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艺居共生之研究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区聚落是台北市的骨骼,独具一格的小区文化似血脉涵养着当地人的文娱生活。台北宝藏岩国际艺术村曾作为违章建筑一度面临全部拆除的危机,但通过将地域、人文、艺术三者有机融合,独创一种闹市“桃花源”的悠然恬静氛围。宝藏岩运用“艺术驻村”、“艺居共生”的方式保存传统聚落形制使居民直接参与聚落的艺术创作,并赋新传统推进文创开辟文化传播新途径。
  关键词:传统聚落 艺居共生 台北市 宝藏岩
   许多人映像里繁华和摩登是台北应有的形容,例如:曾经的世界第二大厦“台北101大楼”亦或是商贸且文化多元快速融合的“台北信义商圈”。但可能并不很多人知晓,一座充满“废墟美学”意味的小村聚落曾与“101大楼”并称为“台北最佳景点”。它便是充满“残墟”之美的宝藏岩。此地是撤退大陆兵为谋生计而自搭自建的违建,曾从五六户增至二百多户,也一度面临整体清拆的危机。历史气息的凝聚也造就当前台北极具魅力的国际艺术聚落。
  一、台北市宝藏岩历史沿革与脉络
  宝藏岩坐落于台北中正区汀州路,处历史文化气息萦绕的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之间,是大都会核心所在(见图1、图2)。临近新店溪又背靠台北自来水公司,主要由宝藏岩寺、纳骨塔和住户三部分组成。
  最早记录宝藏岩的当属宝藏寺。清朝宝藏寺称石碧潭寺,观音是宝藏寺的主要神祗。宝藏寺楹联:“不生不灭拯饥渴,救苦救難发慈悲”,也多称为“公馆观音亭”,阐述了此地观音文化信仰。佛教信仰对宝藏岩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随后国民党战败退至台湾,几十户大陆各省老兵的迁入促进多样文化的融合,推进居民区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宗教文化同移民文化并存,成为独特的都市文化意象。之后(1970),台北加快都市化发展,毗邻宝藏岩的台大公馆商圈快速崛起聚集了大批来台北打拼的移民。而且台大和台师大建校于此,大量的学生寻找廉价且离校较近的住宿,以及陆配和东南亚新娘的增多,最多时达二百多户。
  曾因建筑杂乱、违建成群,与台北新都市之形象相距较远视为“违章建筑群”而面临清拆危机。通过“都市计划”更为“公园用地”(日据时为“水源地保护区”),以重新规划城市土地。因此,政府定性为“公园用地”后,根据政策须去除全部建筑,所以宝藏岩被定为违章建筑群。但宝藏岩已是一代人无法抹去的记忆,随着学术界和社会运动人士的着手同政府的谈判,最终按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可行性报告,确定为“宝藏岩历史建筑”(2004.5.14)。时任文化局长的龙应台说:“将来的台北人回到宝藏岩……在那忽高忽低的石阶时,他会低头告诉牵着手的孩子:上个世界五十年代的台北人就住过这样的地方。”
  二、宝藏岩国际艺术村空间聚落形态
  穿过熙攘的公馆商圈,汀州路尽头右转便可见宝藏岩的导视牌。沿路充满艺术气息的涂鸦已为慕名的游客做下铺垫。初探宝藏岩或许给人的感觉是坑洼和破败不堪,随视线的移进眼前密布各式各样“违建民宅”,住宅色彩不一,型态肌理不同,像积木一般试图不断向上堆砌积累。给人一种充满迷幻又满怀期待的心理感受(见图3)。
  宝藏岩国际艺术村傍山而建拾级而上。从建筑形态来看,聚落呈现出堆栈垂直式建筑群落,建筑表皮略显杂乱无章,但层迭有序逐级依照实际地形构建。内部空间组织紧密,民房与展览空间浑然一体,房体间层层相连。建筑群与构筑物装饰合理,疏密相宜。室内与户外的场所也妥善地相互衔接,动静结合得当,搭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装置艺术更使聚落富有完整性和趣味性。当地居民参与其中,耳濡目染也在不断吸收、接纳、陶冶自己的情操,俨然一片聚落艺居和谐共生的场景(见图4、图5)。
  聚落虽稍带残破不堪之感却是美和善、形式和美的统一。就形式美的条件而言即统一中见多样变化,变化中体会和谐与秩序,达到多样而统一。该聚落不同于其他并不一次整体建成,是在地老兵自己动手搭建。因此在技术和条件上没办法做到横平竖直,反倒是歪歪斜斜,但细细感受的确少了工业风的冰冷和雷同。好比是拔地而起充满了生机并随地势高低起伏,总体形态和轮廓便自然的呈现层次错落的变化美感。
