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下的秋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秋霜临,秋风嘶鸣,晨起卯时。
   走出楼门,风迎面扑来,浑身不禁打了个寒噤。
   移阶而下,瞥见门前左右,一地的凤尾杨落叶,似黄似白似灰,随风簌簌蠕动,搅动了寂静的秋晨初曦。
   叶声落如雨,曦色白似霜。
   院内水泥路两侧,凤尾杨树在秋风中扮演着主角,娜娜地摇动着曼妙的躯干,洒落无数山字形黄叶,几多不舍地抛向草坪、洒向路基、挂在藤上、横陈院中,诉说着一春一夏的生息和劳顿、辉煌与激烈。
   那棵佝偻着身躯的柿子树,顶端的树叶已然颓落尽净,几杆铁棍般的孤枝,伶仃地伸向晨曦白空,诉说着经受过灼烤、雨暴、风摧后的不堪沧桑;树下一圈斑斓的落叶,匍匐在树冠下,围裾在树根旁,虽是弃儿,却依依不舍地扒着草坪不肯离去,守候着供育自己大树,似乎在这凛冽的秋曦中,依然可以从母亲的身上获得丝丝温馨。
   路边的常青灌,一年中数度修剪,被人为地做成矩形,此时青翠依然却少了欲滴,以呆板的模样,默默地目送我走出院子。
   驾车走在宽阔的马路上,行人稀稀落落,各个行色匆匆:几辆贩菜的电三轮车呼啸而过,车上包裹各色蔬菜的塑料布,被晨曦中的风鼓起,发出一路哗哗声,颇像放大的落叶声,又似疾驰而去的一缕幽灵!看着绝尘远去的三轮车,它似乎比我更疾速、更迫切。
   一位远行出发的旅者,拖着一个拉杆箱,在招手晨曦里驰来的出租车,似乎在讨价还价车费,在秋曦中是那样的格外惹眼、格外的别样。而我已经撞了红灯,却不觉不知有什么异常或慌恐。竟至如此,全因多瞥了他们一眼。
   身穿橘色上衣的环卫工,已经在一些路段开始忙活,却是一男一女的搭档:他们分明是夫妻,承包了那几段窄街小巷,趁着秋曦初亮,路人稀少,赶早赶工。不远处就看见了他们忙碌的身影,我的车子不由得放慢了速度,似乎是惯见又稀罕,端详又怜悯,对比又感同,心中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路过一家医院的门口,刚刚修缮一新的大门,在明亮的灯光下,气派而堂皇,静谧而冷穆,一股难以忘却的记忆瞬间浸润胸臆:九年前,曾经在此度过几个小时的生死难关,每次经过,都会不由得看他几眼,一种怅然倏而飘过。一位中年妇女,披着棉衣从大门里走出,在大门口,从一个男青年手里接过一只保温瓶,又匆匆返回医院,那个青年站在那里怔怔地望着中年妇女,似乎欲离还往、满腹惆怅。
   七八分钟的路,我走了十分钟。断断续续地瞭望,断断续续地思考:母亲还在睡吧,给母亲做些什么饭呢?
   小院在这一条路上,已有21年光景,是第一家称“公寓”的。每天在这个时间,看门的小伙子,会早早地将栅栏大门打开,一边清扫门下卫生,一边将一些小百货摆放在门的一侧,迎候业主、打理一天的生意。
   他见我过来,颇为讶异地看着并朝我点点头。我发现,他穿着一件草绿色棉军大衣,双手伸进袖子内,一副身处三九寒冬的模样。记得小院建成之初,他们夫妇俩,就在此看门并捎带着做一些小买卖,转瞬之间,竟然已经二十余年:而每次看见他俩,似乎没有什么改变,面容依然年轻健壮,神态依然不亢不卑,言语依然寡言少语,甚至眉眼一颦一笑,都是训练过似的仪式化、固定化。
   看门人,是必须住在门房里的。那堆放货物的后面,就是他们晚上休息的门房。门房逼仄,只有约五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但却生活设施齐全,四季可用。那几年,我经常晚上很晚才回来,大门已经上锁,要开车进去,他会从门房的一扇小窗户内递来一把钥匙,自己开锁关门。
   我沒有将车开进院子,而是停在了门外的路边。
   进去小院,寂静无声,晨曦霭厚,六栋楼房褐然一片,家家还在酣睡。走过宅前的一棵经年老榆树下时,垂如披发的榆条榆叶,拂拉到我的额头,一丝又刺又痒的感觉。我随手拨拉开,下意识地朝楼上望去:母亲居住的房子,有一间亮着灯……
其他文献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那时,书包里、家里,甚至同学家,除了学校统一发的课本外,几乎见不到有字的纸。   那时的作业本,纸页多是灰色的,偶尔还会看到手指头肚长或一韭菜叶宽、闪着微光的麦秸秆嵌在纸里,突兀着。行笔到此,要么搁笔,要么笔尖“嗖”的一下,滑梯一样滑过去了,变成一条走形的一撇一捺或一横一竖。   就这样的一张大纸,拦腰一折,再折,再折……然后垂直方向再折……用剪刀拉开,就成了16
期刊
