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大爱无声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y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一则“父亲为救2岁儿子溺水身亡,两只手保持托举姿势”的新闻引起了众网友的唏嘘。父爱,这一高尚的词语,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如果说母爱如温柔的流水,那么父爱便是巍峨的高山。父爱深沉,悄无声息,却与母爱一样,为我们撑起一片温情的天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去感悟这深沉的父爱。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学者。朱自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写作背景
  1923年,朱自清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了一篇小说《笑的历程》,叙述了青年妇女的苦闷,对旧家庭旧道德进行了抨击。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看后,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大发雷霆。朱自清脾气也很倔犟,于是父子俩不再讲话,这样一过就是两年多。1925年10月,朱小坡主动给朱自清写信,这让朱自清倍感歉疚,也倍感思念,泪光中,他写下了这篇《背影》。
  美点赏读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仅用朴素的文字,就把父亲对儿子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阅读本文,在刻画人物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言描写。文中直接写父亲的话语并不多,仅有五句,且都非常简短、朴实,但仔细品味,这简短的话语中却蕴含着浓浓的爱子深情。如看到“我”面对家境惨淡,满院狼藉,“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仅写出了他自己在灾难面前的镇定、为人父的坚强,更饱含着对儿子的体贴和宽慰之情;再如给“我”买回来橘子,要离别了,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看似简单的一句嘱托,实际上饱含着离别之后对我的牵挂。儿行千里父担忧。作为父亲,临别时不会像母亲一样用眼泪表达感情,但这简短的叮咛之中,饱含的也是满满的不舍和关切之情。
  二、细节展现。赵树理曾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打动读者,从而使读者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父亲的形象之所以丰满,是因为作者巧用细节展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过程。这一细节作者分解细化,把一个大的动作,细化为“走到”、“探身”、“穿过”、“爬上”、“攀着”、“上缩”、“微倾”等多个小的动作,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放慢人物的动作,细化人物的姿态,通过细腻的动作连续切换,读者便能感知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和不易。而越是艰难和不易,越能体现特定背景下父爱的真挚感人。
  三、环境烘托。父亲的形象之所以如此动人,与作者运用特定的环境烘托也有重要的关系。文章开头写家境的惨淡,写祖母的逝去,写父亲的差事交卸,写满院的狼藉,是写实,其实更是从侧面突出父亲的坚韧和无私。试想,作为家中的支柱,面对家庭的变故,承受最大压力的该是父亲自己,然而父亲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之下,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一如既往地悉心呵护着儿子,照顾着儿子,而且无微不至,这该是怎样的真情!古语说,患难见真情。也正是这种特定的环境设置,读者才更能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博大和无私。
  知识把握
  差使(chāi) 奔丧(sāng) 交卸(xiè)
  狼藉(jí) 簌簌(sù) 躊躇(chóu chú)
  栅栏(zhà) 拭干(shì) 颓唐(tuí)
  琐屑(xiè) 蹒跚(pán) 不能自已(yǐ)
  情郁于中(yù) 不禁(jīn)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以“背影”为题有什么好处?
  3.写车站送别之前,为什么
  还交代家中惨淡境况?