  三、宝藏岩文化创意之“艺术进入聚落”
  英国最早提出与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并给予大力政策支持。通过比较英国布里斯多尔(Bristol)、格拉斯哥(Glasgow)、利物浦 (Liverpool)在该产业实施计划上可找到共性:一、注重文化创意,创造适当的文化活动并提升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居民对地方发展的认同与使命感;二、发展高效益的文化活动,融入市民文化生活中;三、支持艺术活动发展和主要艺术庆典的筹办,结合当地及英国其他城市资源共同提供,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当代和传统艺术气息。
  随着知识和创意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创的力量在全球体系内有目共睹,它既实体又隐形。文创产业的范围界定上,英政府据不同时期产业发展状况概念不断更新。宝藏岩国际艺术村从中吸收和借鉴相应门类并且通过内化改造学习作用逐步的进行在地化发展并且与“艺术进入聚落”相互融合产生了诸多积极的作用。
  从聚落前方濒临河岸边的宽阔绿地远眺,建筑表皮细胞整片的断壁残垣成为历史的断层记忆,更造就了品味宝藏岩丰富的历史肌理和具歧异多义的空间结构的线索。宝藏岩通过渗透自己的历史文化韵味,成为喧嚣闹市之“桃花源”。当前下设19间艺术家工作室(见表1),作驻村艺术家工作及生活空间。此外,另规划2个练习室、2个展陈及户外演示空间。作为文创园区的宝藏岩,没有将社区和原住民拒之门外便是最弥足珍贵之处。在这经常出没个性飞扬、气质不凡的艺术家,也有不少在地普通居民。作者看来这就是宝藏岩同其他文创园区最大的不同。在“艺术驻村”计划实施下,宝藏岩的特性是把艺术家与生活聚落保持紧密的关联性。这种“艺居同乐”的生活工作模式,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而艺术家又以某种形式将创作想法回馈给聚落居民,甚至在部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社区居民还会自发的直接参与其中。   四、宝藏岩实践经验之“艺居共生”
  宝藏岩体现着静谧和精彩,入口处破旧的球场和涂鸦与站在山坳顶端俯视远方有着千差万别的感官体验。这是在地居民同艺术家共同创作下的结果——各类颇有眷村气息的违建纵横交错的密布穿插于山岗中,各式富有创意的公共艺术穿插其中,一改往日废墟衰败的面貌更造就了无法觅得精彩场面。所有的这些都得益于用“艺居共构”得做法改造更新宝藏岩。
  1.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出谋划策参与建设文创村落
  宝藏岩从衰败状态到现今的充满活力,依靠官方政府、民间组织以及高校的合理发展三者融合(见图6)。起初由民间社运人事及团体开始,推动政府官方的政策重心指向,最后结合社会力量,三方共同建设创造。对于政府来说,做好前期对宝藏岩的调研工作,掌握村落的基本数据信息以及现状分析、了解目前村落是否具有可挖掘性和拓延性,适当给予宝藏岩历史聚落的方向性政策引导。从宏观的发展方向上为聚落的转型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民间社运组织来说,拯救宝藏岩规避了全村面临清拆的危机,并且使宝藏岩登录为“历史建筑”称号(2004.5)。
  2.注重在地传统眷村文化保留同商业的平衡发展
  不同于类似 “文化街区旅游”、“商业文创旅游”的宝藏岩在规划中主张以“艺术、文化介入”的方式进行历史保留和更新利用到将聚落重新艺术风格化再利用取代推到重置的目的。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保存了历史的遗留。内部“微型群聚”通过分发宣传单和放映纪录片的形式让游客充分了解宝藏岩的历史沿革,杜绝当地传统眷村文化因“新形式、新风格”而丧失在地文化特色。艺术工作室同居民屋舍分离,每一户居民的大门口挂有“居民住所,请勿进入”的标牌。同时,除了富有个性的现代艺术装置当地还置留小型田垄供居民栽种,较好地维护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空间权利,重视地方居民对区域历史的诠释,保留了原生文化的特色。
