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课应洋溢着独特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魅力,应该是一把解读人文性的钥匙。我们要给学生搭建的就是一个阅读的平台,鼓励学生对文本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沟通,唤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以利于学生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并从心灵深处确立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主题词】 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人物关系。我们中国人特别看重兄弟情谊,比如说我们俩关系非常好,我们会怎么形容呢?情同手足。是啊,同胞兄弟,有着骨肉亲情的联系,那么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通过问题简单明了的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并且为重点突破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做好基础。他们和于勒不仅仅是兄弟关系啊,所以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主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还有哪些关系呢?"
要透彻分析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还必须有一个感性的抓手,我发现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并且引导学生按照时间段找出来。然后再按照对于勒不同的说法进入文字。
之后我们首先进入到第一板块的研讨。称于勒为坏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如何,是什么原因。这部分文字比较明白,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地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于勒糟蹋钱被菲利普夫妇赶出家门。这里兄弟俩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
紧接着进入到第二板块,为什么后来又称于勒为好心的呢?是什么关系?这部分的文字相对生动。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菲利普在栈桥上说的话,体会他当时殷切之情,对比前面对于勒的无情,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于勒有钱的关系。于勒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一下子从债务人变成了财神,施舍者,而菲利普夫妇和他成了救济者和被救济者的关系。
第三步进入到小说的高潮部分,为什么后来称于勒为贼了呢?这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我们沉下来重点研读的部分。
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菲利普夫妇前后变化最明显的句子,说说在你眼中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于勒有钱的时候菲利普夫妇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于勒没有钱的时候菲利普夫妇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抓重点词句,把握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从而读出人物的情感。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此时他们明明是兄弟关系却又像毫无关系。在精读这些文字之后,再提出"在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的面具下,真正维系他们的关系的是什么?"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说出"金钱关系",教师可以顺势完成板书,一个铜钱的图案,在钱眼里的就是一个钱字。正象一副对联概括的"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通过对联,学生可以对小说人物、情节等便有了一个艺术性的概括。
紧接着我又提出让学生合作探究一个问题: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是不是只能让我们憎恶呢?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我决定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来共同探究。
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通过热议,他们发现:无论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都是悲剧性的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既可鄙,又可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辨的看人物。
在本文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个性化表达自己的想法,假如你是菲利普夫妇,在这样的生活际遇之下,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之下,面对着你的穷困潦倒的弟弟,面对着曾经伤害过你的弟弟,你又会怎样来对待他呢?我启发学生,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都会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贪婪自私都可能產生,一旦面临着利益的诱惑,到那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反省,多一点亲情善良,少一点金钱自私,生活会回报我们更多的美好!在这个环节,随着学生个性化素材的生成,课堂呈现出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新课标倡导体验性阅读,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初中学生正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读《我的叔叔于勒》就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从本文的教学中,我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找准突破口,提挈全篇。
先声夺人,一个精彩的导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是重要的。正如行军打仗,如果谋划得当,巧妙突破,便势如破竹,轻松占据城池。在教学课文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一问题,找到切入点,从而带动全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便很容易达到,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样,从主问题入手进行教学,为整篇课文的教学蓄势兴波,降低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理解的难度,并富有激情地对学生进行了人生指导,导入方式颇具匠心,显示出教师的教学艺术,为语文阅读课设置了一个好的突破口,从而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思路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等),理出文脉,从而对课文的行文思路有明晰的认识,对全文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就能高屋建瓴,产生整体感知的意识。初中课本中有少说明或议论性质的文章,本身层次清晰,如果将主要信息提取,全文内容一目了然。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通过疏理课文,能把作者最集中的意思直观地揭示出来,思路的明晰化使学生领会出作者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并意识到行文的严谨,对他们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了概括性的提示信息以外,课文中还常有一些含蓄深刻,揭示主旨或蕴含丰富的关键句,这是作者思考的结晶,应该培养学生对这些语句敏锐的感受力,抓住了重要的信息,就等于抓住了课文的核心,也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设置核心问题,深入探究。