桂林到南宁的列车。软座车厢。   我发了一夜低烧,起了一个大早,早早来到车站,早早走进车厢,坐在靠近车窗的沙发上,泡上一杯花茶,静静地等待发车。趁此空闲,我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片,用白开水吞服了几粒。此次出差,是应广西接力出版社之邀,去南宁参加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几家少儿报纸“碰头会”的。出发之前,我已患病,低烧,四肢无力。在医院门诊看过医生,服药后仍未见好转。   列车驶离站台。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
期刊
四月,能让我刻骨铭心惦记着故乡的,除了埋葬在老家大圩上故去的亲人们,应该就是大圩上那漫野的油菜花了。   说它野,是那种泼剌剌的生长姿态,就像我家隔壁的琴儿丫头:大大咧咧的,嗓门杠杠的,辫子粗粗的,手脚壮壮的,走路“咚咚”作响,毫不掩饰。那油菜花的花蕊,就是她的辫子,张扬个性,风一吹,簇拥一处,就是她与同伴在田埂上嬉闹追逐着。隔壁琴儿的奶奶说,“农村的娃好长。跌了,磕了,碰了,抓把土擦一下就没事
期刊
童年是什么?是姥姥绑的秋千架,种的黑悠悠秧,是姥姥讲的那些怎么听也听不够的老故事,是姥姥烀的茄子、腌的糖蒜、下的酱——那是我心里最温暖的地方,是属于我跟姥姥的那个村庄。   回忆穿越漫长的时光,我们几个孩子追逐着跑向仲夏的水塘,水塘我万万不敢靠近,这可是姥姥下了死命令的。我只敢在塘边草丛里跟着我哥抓蚂蚱。抓蚂蚱这种事,男孩子才是行家里手,薅一根草棍儿,悄声地寻着蚂蚱影儿,瞅准了时机一扑一扣一串,
期刊
周日的午后,我与爱人行走在城北水库的坝埂上。   走着走着,天色忽然暗了下来。摸摸揣在裤子口袋里的雨伞,我会心一笑。常言说:“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看来,爱人的叮嘱不算多余。   走到坝埂的尽头转身北望,一汪碧水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片水域我印象深刻:在繁华的小城,一群爱心人士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将成百上千斤的鱼虾从这里放生。   突然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日午后,我独自步行到这里,发现平日里相对安
期刊
一提到哈尔滨的桃花巷,多数人以为是烟柳之地,就连网上也是这么说。   其实不然。作家唐飚的长篇小说《桃花巷》里介绍,闯关东的人们怀有思乡之情,便把桃树移植到松花江畔,家家门前都种,尽管桃子又小又硬,却形成一条街的桃林。“桃花巷”因而得名。   清朝末年,松花江畔的桃花巷十分热闹,傅家烧锅、田家烧锅、朱记香坊、王家渔行,当然还有典当行、妓馆和烟馆等,林林总总的店铺在桃花巷或臨近的街巷繁盛起来。而
期刊
水西在冷雨中落寞得不见人影。   雨,是从昨夜就下的。二十多年没有回故乡黔西,留在记忆中熟悉的县城,烙印我童年足迹的街巷,已在岁月中悄然不见踪影,犹如当年离开我们的外婆,任我们泪流满面,却无动于衷地冷漠我们。故乡变了,变得不是我闭着眼睛也能找着街巷的故乡,陌生的新的楼群和拓宽了的街道在夜雨中重新装点我的足迹,水泥路拓宽来覆盖了童年时走过的泥路,在雨天可以留下我细如游鱼般足印的泥路。这唯一的念记已
期刊
小时候,我的父亲不爱吃咸蛋黄,总吃我和弟弟吃剩下的蛋白。长大后,才知道父亲是舍不得吃,因為孩子爱吃。   结婚后,跟丈夫生活在一起,他也不吃咸蛋黄,他说,他不爱吃。跟爱我的父亲一样,每次都把咸蛋黄掏给我,我也曾怀疑过,他是不是舍不得吃?他坚决说不爱吃。也罢,我觉得他也不会像父亲那样爱我,那么深。一直把他当作不吃咸蛋黄的“怪人”。   后来,我们有了女儿,我把咸蛋黄掏给女儿,蛋白给丈夫。等我们添
期刊
40年前的夏天,我第二次参加高考。至今还记得,那天早上,母亲将四个鸡蛋、四个粽子装在我书包里的情景,她是祝愿我事事如意,考上大学。母亲的爱感动着我,高考后,我写了一篇短文投给报社,希望能发表,感谢父母的养育恩情。   高考的间是7月的7、8、9三天,正值小暑季节,地处淮北地区的连云港天气炎热难耐。考场内,考生们挥汗如雨。为防止考生中暑,考组委在每个考场里放上一盆清凉的水,监考老师发现哪位考生汗流
期刊
炫耀了一天的太阳,似乎觉得无趣而疲乏了,懒懒地依于西山之巅,随意洒落余晖,染红了暮云,染红了江水。   我,踏着夕阳,登上龟山。仰山亭里读碑记,集贤廊中赏楹联,双宝塔下听风中檐铃叮当。伫立山巅,俯瞰澄波古木,益觉人闲景幽,恍若置身于尘埃之外。   为聚山川清淑之气,助黄城文运之昌隆。明万历七年,县令袁应祺于龟山之巅建文笔、文星双塔。数百年来,双塔承载着黄城父老的殷殷期盼,经历了多少风刀霜剑,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