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短论小辑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现,在学生自己的心中
  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放胆作文。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从鹰和鸡说起》。他在文中写道:“克雷洛夫的议论可谓精彩——鹰有时候的确飞得比鸡更低,但是鸡啊,从来不以一飞冲天而闻名。不过,我认为此话似乎只说对了一半。怎么见得?如果模仿克雷洛夫的写法,把鸡和鹰交换一下位置,稍加改动就成了——鸡有时候的确比鹰叫的更低,但是鹰啊从来不以一鸣报晓而闻名。”好一个“一鸣报晓”!这个学生向名人学习又不被名人的话所束缚,写出了自己和克雷洛夫截然不同的感受。克雷洛夫赞扬鹰,是抓住了鹰的特长——“一飞冲天”;学生赞扬鸡,不也同样抓住了鸡的特长“一鸣报晓”吗?读着这样的文章,怎能不叫老师喜悦?
  还有一次,我叫学生改一句歌词——“我拿青春赌明天”。学生的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所发现的也不乏其例:有的学生把“我”换成了“谁”(尾句加问号)、“忍”、“岂”等;有的学生把“赌”改成了“迎”、“追”、“谱”等;有的学生一字未改,只在歌词后面打上“×”号……这些改法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对这句流行的歌词持截然否定的态度,认为青春不是明天的赌注,决不能拿青春赌明天。学生对流行的的东西的挑战精神,我深表赞赏。
  面对学生一个个小小的“发现”,我常常为之惊叹、为之喜悦、为之赞赏。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的阶段,他们的头脑里没有什么限制,没有什么框框,思维像一张白纸一样,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好去进行发现的尝试。这就是学生的最大优势。荀子说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作为一个教师,就要善于借学生年轻、思维活跃这个“势”,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导向发现的领域,在教学中给他们创造一个思维驰骋的广阔天地,让他们海阔天空地去想,激励他们去求新求异,引导他们无所畏惧地思考一切。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真正体会、反复体会一个朴素的道路:发现的“源头活水”不在天上,不在地下,不在书里,而在学生自己那有着无限宝藏的心中。
  二、备课小议
  喜欢独立思考,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一个执着的追求。备课时,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写出自己的教案;上课时,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在现实和课本、学生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时,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在实践中寻找出自己教书育人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师喜欢独立思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当学生个个都喜欢独立思考的时候,就是教育教学极大的成功。当然,要达到这样理想的境界,绝非一朝一夕、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有这种崇高而又远大的理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己心中的宝藏,发挥自己独立思考的威力,成为一个有自己思想的新人。倘若师生都喜欢独立思考,那么,深奥的东西有可能变得浅显,复杂的东西有可能变得简单,陌生的东西有可能变得熟悉,遥远的东西有可能变得切近,枯燥无味的东西有可能变得妙趣横生,平平淡淡的东西有可能变得光彩照人。
  培养学生喜欢独思考的习惯,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人物传记,了解人类的杰出人物是如何独立思考的;可以引导学生去读名著,体会中外名著里或隐或现的思想美、哲理美;可以引导学生怀疑书上的知识,在怀疑中产生对理想、对智慧的由衷信任与渴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某一具体的人、事、景、物,看到那独一无二的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随笔,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真实无误地记录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课内外在坚持真善美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教师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当做一件大事,就会发现,海角天涯,都有通向思考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应当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位教育家的话,道出了独立思考才是学习的真正秘诀。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引导到独立思考的广阔领域,尽心竭力地去点燃学生独立思考的火花,努力把学生塑造成喜欢独立思考的人才——落在我们教师肩上的这副担子,既十分沉重,又令人愉快。
  三、教研之路就在脚下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的人,也许都记得这样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教学研究的路也是这样的,咋一看似乎有些高,有些远,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就不难发现,教研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常常是由于他不敢走下水去;一个不会骑车的人,常常是由于他不敢骑上车去;同样,一个不会研究的人,常常是由于他不敢在教研领域迈开自己的第一步。所以,教研道路上的无限风光就始终和他无缘,正所谓“近在咫尺,远隔天涯”。
  教师天天都和教育、教学打交道,哪里会没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思考、感受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这不就是教研很好的起步吗?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有的人明明知道教研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却迈不开自己的第一步。究其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点——没有教研的探索精神,缺乏教研的理论勇气。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教研之路上大胆地迈出第一步。
  要科学地教书育人,离开教研是不行的。要使教研蔚然成风,需要拿出自己的行动,走出教研的第一步。当然,教研的第一步,不一定就是什么教研成果。但是,如果没有这第一步,教研的成果难道会从天下无缘无故地掉下来,从地上无缘无故地生出来吗?只希望出成果而不迈出第一步,和“只希望收获而不播种”一样。但教研的第一步,宜小宜真。所谓小,就是题目要定得小。太大的题目,初学教研的人往往驾驭不住,而一个小题目,写起来更容易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所谓真,就是内容要写得真,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进行教研,写出的文章读起来难免会给人空泛乏味的感觉;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教研,写出的文章读起来常常能让人耳目一新,心领神会。
