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中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然而,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未成人群体——双困生。
所谓“双困生”即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既需要物资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撑。这类孩子,85%都存在心理障碍,自卑也自负,多疑胆小怕事,甚至自暴自弃,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都很差,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级邀尾巴。追根塑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父母离异。跟着父母中的一方又外出打工,只能跟随祖辈生活。代沟的原因,缺乏沟通交通,祖辈文化层次低,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
二是生活在信息闭塞的山区,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极差,经济困难,去学校学习也困难重重。
三是学生自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上营养跟不上,大脑发育迟缓。他们对学习天生排斥。
“双困生”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方法欠妥,学习习惯较差、性格内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教育总是重視孩子知识的学习,站在“知识的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情感和身体。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归学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对于“双困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三向合力,积极探索,才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快乐学习,不断进步!二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学习如何走进“双困生”的心灵,故尝试用了以下“药方”,效果甚好,分享如下:
一、让每个双困生成为我的“最爱”
孩子们从小在《弟子规》里就知道了“凡是人,皆须爱!”美国优秀教师布莱恩也说过:“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轰烈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是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我任数的班级有一个孩子叫李孟茱,由于父母离异,爷爷病故,奶奶出走,只能跟随祖母生活。他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由于父亲也重病,他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跨了,厌学、字迹乱画,不交作业,与同学斗架斗殴……我经过详细了解,决定尽自己的全力去关爱他、帮助他、走近他。我把家里孩子和亲朋友好友的旧衣物送给他穿,把家里买的牛奶、零食悄悄送给他吃,课后花时间单独给他辅导……我还向学校申请“贫困生资助津贴”帮助解决他的午餐,以免让祖母中午来回奔波送饭。周末和节假日,我会邀请他去我家里做客。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经常来看望他、帮助他,和他谈心,带他去旅游。我常常温柔地夸奖他:“李孟茱,其实你很聪明的,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你,而且你的蓝球打得好,又关心同学,尊敬老师,你的优点很多啊!你要加油哦!”他听了总是眨巴着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我,然后重重地点点头,经过近两个月的沟通交流,李孟荣彻底变了,变得勤奋,爱发言了,又找回了自信,重新向优等生靠拢了!像这样的例子,班上的每个“双困生”,我都逐一效仿此法,效果不错。
二、教师要信守承诺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作为教师,面对“双困生”时,“一诺千金”真的很重要,这是让其信任你、靠近你的前提,只有如此,你才可以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学会倾听“双困生”心灵的呼唤
我一直信奉这样的理念: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心理,呵护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负责。
对于“双困生”,我会蹲下来,温柔地与其交流,耐心地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班里的“特困生”谢俊贤,父母离异,母亲外嫁他乡。他在二年级时去过母亲家一次,回来就变了,以前的所有优点他都全部颠覆了。我震惊之余,决定找他谈心。我揣摩了关于引发他变化的无数个理由,逐一向他核实。最后,他声泪俱下地道出实情:“老师,我妈妈又怀小宝宝了,她不会再喜欢我了,爸爸也常年在外流浪,我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野孩子,我读书有什么用?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内心深处居然是这么多的委屈和无奈!
我郑重地告诉他说:“父母虽然离异了,但那是大人性格不会,你始终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他们都是爱你的,退一万能胶步讲,你还有爱你的老师,关心你的同学呀!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爱你的爷爷奶奶、感恩爱你的老师同学、感恩你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事物。因此,你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将来考上了大学,才能改变现状,从那天后,谢俊贤又变回了原来的听话乖巧的模样!
四、循循善诱,教育的职高境界
为了更快更好地帮助“双困生”,在工作中,我还会宽容地对待他们;尽量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会真诚地赞美他们,赏识他们;我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们.......通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最终,我让这些“双困生”变得更自信,更活泼开朗,更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班的双困生,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个个都变样啦!我终于走进了双困生的心里去啦!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立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使孩子的心桶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孩子的可塑性强,只要我们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经历、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双困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好的结果,找到了对症的“药方”,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我们的小家就有希望,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就有希望!
