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好“江南文化”高新篇章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ShiJia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第十三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暨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开幕,11个国家近300件工艺艺术品参展
  苏州传统工艺因其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经济,形成了良性的产业生态。
  为全面落实苏州市《“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作为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分会场活动,9月23日,2021第十三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暨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在苏州高新区马山会议中心开幕。
  本次刺绣文化艺术节以“智绣新篇,数字非遗”为主题,揭牌启动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和创新发展实验室等一系列文化创新载体平台,邀请11个国家的艺术家、近300件工艺艺术品参展,为镇湖刺绣注入当代艺术和科技的新活力、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
  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高新区毗邻2500年建城史的姑苏古城,是江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太湖、大阳山、京杭运河等巧夺天工的自然禀赋,与刺绣、缂丝、关席等独具匠心的苏工苏作交相辉映,共同绘就出“真山真水园中城,科技人文新天堂”的高新画卷。这里经济实力雄厚,文化自信“底气”坚实,全区上半年实现GDP779亿元、增长15.7%,位列苏州第一,文化产业增加值54.7亿元,占GDP比重7.02%,文化企业突破2300家。
  苏绣小镇连续两年入选全国特色小镇50强,苏绣作品屡获国内外殊荣,《初心盛放》作品以中共江苏省委名义敬赠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共一大纪念馆,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成为苏州文化“新三朵花”。腾讯数字产业基地、新浪苏南中心、喜马拉雅“声动高新”、线上“苏作馆”等一批数字文化项目在此集聚。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原会长、现顾问周郑生介绍,本届刺绣文化艺术节呈现了传统工艺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创新加入苏州工艺双年展,汇集了国内外形式多样的优秀艺术作品,也是中国工艺与国际工艺的大融合。
  早在2021年4月9日,苏州市高新区镇湖镇进行了苏州工艺双年展启动了第一次项目,艺术家代表和工艺美术大师进行了一对一的结对仪式。15名当代艺术家与15名刺绣大师进行合作创作。在此项目中,苏绣的传承与发展与当代艺术互促互进,共同完成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创新。
  本届艺术节是一次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准的艺术盛会,影响力逐年提升,始终展现出蓬勃生机,成为引领全国刺绣产业发展的精彩典范。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将以本届艺术节成功举办为新的起点,进一步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和镇湖街道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结合“江南文化”品牌的塑造,着力探索苏绣文化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打造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苏州高新样板。
  优秀传统文化亮点纷呈
  本届刺绣文化艺术节的一大亮点是举办了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日本、韩国等国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也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以“工艺之道”为主题,讨论工艺的形式、界限和创作方法,这是国际上首次“工艺双年展”,首次将当代艺术与工艺进行混融叙事,链接了工艺、艺术与生活空间。展览策划初期就启动了多个合作项目,工艺美术大师与当代艺术家合作创作项目,国际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家苏州驻地创作项目,以及从国际和国内征选的工艺艺术品、工艺生活用品都在此次展览中亮相。技术发展时代的创造性都产生于不同领域的碰撞,此次展览带来了一场当代艺术与当代工艺的对话。
  开幕式上,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国驻上海领事馆相关负责人发来视频贺电,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艺术盛会开幕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国际当代艺术交融发展,深化国际文化交流。
  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邀请了国际和国内近300件工艺艺术品,共11个国家参展。双年展特邀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教授为总策展人,他参加过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本次双年展展览的工艺范围涵盖了刺绣、编织、雕刻印、构造,以及生活美学空间。艺术形式有架上刺绣、多材料纤维编织艺术、金属雕塑、木刻版画、纸雕艺术、机械艺术、装置艺术、漆器构造、印染织物等。展览从策划到开幕的准备历时八个月之久,启动了工艺美术大师与当代艺术家合作创作项目、国际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家苏州驻地创作项目。
  讲好“江南文化”的高新区故事
  开幕式上,裸心泊非遗体验中心揭牌。2020年,苏州高新区携手裸心集团在镇湖打造了高端度假村项目。此次双方再度携手,将裸心元素与非遗元素相结合,打造裸心泊非遗体验中心,让大家零距离感触国家非遗苏绣之美。
  金秋九月,正是旅游好时节。苏州高新区非遗旅游线路发布上线。高新区依托辖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打造“江南树山 绿野寻踪”“奢享湖岛 艺享非遗”“高新苏绣非凡之旅”“邂逅古今 当古今‘网红’相遇”四条特色非遗旅游路线,并在同程旅行、君到姑苏平台上正式发布,以旅游彰显非遗魅力,推动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
