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年的变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湘南的一个小山村,那时人们穿的衣服,大多是灰、蓝白三色,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按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只发定量的布票。
   我家有五兄弟,我是老满,上面有四个哥哥。那个年代,几乎是老大穿过的衣服给老二穿,老二嫌小了又给老三穿。记得读小学时有一年春节,大哥带着我们两个最小的弟弟到舅舅家拜年,却没有一件新衣服。一向好面子的母亲怕娘家人笑话,便向隔壁家的小孩借了一件新衣服。待回家时,好客的舅妈抓了两把糖果花生往我新衣服的口袋里塞。我急忙按住口袋,说什么也不肯要。但舅妈说新年大吉的,没什么给你们,糖果花生你们平时又吃不到,硬要往我的口袋里塞。我被逼急了,不得不實话实说:“这衣服是借别人的,不能弄脏!”在外工作的舅舅看到这个尴尬的场面,心酸地抱着我说:“别难过,舅舅明天给你们两个小外甥扯布去,让你舅妈给你们做,保证在正月十五有新衣服穿。”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我穿上自己新衣服的高兴样子,至今仍历历在目。
   1978年,我进入高中读书,穿衣仍没有多大的变化,不是黑,就是灰,样式都是学生装。翻出当年参加高考的照片,肥大的学生装挂在我瘦弱的身上,16岁的人好像个小老头儿。
   1980年冬,已参加工作的二哥给我买了一件毛线衣,那是我第一次穿上毛线衣,既轻便又保暖,再配上刚在部队提干的三哥给我买的一件夹克衣服,人一下子显得精神多了。之前,我冬天总是穿着母亲做的棉袄,那是几个哥哥穿了十多年的旧棉袄,有些棉花已结成了板块,却依然能御寒。
   1983年,中师毕业的我月工资是29.5元,第二年转正才是34.5元。因为分在厂矿子弟学校,企业每月有10元的奖金,同学们知道后当时好眼红。年底时,我用所发的工资及奖金买了一套西装,外加一双皮鞋,再配上三哥给我的一条领带,春节那天穿上后帅气得不得了,引来同村年轻人极其羡慕的目光。已承叔当场对他们说:“这就是读成书后的荣耀!你们这些后生仔今后如果不霸蛮读书,结果就跟我一样,有件好衣服都穿不出老五贤侄的气派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家的旧衣服一般是送给老家的亲戚,比较受欢迎,有些好一点的衣服送了这家没送那家,还怕亲戚有意见;而现在,老家的亲戚手中有了钱,不再缺衣少穿,衣着打扮与城里人相差无几。除了有个别贫困户愿意要我们的旧衣服外,大多数人宁愿自己买新衣服,也不再接受城里人的旧衣服了。因此,这几年,妻子除留两件棉质的用于擦地板外,其余的放进小区门口的旧衣服回收箱里。
   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真是太大了!然而,我只要想起40年前兄弟多,没有衣服穿的往事,就永远忘不了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也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的父亲不爱吃咸蛋黄,总吃我和弟弟吃剩下的蛋白。长大后,才知道父亲是舍不得吃,因為孩子爱吃。   结婚后,跟丈夫生活在一起,他也不吃咸蛋黄,他说,他不爱吃。跟爱我的父亲一样,每次都把咸蛋黄掏给我,我也曾怀疑过,他是不是舍不得吃?他坚决说不爱吃。也罢,我觉得他也不会像父亲那样爱我,那么深。一直把他当作不吃咸蛋黄的“怪人”。   后来,我们有了女儿,我把咸蛋黄掏给女儿,蛋白给丈夫。等我们添
期刊
40年前的夏天,我第二次参加高考。至今还记得,那天早上,母亲将四个鸡蛋、四个粽子装在我书包里的情景,她是祝愿我事事如意,考上大学。母亲的爱感动着我,高考后,我写了一篇短文投给报社,希望能发表,感谢父母的养育恩情。   高考的间是7月的7、8、9三天,正值小暑季节,地处淮北地区的连云港天气炎热难耐。考场内,考生们挥汗如雨。为防止考生中暑,考组委在每个考场里放上一盆清凉的水,监考老师发现哪位考生汗流