  四、语文教学贵在创造
  什么叫创造呢?通俗地说,创造就是要拿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那些真正称得上优秀的语文教师,哪一个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说起于漪,我们就会想起她那一句句融母爱和师爱于一体的亲切的、滚烫的、有着阳光雨露一般魅力的语言;一说起钱梦龙,我们就会想起他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理论及其产生的影响;一说起蔡澄清,我们就仿佛看见他“四十年如一日,安逸乐道做老牛”(引自蔡澄清《自述》诗)的朴素身影,就仿佛体会到他百折不回进行教研、倡导“语文教学点拨论”的良苦用心……这些语文特级教师给我们树立了语文教学创造的典范。
  美妙的乐曲,听起来多么悦耳、多么舒畅、多么令人激动和神往呵,但愈是美妙的乐曲,谱写起来就愈为艰难。语文教学的创造也是如此,要想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甚至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崇高境界,没有天长地久的水滴石穿、铁杵磨针的坚韧精神是绝对办不到的。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讲的正是这个道理。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曾寄语青年教师:“(我)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业余生活差不多有一件事:读书。”“每年初制订一年的学习计划,每月还订短期计划。”“一边读,一边写,有时议论几句,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左右,才算了却一天的课业。差不多天天如此,假日也不间断,星期天有时还要加上跑图书馆。这样,日积月累,自己的‘库存’起了变化,见识也起了变化。回想起来,我如果在语文教学上有一知半解,那是同这十年的苦读分不开的。其实是乐读,没有感到有什么苦。”从刘国正这段肺腑之言中,我们不难悟出,语文教学创造达到卓越成就,决不是凭空而生的,也决不是什么偶然的机会造成的,而是教师自己长期刻苦努力地追求、呕心沥血地奋斗的结果。真可以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优秀语文教师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很多,我想有三点对于语文教师的创造尤其重要:一是要学习他们始终把“树人”摆在首位,热爱学生,教好学生;二是要学习他们始终把“教研”放在心中,博采众长,闯出新路;三是要学习他们始终把“修身”当作大事,不断地完善自己。
  江海源于小流;千里起于跬步。优秀语文教师创造成果,无一不是从平平凡凡的第一步开始的。常言道:“千里之行首步艰。”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期刊
【摘要】本文以“1111”新教学模式为研究课题,探讨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学生自主、愉悦地学习。  【关键词】新教学模式 自主 愉悦地学习 学法指导探究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会”到“
期刊
数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要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问题生活化“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如我们在给学生讲什么是同类项时?可先设想下面的问题情
期刊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正好满足幼儿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心。大多数幼儿对故事十分感兴趣,他们可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故事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一、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加深词汇记忆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幼儿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而现行的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力求倡导课堂教育的实践性,提倡教师要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有的封闭、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要大胆革新,创新方法,达到真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期刊
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小学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因此,思想品德的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很大影响。  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
期刊
记得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爱是教师的第一法宝。  爱是承担,爱是责任。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承担,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我们的国家负责。  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暗的日子!那天下午2点多,谭千秋老师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他立即招呼学生往操场跑,房子晃得越来越厉
期刊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对阅读教学的关注尤其多,因为它是使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来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能力。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通过课内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时必须
期刊
该类试题要求考生判断各行是否有错,若有错就将其改正。其错误的类型主要包括语法、句法、语句结构、行文逻辑等,考察内容在于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同义词、近义词等,设错方式有多一词、少一词、错词和无错词四种,一般只要求变动一个词。  短文改错题较复杂,其语境意义更强,突出对话篇的语言综合考察,及考察考生在用词、语法、句型结构以及语篇行文逻辑等方面的实际水平。  短文改错题型难度较大
期刊
英语新课标指出: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等。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谈谈我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改变词汇教学的传统方法,重视有效词汇量的提高  掌握相当的词汇是阅读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有效词汇量。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是,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词义外,还引出一些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