  会上,还举行了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和创新发展实验室启动仪式。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验室建设。此次,苏州高新区携手腾讯集团共同打造国家级非遗(苏绣)传承和创新发展实验室,推动苏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锐捷苏绣云桌面发布。锐捷网络是行业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8月,锐捷网络与苏州高新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云桌面事业部全球总部落地蘇州高新区。此次双方合作推出“锐捷苏绣云桌面”,让镇湖苏绣走上“云端”走向全球。
  双年展国际工艺大奖颁奖盛典举行。此次双年展以“工艺之道”为主题,共邀请11个国家近300件艺术品参展。经过评审团评审,共评出了哲匠奖、高新奖、镇湖奖等多个奖项。
  最后,苏州工艺双年展揭幕暨巨幅苏绣《锦绣长江》首发。苏绣巨作《锦绣长江》是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艺术总监谭晓明担任总策划,著名刺绣艺术家姚建萍领衔绣制而成,作品长18米高4.5米,这是传统非遗艺术在现代生活的一次全新尝试。
  苏州高新区将以本届活动为契机,擦亮镇湖刺绣的金字招牌,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诠释好“江南文化”的高新故事,绣出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
其他文献
“孩子们忙,但还是希望有人可以陪陪我、说说话。”“不喜欢死气沉沉的生活,希望有同龄人聊聊过往,有年轻人聊聊现在和未来。”“但愿心脏和血压别来‘闹事’,身体健康是保障。再者就是吃得穿得好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这些都是老年人的肺腑之言,如何实现,如何成就他们理想的生活,催生了今天养老产业的日渐崛起。  在我国,养老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当前,养老产业市场高达10.29亿元。据中国社科院《中
期刊
老大爷购买保健品被骗,大妈旅游拍照挥舞丝巾,爸妈转发健康养生文……这些见得多了,难免暗自嘲笑两声。其实,老年人要是耍起酷来,可能就没年轻人啥事了。不信,你看看下面这位老人。  翁国良是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78岁退休眼科教师。退休前,他对自己老年生活已有规划,跟着在校学生一块儿旁听电脑课,边听边自学各个图文影像处理软件。做啥用?他并不知,先学了再说。殊不知,等他成为电脑达人后,带给大众一连串的
期刊
绿色空间让生活更美好,口袋公园让城市更精致。小而美的“口袋公园”,绝对是近两年市民家门口的“小确幸”。  蜿蜒的步道、青翠的树木、缤纷的花卉、整齐的草坪……眼下,行走在吴中,出门就能看到一幅自然图画,可以惬意地休息一下。一处处“口袋公园”,成为繁华闹市区中的静谧之地,附近的居民在这里纳凉聊天、健身休闲或打打棋牌,小小的空间,带给人们小小的幸福感。  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口袋公园”,不仅装点了城市容颜
期刊
似盛夏一般炙热的国庆假期,太湖畔一个新兴村落翩然而至,带来一丝秋的凉爽与惬意。林渡暖村,安顿心灵的耕读村落,于国庆第一天,暖心启幕。太湖畔网红专列小火车正式发车,带游人缓缓驶入林渡暖村的梦幻世界,小丑、音乐、营地、花海完美融合,林渡陶庐的陶器展正在如火如荼上演……  横泾林渡暖村揭开面纱  国庆长假的第一天,林渡暖村启幕仪式暨新村民招募大会在横泾举行。横泾拥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深厚的吴地太湖农耕
期刊
与从前相比,人的寿命延长了,但毕竟还是有限的。年岁渐长,脸上刻上一道道皱纹,白发多了一根又一根。年华流逝,身体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经历了生命的喧嚣,来到了安静的晚年。孤独、衰老、焦虑、抑郁、失落、恐慌,负面的情绪一时间全部涌来。  暮年已来,无论是有过荣光和传奇的老人,还是一生平平无奇的老人,都躲不过岁月匆匆。年岁上去了,大家都只剩一个共同的身份:老人。  衰老不可避免,躲也躲不过。如何面对衰老,
期刊
养老问题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40岁、50岁、60岁,生活都和养老息息相关。当你20岁、30岁时,面临的是父母的养老问题,当年纪再大一些时,面临的就是自己的养老问题。那么以下人们关心的“养老问题”,给你解答。  问题1: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养老?  中国有句古话叫“未雨绸缪”,意思是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就考虑到下雨时的需求,以免风雨来时措手不及。对于养老这件事,同样适用。
期刊
名人故居如果空有房子,只是躯壳,有了记忆,有了故事,才有灵魂,才会生动,才有寄托,才有传承。正是如此,保护区、姑苏区古保委联合各街道,深入开展了历史名人记忆延续项目,挖掘苏州名人文化,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经历此次寻访,不但将更大范围的人群吸引到古城保护工作中来,激发大家对古城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也将古城保护的社会整体氛围营造得越来越浓厚。  记忆抢抓不限底册  就片区内文保单位数量而言
期刊
去养老机构养老,一方面是需要。考虑身体机能、身体状况,去那里生活可以解决很多問题,减少很多困难。另一方面也为更好的生活。不单单是为了老人,也为家人,提高生活的质量。  去护理院,为更好生活  开业两周年,刘高安老·慈乐圆护理院已服务110多位老人。院长王钢有一句话特别让人认同,“即便老人住到了护理院,核心还是生活。”护理院配备了随叫随到的医生,方便解决部分医疗问题,但是住护理院绝对不是住医院。  
期刊
依水而建,因河而兴。作为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现场,2020—2021年度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发布,“江南运河新钞关”苏州浒墅关古镇项目成功入选江苏文旅消费创新案例。  一条京杭大运河,连接起千年的历史与繁华。今年年初,蘇州正式启动大运河苏州段“运河十景”建设,作为十大运河文化地标之一,浒墅关正向下一个运河时代不断奔腾。  千年古镇浒墅关  “先有浒墅
期刊
苏州自古崇文重教,每年的祭孔大典更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祭孔始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礼仪文化。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苏州文庙、府学,首创官学与祭孔庙堂合一的左庙右学格局,也是人们祭奠至圣先师的精神圣地。  9月28日上午,苏州文庙举行了“2021姑苏孔子文化节”主题活动,这也是姑苏区双塔街道第15年举办祭孔活动。  一场佾舞,展现崇文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