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不是为音乐而生存,但我们的生存无法失去音乐。消失了乐音的世界,就仿佛即将置身于巨大的虚空之中,浮华的凡俗会将我们深深湮没。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同音乐一般,承载人类如此多的情感与善意,它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部分,赋予我们引领与感动。
  【关键词】音乐;聆听;铭记;感悟
  文字,色彩,心境,人生,都能够以音乐的形式与名义呈现,散发信仰与爱之光芒,照彻你我的灵魂。迷茫、安静、欣喜地聆听着音乐,这似乎是从遥远的彼方传来的爱之讯息、旋律之舞,即使我们并不真正明白它的奥义,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那是一线奇异的情绪。心灵深邃的某处与之拥有了共同的合鸣,就已经足够。谛听,虔诚。听音之时,应融进音乐本身,而绝非仅仅听到音乐的符号。
  一、感觉并认知音乐
  如果我们只是将音乐作为生活的一种点缀,或许所有的过程都十分美丽,但对于生命而言,却是另一方的遗落。在演奏、吟唱的瞬间为我们所领会的,一切惊异、愉悦,还有那样执着的期待,都是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由此我们便会逐渐对音乐最本质的内在,对音乐有所感知,觉察一种全心全意的纯真与美感。
  “音乐的才能必然是被发现的最早的。因为音乐全然是天生而内在的事物,是不需要外界养料的滋润,也不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经验的。”歌德如是说。对于音乐的体悟无论是他人的抑或是自身的,只要得之于真实,爱与不爱,本义趋同。正如同在瞬息即逝的乐音中若是某一乐句忽然使我们有所触动,这便是神奇的时刻,捧于手心间珍视着。而被我们所司空见惯的音乐批评,笔者认为本就与音乐创作存在着巨大的无形鸿沟。一首音乐作品的完成,它的创造者仿佛如梦初醒一般,倏然而来的惊诧会悄然覆盖了他。这恰恰是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
  然而流觞曲水并非每人所爱,阳春白雪亦非每人都懂。音乐可以不需要理解,可以不被人热爱,但是它永远都不缺乏世界的尊重。一旦欣赏音乐,就需要干净坦诚的心灵,附庸风雅与学识伪装是不可行的。
  二、铭记并欣赏音乐
  英国小说家阿尔达斯·赫胥黎的名作《旋律与对应》中为我们提供了以下这一事例——在贵族府邸的茶会上乐队正演奏着巴赫的组曲,美妙的音乐弥漫于室内,悠然而起的笛声更飘至远处。可是来客中却有一位画家对于巴赫至美的音乐无动于衷,他只是欣赏这大宅中悬挂着的他的一部早期画作,陷入深深的思索。绘画是他的全部生命,音乐并不在他心上,这样的他无须热爱音乐,无须理解音乐的内涵。但是,美好的乐音同样在他的思索中静静地停留过,带给他放松与安宁的心情。这亦是音乐的广博与无私呵。
  尼采说:“我觉得独处时看我的朋友,比起与他们共处时更清楚、更美丽。而当我最爱音乐、最受其感动时,我是远离音乐而生活的。看来,我需要远看,以便更好的思考事物。”他在表明我们所得于音乐的是一个整体,亦即音乐并未终止于指挥棒落下之际,最后音符消弭之时。
  音乐是贮存在记忆里的,而不是通过回忆唤醒的。因为只有往日的听觉感受具有强烈的印记,它才不会从我们心中消失。法国小说家普鲁斯特,只因一次沙龙交际中听到作曲家范德尔小提琴奏鸣曲中的一个乐句,便永生没有忘记。
  三、对于音乐本身的思索
  对于音乐,爱它的人总是有许多话要说。每个人心目中的音乐尽管不尽相同,但其实不论多少言语,不论如何形容,音乐在不断的变化中一直保持着真我,这是笔者想要阐述与描绘的。
  (一)交响的回旋
  音乐疾速不息地奔跑,即将到达彼光明的一点,然而忽遇永逃不开的羁绊,折身俯首,重回并非原点的一点,倾注所有,最终却是将所有的碎片拾起,那还未磨平的棱角刺痛着、感知着我们的心。
  (二)奏鸣的温婉
  音乐有着稀疏的身影,久违的恬适,调和着连绵未绝的思念。它早已习惯了回忆,早已习惯了想念。路旁的花朵灿烂,它们虽深知散落的未来,却依旧毅然决然绽放它们美丽而骄傲的生命——转身一瞬,似水流年。
  春去秋来,音乐把对未来的憧憬抛向天际,便汇成了一行蔚蓝色的诗句。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是那么需要认可与肯定,虽然素来总是如此倔强与独行。
  (三)协奏的凉暖
  疏离一切,孑然而行。“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不知心又飘到了哪里,就连自己看也看不清,我想我不仅仅是失去你。”这世间总是有许多温暖或者悲凉的事情发生,音乐将一幕幕轻轻拉近放大,它静望着,我们默念着,哭了笑了也便释然了。
  (四)清唱的宁谧
  每每春日困倦,满地残香,音乐的骨感就更加明显,它歌颂绿色的生机也调侃灰色的沉寂。每每清夜小寒,音乐守护在我们的身旁,唱着精灵们教会我们的轻盈宁静的歌。每每落雨纷繁,音乐的轻语柔笑便入目灌耳——大自然,你幸福吗?一个四季的烦扰,都消散了吧。
  希冀,梦想。我们和音乐还有彼此,还有祝愿。
  音乐是一种期待,一种穿越时间的过程。在那些美妙动人的乐章之间,我们侧身进入其中,世界便留在了另一边。我们只要转身停顿,便能够在音乐里徜徉。音乐与我们之间没有距离,它一直都在那里,像一座幽深芬芳的森林。
  参考文献
  [1]郑研.学会欣赏音乐艺术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1.
