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的个性插上一双翅膀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则思变”这个老口号提得好,贫穷就要改变思想观念,尝试新的路径,以期走出一条致富的光明大道来。这个口号同样适用于现代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将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彻底颠覆过来,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富有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为主要理念。是的,语文课堂需要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给他们的个性插上一双翅膀。
  首先,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活泼灵动,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教学《一棵大树》一课时,笔者先在课前精心地描画了一棵大树,在导入新课时,把它贴在黑板上,先把学生吸引住。一旦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学生就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开启学生学习之门。这样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
  其次,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思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同样是在教学《一棵大树》,揭示课题后,笔者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再次,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组织朗读比赛、读书会、朗诵会,让学生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如笔者在教学《一棵大树》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从中悟出道理。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最后再补充一点,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大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适度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哪怕只对了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的进步。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学困生笔者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仅承认学生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心理上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乘着个性的翅膀飞翔。
其他文献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一、利用课堂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教材中的课文篇数虽然有限,但却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主体,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情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情感因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精神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营造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有和谐、活泼的气氛,使其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主动性,
期刊
《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地落实这一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新的教育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运用到课堂中,就应该是“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数学课堂应该是师生展开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彼此舒展灵思的空间,是师生共同探索世界的窗口。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把数学课堂变成“动感地带”。  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但在当今的形势下学生课业负担很重,有那么多的课程要他们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分配给每门课的时间很少。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老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师能做的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组织好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注重细节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课前认真备课。优化课堂教
期刊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为了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加强就业管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取……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期刊
人们常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同是一起学艺的同窗,其发展却不相同。同样在一个班级的几十个同学中,每个同学的发展不相一致,有优、良、中、差之分。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三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在这“三发展”中,全体发展位居首位。每名教师都希望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也就是全体发展。对此,笔者就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去转变发展较为落后的“后进生”,阐述一下个人的经验。  什么是后进
期刊
目前新课改的浪潮不断冲击着陈旧的教育理论,新的理念和新思想不断涌现,都在以崭新的面目顺应新课改的推进。同时,新课改也赋予了语文教学中评价的新含义、新范畴。再次阐明了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目前语文评价与之要求甚远:重甄别,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课内,轻课外;重量评,轻质评;重笔试,轻口试;重知识,轻情感。使评价成为了制约课改的瓶颈。改进和完善语文学
期刊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在改造学生的世界观实践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思想武器,以从根本上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任务,以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和正确处理三者关系为目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诱导和说服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