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表达效果,指的是某种形式的语言因其变化特点而在具体环境中所达到的效果。过去高中文言语法教学,往往只分析语法特点,忽略这种语法在语言上所达到的表达效果。教师讲授抽象的语法术语,繁琐枯燥;学生忙于识记大量的词义、词性及句式的变化,学习效率下降。现在我们将二者结合,试着从表达效果的角度来解读语法,再促进语法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文言文第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浅易的文言文,有了一些文言积累。进入高中,学生们求知欲望增强,理性思维提高,有必要对文言语法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既要分析理解文言语法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更应整合三维目标,重视“言文合一”,依循文本内容探究品赏文言语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这符合高一新生的认知基础与学习方向。举例如下。
一、词类活用,语意迁移,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这里活用为动词,释为“驻扎”。結合当时晋、秦、郑三方军事态势,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动词,却包含了丰富的行为意义。用“军”字,我们展开联想、想象,仿佛看到秦、晋两军浩浩荡荡,杀气腾腾的气势,突显了郑国当时危险的处境,这比单纯用“驻扎”一类动词效果要好得多。在语言表达上,语意更清晰,更形象,凸显情境。词语简洁,但包蕴的信息量丰富,表现力强。
还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烛之武使秦军退却,突出了人物的作用,体现出古今语言的差异,用语凝练而生动;“夜缒而出”中的“夜”字,形象地表现出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不顾个人安危,以国家利益为上勇敢无畏的精神。
二、人物称谓,机智应变,展现语言表达技巧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公,笔者认为翻译成郑伯,比译成“郑文公”好,郑文公的“公”是對诸侯王的尊称,不是爵位。周朝,封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公、秦伯,不同的称呼体现出等级的差异,也为烛之武利用两国历史上的矛盾埋下伏笔。子,敬辞,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郑伯称烛之武为“子”, 放低身段,勇于承认错误,这是晓之以情。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秦穆公的尊称,但不直接称呼对方,却说不敢劳您大驾,不敢直接与您说话,而只能请您手下办事员转达。为了获得对方的好感,解除其戒心,烛之武用语是多么的低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远指代词,与近指代词“这个人”相比,带有不满的语气,再结合文中写历史上秦晋之好的事件,就更能体会出秦晋两国微妙的同盟关系。
语言的得体表达,因对象、目的、场合不同,而体现出了不同的语气与感情倾向,表现了人物高超的论辩艺术,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通假字,了解古人语言表达需要,理解文字演变过程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上面所举的三个字具有以下特点:都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即“因音通假”,通假字都比本字形体简单,规律很明显。有些学生就简单认为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别字,或记诵者只记其读音,未记其形,既然是错写,现代人为什么不直接将“通假字”直接改过来?其实,语言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通假字作为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古代造字时代文字系统不成熟,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再有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规范观念不强,由于通假字一般都比本字形体更易写,书写效率高很多,容易出现通假字;另外古汉语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比如避讳等也容易出现通假现象。现在看来,通假字是古人在特定时境下,为表达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特殊语言处理方式,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了解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再去体会本字的表达效果,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
四、虚词,再现语境,暗含语意、语气的细微变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矣,语气助词,表示已经老了,“矣”和“已”两个语气词连用,表遗憾、怀才不遇的意味。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此句之前,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这一句“亦”,副词,有“同样”、“也是”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将国家命运与个人联系起来,这是晓之以理,语重心长,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吾其还也”
也,语气助词,译成“吧”,与语气副词“其”合用,表示商量而又无可奈何的意味。
小虚词,大作用,虚词其实与人物心理情态密切相关,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变化:烛之武深明大义,郑伯勇于承认错误,晋文公审时度势,隐忍不发。
五、介宾短语后置,特意而为之,突出表达重点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1920年从西方引入的,在中国古代文书中,标点符号很简单,句中用点顿,句末用句号,复杂的语意语法关系更多的是靠通过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词句的调整变化来实现的,介宾短语后置就是其中的一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我们回顾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理清了历史矛盾后,再看这个句子的介宾短语后置,就觉得很合理。首先突出了句子的主干,郑的是“无礼”,而且有“贰”心,理亏在先;其次也突出了后置的介宾短语语意,得罪了强大的晋国,又从属于郑国,处境非常不利。从表达效果上看,一箭双雕,句子主干在前,句子干净利落,突出了语意,介宾短语后置,又使两状语得到强化,表达效果更加明显。
还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宾短语后置,突出了“言”之急,表现了郑国的军情的危急,也有了后文郑伯向烛之武认错的客观基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先说亡郑,再只说不利于君,分化瓦解秦晋同盟。
从语言的表达效果出发,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在语境中体会语法之妙。从感性到理性,内容富有启发性,目标达成具有实效,从而完成文言语法教学“识记——探究——品赏”的认知过程。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个方向,引导学生站上思维的高地,深入持久地学习文言文,从而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会学语文,喜欢语文,并获得审美享受。
