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传播怪状与复兴之路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报道曾经辉煌一时,现纵观各大媒体,许多科技报道栏目被撤,篇幅被挤压。业内人士对此纷纷提出各自忧虑。科技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新闻工作仍然要负起重要的科技报道任务。结合讨论和思考,笔者对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诸多怪现状和复兴之路提供一些分析。
  一、科技传播怪状
  怪状一:“科学”迷信日渐繁荣
  用“科学”包装起来的封建迷信日渐繁荣。搜索“科学算命”等关键词,立刻会得到几十万个网页。从周易原理到风水大师,从生辰八字到星座血型,无一不有。在利益的驱使下,“科学迷信”的雪球正在越滚越大。
  怪状二:娱乐化、猎奇式报道不伦不类
  有些科技报道为了适应新潮流,挖空心思去猎奇和逗乐,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科技新闻。有位从美国回来的肖传国教授,在解决截瘫病人排尿问题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位记者对他的核心成就不甚了了,却对他在纽约大学兼职,每年坐飞机往返于中美之间七八次很感兴趣。最后写出的报道题目叫《坐着飞机上班的人》。肖教授对此十分无奈。许多科学家根本不欢迎记者采访,甚至说“如果想把谁在科技界同行中搞臭,最见效的办法就是让新闻单位去报道他。”这主要是因为有些记者过于注重吸引读者的眼球而顾不上尊重事实。
  怪状三:“双刃剑论”异化为反科学
  科学是“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核武器的威胁、环境污染的灾难,都是科学的罪过,因此不乏推翻“科学的权威”,破除“对科学的迷信”,甚至诅咒科学的声音。英国在迎接新千年时制作过一个很著名的节目《百年老屋》,屋里面没有电,没有煤气和自来水,一切设施都和百年前一样,让几个“反科学主义”的人在里面住着,每天现场直播他们的生活。结果没有谁能忍受这种“归真返璞”。科学使人类更便于生存。世界上没有“好科学”和 “坏科学”,只有人对科学的正确和错误应用。
  怪状四:激情淹没了理性
  科技报道应该理性第一,任何非理性的东西都要让位与科学的精神。然而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民族气概和政治热情往往会淹没科学的理性。这种激情并不是不需要,而是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激情应该排在理性的报道和分析之后,不把这种激情变成非理性非科学的东西。当我们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测量珠峰高度的时候,征服高峰的自豪不应冲淡对这一科考的价值的辨证思考。
  怪状五:文体铺天盖地,科技形只影单
  相比文体新闻的繁荣,科技新闻在报纸中所占据的版面少得可怜,只有当重大科技新闻和重大灾难发生时,和科技相关的新闻报道才比较突出。以前一些科普性质的专刊,由于要和广告挂钩,在经济效益不佳、广告反馈不多的情况下被撤换。能吸引眼球的文体新闻繁盛起来,科技新闻是否也能脱离广告诉求的制约,在让读者喜闻乐见上下功夫,壮大自己的力量?
  二、复兴对策
  诸多怪现状折射出科学精神的迷失,除了对客观环境的抱怨之外,还要从自身找原因,寻找科学的对策,复兴科技新闻。
  对策之一:从高大权威到微观有效
  科技具有精英属性,重要但不易普及,科技新闻是硬性体裁的弱性传播。根据传播的3I原则,传播一要提供信息(Information),二要有兴趣点(Interest),三要有影响力(Impact),可扩散。新闻播出后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议论,传播效果才是好的,有影响力的。
  科技为人们提供了未来生活的可能性和憧憬,科技新闻重要的不是发布,而在于解读,起点是科技,落点应该在民生,这样才可以达到科技新闻在普通受众中的强性传播。报道的科技含量在记者那里浓缩,到大众那里则要稀释再稀释。
  对策之二: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进行动态解析
  高科技真的能保障人的幸福吗?高科技引起的恐慌该怎么解读?对受众而言,安全感是下限,幸福感是上限,科技应服务于上下限之间。玻璃幕墙曾红极一时,现在成了“光明杀手”;进行豪华装修,等于把自己装进了充满毒气的袋子;各种科技手段威胁人们的食品质量安全。在现代化社会,科技无处不在,与生活相关的科技仅仅发布出去是片面的,而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进行片面的宣传更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报道对象的科学价值,要进行动态解析,可以在历史性进程中不断递进,及时纠正受众和社会对科学的误用。
  对策之三:找到让受众信任的使者
  科技新闻习惯进行逻辑化线性解读,而在视听时代,“眼见为实”,不如给大众一个生动的记忆点、一个鲜活的片刻、一个现场的证据更有效果和说服力。当大众传播给人以某种不信任感时,科技新闻就期待找到让受众信任的“使者”,比如在南极科考中,随队记者代替读者体验科考过程,更容易给受众信任度,人际传播有时比大众传播更值得信任。
  對策之四:建立专门的建制和联络渠道
  科技内容已经广泛渗透到其他类新闻中,但由于撤销了专门的建制,科技报道在科学性和深度开掘等方面存在不足,与科学界的联系也是各自为战,缺少固定、畅通的渠道。重新建立专门的联络渠道是强化科技新闻的必要途径。
  对策之五:增强对科技新闻优劣的判断力
  和其他新闻报道相比,科技新闻被边缘化,各级新闻评奖和职称评定,科技新闻和从业者基本不占优势。这导致一些记者不愿做科技报道,出现从业人数少且不稳定的情况。有些媒体判定科技新闻优劣的标准竟然是出现错别字的频率,哪怕通篇都是“永动机”之类的内容也无所谓。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的第二天,《纽约时报》就发表文章,指出它对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刻意义。当然,不能要求每个媒体人都是通才,但大的科学发展框架和轮廓应该是了解的。从记者、编辑到考评者,媒体人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党员是党的细胞,只有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才能永葆党的纯洁性。因此,剖析高校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纯洁性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随着新时代的变化,党的工作内容以及高校改革的逐
期刊