  [2]张倩.学会欣赏音乐,培养音乐情感[J].小学时代(教师),2010.
  [3]辛丰年.处处有音乐[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高校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能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人文修养。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当重视高校音乐中的审美教育,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与方法,以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策略  一、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音乐审美教育
随着人们对动画的熟悉和了解,一些艺术创作者也开始深入的研究动画视听语言。他们改变了以往对动画的传统认识,摸索出了许多影视视听语言,并且全方位的总结了关于动画视听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逐渐密切,中国的学者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研究,并且吸纳了他们的一些优秀文化。西方音乐逐渐传入中国,对西方音乐历史的研究也拉开
针对目前玉米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成本不断上涨的局面,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即能降低玉米淀粉粘合剂的制作成本,又不影响其质量的新型制作工艺。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提出《凌云泗城壮族巫调》英译应遵循三个原则:忠于巫调的艺术本原;侧重译文的文化转向;兼顾译文的旅游效应。
【摘要】音乐是展现人类心灵美的一种方式,新时代对当代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传统音乐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目前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并提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音乐教学;融合研究  一、前言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日渐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音乐教学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得到
【摘要】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声乐技巧练习是其艺术发展的根基。声乐训中,表演者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例如表演者的气息用不上,声音位置挂不上,以及表演者的生音容易出现发散等问题。这些比较常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声乐表演者,追溯其产生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他们没有准确的抓住声乐技巧的核心问题——“气”和“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声乐技巧练习中的“气”与“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乐技巧练习;“气”;”点“;
童年的记忆伴随着久石让不朽的音乐,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久石让的自传,朴实的语言、谦和的态度,通过文字呈现他每天在创作中的所思、所想、所做之事。久石让说:"现在,我认为从
为了解《外语电化教学》在2016年的研究热点和规律,本文以2016年第1期至第6期文献为例,选取'外语教育技术'领域23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关键词和主题词进行分析,发
【摘要】美学是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直接外观感受,是人们相对独特的一种体验方式。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现场示范和学生的机械模仿来完成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也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实声乐教学自身是具有很强的美感的,但是当前的声乐教学正在不断的弱化这一美感,从而声乐艺术当中的很多审美特征难以充分完整的显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