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重视文本的研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t5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资本来自教者对文本研读的程度。研读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如果教者没有认真研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又怎样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
  由此可见,教师要想自己的语文课堂也拥有一定的高度,那么就得深入地研读文本、理解文本,准确客观地把握文本,唯有这样,才能收获于课堂,成长于课堂。
  下面谈一谈自己对文本研读的一些感悟。
  一、着眼单元整体——把握重点
  在文本教学重点的把握上,我们要懂得分辨清楚作者意图和编者意图。作者意图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主旨。而编者意图指的是编者组编教材的出发点,它会涉及到知识点的分布落实衔接,各单元重点的确定等。我们在文本研读过程中,应该超越作者意图,领会编者意图,把握训练重点。
  如《梅花魂》一课,作者陈慧瑛在创作体会中讲到:“我写《梅花魂》出发点是对我的充满爱国情怀、至死不渝的外祖父的深切怀念;但在我的深心里,梅花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世世代代永不泯灭的芬芳,是全世界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正气。歌颂梅花魂,即是弘扬中华英气、炎黄正气。”很明显这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为表达一份深沉的情感而写。但我们在研读文本时,不能仅停留于知道这一份情感,还要深刻领悟编者的意图。本单元的“导读”这样写到“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编者选入这篇文章的意图:一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于是顺着这一思路,层层深入的研读文本,可以发现在《梅花魂》中,对祖国思念之情是投射到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梅花上的。同时,课文还饱含着作家对外祖父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是同外祖父的爱国情怀联系在一起的,而爱国情感则是统摄全文的情感。所以只有对文本研读深入了,才能把握好作者、编者的意图,提炼出教学重点,使教学设计能紧扣重点而构建。
  二、品味文本语言——悟出新意
  潜心涵咏文本语言,是研读文本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在反复与文本的相会中,你才能揣摩到作者的心意,才会逐渐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或新的发现。潜心涵咏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当我们一遍一遍,声音或高或低,抑扬顿挫地朗读时,原本陌生的语言逐渐变得有温度有生命,慢慢地我们不仅读出了字面上的意思,我们也会更多的读到文字背后的东西,一些好的教学设想也会由此而诞生。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千古名诗,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很多教师在教学这首诗时,着眼点都落在“绿”字上,认为“绿”是此诗的诗眼。学习时就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推敲“绿”字的妙处。而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备课时,反复吟咏诗的语言,在涵咏中他越来越觉得“绿”字不是这首诗的诗眼,“绿”字不能统领全诗。经过反复的斟酌,他发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才是真正的诗眼。他认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离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离家久,更应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想家心切,却不能还。“还”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才是诗眼。试想,若不细细地咀嚼品味,这另辟蹊径的新发现又从何而来呢?
  雖然品味语言的功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长期坚持,语感的敏锐度一定会提升,所以反复朗读涵咏文本语言是研读文本最简便、最有实效的方法之一。
  三、搜集整合閱读——追求深度
  研读文本,如果仅仅捧着语文课本反复吟咏,即使背得滚瓜烂熟,所得也是有限的,因为你的视野不够开阔,你的信息不够丰富,你研读的底气不够充足。胸无十足的底气,何以运筹帷幄于课堂,何以能做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因此,研读文本不能仅仅停留在本文,停留在教参,还应该阅读与本文有关的相关资料。一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写,一定有它的缘由,背后一定有一些相关的因素和背景,如作者个人生平、历史背景、与之相类似的作品等。阅读文本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资料搜集、整合到一起阅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样研读可以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我们对文本的感受,拓展我们阅读文本的深度。
  例如,特级老师于永正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就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教《海洋——21世纪的希望》,就在网上收集到了不少有关海洋方面的资料。
  四、适度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确实,教材仅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是习得语文技能的媒体。正确的教材观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阅读和表达空间。所以在研读文本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这一个文本除了本身所讲的内容外,还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从文本这一个点辐射开去,学生还能收获什么?我们要利用教材打开一个窗口,适度地拓展延伸,给孩子一个更加精彩的语文世界,让学生的收获更多,视野更宽阔。
  拓展延伸的渠道很多,但都隐藏在文本之中,有些是显性的,有迹可循,如文本后训练的提示,像小练笔、阅读链接、资料袋,这些拓展都给我们很好的提示;有些是隐性的,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文本,从文本中去挖掘,如文本中留白部分,一些读写结合点,相似性文本的比较阅读等。我们在研读文本时,可以结合文本特点大体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拓展延伸:一是拓展延伸到生活,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如学习了《大自然的启示》就可以让学生也走进大自然,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一些自然现象,还可以动手种植植物,养小动物,去发现动植物里的奥秘。二是拓展延伸到阅读,如由此及彼的推荐阅读,由一篇带多篇的主题阅读,互相比较的鉴赏性阅读等。三是拓展延伸到读写结合,如仿写、文本留白处的补写、故事的续写改写等。适度地拓展延伸,把文本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创造性的使用文本,使学生习得语文的天地更加宽阔。
