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诗太容易翻译,因为没有写出汉语状态

来源 :野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傅小平,1978年生,祖籍浙江磐安,现居上海。著有对话集《四分之三的沉默》《时代的低语》,随笔集《普鲁斯特的凝视》,文论集《角度与风景》。曾获新闻类、文学类奖项若干。(右图)


车前子,诗人,散文家。原名顾盼,1963年生于苏州,现居北京。出版有诗集与散文集《正经》《新骑手与马:车前子诗选集1978—2016》《发明》《算命》《明月前身》《木瓜玩》《云头花朵》《苏州慢》等三十余种,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对他而言,“诗人选本中的自我,仅仅是件艺术品”,如此而已。(下图)

“苏东坡技术上的不到位,反而让他的作品变得丰富,也可能复杂了,真是奇迹。”


  傅小平:据说本雅明曾幻想用引文撰写一部作品,我没这个奢望,但的确想过用引文做一个访谈。读了你的书后,我觉得可以部分实现这一愿望,因为在你的诗文,尤其是在你的散文里,常常能读到一些你点到即止,但很可玩味的话。要是能读出那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会特别有意思。你最新散文集《茶话会》的作者简介里,就有这么一句:“诗人选本中的自我,仅仅是件艺术品。”这大概能体现你的写作观,还有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知。你不妨解释一下。
  车前子:怎么解释呢?句子已经呈现某种质感,我就既要避免画蛇添足,也要放弃锦上添花。汉语是不宜展开的语言,或者说汉语是不够雄辩的语言,它点到即止,自带空白。罗兰·巴特有意识寻找这种空白,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寻找,所以出来的文本会碎片化。我的空白似乎是无意识的,被汉字所作用(如耶利内克——不是她遛语言狗,是语言狗遛她)。至于汉字的空白,比汉语更微妙了,形声的字,会意的字,包括象形的字,我都视作一种抽象,不匀的空白使汉字抽象化了,放之書法,草书就是空白运行图,即使楷书,空白也在交换。老辈书法家这样说过,你写字,眼睛不要盯住黑的,要看白的。本雅明好像论述过中国书法,我则把中国书法的一些手段,挪用到写作,在写作过程中,空白第一重要。这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更多跟思维有关。
  傅小平:现在流行说,写作是个技术活。实际上,很多东西看似只与技术有关,实则还关乎思维观念。
  车前子:空白是中国人的抽象思维,这么说,又是有意识了。是不是进入二十世纪中下叶,知识分子一下有了身份认知的迫切感,这是文化、种族、阶级、性别、社会分工的压力、剥离、夹层、加强和细化的结果?这种身份认知,多少属于西方思潮在这里引发的死水微澜。我不认为我有身份认知的自觉,这需要挖个坑,埋在其中。我是身份游弋,陆游曰:“此身合是诗人未?”游弋于疑问,我不对我的身份辨别——按下自我认知的按钮,我游弋,游弋之前,我先假想身份,假想自己是诗人,然后游弋,至于是不是诗人并不重要,在游弋中,假想的身份获取虚线规划的界面,是逡巡,而非侵入。身份是彼此的界面,但我是务虚的。游弋非认知,认知是纸牌,游弋是纸牌游戏(以假想身份为纸牌)。直截了当,一言蔽之:身份认知是有中生有,身份游弋是无中生有。
  傅小平:这个说法有意思。我注意到这句你早先是这样写的:“诗人作品中的自我,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这几个字之改,意味着什么?
  车前子:“作品”难免泥沙俱下,“选本”乃为澄明过程,“艺术品”是种选择行为,“诗人”是选择之后“仅仅”的结果,直至消失。现在我可以说了:诗人更愿意成为一件艺术品,而诗人消失,另一种情况是诗歌消失,消失的诗歌经过转换成为艺术品,则与诗人无关,尤其是它的商用价值。
  傅小平:可见你还是更认可自己是一个诗人,而非寻常意义上的散文家。但以我的感觉,这两个身份在你身上是统一的。你的诗歌多少包含了一点散文性。你有时似乎也是以诗的方式写散文。尤其是那篇《2002年故乡夏天》。“2002年故乡夏天的火车站广场上,热气如阳光明媚的白银,要积雪般融化。”这句,我数了一下,你重复了五遍,这是诗的手法么,像诗一般回旋往复。
  车前子:这是素描手法,在混杂的空间里,我只得一次次返回和肯定它们最初的轮廓线。
  傅小平:有关自我与艺术的这句话里,也像是蕴含了自嘲的意味。一般说来,我们会强调,写作要让自我和广阔的社会发生关联,而不宜只是满足于自我表现。
  车前子:粗放谈来,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确有特别强烈的自我,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以后,写作仿佛就是为了失去自我,蛊惑自我,搞乱自我,我是自觉寻找这种搞乱的感觉,我甚至可以愉快地告诉你,事到如今,我终于没有自我(不是“无我”),我开始进入享乐式写作(享乐,身份游弋的手法,在这个手法里,个体与社会的关联是各取所需的占有,一种节约的奉献)。那么,说到散文写作,散文在我这里就像聊天,就是说,有两种散文:聊天式散文,演讲式散文。演讲式散文要做很多填空,聊天式散文不一样,打个洞,透点光,心领神会。我喜欢苏东坡的文章,尤其小品文,他是聊天,不像韩愈,如开讲座,韩愈也确实“好为人师”。
  傅小平:对韩愈颇有微词么。你可是说过:“死在韩愈笔下的人,是有福的。”
  车前子:“吏部文章二百年”,但我还是喜欢苏东坡那样的写作,他的书法也是聊天,《寒食帖》浓郁,看着不累,黄庭坚、米芾的书法,看久了,会累,他们书法,也是演讲式的。拿着毛笔,有聊天的感觉……多好。最好的聊天,一言不发。据说贝克特与人聊天,三小时两句话,座上没人认为不是聊天,神了。
