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课堂成就诗意人生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让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就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蕴含诗意情怀,同时也需要灵活驾驭课堂教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涵咏、体悟中领会语文学习的真谛,进而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
  关键词 诗意语文;诗情涌动;诗心飞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83-01
  这个暑期,我观看了王崧舟教授在《百家讲坛》里的12集《学好语文》,非常震撼!由此想起了他在《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的自序中提及:“诗意语文只能成為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而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语文教师就需要较高的人文素养、蕴含诗意情怀,同时也需要灵活驾驭课堂教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涵咏、体悟中领会语文学习的真谛,进而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
  一、诗意的语文课堂——诗情涌动
  语文课堂离不开情感,诗意的语文课堂更需要有诗情涌动。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和学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创造地阅读、吟诵、体验、感悟、理解时所呈现出来的。
  (一)体验文本之情,感受诗的意味
  情感是教材的生命力,也是课堂的生命力。语文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筛选的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这些耐人寻味的文章,无不以它独特的美震憾我们的心灵。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蕴藏于文本中的“诗意”,做一个采矿工,将散落于文本中的诗意“因子”拾起来,并串连成精美的项链,呈现于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如《和时间赛跑中》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意味深长的哲理,《永生的眼睛》中的父亲那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二)挖掘教师之情,发挥诗的魔力
  朱永新在其《我的教育理想》中认为:“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可以说,一个充满诗情的教师,才能推动诗意的课堂顺利教学。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了任何痛苦与挫折,教师都应调整好自己的心绪,尽量把自己积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用语言、眼神、动作真实地传递给学生,充满激情地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如《翠鸟》一课,语言生动流畅,富有韵味。我先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此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三)促进学生之情,培养诗的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如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我先播放一段海上红日喷薄而出的壮观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接着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展示天气晴朗时、多云时这两种情况的日出画面,并借助优美的音乐来渲染情境,使其韵味十足,诗趣横生,唤起学生的共鸣。
  二、诗意的课堂——诗心飞扬
  语文的诗意应是语文教学活动整体所体现的意蕴。通过对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体验、思考、理解、内化等一系列语文活动,发展才干,提高素质,张扬个性,激发创造,使在场的每一颗心都飞扬起来。
  (一)诗意地导入,让学生受熏陶
  新课标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如在教学《观潮》时,开头我这样导入:同学们,在祖国众多的壮丽山川中,钱塘江大潮奇特卓绝,那“万马奔腾的阵势,山崩地烈的声威”,令无数中外游客留连忘返。早在北宋苏东坡就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来咏赞她。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观潮,去尽情享受这堪称天下无双的钱塘江大潮吧!这种以诗歌形式的导入,学生感觉比较新奇、有趣,从而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二)诗意地联想,让学生有创造
  学习《三峡之秋》时,我让学生以“我的家乡已经是秋天了。家乡的秋天是从开始的……”为开头,仿写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具体的景物描写再现时令的迁移变化的特点。有一个长在乡村,平时不善表述的学生写出了这样优美的文段:“家乡的秋天是从河堤上的芦苇开始的……可是,它的尾巴总是被僵硬的泥土牢牢粘住。”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掌声。
  三、结语
  如果说“教育是一首诗”,那么语文教学就更是一首优美的诗。愿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盎然,勃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是洋溢着诗意的。总之,若语文教师通过充分挖掘文本情愫,以情感人,教学中与学生平等、民主地进行交流探讨,并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和滋养,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将日益会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不能缺少游戏的环节,无论是进行室内的活动还是进行室外的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由此可见,一日生活各环节组织的游戏都可激发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去创造,从而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到新的技能和知识。  关键
摘 要 会阅读,能让孩子们懂得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知生活里无尽的真善美好。会阅读就是阅读生活,要写出好作文首先就是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  关键词 阅读生活;作文指导;提笔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77-01  有生活、有积累、有感受,才会有表达(
摘 要 2018年浙江省技术选考卷通用技术部分的选择题第11题难倒了大批的学生和老师。加试题的第一题选择题,难度不大但为什么答题的结果却是这么出乎意料呢?选考真题指引着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如何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来突破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这一重点难点?  关键词 技术选考真题;三极管;二极管(PN结)课堂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
摘 要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怎样才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呢?指导学生预习至关重要,预习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课文的开端,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指导预习,首先抓住预习的特点,预习是一种自我练习,预习是为学生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预习是对学生一种预测。其次,就是注意方法,如创情激趣,启发引导,具有针对性等。  关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教育部门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课堂的效率,提升综合素养。但是目前高中政治教学距离新课标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付出了很多却收效甚微。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高效课堂的教育方法,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高效的政治课堂。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谈出一些培养策略。  关键词 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59-01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点的教学都有赖于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操作,认真观察各种实验中的现象与相应变化,细心做出相应的分析,把握化学反应的特征,
摘 要 教师,被人们誉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因此,教师要肩负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要有用自己真诚的师爱去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当一个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后,内心深处都会有神圣的责任感和幸福感,会让人感到一种无比的光荣和温暖。然而,班主任的幸福感是建立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针对班主任应如何用真诚的师爱去滋润学生,阐述了做一个幸福班主任的技巧。  关键词 班主任;真诚;师爱;
摘 要 因材施教是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其本质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对应的教学。而到现在,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实际上就对因材施教理念实现了现代化的解读,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这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113-01  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表达方式必不可少。数学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数学故事会使教学明快、流畅、妙趣横生,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故事;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
摘 要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稳定与幸福,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探讨问题的关键所在,家校联合,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60-02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