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顶层设计”这个词盛行之前,中国通信行业就已经做了一个优秀的“顶层设计”。
当然,它的前提是,只讨论大国技术的抉择,不涉及行业管理与政策制度。
1999年,经过投票推选,原中国邮电部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TD-SCDMA正式成为第三代国际通信标准。
TD-SCDMA纯属技术名词,但在草拟人李世鹤(原邮电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大唐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在美国向周寰(原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后调任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介绍时,它被赋予了另外一个涵义:超越(Super)CDMA。
CDMA也是国际第三代通信标准,这个由高通公司提出的技术规范,是到目前为止,全球通信行业唯一一个由公司技术,越过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直接一步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
CDMA给高通公司带来的成功,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在4G时代,CDMA将退出主流市场。尽管从CDMA技术向LTE FDD仍然存在平滑演进途径,但最佳的平滑演进技术,仍然属于WCDMA—由欧洲阵营主导的3G标准。
TD-SCDMA的起步较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WCDMA的早期性研究,从1988年就开始了;而CDMA更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高通公司将其引入蜂窝通信技术领域,并早在1995年就实现商用组网。而TD-SCDMA真正意义上的规范起草是在1998年,第一个试验网组建则已经是2005年了,还只是由高校研究实验室所实施。
起步较晚和产业链的滞后,成为TD-SCDMA被业界诟病的重要原因,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使全球范围内盈利能力最强的中国移动承担其建设和运营,也没有获得足够成功,曾经试图进行的全球化推广,也举步维艰。
但这并不妨碍中国通信业在TDD制式和技术领域内取得成就的决心。
2010年,在确定由TD-SCDMA延续的TD-LTE成为第四代国际标准之后,在3G时代感觉彷徨无依、后退无路的中国移动,选择了大干快上,在4G牌照尚未发放前,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通信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试验网”:多达20万个基站。
要知道,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Verizon,其3G基站总数也只有20万个左右,其4G网络建设号称大手笔,在2013年部署的LTE基站数量,也只有5000个左右。
在这个通信技术标准专利高度分散的时代,通信标准的兴衰,看似已经失去以举国之力支撑其发展的意义。
但事实上,由于电信设备提供商以运营商合同为主要诉求,所以往往正是这种国家主导的机制,成为电信设备市场格局与发展轨迹的决定性因素。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北电网络的破产,美国朗讯科技被来自欧洲的阿尔卡特合并,北美电信设备商逐渐失去在全球角逐竞技的活力。
同样失去昔日光芒的,还有日本电信设备商们。因为采取和全世界都不一样的3G制式,又缺乏如中国市场这般广阔的容量,使得NEC、富士通、三菱等企业已成往日烟云。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华为,成为和全球领头羊爱立信一争高下的新贵,而同样来自中国的中兴通讯,也逐步打开了全球化局面。
要知道,包括美国(3.15亿)、法国(6400万)、英国(6300万)、俄罗斯(1.44亿)、日本(1.26亿)、德国(8500万)在内,总共也只有不到8亿人口,而2013年10月底,中国移动电话总用户数已然高达12.16亿(以号码计算)。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成为中国将TD-LTE这一由中国主导的4G标准打入商业主流,甚至全球主流市场的底气所在。
目前,已有17个国家的21个TD-LTE网络投入商用,在未来,数量还将更多,规模也将更大,这已经没有悬念。
此前,中国在一些领域“市场换技术”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而在通信领域,以中国市场换取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已成为新的经验。
当然,它的前提是,只讨论大国技术的抉择,不涉及行业管理与政策制度。
1999年,经过投票推选,原中国邮电部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TD-SCDMA正式成为第三代国际通信标准。
TD-SCDMA纯属技术名词,但在草拟人李世鹤(原邮电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大唐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在美国向周寰(原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后调任大唐电信集团董事长)介绍时,它被赋予了另外一个涵义:超越(Super)CDMA。
CDMA也是国际第三代通信标准,这个由高通公司提出的技术规范,是到目前为止,全球通信行业唯一一个由公司技术,越过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直接一步上升为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
CDMA给高通公司带来的成功,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在4G时代,CDMA将退出主流市场。尽管从CDMA技术向LTE FDD仍然存在平滑演进途径,但最佳的平滑演进技术,仍然属于WCDMA—由欧洲阵营主导的3G标准。
TD-SCDMA的起步较晚,是无法回避的事实。WCDMA的早期性研究,从1988年就开始了;而CDMA更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高通公司将其引入蜂窝通信技术领域,并早在1995年就实现商用组网。而TD-SCDMA真正意义上的规范起草是在1998年,第一个试验网组建则已经是2005年了,还只是由高校研究实验室所实施。
起步较晚和产业链的滞后,成为TD-SCDMA被业界诟病的重要原因,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即使全球范围内盈利能力最强的中国移动承担其建设和运营,也没有获得足够成功,曾经试图进行的全球化推广,也举步维艰。
但这并不妨碍中国通信业在TDD制式和技术领域内取得成就的决心。
2010年,在确定由TD-SCDMA延续的TD-LTE成为第四代国际标准之后,在3G时代感觉彷徨无依、后退无路的中国移动,选择了大干快上,在4G牌照尚未发放前,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通信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试验网”:多达20万个基站。
要知道,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Verizon,其3G基站总数也只有20万个左右,其4G网络建设号称大手笔,在2013年部署的LTE基站数量,也只有5000个左右。
在这个通信技术标准专利高度分散的时代,通信标准的兴衰,看似已经失去以举国之力支撑其发展的意义。
但事实上,由于电信设备提供商以运营商合同为主要诉求,所以往往正是这种国家主导的机制,成为电信设备市场格局与发展轨迹的决定性因素。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北电网络的破产,美国朗讯科技被来自欧洲的阿尔卡特合并,北美电信设备商逐渐失去在全球角逐竞技的活力。
同样失去昔日光芒的,还有日本电信设备商们。因为采取和全世界都不一样的3G制式,又缺乏如中国市场这般广阔的容量,使得NEC、富士通、三菱等企业已成往日烟云。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华为,成为和全球领头羊爱立信一争高下的新贵,而同样来自中国的中兴通讯,也逐步打开了全球化局面。
要知道,包括美国(3.15亿)、法国(6400万)、英国(6300万)、俄罗斯(1.44亿)、日本(1.26亿)、德国(8500万)在内,总共也只有不到8亿人口,而2013年10月底,中国移动电话总用户数已然高达12.16亿(以号码计算)。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成为中国将TD-LTE这一由中国主导的4G标准打入商业主流,甚至全球主流市场的底气所在。
目前,已有17个国家的21个TD-LTE网络投入商用,在未来,数量还将更多,规模也将更大,这已经没有悬念。
此前,中国在一些领域“市场换技术”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而在通信领域,以中国市场换取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已成为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