  傅小平:不着一“言”,尽得风流啊。交流是难事,要不就不会经常听人感叹交流太难了。话说回来,所谓交流难也和个人心性有关,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怕是和三教九流都能接上话的,流传下来的很多故事,也是这么说讲。你说苏东坡写作、书法都是聊天式的,大概主要是心性使然吧。   车前子:心性使然,也和技术、观念有关。你对技术越贪婪,正确地讲,你对技术越信任,反而越有可能阻碍心性。书法技术层面,米芾高苏东坡一头,但他的书法不及苏东坡(有趣的)深刻。我想技术上的不到位,反而让苏东坡书法饶有意味。米芾书法缺乏空白,撑得慌。他俩书法,我都临过,米芾他有点高台跳水(的样子),快速运动中完成规定动作,并能不变形,我想米芾用笔如刷,还能保持技术上的精准,了不得。但苏东坡深刻,苏东坡技术上的不到位,反而让他的作品变得丰富,也可能复杂了,真是奇迹。深刻首先是丰富的,最后必须有趣。
  傅小平:看来你是非常反对唯技术论的。
  车前子:中国古人是反对唯技术论的,但没说死,把作品分为能品、逸品等几个层次,包含这个意思。能品就是强调技术含量,从层次上讲,层次较低。能么,就是能工巧匠。而逸品就高级多了,表达的自由,可能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哲学高度,这是对文学艺术高度的假想,就像假想哲学高度是上升到了詩的高度。在高度这个标准或者记号上,言说者无法合乎逻辑,只能合乎想象。还有神品、妙品之说,在古人评鉴那里,有时是调换位置的,调来调去,意思差不多。
  傅小平:要这么讲,看似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更难学。
  车前子:此话有意思,无招胜有招。我写诗注重直觉,即兴,拒绝套路,写诗四十年,有人曾模仿我多时,无法入门,从而另辟蹊径,这是好事。这几年我绘画,亦如此,有一年我在美术馆做驻馆画家,当时有三个驻馆画家,来了位美术爱好者,他说他擅长仿造,但就是我的画他临摹不了。我想主要因为我的画里面直觉的东西太多,即兴的东西太多(说不定多过头了,哈哈)。依我看,写作就是直觉的事业,即兴的事业,直觉、即兴很重要,想法,或者说观念当然也很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丢掉,但又要学会突然(义无反顾地)丢掉。说实话,某人如果有天赋,就必须一意孤行,发明个人技术。王羲之的个人技术,他也没想到成为今天的公共技术。话说回来,凡是自成一家的文学艺术,后人都很难学,除了技术,还有,我们很难吸纳他不可或缺不可理喻的偏见。
  傅小平:所谓难学,是不是还因为融入其中的生理性,或者说身体感?
  车前子:对。我们不大谈身体,身体感极其重要,尤其书法、绘画,手指长短,腰围粗细,都会影响到风格。米芾偶尔写些大字,多景楼啊,虹桥啊,他日常写字,也不大,基本在手腕扫射范围,这就是生理性。据说苏东坡握毛笔像我们握钢笔(的方式),所以平生最恨人家请他题壁,他也几乎不题壁,那样的握笔方式题壁不容易。他的握笔方式传达出他的身体对毛笔的感受。明代以前,握笔很自由,这之后,越来越教条,扼杀了生理性和身体感。我们现在用电脑写作,我想我们的身体感也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尽管目前是微弱的),写作姿势的俯视转换为平视,作者的精英意识、专注和倨傲会不会淡化,逡巡于大众的、平等的、散发的、民主的界面?
  傅小平:有这个可能。明代还是有了不起的书法家,像徐渭等等吧。但放在当时,他们应该不是典型的吧,他们性情很特别,和时代定然有格格不入之感。
  车前子:我刚想说,明代不能小看,祝枝山,陈淳,徐渭,都是一等人物。徐渭书法,感觉他不是用墨,是用血写。看他书法,骏马蹇驴,树声风声雨声雷声,闪电掣空,我听到百兽的怒吼与哀鸣。
  傅小平:这才是传说中的跃然纸上么。感觉无论诗文、绘画,徐渭都打破了一些界限。你也是如此,你以诗的方式写散文,有些散文又很有画面感。这也应了你自己说的“我的写作(尤其是诗歌)似乎来自山水画这个伟大的传统。”
  车前子:不敢说打破。所谓定法,即无定法。创造性的工作破坏定法,传承性的工作牢固定法,弄个玉雕,做把扇子,是在有定法的时空里逐一展开。绘画、写作就不这样,当然,绘画、写作的定法也是需要了解的,这是前人经验,起码散文写作的定法,我是了解的。定法了解得越多越好,这样才有能力避开定法,反定法,或者戏仿定法。
  傅小平:你对定法也不是一概否定么。《在叶圣陶故居喝茶》一篇里,你说,叶圣陶文章中规中矩,却还有意趣,大不容易。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文章大家只有一个——晚年的孙犁。汪曾祺就差这么一点,就这么一点点。木心也是如此。你何以这么推崇孙犁?汪曾祺、木心缺失的这一点点,指的什么?
  车前子:我也说不清,但我感觉得到。
  傅小平:这里可以来一句引文。你这样对比倪云林与董其昌的用笔:“倪云林三度用笔:角度、速度、力度。而董其昌只有速度与力度,少了一度。”你的散文有速度,力度也时有体现,我最强烈的感受,还是有出其不意的角度。大概你也很看重角度的,《在网师园喝茶》一篇里,你写:“角度太重要了,没有角度,也会不见园林。”像这样的开篇:“这世界上有两样好事物,无处不可,一个是雪,一个是茶。无处不可看雪,无处不可喝茶。雪即使下在猪圈也是好看的,如果碰巧还是群黑猪,黑猪白雪,那简直就是一帧水墨。”读后一想,挺妙的。
  车前子:角度或许就是想法、观念,速度和力度与技术有关。想法与观念是有区别的,想法是一念的有为法,观念是比较长久的如是观。
  傅小平:你的有些联想,真是挺奇特的。比如《金鱼》一篇,你写:“瓶瓶罐罐里的金鱼,很少游动,睡着似的,偶尔挪挪尾巴,像我们在床上翻个身继续做梦,但绝没有我们动静大,床板咯吱一响,棕榈飘摇。”你还写你小时候曾经妄想培育透明金鱼,养在水里都看不见。这是很诗人的想法,也像是一个隐喻。
  车前子:联想是隐喻的表姐,而隐喻却把联想看作难兄难弟。
  傅小平:《半天纪实:伐竹,改诗》,是写的真实发生的事情吧?你把伐竹和改诗融合在一起,融合得这么好,也真是神了。这样的融合,有什么诀窍吗?
  车前子:这篇随笔完全纪实,是我三十年前向苏东坡小品致敬的“旧照”。苏东坡小品大都纪实,但他有个本领,纪实瞬间蹈虚,人人事事幻作一口新鲜空气,如此写法,只有废名大致做到,孙犁又差这么一点。

