选择战略创新模式的时候不能依靠自己的主观想法,应该考虑技术创新的风险、资金投入、企业自身资金和技术条件、创新收益、技术的关键与否、模仿的难易程度等进行适当地选择。
2、根据企业服务的目标顾客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产品创新战略、工艺创新战略和服务创新战略。产品创新战略是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改造、升级,或者设计制造出新的产品。产品创新有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创造超额的利润,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工艺创新战略是对原有的产品生产线进行改造,这样可以调高产品的质量,或者降低产品的成本。工艺创新战略可以巩固和拓展原有市场,实现利润的增长。服务创新战略是对原有的物流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服务创新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增加销售收入来提高企业利润总额。
对于企业来讲,任何一种具体的创新模式都是不足的。如果把两大类的创新模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创新模式组合。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组合作为自己技术创新的战略。
1995年王梦飞带着“奇强”走进了洗衣粉市场,当时中国洗衣粉市场由四大外资品牌占据。“奇强”在技术上联手清华大学创办日用化工研究中心,工艺上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线,服务上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很快就在洗衣粉市场站稳了脚跟,并成为行业的销售冠军。“奇强”的成功就是技术创新的成功,它分别采用了三种创新组合:合作产品创新、模仿工艺创新和自主服务创新。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则是同时选择了自主产品创新、合作产品创新和模仿产品创新三组组合,造就了中国今天航天大国的地位。
(二)技术创新目标的确定:
为了设定技术创新目标,企业管理层必须先根据产品线、既有市场、新市场,通常也根据服务上的要求,预测达到目标需要的创新,其次,也必须评估企业所有活动领域中在技术上可能出现的新发展。这里强调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国内的IC设计产业就处在集體萎靡之中。不断有公司倒闭的消息,仅有的三家海外上市公司,有两家——中星微和展讯都处于亏损之中,市值甚至远远不到1亿美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黑手机之父”恶名的一个台湾公司:联发科,如今已经是市值超过80亿美金,年营收约30亿美金,全球第三大手机和第二大数字电视IC设计公司(国内前十大IC设计公司加起来的营收总和也不到它的一半)。更让人郁闷的是,它的成长,它的利润主要都来自于大陆的“山寨版手机”。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联发科的董事长蔡明介是这样总结成功经验的:中微星和展讯关注于“自主创新”,脱离了市场,而联发科通过完全客户导向,选择规模庞大的应用市场而非细分的利基领域,在市场刚刚进入成熟期时迅速杀人,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进行逆向创新,提高了市场针对性,降低了风险。
而韩国LG,为了减少次品率,经过多年六标准差的管理,品质持续改善,空调减少了80%劣质产品,洗衣机减少了90%的劣质产品,到最后,各种产品提高了品质,增加了销路,微波炉全球占全球销量第二,洗衣机占全球销量第二,空调占全球销量第一。同时他们为了迎合世界各地不同的顾客审美需求,持续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优秀设计,使得LG全球利润上升了10%。
(三)技术创新战略的执行:
1.要突出重点
如前所述,技术创新要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2.注重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3.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4.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创新技术的保护取决于制度环境和技术性质。虽然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专利制度,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专利意识差,不懂得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通常,创新技术的保护除了用法律武器以外。还可利用技术的特殊性来保护。技术的保护性取决于技术的复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技术就不易保护,反之,就易于保护,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依靠技术领先占领市场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技术的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技术保护:一方面是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注册在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一些有特色、起点高、易于保护的实施技术。
参考文献
[1]李岚,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www.hbiem.edu.cn,kyc/index.asp,2004—8
[2]华鹰,论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
[3]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机电工程》,2000—02
[4]网络,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几点思考,http://www.xici.net/b101621/d3578019.htm
[5]郎咸平文字全集,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2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