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咸蛋黄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的父亲不爱吃咸蛋黄,总吃我和弟弟吃剩下的蛋白。长大后,才知道父亲是舍不得吃,因為孩子爱吃。
   结婚后,跟丈夫生活在一起,他也不吃咸蛋黄,他说,他不爱吃。跟爱我的父亲一样,每次都把咸蛋黄掏给我,我也曾怀疑过,他是不是舍不得吃?他坚决说不爱吃。也罢,我觉得他也不会像父亲那样爱我,那么深。一直把他当作不吃咸蛋黄的“怪人”。
   后来,我们有了女儿,我把咸蛋黄掏给女儿,蛋白给丈夫。等我们添了儿子之后,女儿总把咸蛋黄分一半给弟弟。
   我对丈夫说,两个孩子都爱吃咸蛋黄,没一个随你。他笑着说,你以为我真的不爱吃呀?我是留给你吃的。
   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愧疚,还有满满的感动。这么多年,他无私地容忍着我的任性,爱着我,爱着我们的孩子,爱着我们的家。
   小小的咸蛋黄装满了爱,父亲对我的爱,丈夫对我的爱,我对女儿的爱,姐姐对弟弟的爱——让我们传承下去吧!
其他文献
1950年的冬天是黄土高原上所有村庄最为萧条和寒冷的时候,没人说得清,狼是哪一天混进村庄的。  白天,狼偷偷地潜藏在雨水常年冲刷形成的山洞里,一到晚上,潜进村庄,开始是咬死了羊、猪或者鸡。村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狼干的。以至于后来,有一些村庄的孩子不见了,人们循血迹找到了孩子衣服,村庄人才知道,这一只只像狗一样的动物,会叼走孩子。  那动物不是狗,是狼。  村庄的许多人,那时正经历着一场饥饿。野菜、
期刊
小妹戴着一顶虎头帽来了,从山里来了。来时大年刚过,寒气犹存,有这帽子保暖,小脸红扑扑的,一张漂亮的小脸蛋儿,让这虎头帽衬托得更可爱。那时候,这样的帽子,我们从来没有见过。   那虎头帽,枣红色,灯芯绒做的,两只耳朵竖起,额前大大的“王”字,用黄丝线绣的,眼睛嘴巴,棕色布装饰,白丝线绣的眉毛胡子,这小小的虎头帽,有如一只小老虎,生动而又有灵气。见到小妹的人,都很惊奇这帽子,都要夸赞一番。我也像拿着
期刊
教了十八年的中学,突然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堂吵闹得像一群小麻雀,真让人束手无策。   刚来三小,记得第一天走进教室,小朋友们见我面善,各自玩耍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下课了,李东从后面一大步跨过来,跳在背上要我背他出去。恰巧这时班主任熊老师走了进来,屁股上给他一巴掌,小家伙惊叫着从我背上滑了下来。   “潘老师,你以后不要宠坏这帮孩子,对他们要凶一点,要不然,你的课堂无法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书包里、家里,甚至同学家,除了学校统一发的课本外,几乎见不到有字的纸。   那时的作业本,纸页多是灰色的,偶尔还会看到手指头肚长或一韭菜叶宽、闪着微光的麦秸秆嵌在纸里,突兀着。行笔到此,要么搁笔,要么笔尖“嗖”的一下,滑梯一样滑过去了,变成一条走形的一撇一捺或一横一竖。   就这样的一张大纸,拦腰一折,再折,再折……然后垂直方向再折……用剪刀拉开,就成了16
期刊
桂林到南宁的列车。软座车厢。   我发了一夜低烧,起了一个大早,早早来到车站,早早走进车厢,坐在靠近车窗的沙发上,泡上一杯花茶,静静地等待发车。趁此空闲,我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片,用白开水吞服了几粒。此次出差,是应广西接力出版社之邀,去南宁参加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几家少儿报纸“碰头会”的。出发之前,我已患病,低烧,四肢无力。在医院门诊看过医生,服药后仍未见好转。   列车驶离站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
期刊
四月,能让我刻骨铭心惦记着故乡的,除了埋葬在老家大圩上故去的亲人们,应该就是大圩上那漫野的油菜花了。   说它野,是那种泼剌剌的生长姿态,就像我家隔壁的琴儿丫头:大大咧咧的,嗓门杠杠的,辫子粗粗的,手脚壮壮的,走路“咚咚”作响,毫不掩饰。那油菜花的花蕊,就是她的辫子,张扬个性,风一吹,簇拥一处,就是她与同伴在田埂上嬉闹追逐着。隔壁琴儿的奶奶说,“农村的娃好长。跌了,磕了,碰了,抓把土擦一下就没事
期刊
童年是什么?是姥姥绑的秋千架,种的黑悠悠秧,是姥姥讲的那些怎么听也听不够的老故事,是姥姥烀的茄子、腌的糖蒜、下的酱——那是我心里最温暖的地方,是属于我跟姥姥的那个村庄。   回忆穿越漫长的时光,我们几个孩子追逐着跑向仲夏的水塘,水塘我万万不敢靠近,这可是姥姥下了死命令的。我只敢在塘边草丛里跟着我哥抓蚂蚱。抓蚂蚱这种事,男孩子才是行家里手,薅一根草棍儿,悄声地寻着蚂蚱影儿,瞅准了时机一扑一扣一串,
期刊
周日的午后,我与爱人行走在城北水库的坝埂上。   走着走着,天色忽然暗了下来。摸摸揣在裤子口袋里的雨伞,我会心一笑。常言说:“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看来,爱人的叮嘱不算多余。   走到坝埂的尽头转身北望,一汪碧水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片水域我印象深刻:在繁华的小城,一群爱心人士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将成百上千斤的鱼虾从这里放生。   突然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日午后,我独自步行到这里,发现平日里相对安
期刊
一提到哈尔滨的桃花巷,多数人以为是烟柳之地,就连网上也是这么说。   其实不然。作家唐飚的长篇小说《桃花巷》里介绍,闯关东的人们怀有思乡之情,便把桃树移植到松花江畔,家家门前都种,尽管桃子又小又硬,却形成一条街的桃林。“桃花巷”因而得名。   清朝末年,松花江畔的桃花巷十分热闹,傅家烧锅、田家烧锅、朱记香坊、王家渔行,当然还有典当行、妓馆和烟馆等,林林总总的店铺在桃花巷或臨近的街巷繁盛起来。而
期刊
水西在冷雨中落寞得不见人影。   雨,是从昨夜就下的。二十多年没有回故乡黔西,留在记忆中熟悉的县城,烙印我童年足迹的街巷,已在岁月中悄然不见踪影,犹如当年离开我们的外婆,任我们泪流满面,却无动于衷地冷漠我们。故乡变了,变得不是我闭着眼睛也能找着街巷的故乡,陌生的新的楼群和拓宽了的街道在夜雨中重新装点我的足迹,水泥路拓宽来覆盖了童年时走过的泥路,在雨天可以留下我细如游鱼般足印的泥路。这唯一的念记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