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儿童都具备管辖语言的“司令部”,即语言中枢。先天或后天的不良因素例如:大脑损伤、听力问题、某些影响语言中枢的遗传性疾病、直系亲属中患语言障碍、脑发育不全等,均可使儿童产生语言障碍。此外,不良的环境如:家庭中缺乏语言刺激、环境单调乏味、多种方言的相互干扰等,也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
语言障碍儿童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迟迟不开口说话。有的儿童能够听懂成人的话,并用动作表示自己的理解,对此,有的父母抱着等待的心理,认为也许孩子小,大了自然会开口。也有的儿童既不懂也不说,急得父母团团转。而且这类儿童往往脾气很大,因为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别人又不理解他,于是就显得十分焦躁和沮丧,父母还误以为是孩子的性格问题和行为问题呢。
语言障碍的另一个特征是,与同龄孩子比较,这些孩子词汇量少、句子短、连贯表达差。这样的孩子在群体中常常是不合群的,因为他们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困难,而且多动、冲动,或爱进攻或畏畏缩缩。在与语言有关的学习能力方面,如:讲故事、背儿歌、叙述事情中不如他人。
不管孩子的语言问题是由何种原因所致,均需要进行干预。语言治疗在我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而在发达国家已有近70年的发展史了。
在语言治疗之前,对那些说话不清的儿童,必须先做听力测试,排除听力障碍。对于已经确诊听力有问题的儿童,必须先配戴助听器。由于语言的产生涉及到三个环节的功能,即:听觉感受语言、大脑的信息处理、发声器官的运动。所以,当听力出现障碍时,语言输入的第一个环节就有了故障。
确定没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在干预之前需要收集足够的资料,并做相关的测试,以反映这个儿童特定的发育水平及语言功能。只有经过全面的测试评价,才能搞清楚这个儿童是单纯的语言障碍还是发育迟缓,或是由其他疾患影响了语言能力。
那么,对于既不懂,也不说的孩子应该如何干预呢?
首先,父母要清楚为孩子所定的治疗目标。有不少父母急于求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语言的干预对这类孩子来说是一个过程,这个干预过程需要三个要素:1.孩子的发育;2.治疗的策略;3.家庭努力的程度。目标的设定在于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说话。为什么是这样的目标呢?因为这类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时,只听到声音,理解不了含义,而没有含义的声音传入孩子的耳中便稍纵即逝,不留痕迹。治疗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赋予声音一定的含义,并在孩子的脑海中逐渐留住含有意义的声音。举例来说,当我们教孩子“眼睛”这个词时,点着孩子的眼睛,发出“眼睛”的声音,无数次地重复,使孩子把声音与实物联系在一起,刻印在小脑袋里。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当你说“眼睛”时,孩子会用小手指着你的眼睛。这就是理解!然后,你可以把这种方法逐渐扩大,让孩子理解更多的词汇。
也许有些家长觉得这样的治疗十分简单。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孩子因为能力较差,父母教得很费力,孩子却无动于衷。对此,父母不能操之过急,而要结合多种感官的刺激,加深孩子的理解。例如让孩子听到、看到和指点他人的和自己的眼睛,用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注意成人的发音及口形,但决不是刻意地教,硬性规定孩子学。如果父母采取强迫的方式,常常造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使其失去兴趣,还会产生躲避或拒绝的反应。当孩子能随着父母趣味化的引导,逐渐以动作表示理解时,父母要不断地奖赏孩子,如亲亲孩子的小脸、拍拍小脑袋、给一点他喜欢的食物、发出赞许的声音和微笑等等,以强化孩子的理解,使他意识到这个动作是父母所期望的,可以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奖励。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和学的过程中,孩子就会理解“眼睛”这一人体的部位,也就是说,孩子把“眼睛”这个声音和所在的人体部位之间形成了条件联系。这就是儿童语言理解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记住三个原则:
第一,用游戏化的形式教;
第二,让孩子通过看、听、触、嗅、运动等各种感觉器官学;
第三,及时奖赏孩子的进步,使之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
此外,还有一些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发育严重落后,既听不懂,也不能说。对此,家长也不要悲观失望,还是要应用上述方法促进孩子的理解。但是,对这些孩子的干预过程比较长,而且开始时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行为矫正上,促使他们能够懂得跟着父母学。这些孩子无法集中哪怕是2~3分钟的注意时间,所以一开始父母要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吸引他的注意,当他能稍稍注意一会儿时,父母立即奖赏他,一般用他最喜欢吃的零食,掰一小点儿给他,吃完后继续游戏。游戏设定的时间比孩子原来所具备的注意时间稍稍长一点儿,如果他只有2分钟的注意,我们可以设立3分钟时间。如果他坐不住,我们要保持他在原来的座位上,设法用不同方式的游戏吸引住他,然后再奖赏,再游戏。通过反反复复的训练,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无形之中建立教与学的“规矩”。只有当孩子能听得懂父母的话,才有可能自己开口说话,语言干预的过程才真正开始。
