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数学知识,既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又赋予数学新的生命。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对低年级主题图的运用进行阐述,旨在使主题图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主题图 数学教学 求知欲望 综合能力 思想教育
主题图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无处不在,一张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图画,充满趣味与童真,使数学不再枯燥乏味。每一张主题图的安排都体现了编者精心安排的意图,它或将融知识于故事之中,或将化抽象于形象之中,或将聚方法于演示之中,或将散思维于动态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对主题图研究不透,没有在教学中好好地利用好主题图这张王牌,使之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巧用主题图的“趣”,激动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结合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先要让学生在“趣”中体验数学中的生活味。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应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相当抽象。主题图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别摆1、2、3个正方形,数出需要的小棒的根数,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我在教学时按主题图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性地得出“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课堂充满了生活味。
其次要让学生在“趣”中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味。数学高于生活,在现实的情景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更能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例如: 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学生们在公园里玩游戏,这里游戏只是一种学习的载体,提炼数学问题是关键。先让学生通过小精灵及小朋友的话,获得数学信息:“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他们在做丢手绢游戏”;“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要有16人来踢足球,现在来了6人”,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的问题。
二、巧用主题图的“境”,培养综合能力
“境”指挖掘主题图的“意境”,提炼主题图的内涵。图为文服务,每一幅主题图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主题图进行深度的分析,领悟主题图所蕴含的意图,并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在“境”中,建立数感。
数感,简单地讲,就是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数感的培养,在总目标中就指出“建立数感和符号感”的要求,利用主题图对学生建立数感十分有帮助。例如:一年下册“100以内数的组成”,安排了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只羊”的主题图,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估一估,建立起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如果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估一估,首先有些难度,其次达不到培养数感的目的。可以把主题图进行分解:先出示20只羊:“估一估,有多少只羊?”再出示30只:“现在你估一下有多少只?”让学生体会“30比20只多一些”,接着依次出示50只、80只、90只、100只。在比较中,学生经历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理解过程,更好地建立起对数的认知,在对比中完成数感的构建。
2.在“境”中,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主题图,适时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可通过谈话把学生带到认识生活的角,(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可以先同伴交流,再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表达,学生可能会从教师手中拿着的三角形中发现角,可能会从工人叔叔手中的大剪刀中找到角,也可能从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中发现角……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讲出主题图的角,在学生汇报角的同时,教师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勾勒出角的轮廓,从而抽象出角。通过感知生活中的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境”中,发散学生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求异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在计算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不是建立在抽象层面的,而是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的。因此,运用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先出示主题图,呈现合唱队与乐队在表演的场面,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所需要的一个相关的数据。让学生在情境中列出算式:9 5,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凑十进行计算。用实物(蓝色和白色圆片)摆出不同的方法:方法一是把9凑成10,即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方法二是把5凑成10,即把9分成5和4,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和分大数把小数凑成十方法的认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强化了“因题选择算法”的意识。
三、巧用主题图的“意”,渗透思想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主题图除了是知识教学的重要载体之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而且要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教学时的主题图,先出示各种门种物品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让学生寻找需要找的物品,老师可向学生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太乱了”。“怎么才能不乱呢?”让学生明白要对物品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再出示经过分类后的课件,让学生体会有序的分类之美。“通过以上的对比,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引导学生要养成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有序整理的习惯。这样,主题图就发挥了立体的功效:既让学生明白分类的必要性,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精彩之极。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主题图的内涵,使之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让主题图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晴霞.巧用主题图,打开数学之窗[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师版),2008,(3).
[2]赵春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0,(39).
关键词: 主题图 数学教学 求知欲望 综合能力 思想教育
主题图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无处不在,一张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图画,充满趣味与童真,使数学不再枯燥乏味。每一张主题图的安排都体现了编者精心安排的意图,它或将融知识于故事之中,或将化抽象于形象之中,或将聚方法于演示之中,或将散思维于动态之中。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对主题图研究不透,没有在教学中好好地利用好主题图这张王牌,使之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巧用主题图的“趣”,激动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结合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首先要让学生在“趣”中体验数学中的生活味。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应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相当抽象。主题图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别摆1、2、3个正方形,数出需要的小棒的根数,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初步形成倍的概念。我在教学时按主题图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感性地得出“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课堂充满了生活味。
其次要让学生在“趣”中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味。数学高于生活,在现实的情景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更能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例如: 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学生们在公园里玩游戏,这里游戏只是一种学习的载体,提炼数学问题是关键。先让学生通过小精灵及小朋友的话,获得数学信息:“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他们在做丢手绢游戏”;“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要有16人来踢足球,现在来了6人”,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的问题。
二、巧用主题图的“境”,培养综合能力
“境”指挖掘主题图的“意境”,提炼主题图的内涵。图为文服务,每一幅主题图都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主题图进行深度的分析,领悟主题图所蕴含的意图,并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在“境”中,建立数感。
数感,简单地讲,就是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数感的培养,在总目标中就指出“建立数感和符号感”的要求,利用主题图对学生建立数感十分有帮助。例如:一年下册“100以内数的组成”,安排了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只羊”的主题图,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估一估,建立起对100以内的数的数感。如果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估一估,首先有些难度,其次达不到培养数感的目的。可以把主题图进行分解:先出示20只羊:“估一估,有多少只羊?”再出示30只:“现在你估一下有多少只?”让学生体会“30比20只多一些”,接着依次出示50只、80只、90只、100只。在比较中,学生经历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理解过程,更好地建立起对数的认知,在对比中完成数感的构建。
2.在“境”中,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主题图,适时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可通过谈话把学生带到认识生活的角,(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角吗?”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可以先同伴交流,再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表达,学生可能会从教师手中拿着的三角形中发现角,可能会从工人叔叔手中的大剪刀中找到角,也可能从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中发现角……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讲出主题图的角,在学生汇报角的同时,教师再结合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勾勒出角的轮廓,从而抽象出角。通过感知生活中的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境”中,发散学生思维。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求异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在计算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不是建立在抽象层面的,而是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的。因此,运用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先出示主题图,呈现合唱队与乐队在表演的场面,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所需要的一个相关的数据。让学生在情境中列出算式:9 5,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凑十进行计算。用实物(蓝色和白色圆片)摆出不同的方法:方法一是把9凑成10,即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方法二是把5凑成10,即把9分成5和4,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和分大数把小数凑成十方法的认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强化了“因题选择算法”的意识。
三、巧用主题图的“意”,渗透思想教育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主题图除了是知识教学的重要载体之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给学生创设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而且要结合图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教学时的主题图,先出示各种门种物品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让学生寻找需要找的物品,老师可向学生提问:“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太乱了”。“怎么才能不乱呢?”让学生明白要对物品进行分类,此时教师再出示经过分类后的课件,让学生体会有序的分类之美。“通过以上的对比,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引导学生要养成对自己的物品进行有序整理的习惯。这样,主题图就发挥了立体的功效:既让学生明白分类的必要性,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水到渠成,精彩之极。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主题图的内涵,使之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让主题图成为数学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晴霞.巧用主题图,打开数学之窗[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师版),2008,(3).
[2]赵春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