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如何预习课文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应根据课程安排、学科特点、自身情况,灵活安排预习的各项事宜。有些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因此听课效果极差。相反,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那么,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几看法。
  一、读课文,解决字词
  预习时首先要读课文,课文既要多读几遍,又要注意每一遍的读都要有一定的目的。例如,在我们第一遍读课文时,可以放声朗读,当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笔标注出来。这些标注出来的“拦路虎”,有的可以在读的过程中解决,也可以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来解决。第二遍读时可以默读,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已经明白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读准字音,读好词,读好课文,提高认读能力。边读边思考,初知课文大意,了解课文脉络,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才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
  二、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阅读兴趣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而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也各异。在预习指导时,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有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对课文重点进行尝试性分析
  在掌握课文的重点之后,应在教师讲解之前,进行尝试性分析,不要被动的等待老师讲解。通过分析,找出课文是怎样突出主旨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这些方法,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第二中学 272400)
其他文献
编号:O1(2016)13-04-02  作者:王钦忠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有效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数学应用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在初中数学中,很多应用题都是围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所以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在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能够联
期刊
编号:H1(2016)12-03-0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正确把握教材,合理制定教学
期刊
编号:O1(2016)13-02-01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简约而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目标,教学中我努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师生平等对话、引导提问等方式展开数学活动,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以下是本人在追求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二、大胆跳出课前预设,让平等对话实现有效课堂  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往往出乎我们的预料,导致教学
期刊
编号:G8(2016)13-03-01  一、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
期刊
编号:O1(2016)12-03-01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孩子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养成良好的数学作业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因为写字的
期刊
编号:H1(2016)13-04-01  1.以文本导情  语文课本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文学,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在导入课文时,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探析、理解、
期刊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学生的积极投入,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加强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课前阅读课文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这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陶行知先生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这些观
期刊
编号:O1(2016)13-04-02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有效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数学应用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在初中数学中,很多应用题都是围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所以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在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能够联系到自己掌握的生
期刊
中职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较为困难的家庭、疏于管教导致孩子成绩较差的家庭,学生特点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独立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你就不可能再像对待小学生、初中生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中职院校在教育和管理上带来了很大难度,尤其班主任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
期刊
编号:G40(2016)12-02-01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吕叔湘先生说过:“语言这东西,可以说是又简单又复杂。简单,因为七八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掌握了;复杂,因为可能几十年还掌握不好。” 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因此说话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