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资源的融合研究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abyy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这一瑰宝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于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傳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教学实践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古诗词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甚至很多家长也认为学习古诗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希望学生能够重视古诗词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笔者仅立足于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深挖课本内容中的古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表现形式,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之后的五色彩石,是时间与历史文化名人赠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教学深挖课本内容中的古诗词,让学生领略古诗词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例如,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在课堂的伊始向学生发问: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与好朋友之间都有着真挚的感情,那请大家来说一说,这首诗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古人有很多的送别方式,有送酒的、有折柳树枝的,像这种为朋友边走边唱歌的肯定是感情特别深厚;有的说诗中用了“忽、闻、不及”这些词,说明诗人没有想到他的朋友会用这样的方式为他送行,深受感动;还有的说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看到了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汪伦对诗人的深情厚意……接下来笔者给学生详细讲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风格特点,并让他们大声朗读了这首《赠汪伦》,力求使之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体会诗歌的深层含义,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二、通过古诗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感受传统文化中的优美意境
  笔者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经常和学生探讨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导致学了就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古诗没有实际用处”的错误观念。因此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在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笔者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重阳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大家都会做哪些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古人在重阳节会祭祖,现在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有的说在重阳节那天会观赏菊花、登山喝菊花酒。笔者接着引导学生:诗人在重阳节做了什么呢?他为什么会感到凄凉悲伤呢?学生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笔者接下来给他们详细讲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由于之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重阳节的感受,因此将诗歌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很快掌握了诗歌的主旨和写作特色。又如,在学习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时,笔者让学生先在课下找一找自己家附近的柳树,先来观察一下柳树的形态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首描写柳树的诗,再由教师从中找出好的作品在课上分享给其他学生。最后,由教师全面地给学生讲解《咏柳》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与别出心裁的比喻风格,让他们感受古诗的优美意境。
  三、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古诗词资源,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古诗词中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单纯依靠课堂讲解无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课本知识与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完美融合,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更高效的教学课堂。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笔者便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伊始向学生提问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下过雨的湖面与晴天的湖面各是什么样的景色?今天我们就通过多媒体来看一看美轮美奂的西湖景色。说话期间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风景图片,请学生集中精神仔细观看。一幅如诗如画的西湖美景在学生面前徐徐展开,西子湖的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远远望去柳树妖娆一片,就像笼罩在云雾之中……学生均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笔者趁势说道:刚刚大家看到的只是晴天下的西湖景色,其实西湖胜景春夏秋冬各不相同,我们虽然不能马上到杭州看西湖,却可以通过苏轼笔下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来一睹西湖的美景,感受其阴晴雨雪独有的风韵。学生听了纷纷感到兴致盎然,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凭借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了巨大的感官刺激,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以此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其语言高度凝练,意境优美深远,值得学生深入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古诗词逐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岳建利.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7.
  [2]赵晓辉.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
  [3]胡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6.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关键词:经典诵读;诗文;小学;实践;探索 
摘 要:德育建设对于学生心理素质、情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真正地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要充分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能力,及时捕捉学生情绪的变化,适时地加以疏导安慰。因此,县城小学班主任的责任重大,更应该增强德育建设,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德育建设;县城小学;班主任  【教学案例】  我是一名县城小学班主
数学问题是学生理解、巩固数学内容的引子,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发创新火花的支点,也是检验是否吃透数学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的载体。问题在每一节课堂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成因素,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始末,问题就像是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的推动器,有效的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自主高效的运作状态。数学课堂要提高有效性,则需要整合课堂提问和教学内容,抓住时机精
摘 要:数学学科的逻辑严密性和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是一对矛盾,同时也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语言、情境激发、动手实践和美育四个层面探讨了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其乐融融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魅力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依靠创新思维,不断进
摘 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小学教学是知识的奠基者,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完全采用“应试教育”模式,老师只是单纯讲解习题,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呆板,教师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目前已经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根据当前的时代发展创新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摘 要:伴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类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知识型人才向智慧型人才转变,智慧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注重观念的转变,要把培养智慧以及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因此,面向智慧的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大趋势。学生学习中获取智慧是教育与学习的最终归宿,是国家得以繁荣昌盛的根本所在。在这样一个追求智慧
摘 要:体验性操作是当前学生数学知识内容学习的主要途径,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加强学生对现有知识内容进行全面发展和综合性构建的主要整体过程,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体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从不同方面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措施,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小学
摘 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性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在學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语文教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阳光。   关键词
摘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有机的渗透美育,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体会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美育  美育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对现实生活看到的与书本中学到的美好事物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从小培养自己具有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能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阅读和
摘 要:陶艺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创新,加强师生互动协作进取的动手能力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实行的今天,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陶艺不仅可以让学生释放天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恬静、自然的陶泥世界里尽情舒展个性,培养自信、乐观、吃苦耐劳的人格。   关键词:陶艺;课程;策略   陶与瓷起源于中国,在陶瓷发展的历史上,贯穿了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始终。甘肃临洮陶瓷的发展,更是历史悠久,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