  3.回归聚落打造艺术家和居民“艺居共生共乐”
  宝藏岩与其他文创园区不同,融合了土地、人文、艺术等元素既有市井百姓的生活气息也有艺术商业的交流发展。在经过总体资源整合后,吸引大批国际艺术家来此进行文化展览活动。OURs都市改革組织提出“艺术与行动力”的理念将时尚先锋艺术同聚落本真生活相联系,共同探索艺术文创创新和在地居民直接参与艺术创建以此来创造新旧文化的共生发展,打造艺居共乐。
  结语
  我们总会将艺术文创园区把废厂房、高烟囱、或者铺装精美的现代广场联系起来。从空间格局或形态出发,宝藏岩全然创造了平常对于“文创园区”新认识。通过其案例可让我们意识到,如此摩登的国际艺术园区可以像聚落一般藏匿于山岗之中。另一方面,宝藏岩又以它遗世独立的态度缓缓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前世今生,也令我们重构艺术、设计、工艺、文创与传统聚落、民居、生活之间的新思考。也为我们祖国大陆正如火如荼开展着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借鉴模式和创建路线。
  参考文献:
  [1]张娜,田晓玮,郑宏丹.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及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19(6)
  [2]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王孟图,李研汐.闽台两地文创村落的比较研究[J].发展研究,2018(5).
  [4]李丹舟.“文化转向”:都市空间治理的斡旋逻辑与民间路径——基于台北市宝藏岩历史聚落的对岸视角[J].上海城市管理,2015,24(3).
  [5]潘博成,于雪.宝藏岩:让艺术进村[J].中华手工,2014(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四位作曲家的四部赋格套曲(亨德米特《调性游戏》、肖斯塔科维奇《24首前奏曲与赋格》、谢德林《24首前奏曲与赋格》和斯洛尼姆斯基《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中赋格曲主题创作技法的分析、比较,进而探究20世纪赋格曲中主题构成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赋格套曲 主题 亨德米特 肖斯塔科维奇 谢德林 斯洛尼姆斯基  在漫长的音乐历史当中,音乐作品的风格总是与其技法密切
期刊
从五台山文殊骑狮图像传到敦煌地区之后,文殊菩萨化现成为最主要的图像元素,尤其是乘云而至的文殊骑狮图像,拖着长长的云尾,象征着从五台山乘云腾空而来的含义。或许有读者认为,拖着长尾的云朵用于乘载佛、菩萨等天人,在敦煌壁画中随处可见,非文殊所独有;但比较同一种材料,即同样出于藏经洞的、同一时期且都是作为观想供养使用的版画,不论是与文殊骑狮对称的普贤骑象(图19)或是无所不在的观世音(图20),都缺乏文殊
期刊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苏北盐阜区抗日根据地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新四军抗战歌曲,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志,形成了独特的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音樂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盐阜区 抗战歌曲 艺术特征   苏北盐城,在抗战争时期,是开展华中敌后抗战、积累人民革命力量的战略要地。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在指挥全面抗日武装斗争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艺战线的建设。一首首优秀的抗战歌曲在盐阜大地上