语言障碍儿童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迟迟不开口说话。有的儿童能够听懂成人的话,并用动作表示自己的理解,对此,有的父母抱着等待的心理,认为也许孩子小,大了自然会开口。也有的儿童既不懂也不说,急得父母团团转。而且这类儿童往往脾气很大,因为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别人又不理解他,于是就显得十分焦躁和沮丧,父母还误以为是孩子的性格问题和行为问题呢。
语言障碍的另一个特征是,与同龄孩子比较,这些孩子词汇量少、句子短、连贯表达差。这样的孩子在群体中常常是不合群的,因为他们与同伴之间的沟通困难,而且多动、冲动,或爱进攻或畏畏缩缩。在与语言有关的学习能力方面,如:讲故事、背儿歌、叙述事情中不如他人。
不管孩子的语言问题是由何种原因所致,均需要进行干预。语言治疗在我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而在发达国家已有近70年的发展史了。
在语言治疗之前,对那些说话不清的儿童,必须先做听力测试,排除听力障碍。对于已经确诊听力有问题的儿童,必须先配戴助听器。由于语言的产生涉及到三个环节的功能,即:听觉感受语言、大脑的信息处理、发声器官的运动。所以,当听力出现障碍时,语言输入的第一个环节就有了故障。
确定没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在干预之前需要收集足够的资料,并做相关的测试,以反映这个儿童特定的发育水平及语言功能。只有经过全面的测试评价,才能搞清楚这个儿童是单纯的语言障碍还是发育迟缓,或是由其他疾患影响了语言能力。
那么,对于既不懂,也不说的孩子应该如何干预呢?
首先,父母要清楚为孩子所定的治疗目标。有不少父母急于求成,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语言的干预对这类孩子来说是一个过程,这个干预过程需要三个要素:1.孩子的发育;2.治疗的策略;3.家庭努力的程度。目标的设定在于孩子的理解能力而不是说话。为什么是这样的目标呢?因为这类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时,只听到声音,理解不了含义,而没有含义的声音传入孩子的耳中便稍纵即逝,不留痕迹。治疗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赋予声音一定的含义,并在孩子的脑海中逐渐留住含有意义的声音。举例来说,当我们教孩子“眼睛”这个词时,点着孩子的眼睛,发出“眼睛”的声音,无数次地重复,使孩子把声音与实物联系在一起,刻印在小脑袋里。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当你说“眼睛”时,孩子会用小手指着你的眼睛。这就是理解!然后,你可以把这种方法逐渐扩大,让孩子理解更多的词汇。
也许有些家长觉得这样的治疗十分简单。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孩子因为能力较差,父母教得很费力,孩子却无动于衷。对此,父母不能操之过急,而要结合多种感官的刺激,加深孩子的理解。例如让孩子听到、看到和指点他人的和自己的眼睛,用游戏的方式鼓励孩子注意成人的发音及口形,但决不是刻意地教,硬性规定孩子学。如果父母采取强迫的方式,常常造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使其失去兴趣,还会产生躲避或拒绝的反应。当孩子能随着父母趣味化的引导,逐渐以动作表示理解时,父母要不断地奖赏孩子,如亲亲孩子的小脸、拍拍小脑袋、给一点他喜欢的食物、发出赞许的声音和微笑等等,以强化孩子的理解,使他意识到这个动作是父母所期望的,可以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奖励。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和学的过程中,孩子就会理解“眼睛”这一人体的部位,也就是说,孩子把“眼睛”这个声音和所在的人体部位之间形成了条件联系。这就是儿童语言理解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记住三个原则:
第一,用游戏化的形式教;
第二,让孩子通过看、听、触、嗅、运动等各种感觉器官学;
第三,及时奖赏孩子的进步,使之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
此外,还有一些3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发育严重落后,既听不懂,也不能说。对此,家长也不要悲观失望,还是要应用上述方法促进孩子的理解。但是,对这些孩子的干预过程比较长,而且开始时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行为矫正上,促使他们能够懂得跟着父母学。这些孩子无法集中哪怕是2~3分钟的注意时间,所以一开始父母要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吸引他的注意,当他能稍稍注意一会儿时,父母立即奖赏他,一般用他最喜欢吃的零食,掰一小点儿给他,吃完后继续游戏。游戏设定的时间比孩子原来所具备的注意时间稍稍长一点儿,如果他只有2分钟的注意,我们可以设立3分钟时间。如果他坐不住,我们要保持他在原来的座位上,设法用不同方式的游戏吸引住他,然后再奖赏,再游戏。通过反反复复的训练,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无形之中建立教与学的“规矩”。只有当孩子能听得懂父母的话,才有可能自己开口说话,语言干预的过程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