◆摘 要:在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共情陪伴理念的运用能够帮助建立起教师与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成长变化规律,让游戏活动内容能够时刻贴合孩子的发展情况,让孩子可以在区域游戏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够对社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体验,从而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共情陪伴;小班区域游戏;实践初探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小班阶段作
期刊
◆摘 要:本文提供一套适用于校园办公教学区域的智能停车诱导和管理方案。智能停车诱导主要实现诱导车辆从校门到停车位,管理方案是对系统停车的管理控制。旨在有效解决校园内部的停车分布不均衡,同时提高停车效率,使校内交通更加有序。  ◆关键词:停车调查;智能停车诱导;管理方案  1引言  随着经济增长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在逐年增长,导致交通问题频发,其中停车困难是一个突出的痛点。以桂林电子科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在欠发达地区大都存在热情不高、认识不到位、信心不足、成绩欠佳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作用。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在贵州省教育厅出台的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的引导支持下,通过建立结合技能大赛的实训基地、双师型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形成了大赛普遍参与、重点选拔的培训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加强了专业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实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生存忧思、抚慰、勇敢、热爱生活这几个城市文学的话语表达关键词入手,分析城市话语在文学中的表现,认识城市话语研究的切入点,为城市话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忧思;抚慰;勇敢热爱生活  在今日讯息万变的世界中,城市是个多元化、科技化的人类生活载体,而运用城市话语去研究城市是进一步丰富拓展城市文学传播的方式。城市话语研究是关注于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对社会的建构活动,对社会、历史、文化环境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提升,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幅度的增长,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其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为了能够提升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创新。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  与其他学校不同,中职学校更加注重学生职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专院校党史资政的德育功能,提倡在院校教育活动中传承和弘扬党的历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对于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尤为重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党史教育意义及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从教学课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网络传播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如何更好地构建高职院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体系,确保党史教育取得实效。  ◆关键词: 高职院
期刊
《一个人的村庄》是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总共分为三辑:人畜共居的村庄、风中的院门、家园荒芜。作为农民与作家的结合体,刘亮程扛着一把铁锨在田间地头闲逛的时候,也干着业余的写作事情。  一、凉字诀——荒凉、孤寂与诗意  刘亮程的村庄,是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是荒凉的大地,是荒凉背后无边的寂寞与恐惧、单调与苦涩,是各自咀嚼生活的自足与艰辛的农民,是他们小小的欢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和航空运价的降低,西安市居民乘坐飞机出行的比例和数量不断上升,旅客对于出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升级,现行机场大巴运行模式存在发车时间、发车地点和运行线路固定,不能实现乘客的“门到门运输”等问题,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旅客出行需求。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乘客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我们为乘客提供量身定制的客运线路,西安城区至咸阳机场的定制客运组织应运而生。 
期刊
◆摘 要:《活着》作为中国当代小说中比较经典且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塑造了徐福贵这一典型的悲剧形象,以他的人生经历为线索,向读者展现了生与死、苦难与希望的内涵。本文剖析了徐福贵悲剧人生形成的原因,并就《活着》这部作品中徐福贵悲剧形象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余华;《活着》;徐福贵;悲剧形象  活着,对于每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