期刊
炫耀了一天的太阳,似乎觉得无趣而疲乏了,懒懒地依于西山之巅,随意洒落余晖,染红了暮云,染红了江水。   我,踏着夕阳,登上龟山。仰山亭里读碑记,集贤廊中赏楹联,双宝塔下听风中檐铃叮当。伫立山巅,俯瞰澄波古木,益觉人闲景幽,恍若置身于尘埃之外。   为聚山川清淑之气,助黄城文运之昌隆。明万历七年,县令袁应祺于龟山之巅建文笔、文星双塔。数百年来,双塔承载着黄城父老的殷殷期盼,经历了多少风刀霜剑,天
期刊
深秋霜临,秋风嘶鸣,晨起卯时。   走出楼门,风迎面扑来,浑身不禁打了个寒噤。   移阶而下,瞥见门前左右,一地的凤尾杨落叶,似黄似白似灰,随风簌簌蠕动,搅动了寂静的秋晨初曦。   叶声落如雨,曦色白似霜。   院内水泥路两侧,凤尾杨树在秋风中扮演着主角,娜娜地摇动着曼妙的躯干,洒落无数山字形黄叶,几多不舍地抛向草坪、洒向路基、挂在藤上、横陈院中,诉说着一春一夏的生息和劳顿、辉煌与激烈。 
期刊
我用脚步,也是用一颗心,好多次地丈量过,我居住的小区,距离大明宫1968步。  沉甸甸的初冬,傍晚去大明宫散步,是我必修的功课,我并不觉得枯燥和单调,我反而觉得,婉转的鸟鸣,树叶的低语,自己的足音,以及不可破解的天籁,衬托出的浓厚的静寂,使大明宫这个古老的皇宫更加神秘,尤其是在天空迷蒙、细雨霏霏的日子,或者,夜幕哗的一声合上,树木朦胧,月色渐渐狰狞之时,一个人行走在这偌大的皇宫,不由得使人觉得,自
期刊
小满节到了,我竟然没有察觉。昨天的一场大雨把我从琐事中拽起,让我走出了家门到田野去。   走出村庄,放眼望去,到处是干净的:马路像是用刷子洗过,每个细小的缝隙里已没有一点灰尘。昨天的大雨让小麦着实痛快地喝了个饱,也让庄稼人省了许多财力。我虽几年不曾下地,可知道庄稼是由节气管着,每到小满,麦子开始泛黄,里面的瓤儿已经半饱,要是在青黄不接的年代,现在就可以吃烧麦、吃碾馔了。说起碾馔,它可真不好做,先
期刊
博山,鲁菜的发祥地。素有“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的民谚。博山菜不论在家常菜还是宴席菜上都下足了功夫,尤其“年下菜”更为丰盛讲究。   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九,父亲一早就去取回提前预订好的猪肚子。先用清水泡洗干净,再用盐、醋反复搓洗去腥。大锅加足水把改刀好的猪头肉焯洗干净后,酱油、盐、葱姜腌渍入味。把猪肚内装满腌好的肉块,重要的是加莳萝子提味,用削尖的筷子当针把肚口的皮交叉扭插严实,然后放进酱汤
期刊
一個初秋的早晨,我偶然路过新桥,缘于故地情结,情不自禁地下车瞧瞧。走到村头,看到满垄满町的蔬菜和菜农们可掬的笑容,非常欣慰。村民老谭挑了一担满满的果蔬去赶早市,招呼着对我说:“凌主席,如今我们新桥瓜菜遍地、四季飘香,物阜民丰,多亏了当年的你们!”谭老的一番话,便勾起了我对新桥早市的回忆。   新桥村坐落在衡阳县西南边陲,与衡南县交界,自明朝开始建村,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蒸水从这里缓缓流过,绕过石
期刊
那时候家穷。  家穷了什么都稀欠,连烧炕的柴火也少之极少。没有柴火,睡干硬的土炕就会挨冻。偌大的土炕上,铺着残缺不全的竹席,竹席上赤条条地躺着一家老小,身上盖着几片破破碎碎的床单,入睡后,你拉我扯,盖住了你,那我就得裸在外面受冷。唯有将土炕煨热,才不至于受冻。  煨炕的柴火,就是野地里长的麻蒿。晒干,塞进炕洞里点燃,浓烟滚滚,呛味十足,往往会让整个屋子被浓烟包围,煨炕的人,不是祖母就是母亲,她们谁
期刊
雪原   凌晨,有雪,悄无声息,昨日的星辰飘落在另一个世纪,只有故乡的麦田和月光生动在一个个旧梦里。那一年的雪好大,庄稼又是大丰收,雪纷纷扬扬洒落大地,我站立窗前,倾听季节的苍茫,那暖暖的火炉上煮着红薯,火苗嗞嗞地响着,满屋缭绕的烟和浓浓的香。   那个年月里只有一个破口琴,轻轻地吹醒了黎明的小村,吹醒了下地的父老乡亲和那个眼神懵懂的放牛娃,那轻轻的口琴吹远了山村,吹远了日月,吹不走那儿童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