所谓“双困生”即生活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既需要物资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撑。这类孩子,85%都存在心理障碍,自卑也自负,多疑胆小怕事,甚至自暴自弃,不愿与人沟通交流,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都很差,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级邀尾巴。追根塑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父母离异。跟着父母中的一方又外出打工,只能跟随祖辈生活。代沟的原因,缺乏沟通交通,祖辈文化层次低,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
二是生活在信息闭塞的山区,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极差,经济困难,去学校学习也困难重重。
三是学生自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上营养跟不上,大脑发育迟缓。他们对学习天生排斥。
“双困生”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方法欠妥,学习习惯较差、性格内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教育总是重視孩子知识的学习,站在“知识的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必须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更重视孩子的情感和身体。家庭的归家庭,学校的归学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对于“双困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三向合力,积极探索,才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快乐学习,不断进步!二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探索学习如何走进“双困生”的心灵,故尝试用了以下“药方”,效果甚好,分享如下:
一、让每个双困生成为我的“最爱”
孩子们从小在《弟子规》里就知道了“凡是人,皆须爱!”美国优秀教师布莱恩也说过:“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当然,教育之爱未必非得那样轰轰烈烈。如果教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去播种这份爱,你就会发现,最伟大的爱其实往往产生在最平凡之处,最深的感动其实就是在每一个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细节中。我任数的班级有一个孩子叫李孟茱,由于父母离异,爷爷病故,奶奶出走,只能跟随祖母生活。他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由于父亲也重病,他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跨了,厌学、字迹乱画,不交作业,与同学斗架斗殴……我经过详细了解,决定尽自己的全力去关爱他、帮助他、走近他。我把家里孩子和亲朋友好友的旧衣物送给他穿,把家里买的牛奶、零食悄悄送给他吃,课后花时间单独给他辅导……我还向学校申请“贫困生资助津贴”帮助解决他的午餐,以免让祖母中午来回奔波送饭。周末和节假日,我会邀请他去我家里做客。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经常来看望他、帮助他,和他谈心,带他去旅游。我常常温柔地夸奖他:“李孟茱,其实你很聪明的,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你,而且你的蓝球打得好,又关心同学,尊敬老师,你的优点很多啊!你要加油哦!”他听了总是眨巴着眼睛,若有所思地望着我,然后重重地点点头,经过近两个月的沟通交流,李孟荣彻底变了,变得勤奋,爱发言了,又找回了自信,重新向优等生靠拢了!像这样的例子,班上的每个“双困生”,我都逐一效仿此法,效果不错。
二、教师要信守承诺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作为教师,面对“双困生”时,“一诺千金”真的很重要,这是让其信任你、靠近你的前提,只有如此,你才可以走进他们的心灵。
三、学会倾听“双困生”心灵的呼唤
我一直信奉这样的理念:了解并理解孩子的心理,呵护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孩子,对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负责。
对于“双困生”,我会蹲下来,温柔地与其交流,耐心地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班里的“特困生”谢俊贤,父母离异,母亲外嫁他乡。他在二年级时去过母亲家一次,回来就变了,以前的所有优点他都全部颠覆了。我震惊之余,决定找他谈心。我揣摩了关于引发他变化的无数个理由,逐一向他核实。最后,他声泪俱下地道出实情:“老师,我妈妈又怀小宝宝了,她不会再喜欢我了,爸爸也常年在外流浪,我是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野孩子,我读书有什么用?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内心深处居然是这么多的委屈和无奈!
我郑重地告诉他说:“父母虽然离异了,但那是大人性格不会,你始终是他们爱情的结晶,他们都是爱你的,退一万能胶步讲,你还有爱你的老师,关心你的同学呀!人要学会感恩,感恩爱你的爷爷奶奶、感恩爱你的老师同学、感恩你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事物。因此,你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将来考上了大学,才能改变现状,从那天后,谢俊贤又变回了原来的听话乖巧的模样!
四、循循善诱,教育的职高境界
为了更快更好地帮助“双困生”,在工作中,我还会宽容地对待他们;尽量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我会真诚地赞美他们,赏识他们;我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们.......通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最终,我让这些“双困生”变得更自信,更活泼开朗,更愿意与人沟通交流。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班的双困生,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个个都变样啦!我终于走进了双困生的心里去啦!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立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使孩子的心桶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孩子的可塑性强,只要我们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经历、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双困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好的结果,找到了对症的“药方”,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我们的小家就有希望,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