作者简介:
曲东纪,职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所教年级:高三。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文言文第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浅易的文言文,有了一些文言积累。进入高中,学生们求知欲望增强,理性思维提高,有必要对文言语法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既要分析理解文言语法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更应整合三维目标,重视“言文合一”,依循文本内容探究品赏文言语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这符合高一新生的认知基础与学习方向。举例如下。
一、词类活用,语意迁移,增强文章表达效果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这里活用为动词,释为“驻扎”。結合当时晋、秦、郑三方军事态势,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动词,却包含了丰富的行为意义。用“军”字,我们展开联想、想象,仿佛看到秦、晋两军浩浩荡荡,杀气腾腾的气势,突显了郑国当时危险的处境,这比单纯用“驻扎”一类动词效果要好得多。在语言表达上,语意更清晰,更形象,凸显情境。词语简洁,但包蕴的信息量丰富,表现力强。
还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烛之武使秦军退却,突出了人物的作用,体现出古今语言的差异,用语凝练而生动;“夜缒而出”中的“夜”字,形象地表现出烛之武在国难当头,不顾个人安危,以国家利益为上勇敢无畏的精神。
二、人物称谓,机智应变,展现语言表达技巧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公,笔者认为翻译成郑伯,比译成“郑文公”好,郑文公的“公”是對诸侯王的尊称,不是爵位。周朝,封各诸侯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公、秦伯,不同的称呼体现出等级的差异,也为烛之武利用两国历史上的矛盾埋下伏笔。子,敬辞,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郑伯称烛之武为“子”, 放低身段,勇于承认错误,这是晓之以情。
“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秦穆公的尊称,但不直接称呼对方,却说不敢劳您大驾,不敢直接与您说话,而只能请您手下办事员转达。为了获得对方的好感,解除其戒心,烛之武用语是多么的低调。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远指代词,与近指代词“这个人”相比,带有不满的语气,再结合文中写历史上秦晋之好的事件,就更能体会出秦晋两国微妙的同盟关系。
语言的得体表达,因对象、目的、场合不同,而体现出了不同的语气与感情倾向,表现了人物高超的论辩艺术,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三、通假字,了解古人语言表达需要,理解文字演变过程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上面所举的三个字具有以下特点:都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即“因音通假”,通假字都比本字形体简单,规律很明显。有些学生就简单认为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别字,或记诵者只记其读音,未记其形,既然是错写,现代人为什么不直接将“通假字”直接改过来?其实,语言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通假字作为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更深层的原因是古代造字时代文字系统不成熟,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再有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规范观念不强,由于通假字一般都比本字形体更易写,书写效率高很多,容易出现通假字;另外古汉语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比如避讳等也容易出现通假现象。现在看来,通假字是古人在特定时境下,为表达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特殊语言处理方式,这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了解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再去体会本字的表达效果,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通假字。
四、虚词,再现语境,暗含语意、语气的细微变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矣,语气助词,表示已经老了,“矣”和“已”两个语气词连用,表遗憾、怀才不遇的意味。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此句之前,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这一句“亦”,副词,有“同样”、“也是”的意思,起强调作用,将国家命运与个人联系起来,这是晓之以理,语重心长,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吾其还也”
也,语气助词,译成“吧”,与语气副词“其”合用,表示商量而又无可奈何的意味。
小虚词,大作用,虚词其实与人物心理情态密切相关,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变化:烛之武深明大义,郑伯勇于承认错误,晋文公审时度势,隐忍不发。
五、介宾短语后置,特意而为之,突出表达重点
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是1920年从西方引入的,在中国古代文书中,标点符号很简单,句中用点顿,句末用句号,复杂的语意语法关系更多的是靠通过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词句的调整变化来实现的,介宾短语后置就是其中的一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我们回顾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理清了历史矛盾后,再看这个句子的介宾短语后置,就觉得很合理。首先突出了句子的主干,郑的是“无礼”,而且有“贰”心,理亏在先;其次也突出了后置的介宾短语语意,得罪了强大的晋国,又从属于郑国,处境非常不利。从表达效果上看,一箭双雕,句子主干在前,句子干净利落,突出了语意,介宾短语后置,又使两状语得到强化,表达效果更加明显。
还有“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宾短语后置,突出了“言”之急,表现了郑国的军情的危急,也有了后文郑伯向烛之武认错的客观基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先说亡郑,再只说不利于君,分化瓦解秦晋同盟。
从语言的表达效果出发,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在语境中体会语法之妙。从感性到理性,内容富有启发性,目标达成具有实效,从而完成文言语法教学“识记——探究——品赏”的认知过程。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个方向,引导学生站上思维的高地,深入持久地学习文言文,从而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会学语文,喜欢语文,并获得审美享受。
作者简介:
曲东纪,职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所教年级: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