期刊
摘 要:中国近现代音乐从“学堂乐歌”时期发展到学院派、左翼音乐,再到新秧歌运动时期的几次“新音乐”类型,正是代表了音乐发展从直接引用西洋或者日本旧曲填词的方式到“自度”曲融合本民族元素的创作过程。黄自作为近现代具有卓著成就的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可谓是“中西合璧”的最佳体现。本文笔者从黄自先生音乐生涯中西洋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的结合形态进行剖析,包括音乐创作以及音乐教育方面,略谈己见。  关键词:黄自
期刊
摘 要:丝绸之路美术遗产是中西艺术交流的重要资料,是新时期中国美术发展的有力支撑。本文旨在分析陕西丝绸之路美术遗产保护现状与成因,发掘美术遗产的“活态化”动力,尝试在互联网+视域下营造“文化史迹”和“现实发展”相得益彰的氛围与环境,通过“美术遗产+活态互动”、“美术遗产+公众娱乐”、“美术遗产+信息技术”等模式,推动美术遗产保护长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丝绸之路 美术遗产 陕西 开发模式  陕西作
期刊
【摘 要】 南戏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样式之一,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资料的缺乏,使其在早期成为戏曲史研究领域“一个失去了的环节”。在王国维之后,钱南扬是较早投入南戏研究领域的学者。他以“乾嘉学派”经史之学的方法治曲,通过大量文献考证,在南戏的辑佚与考辨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是南戏学科领域的奠基人。钱南扬之后,刘念兹以活态的方法研究南戏,从众多古老的地方戏中实地考察南戏遗存,并与历史文献
期刊
摘 要:舞蹈演员的职业转型,是从“专”走向“宽”的必然过程,是从专注职业发展到关注业态走向、从自我展现拓展到领域发展的视角变化。同时,这种走向宽泛的尝试也是挖掘个人潜能的过程,是舞蹈演员从精通单一表演技能向广泛涉猎多种艺术门类的拓展,考验的是个人艺术修养和学识的综合水平。本文将从舞蹈演员转型的原因、类型和基本思路等方面入手,对舞者职业转型的规划作出分析。  关键词:舞者 转型 舞蹈编导 舞蹈研究
期刊
【摘 要】 目前中国绘画史中的重要概念—“文人画”,并非中国本土固有概念,而是在日本生成发展的外来概念。本论中笔者将讨论“文人画”概念是如何于1920年传入中国,并被不断解释,最终发展为“国画”理想的过程与原因。具体来说,“文人画”一词是随着芬诺洛萨《东亚美术史纲》的部分章节于1920年7月至9月间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的翻译和发表而正式出现在中国绘画史语汇中的,陈师曾《文人画的价值》为针对芬诺洛萨
期刊
摘 要:文章在界定乡村产业空间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德清县下塘村产业空间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提出乡村产业空间中的公众参与模式以及产业空间营造设计策略,构建集农耕体验、民居养老、乡村文创以及商业配套于一体的乡村空间结构。通过复合產业空间功能、营造产业文化场景、优化产教互动体验三大策略,以丰富公众参与方式,实现乡村产业空间的活化更新。  关键词:公众参与 乡村产业空间 空间营造  乡村产业空间是乡村公
期刊
摘 要:在当今青春怀旧电影及IP改编的热潮下,2016年播出的《七月与安生》仍旧独树一帜,摆脱了此类影片矫情、狗血、无病呻吟、脱离现实等饱受诟病的问题,因其精良的制作和多途径的有效营销方式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成绩,本文尝试在艺术管理学的视角下,从影片制作的内容品质和宣发两大方面分析影片《七月与安生》的营销之道。  关键词:《七月与安生》 传播路径 内容品质 受众 粉丝  当下国产电影中,青春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