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外国语大学 300204)
摘要:本文从对《李尔王》的研究,探索莎士比亚戏剧中体现的悲剧模式。这种塑造悲剧英雄的模式仅适用于其部分作品,本文以《李尔王》为主进行解读。
关键词:悲剧英雄;悲剧模式;莎士比亚
引言
古今往来,人们对于悲剧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戏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认为悲剧描述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使观众的情感得到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造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造成了人物和命运的冲突。鲁迅先生对于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莎士比亚悲剧具有上述特点,但是又有不同之处。命运的因素在其悲剧当中减少,更多的是由悲剧英雄自身的性格缺陷而造成的。因此,他更关注的是人物自身的因素而非宇宙间无形的因素。那么,在人物所具有的悲剧性缺陷的潜藏下,其悲剧模式大概分为四步:以《李尔王》为例,第一,悲剧英雄因某一事件而愤怒,引发悲痛,然后通过复仇的方法,发泄自己的悲痛;第二,在复仇过程中,从未怜悯,一心复仇;第三,对于他们复仇方式的不确定性;第四,渴望复仇,并坚持到底,通常,悲剧英雄以死亡结束。下面本文将通过对《李尔王》的分析,来阐述其悲剧模式。
《李爾王》中体现的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模式
剧中,当李尔王以让女儿表达对自己之爱为由,分封国土。当考狄利亚态度坚决,不愿遵从父愿的情况下,李尔王反应剧烈,进而弃女,剥夺其继承权,并企图让考狄莉娅失去求婚者,将安享晚年的希望寄托给另外两个女儿。因此,报复一产生,由于考狄利亚的不服从,引发李尔愤怒,在再三劝说后,考狄利亚仍拒绝,继而,因偏爱而产生悲痛而后报复。当李尔惨遭大女儿驱逐后,李尔并未乞求其同情,而是愤怒,诅咒,并誓言报复,将依靠转到二女儿身上,并想借助二女儿的力量报复大女儿。但令李尔万万没想到的是二女儿也难以依靠。在看到里根对他的态度后李尔试图以亲情的纽带来唤起其同情之心。他说:“我们将不要相遇,相见,但是,你是我的骨肉,我的血液,我的女儿”(241-42) 但是,里根仍坚持将其驱逐走。此时,李尔幡然醒悟,里根已经抛弃他。至此,里根也进入其被报复的名单。李尔进入了典型的复仇模式。“我将对你们俩进行报复,我将用尽一切手段,尽管并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但是它们会另整个大地为之恐惧。你以为我会哭泣,不,不会的”李尔王作为本剧的悲剧主角在行事过程中,始终不求得人的悲悯,以及求得他人谅解,即使是对于他曾伤害过的考狄利亚。当李尔王离开葛罗斯特伯爵城堡之后,又一次决心对女儿实施报复。同时,李尔王此时从优沃境况落入可怜境地,从精神失常陷入向死的悲剧现象,似乎是其笔下每个悲剧人物所要经历的,比如:奥赛罗臆断其妻子给其戴绿帽子的歇斯底里,到杀妻自杀。当考狄利亚得知父亲惨状时,带领法国军队去解救他,并对他表现出百般关怀,请医生为其诊病,同时,帮父亲恢复权利。这一切都是考狄利亚的自发行为。在经历了父亲弃女,剥夺其继承权,诅咒其婚姻之后,她主动原谅父亲,体现了其善良和仁孝。但是,作为悲剧主角,李尔王从未主动求得原谅。
悲剧主角常常在伴随着复仇对象的死亡,自己间接或直接的因复仇而献出生命。本剧的最后一幕中,李尔王指已经死去的考狄利亚,站到舞台上,悲痛欲绝。虽然国家已经被重新收回,他拒绝接受。不久之后,便死了。对于李尔王的死,我们可以做出两种猜测。作为悲剧英雄,他是极少的一类,他并未亲自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而是依靠他人。虽然他两个坏女儿已死,他并未直接作出什么贡献。因此,他为自己未能有能力靠自己实现自己的复仇目标而遗憾致死。另一种原因他小女儿的死让其痛心不已,无法原谅自己曾对女儿造成的伤害。因此,作为悲剧英雄的一员,他也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因此,从《李尔王》这部戏来看,可以将莎翁笔下的悲剧路线分为四点。首先,之所以复仇,是为了释放悲剧主角内心的悲痛,女儿们的不孝;其次,复仇者不愿放弃其复仇意识,对被报复者不予原谅,不为自己的复仇愧疚,将复仇进行到底;再者,复仇者对于其复仇方式的不确定性,李尔对于如何报复女儿并没有清晰的途径;最后,悲剧人物常常付出自己的生命。
结论
《李爾王》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的重要一部,也体现了剧作家创作悲剧所常使用的一些创作模式,本文通过对《李尔王》悲剧模式的解读,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其整体上悲剧的特征,从而,为解读其其它悲剧作品提供一种解读方法。
参考文献:
[1]Aristotle,(1961). Poetics,translated by S.H. Butcher; introduction by Francis Fergusson [M]. New York: Hill and Wang.
[2]卞之琳.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发展[J]文学评论.1964.
[3]杨周翰.二十世纪莎评 [J].外国文学研究,1980.