其他文献
历史课程目标是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但是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却背离了这个目标,只是为了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期刊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即语言运用的能力。真实的交际涉及到与另一个人说话,而不是在我们典型的教科书中所见到的那种纯粹的A/B/A/B的对话。那么,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呢?我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多元导入,引入话题——整体呈现,展开话题——运用话题,多维操练——总结评价,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  一、多元导入,引入话题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在
期刊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以有机合成(推断)为基本模型,综合考查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及物质间的联系及转化。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思想和素养“以基础知识为支撑点,以各项能力培养为再生点,以思维训练为落脚点,实现对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充分研究,积极备考。  一、“有机化学基础”题型分析  1.常考考点  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機物分类、官能团(较少)、有机物命名、鉴定有机物物理方法(各种谱图)、原子
期刊
当下的语文课堂,是“生本、师生、生生” 对话的课堂,在多种形式的对话中,“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极好生本对话形式。那如何为学生构建对话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的读与写之间的联结点,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  一、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写是一个经历严密思维的语言表达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章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内在的读写结合的信息,在
期刊
体育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手段,许多高难的技术动作、复杂的技术内在联系,有时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教师却能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准确形象地把它再现出来;许多用语言难以准确表达的涵义,教师用手势、表情和特定的身体姿态将它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笔者碰到过一位体育教师嗓子有病,但必须要坚持带病上课,由于他很难说出话来,但他依靠自己的动作示范、熟练多变的手势和哨音,配以丰富多样的身体动作、表情姿态来表
期刊
高一上学期,笔者与高一年级两个班(分为四个教学班)的同学一起进行了本课题的实践活动。经过与学生充分的沟通后,我们明确了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增加了话题讨论课程和口语考试,以达到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  一、以“口头评论”为载体的活动设计  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习作能力等具有重要影响。新课标中提出:“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
期刊
一、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管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现在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有的长期娇惯,导致他们受不得半点委屈,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心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有的放任自流,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如生活不能自理,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性格孤僻等。加上农村家庭居住零散,很多学生离学校较远,这也给班主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期刊
一、善于深入了解学困生,尊重关爱他们  要想把学困生教育好,我认为必须对学困生进行具体的了解。陶行知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目前许多学困生都是留守儿童,众所周知,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本来都比较难教,何况是学困生,留守儿童一般受到的家庭教育很薄弱,爷爷奶奶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够科学,教育方法、方式不完全对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以科学实验为基础,能以简单模型描述出复杂过程的有趣学科,然而在传统教育中,由于教学硬件设施或是为兼顾应试教育而导致物理教学形式单一。科技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给现代化的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自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已是现代人所需要的素质,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普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突出表现在产出与投入比率低,“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教学方式单调,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小学教师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应试教育阴影作祟,教师的教学围绕考试要求转;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指标单一,导致教师急功近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