在语文课堂上,常听到老师接二连三地向学生发问,一问一答,步步紧逼,甚至于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给学生揣摩的时间,更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气氛紧张,有时候,课堂的热闹掩盖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因为缺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而少了学生的独立见解。问题太杂,必然导致分解过细,易于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引发精神上的倦怠。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摆脱肤浅,走向深刻。可以运用"主问题"引导法构建课堂教学核心内容。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问题简单明了的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并且为重点突破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做好基础。他们和于勒不仅仅是兄弟关系啊,所以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主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还有哪些关系呢?"然后透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于勒为坏蛋的时候,兄弟俩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后来称于勒为好心的时候,他们是救济者和被救济者的关系;称于勒为贼的时候,他们明明是兄弟关系却又像毫无关系。在精读这些文字之后,再提出"在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的面具下,真正维系他们的关系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说出是"金钱关系",这就为重难点的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课堂上当问题呈现后,还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留白",一般1-2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可别小看了这1-2分钟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这使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观点,是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交流碰撞、取长补短、思辨感悟,而不是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等待灌输的听客、看客。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交流中体会发现的喜悦感,在与同学思维的火花碰撞中,辨析理解的偏差狭窄与准确全面。
设置能统筹全篇,内涵丰富的"大"问题,既可以整合全文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既可以改革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综合的能力,可谓一石多鸟。新课标倡导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文走向生活,我们要给学生搭建的就是一个阅读的平台。
以上方式,只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尝试。语文的课堂应该就是知识的超市,就是生命的狂欢地,但正像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又教无定法,教法的选择还是要因文而异,怎样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摸索。高效课堂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真功夫。"真正用我们的智慧和心血去塑造一个高效的课堂,那是一个语文老师一生的追求。个性化的阅读,才能给学生提供更美味的心灵鸡汤,和学生快乐分享语文的盛宴,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
【主题词】 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人物关系。我们中国人特别看重兄弟情谊,比如说我们俩关系非常好,我们会怎么形容呢?情同手足。是啊,同胞兄弟,有着骨肉亲情的联系,那么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通过问题简单明了的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并且为重点突破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做好基础。他们和于勒不仅仅是兄弟关系啊,所以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主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还有哪些关系呢?"
要透彻分析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还必须有一个感性的抓手,我发现可以好好利用一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并且引导学生按照时间段找出来。然后再按照对于勒不同的说法进入文字。
之后我们首先进入到第一板块的研讨。称于勒为坏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如何,是什么原因。这部分文字比较明白,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很快地得到这样的结论--因为于勒糟蹋钱被菲利普夫妇赶出家门。这里兄弟俩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
紧接着进入到第二板块,为什么后来又称于勒为好心的呢?是什么关系?这部分的文字相对生动。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菲利普在栈桥上说的话,体会他当时殷切之情,对比前面对于勒的无情,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于勒有钱的关系。于勒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一下子从债务人变成了财神,施舍者,而菲利普夫妇和他成了救济者和被救济者的关系。
第三步进入到小说的高潮部分,为什么后来称于勒为贼了呢?这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我们沉下来重点研读的部分。
引导学生对比朗读菲利普夫妇前后变化最明显的句子,说说在你眼中他们是怎么样的人?于勒有钱的时候菲利普夫妇是这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于勒没有钱的时候菲利普夫妇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抓重点词句,把握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从而读出人物的情感。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此时他们明明是兄弟关系却又像毫无关系。在精读这些文字之后,再提出"在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的面具下,真正维系他们的关系的是什么?"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说出"金钱关系",教师可以顺势完成板书,一个铜钱的图案,在钱眼里的就是一个钱字。正象一副对联概括的"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通过对联,学生可以对小说人物、情节等便有了一个艺术性的概括。
紧接着我又提出让学生合作探究一个问题: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是不是只能让我们憎恶呢?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难点,我决定做学生平等中的首席,通过师生互动、平等对话,来共同探究。