[4]陈志平,王秀琴.中西戏剧结局背后的文化意蕴[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摘要:本文从对《李尔王》的研究,探索莎士比亚戏剧中体现的悲剧模式。这种塑造悲剧英雄的模式仅适用于其部分作品,本文以《李尔王》为主进行解读。
关键词:悲剧英雄;悲剧模式;莎士比亚
引言
古今往来,人们对于悲剧的定义各不相同。在戏剧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部探讨古希腊悲剧艺术的总结性著作。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说”,认为悲剧描述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使观众的情感得到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造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造成了人物和命运的冲突。鲁迅先生对于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莎士比亚悲剧具有上述特点,但是又有不同之处。命运的因素在其悲剧当中减少,更多的是由悲剧英雄自身的性格缺陷而造成的。因此,他更关注的是人物自身的因素而非宇宙间无形的因素。那么,在人物所具有的悲剧性缺陷的潜藏下,其悲剧模式大概分为四步:以《李尔王》为例,第一,悲剧英雄因某一事件而愤怒,引发悲痛,然后通过复仇的方法,发泄自己的悲痛;第二,在复仇过程中,从未怜悯,一心复仇;第三,对于他们复仇方式的不确定性;第四,渴望复仇,并坚持到底,通常,悲剧英雄以死亡结束。下面本文将通过对《李尔王》的分析,来阐述其悲剧模式。
《李爾王》中体现的莎士比亚戏剧的悲剧模式
剧中,当李尔王以让女儿表达对自己之爱为由,分封国土。当考狄利亚态度坚决,不愿遵从父愿的情况下,李尔王反应剧烈,进而弃女,剥夺其继承权,并企图让考狄莉娅失去求婚者,将安享晚年的希望寄托给另外两个女儿。因此,报复一产生,由于考狄利亚的不服从,引发李尔愤怒,在再三劝说后,考狄利亚仍拒绝,继而,因偏爱而产生悲痛而后报复。当李尔惨遭大女儿驱逐后,李尔并未乞求其同情,而是愤怒,诅咒,并誓言报复,将依靠转到二女儿身上,并想借助二女儿的力量报复大女儿。但令李尔万万没想到的是二女儿也难以依靠。在看到里根对他的态度后李尔试图以亲情的纽带来唤起其同情之心。他说:“我们将不要相遇,相见,但是,你是我的骨肉,我的血液,我的女儿”(241-42) 但是,里根仍坚持将其驱逐走。此时,李尔幡然醒悟,里根已经抛弃他。至此,里根也进入其被报复的名单。李尔进入了典型的复仇模式。“我将对你们俩进行报复,我将用尽一切手段,尽管并不知道那具体是什么,但是它们会另整个大地为之恐惧。你以为我会哭泣,不,不会的”李尔王作为本剧的悲剧主角在行事过程中,始终不求得人的悲悯,以及求得他人谅解,即使是对于他曾伤害过的考狄利亚。当李尔王离开葛罗斯特伯爵城堡之后,又一次决心对女儿实施报复。同时,李尔王此时从优沃境况落入可怜境地,从精神失常陷入向死的悲剧现象,似乎是其笔下每个悲剧人物所要经历的,比如:奥赛罗臆断其妻子给其戴绿帽子的歇斯底里,到杀妻自杀。当考狄利亚得知父亲惨状时,带领法国军队去解救他,并对他表现出百般关怀,请医生为其诊病,同时,帮父亲恢复权利。这一切都是考狄利亚的自发行为。在经历了父亲弃女,剥夺其继承权,诅咒其婚姻之后,她主动原谅父亲,体现了其善良和仁孝。但是,作为悲剧主角,李尔王从未主动求得原谅。
悲剧主角常常在伴随着复仇对象的死亡,自己间接或直接的因复仇而献出生命。本剧的最后一幕中,李尔王指已经死去的考狄利亚,站到舞台上,悲痛欲绝。虽然国家已经被重新收回,他拒绝接受。不久之后,便死了。对于李尔王的死,我们可以做出两种猜测。作为悲剧英雄,他是极少的一类,他并未亲自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而是依靠他人。虽然他两个坏女儿已死,他并未直接作出什么贡献。因此,他为自己未能有能力靠自己实现自己的复仇目标而遗憾致死。另一种原因他小女儿的死让其痛心不已,无法原谅自己曾对女儿造成的伤害。因此,作为悲剧英雄的一员,他也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因此,从《李尔王》这部戏来看,可以将莎翁笔下的悲剧路线分为四点。首先,之所以复仇,是为了释放悲剧主角内心的悲痛,女儿们的不孝;其次,复仇者不愿放弃其复仇意识,对被报复者不予原谅,不为自己的复仇愧疚,将复仇进行到底;再者,复仇者对于其复仇方式的不确定性,李尔对于如何报复女儿并没有清晰的途径;最后,悲剧人物常常付出自己的生命。
结论
《李爾王》作为莎士比亚悲剧的重要一部,也体现了剧作家创作悲剧所常使用的一些创作模式,本文通过对《李尔王》悲剧模式的解读,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其整体上悲剧的特征,从而,为解读其其它悲剧作品提供一种解读方法。
参考文献:
[1]Aristotle,(1961). Poetics,translated by S.H. Butcher; introduction by Francis Fergusson [M]. New York: Hill and Wang.
[2]卞之琳.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发展[J]文学评论.1964.
[3]杨周翰.二十世纪莎评 [J].外国文学研究,1980.
[4]陈志平,王秀琴.中西戏剧结局背后的文化意蕴[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