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大屠杀已过去了80多年,随着时间的逝去,当年那场屠杀的幸存者和亲歷者已屈指可数,这意味着南京大屠杀的直接记忆将不复存在。然而,作为民族创伤的集体记忆或者说文化记忆,南京大屠杀却被后人不断书写、传承和铭记。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有史家在调查幸存者和收集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在这之后的数十年间,又有一批历史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之中,形成了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学术团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客观、真实、理性是历史书写的基本要义,也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旨趣,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还原历史的客观真实。但是,基于历史学的书写也存在受众面狭窄,不利于大众传播等局限性。因此,在大众文化消费多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广大民众对通俗史学不断增长的需求,寻找到一条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有效途径,这是广大史学工作者,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近日,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一书,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大众传播和记忆传承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书作者张连红、刘燕军都是长期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学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由历史学家撰写通俗性南京大屠杀历史读本,是适应广大民众对通俗史学的需求和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有效途径。正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在该书序言中所言:“普及性历史读物由谁来写呢?我个人提倡史学家亲为。史学界很注重专业的论文和著述,这是自然。但是,久而久之,多多少少也出现了史学研究的‘象牙塔’现象”,“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发表后束之高阁,读者寥寥。所以,史学家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成果‘再翻译’,使之成为公众易于接受的产品,善莫大焉。”
正因为该书由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专家所写,所以颇具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尊重历史,客观真实。该书分“保卫南京”“黑色南京”“南京英雄”“正义审判”“世界记忆”五个篇章,并附有参考文献。无论哪一个篇章,均有相关史料支撑,“用事实说话”。通俗的历史读本并不等于“戏说历史”,尤其是重大历史题材,更不可虚构情节。为了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情形,该书作者查阅了大屠杀期间南京的气象资料,连当时天气情况的描述也做到“有据可查”。对书中讲述的故事,更是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是客观真实的。通俗的历史读物一般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真实,而该书作者出于历史责任,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查。如日军屠杀中国俘虏,该书根据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日记,以及日军部队的“战斗报告”等第一手资料进行讲述,使故事真实可靠。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第二,发掘史料,讲述新故事。该书作者是多年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专家,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了如指掌,但他们在撰写该书时并不满足于原有的研究,而是深入发掘资料,探究新问题、讲述新故事。在撰写过程中,作者经常查阅档案,并发现了新线索。王恒山是大屠杀期间南京的一位普通市民,他救助和保护了多位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普通平民。在查阅档案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以往鲜为人知的王恒山的故事。为进一步研究和证实,作者又查阅了《中央日报》的相关报道,进一步证实了王恒山故事的真实性,并将这一故事作为中国同胞守望相助的典型,在书中展现给读者。这种不满足于已有的研究,不断发掘新史料、讲述新故事的治学精神和态度,同样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形式活泼,通俗易懂。该书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以历史事件为脉络,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讲述了31篇人物故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以及战后审判日本战犯和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的经过。为了使广大青少年从内心接受这段惨痛的历史,该书在语言表达上尽可能避免残暴血腥的字眼,同时再插入了漫画,以避免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内心受到较大冲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有史家在调查幸存者和收集史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在这之后的数十年间,又有一批历史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之中,形成了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学术团队,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客观、真实、理性是历史书写的基本要义,也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旨趣,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排除主观因素,还原历史的客观真实。但是,基于历史学的书写也存在受众面狭窄,不利于大众传播等局限性。因此,在大众文化消费多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广大民众对通俗史学不断增长的需求,寻找到一条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有效途径,这是广大史学工作者,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近日,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一书,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大众传播和记忆传承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该书作者张连红、刘燕军都是长期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学者,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由历史学家撰写通俗性南京大屠杀历史读本,是适应广大民众对通俗史学的需求和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有效途径。正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在该书序言中所言:“普及性历史读物由谁来写呢?我个人提倡史学家亲为。史学界很注重专业的论文和著述,这是自然。但是,久而久之,多多少少也出现了史学研究的‘象牙塔’现象”,“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发表后束之高阁,读者寥寥。所以,史学家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将研究成果‘再翻译’,使之成为公众易于接受的产品,善莫大焉。”
正因为该书由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专家所写,所以颇具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尊重历史,客观真实。该书分“保卫南京”“黑色南京”“南京英雄”“正义审判”“世界记忆”五个篇章,并附有参考文献。无论哪一个篇章,均有相关史料支撑,“用事实说话”。通俗的历史读本并不等于“戏说历史”,尤其是重大历史题材,更不可虚构情节。为了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情形,该书作者查阅了大屠杀期间南京的气象资料,连当时天气情况的描述也做到“有据可查”。对书中讲述的故事,更是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是客观真实的。通俗的历史读物一般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真实,而该书作者出于历史责任,做到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查。如日军屠杀中国俘虏,该书根据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日记,以及日军部队的“战斗报告”等第一手资料进行讲述,使故事真实可靠。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第二,发掘史料,讲述新故事。该书作者是多年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专家,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了如指掌,但他们在撰写该书时并不满足于原有的研究,而是深入发掘资料,探究新问题、讲述新故事。在撰写过程中,作者经常查阅档案,并发现了新线索。王恒山是大屠杀期间南京的一位普通市民,他救助和保护了多位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普通平民。在查阅档案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以往鲜为人知的王恒山的故事。为进一步研究和证实,作者又查阅了《中央日报》的相关报道,进一步证实了王恒山故事的真实性,并将这一故事作为中国同胞守望相助的典型,在书中展现给读者。这种不满足于已有的研究,不断发掘新史料、讲述新故事的治学精神和态度,同样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形式活泼,通俗易懂。该书以时间为经,以专题为纬,以历史事件为脉络,以人物故事为主线,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讲述了31篇人物故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以及战后审判日本战犯和南京大屠杀档案“申遗”的经过。为了使广大青少年从内心接受这段惨痛的历史,该书在语言表达上尽可能避免残暴血腥的字眼,同时再插入了漫画,以避免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内心受到较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