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的阵地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求知欲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乐园,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就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唯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美国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布鲁纳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一个好的教师,其最成功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能引导学生对其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在努力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部语文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的新颖、形象、生动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之对所学内容进行内在的本质的探究,从而克服各种干扰而入迷地学习,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她把它比做“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我尝试的导入激趣做法如下:
   1.故事法。上文言文《马说》一课时,我针对议论性文言文学生学习兴趣难激发的特点,刚开始上课我就说“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相传春秋时期,巍巍的太行山上有一匹与众不同的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穿越于羊肠小道上,见它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磨出血,口吐白沫,拼命挣扎还是拉不上去,车夫高举马鞭正待尽力抽下,突然传来‘鞭下留情’的呼声,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迎面来了一辆马车,车上跳下一人,奔至马前,挽住马头,直淌眼泪,脱下麻衣,盖于马身。于是那马低头吐气,抬头长鸣,声达云霄。这就是‘伯乐’善识‘千里马’的故事。欲知韩愈如何说‘马’,请齐声朗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学生因而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
   2.锤炼语言法。运用语言魅力,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关注。上《〈论语〉六则》一课时,我学习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设计的语言情境导入:“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有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让学生稍思考一会儿)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就浓了。
  
   二、确保主体地位——“活”的关键
  
   一时的“活”不难,要使课堂始终充满活力,关键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最核心的概念,它体现了21世纪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于学生就要有民主平等意识,就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为此要做到四点:一是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主动地、大胆地发言,大胆地表现自己。二是要放手让学生讨论和争辩,教师要抓住课文重点,扼要地提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投一石而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必要时教师可把讲台让给学生,教学相长,辩论是非,交流信息。四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问,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见解,不必局限于已成的答案,学会多角度思维。放手让学生的思维驰骋,情感喷涌,最大限度地释放创造的潜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
  
   三、更新教学方法——“活”的技巧
  
   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要让课堂教学有活力,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改变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和单一化,采用教学方法的综合化和多样化。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变,但必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文施教,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
   一是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如政论文、杂文具有抽象性较强的特点,可以采用归纳法、图示法、辩论法等。叙事散文内容简单易懂,则采取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选择教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年龄大小、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出发,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九年级的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就可以选择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七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可采用直观演示法等。
   三是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教法。语文教师应该从自己的特长出发去选择教法,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不可盲目模仿。如果自己个性豪放,情溢意涌,在施教中,就应上出情来;如果自己长于启发诱导,那么就应在教学中热情点拨,启迪学生探索;如果自己善于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以知识性、趣味性、条理性相结合的开放教学方法,激发其情趣,来拓宽学生的思路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四、加强节奏调控——“活”的保障
  