  4.文章共写了“我”四次流泪,
  请指出并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
  类文阅读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感受到父爱的深沉伟大,再读下面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巍峨高山般的父爱。
  背影图
  朱自清的《背影》早已镶嵌在我记忆的画屏上,成为一幅永恒的图画。
  而在我眼前,我的心中,还有一幅鲜活的背影图。
  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城里中学回家,村里刚好在分山砍伐树木。久已没有为家里干点活的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山上。
  砍倒一棵大松树时已经日落西山了。父亲削去树枝,叫我和他一起抬回家。松树根部大,梢部小,我想自己一米八的大个儿,抬根部没问题,就要去抬。父亲拦着说:“不行,你抬不起,骨头太嫩,等我来抬根,你抬梢。”父亲说完便蹲下身子,准备把树扶上肩头,可是试了几次都扶不上。我走到他面前,说:“爸爸,我来吧。”父亲却不同意。他掏出一袋旱烟抽起来,吩咐我先歇会儿,“天还早呢。”父亲说。
  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腿部,我觉得他佝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一口的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父亲终于站直了,虽然大树压着他摇晃了几下,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重心。
  我盯着他的背影,眼眶湿润了。几十年来,父亲为了我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兢兢业业地操持着这个家,奔波辛劳。他的容颜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和父亲抬着树回家,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   “背影图”悬挂在我心中的高处。
  (摘自《语文早读本》)
  读后一思
  父爱总是平淡的,平淡得几乎让你想不起父亲曾经为你做过什么刻骨铭心的事。然而细细想一想,父亲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哪一件不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买橘子、扛木头,父爱寄寓在生活的琐事中,如春风化雨,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想一想,一个是父亲扛树的背影,一个是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亲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考题回放
  阅读自“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回答问题。(2009年湖北咸宁卷)
  1.结合文意,说说“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一句中两个“须”字的含义,并简述连用两个“须”字的作用。
  2.下列两句话是典型的动作神态描写,请说说它们表现了什么?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太漂亮”在文中指父亲说话不中听。
  B.本文从“背影”这个獨特的视角,通过儿子的眼睛记录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巧。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明我对父亲的关爱不理解。
  D.作者运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
  4.请仔细揣摩下面的句子,提出一个质疑性的问题。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参考答案
  知识把握
  1.父子浦口车站送别;父亲对儿子的爱(关怀、体贴……)和自己为当时对父亲行为的不理解而感到内疚(自责、悔恨)的心情。
  2.以“背影”为题,贯穿全文,既是全文的线索,又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便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浓缩在“背影”这一特殊的外貌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天地,集中反映父亲的内在精神,耐人寻味。
  3.渲染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爱形成对比,更能衬出父爱的崇高伟大。
  4.①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②望父买橘,父子离别,感动之泪;③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感伤之泪;④再现背影,泪光莹莹,伤心之泪。
  读后一思
  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爱的赞美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考题回放
  1.“须”是必须的意思。作用:①突出了父亲买橘子时,横穿铁路,攀爬月台的不容易。②为下文“我”的感动张本。
  2.作者通过典型的神态描写,一是形象地表现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艰辛,二是凸显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3.A 解析:非父亲说话不中听,而是“我”不理解父亲。
  4.示例:既然父亲说“身体平安”,为什么又说“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其他文献
也许你不知道阿西莫夫,但一定喜欢“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那超乎想象的银河帝国,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孩子们无不为之着迷。对,他们的作者便是被誉为“神一样的男人”的阿西莫夫。今天,我们就来研读他的作品,探究他为什么会有想象力如此强大的思维。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
期刊
我在路上撿到一个家用电器,然后把它装在书包带回了家。爸爸看了后说,捡的这是空调。
期刊
守株待兔,就是睡在樹旁,守侯兔子吃完草,待会一起回去。
期刊
还记得普希金的几句诗吗?“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在成长的路途上,有鲜花,有笑脸,有阻碍,甚至有险滩;在这条路途上,我们会笑,会哭,会流汗,也会流泪。但一切终将过去,感念美好,只留下难忘的记忆供我们回味。  真题回放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以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
期刊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我们在一场风雪,一程花开的轮回里不曾停歇。  回首过往,曾经欢喜过、迷茫过、温暖过、伤心过……一帧帧真实的画面伴随着时光的光与影,被我们呵护在掌心,微笑着融入灵魂的深处。  相信不管時光如何流逝,有些美好注定会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永恒——
期刊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文题一: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他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
期刊
真题回放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师点评  这是一道“提示语+命题式”的命题作文,命题为独词式。要写好这一命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期刊
走近作者  谢倩霓,出生于江西省修水县。她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定居上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创作成长小说,现已出版二十多部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媒体评论  一幅画引出的关于青春与成长的故事。很耐看、很好看的青春期心理小说,非常适合推荐给当下情感萌动、怀揣梦想的年轻女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心理教师 刘丽秋  这
期刊
华章溢彩  忧 天  顾 城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品读  诗人顾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写出了诗,而不是一脚踏空,漂行在宇宙里,美景都来不及驻足,深情都来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广大,足够人心驰骋,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
期刊
有人说:“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好,而是缺少发现和发现之后的心灵共鸣。”是啊,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甚至平淡的瞬间,其实都蕴含着美好的元素,等待我们去发现,去珍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來品读翁秀美的散文《美好正在一瞬间》,来感念生活的美好吧!  时文赏析  何谓美好?《庄子》给出的答案是“人见而说(同“悦”)之者”,也就是说,美好其实是某些事物给人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让人舒服的,令人愉悦的。可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