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通过热议,他们发现:无论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都是悲剧性的人物,生活在社会底层,既可鄙,又可怜!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辨的看人物。
在本文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个性化表达自己的想法,假如你是菲利普夫妇,在这样的生活际遇之下,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之下,面对着你的穷困潦倒的弟弟,面对着曾经伤害过你的弟弟,你又会怎样来对待他呢?我启发学生,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都会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那个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贪婪自私都可能產生,一旦面临着利益的诱惑,到那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反省,多一点亲情善良,少一点金钱自私,生活会回报我们更多的美好!在这个环节,随着学生个性化素材的生成,课堂呈现出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新课标倡导体验性阅读,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初中学生正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读《我的叔叔于勒》就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从本文的教学中,我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找准突破口,提挈全篇。
先声夺人,一个精彩的导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是重要的。正如行军打仗,如果谋划得当,巧妙突破,便势如破竹,轻松占据城池。在教学课文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一问题,找到切入点,从而带动全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便很容易达到,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样,从主问题入手进行教学,为整篇课文的教学蓄势兴波,降低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理解的难度,并富有激情地对学生进行了人生指导,导入方式颇具匠心,显示出教师的教学艺术,为语文阅读课设置了一个好的突破口,从而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提取主要信息,理清思路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主旨句等),理出文脉,从而对课文的行文思路有明晰的认识,对全文结构有整体的把握,就能高屋建瓴,产生整体感知的意识。初中课本中有少说明或议论性质的文章,本身层次清晰,如果将主要信息提取,全文内容一目了然。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通过疏理课文,能把作者最集中的意思直观地揭示出来,思路的明晰化使学生领会出作者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并意识到行文的严谨,对他们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除了概括性的提示信息以外,课文中还常有一些含蓄深刻,揭示主旨或蕴含丰富的关键句,这是作者思考的结晶,应该培养学生对这些语句敏锐的感受力,抓住了重要的信息,就等于抓住了课文的核心,也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设置核心问题,深入探究。
在语文课堂上,常听到老师接二连三地向学生发问,一问一答,步步紧逼,甚至于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给学生揣摩的时间,更不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气氛紧张,有时候,课堂的热闹掩盖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因为缺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而少了学生的独立见解。问题太杂,必然导致分解过细,易于让学生产生思维疲劳,引发精神上的倦怠。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能真正的得以实现。
教师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摆脱肤浅,走向深刻。可以运用"主问题"引导法构建课堂教学核心内容。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问题简单明了的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并且为重点突破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做好基础。他们和于勒不仅仅是兄弟关系啊,所以这里就可以提出一个主问题"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还有哪些关系呢?"然后透彻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于勒为坏蛋的时候,兄弟俩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后来称于勒为好心的时候,他们是救济者和被救济者的关系;称于勒为贼的时候,他们明明是兄弟关系却又像毫无关系。在精读这些文字之后,再提出"在温情脉脉的亲情关系的面具下,真正维系他们的关系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说出是"金钱关系",这就为重难点的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课堂上当问题呈现后,还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留白",一般1-2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可别小看了这1-2分钟学生独立思考时间,这使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观点,是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和别人交流碰撞、取长补短、思辨感悟,而不是一个毫无思想和主见的、等待灌输的听客、看客。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交流中体会发现的喜悦感,在与同学思维的火花碰撞中,辨析理解的偏差狭窄与准确全面。
设置能统筹全篇,内涵丰富的"大"问题,既可以整合全文的知识点,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助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既可以改革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综合的能力,可谓一石多鸟。新课标倡导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文走向生活,我们要给学生搭建的就是一个阅读的平台。
以上方式,只是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一些尝试。语文的课堂应该就是知识的超市,就是生命的狂欢地,但正像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又教无定法,教法的选择还是要因文而异,怎样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需要每一位语文老师有针对性地摸索。高效课堂是"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真功夫。"真正用我们的智慧和心血去塑造一个高效的课堂,那是一个语文老师一生的追求。个性化的阅读,才能给学生提供更美味的心灵鸡汤,和学生快乐分享语文的盛宴,但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但愿我们的学生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