   乔治·卢卡契指出:“在劳动中形成的节奏是人的生理条件与最佳劳动效率的要求两者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劳动,欲求得最佳的教学收获,必须注重节奏的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节奏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调控课堂教学,以保障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1.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节奏,使之起伏有致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亦然。课堂教学在特定时间内进行,一堂课40分钟,要使教学曲折有致,尺水兴波,必须重视流程节奏的设计,使教学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层次性,波浪式地向前推进。导入阶段:要以简洁的语言切入主题;展开阶段:要缓缓剖析;突破阶段:要解决重难点;总结阶段:要梳理归纳或迁移运用。教师设计教学流程节奏时,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2.合理分布教学的内容节奏,使之轻重有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流程是载体,而教学内容在各个流程中的分配,其轻重、难易、多少,也必须布局合理。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时有变化;或先易后难,或时轻时重,间隔有致,形成节奏。如教学《沁园春·雪》时, 我是这样组织学生深读的:上课伊始,在词语和朗读检查之后先简单提问: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让学生提炼出词的主线: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评论历代风流人物—抒发诗人的宏伟抱负。然后要求学生仔细默读诗文,从作者描写的雪景中,挑一处你觉得最生动、最喜欢、感受最深的讲析给大家听。我做了学法指导,先找出句子,再找到关键词:先讲关键词的含义,再讲自己的体会、联想,最后作简单的总结。学生全神贯注,深思熟虑,课堂气氛为之肃穆。少顷,我组织交流,学生无不跃跃欲试,企望一显身手。交流中,我相机点拨,学生自由补充,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泼生动。接着我又提问:你认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哪里写得最生动呢?学生便又兴趣盎然地进入了一个新的重难点……这样难易、轻重交叉推进,学生便主动地深读了全词。可见,只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精心布局,形成轻重交替的节奏,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情趣。
   3.周密安排课堂教学的语言节奏,使之徐疾有情
   人对节奏最敏感的器官是听觉,听觉对节奏有强烈的感受力。节奏作用于人的听觉,郭沫若认为有两种情况:一是鼓舞的节奏。鼓舞的节奏强而有力,给人鼓舞。其特点有三:其一是声音高昂,其二是语句短促,其三是语速较快。二是沉静的节奏。沉静的节奏长而舒缓,让人沉静。其特点也有三:其一是声音较低,其二是语句较长,其三是语速较慢。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精要地讲述,让学生通过听来接受教育,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课讲述语言的节奏,教师要进行周密的安排,交替运用这两种节奏,使课堂教学跌宕多姿,让学生既受到科学的教育,又得到美的享受。上《安塞腰鼓》一课时,我对教学语言做了精心的安排,真正做到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其结课语言:“这节课大家的精彩表现,让我看到了你们的聪明、活泼、睿智。老师给你们一段节奏(板书:咚锵、咚咚咚咚、锵),让我们用拍桌子表示“咚”,击掌表示“锵”的方式再次忘情、发狠、没命地敲起这生命的鼓点,同学们,敲起来吧!让安塞腰鼓的响声响彻在我们教室的上空,让这份激情永远伴随着我们。”这样的结尾如鼓点,撞击着学生的心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五、培养创新精神——“活”的灵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来审视分析问题,就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看法。语文教学倡导仁智各见,在发散性思维过程中达到更高层次的流畅性、独创性,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动态建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一切教育来源于未来形象,一切教育也都创造未来的形象。显然,他指的就是创新教育。
   例如,联想作文写作,我选择根据“圆”生发联想,进行写作。诗意浪漫的学生把它看做阴晴圆缺的月,进而想到悲欢离合的人生,从而引发一段凄迷悱恻的人生经历;有哲思意蕴的学生,把它视为人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回复原初的人生轨迹,因而阐发一番对人生状态的精到的论述……千人千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丰富的情感认知世界,同一件事物在他们心灵中折射出的映象迥然不同。教师要鼓励个性差异,颂扬人的创造精神,切不可用同一答案抹杀学生的创造个性,要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情景,来培养创新精神。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讲坛上讲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先导,更新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要学、乐学。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彰显人性的舞台,闪现灵性的广场,张扬个性的天地,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其他文献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试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许多相声、小品都运用幽默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收到成功的效果。教师如能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记忆力;舒缓紧张心绪,减轻神经压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融洽师生感情。不但如此,它还能有助于实现语文学习审美化,能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期刊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提起作文就怕,怕什么呢?怕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这的确也是一个制约着小学生作文成绩提高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在作文课上,我为学生创设了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情境,让学生根据作文要求来寻找作文材料,这样,训练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对路,学生也就喜欢作文了。   熟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于所要描写的东西如果没有兴趣,或者根本不了解,甚至是陌生的,他
期刊
[摘 要] 孩子是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处于特定的年龄段,经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事,面对孩子的过失,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越来越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思考。本文针对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该做些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给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 ] 过失 责任 体验 教训      孩子常常是大人们口中的淘气鬼、小坏蛋、坏小子,这些称呼不乏对孩子的喜爱,可也包含了他们对孩子常犯下令人头痛的过
期刊
学生是具体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创新精神,拓展思维,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乐趣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有了兴趣,才能使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能再做知识的单一传递者、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应当成为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个性发展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学生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教师既要按教学的客观规律办事,即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的、重点、难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分析思考性原则,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这就要求注重实际,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科学的“课堂提问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多媒体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点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和信息素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
期刊
数学集体备课是培养教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佳方式之一。数学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备课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反映出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个性风格。   学校一般按年级设置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按学期初的备课计划安排,指定一位任课教师拿出某教材的基本预案,再由全年级任课教师讨论,最后形成某教材的基本教案。这个集体备课的教案是一种“保底”措施,所有任课教师在这个教案的基础
期刊
课改前,“教师能否自如控制学生的思路并朝着自己预设的程序及目标适时引导,教学任务能否按时完成,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按步井然有序” 等因素一般都会成为评价一位教师上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如何对课堂进行预设,在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更优化地创造出更具艺术化的课堂,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追求促进学生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   下面,本人通过《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小组实验课中的几个教学
期刊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组织,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使之在参与中不断提高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