“写散文,开头一句话非常重要,要让一个句子穿过针眼,然后才能缝缝补补。”


  傅小平:没来得及专门读你的诗集,也就在网上找了几首。大体上感觉你用词倒是简单,但意象搭配很特别,读进去意味深长。像那首《一颗葡萄》,我读后印象深刻。说来葡萄大家都熟悉,但并不经常写到。
  车前子:唐代以来,写葡萄的旧体诗也多,现代诗写得少,除了闻捷,地域性似的,像当下中国符号,红灯笼,青花瓷。对,我以前还写过一首《墨葡萄》,拜观徐渭泼墨葡萄的印象,这幅画太棒了,收藏在故宫。我认为这幅画是徐渭最好的作品。
  傅小平:也许是因为由故宫想到紫禁城,又想到《禁书》。你在这篇里调侃:“如果要我去禁书,我会禁什么书呢?我首先把唐诗宋词禁掉——它们已经使中国人在生活中的诗意被程式化群体化陈词滥调化,一点创意都没有。”
  车前子:我写作时,一个是对成语警惕,一个是对经典警惕。本来写作时可能有新鲜表达,被那套数据库索引,自己的感受就“啪”,没了,能量根本来不及积聚和开发。覆盖是很可怕的,写作者一开始就要站在“逃跑线”,见到大师面孔,扭头就跑。大师,这些黑暗街区的混混,想抓住我们,我们打不过,只得逃之夭夭。我刚在微信读书看了本小说《逃之夭夭》,译者在后记里写道:“逃之夭夭,是一种令人好奇、也令人景仰的文学不及物状态。”而作者则这样说:“它们自以为是,我几乎已成罪犯。”
  傅小平:可不是。一种艺术探索得到认可,或者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后,写作者就会往惯性里走,而且也能找到理由,把个人风格发挥到极致么。
  车前子:写作者写作多年之后,应该还是学徒心态:没有什么我已学会、掌握。不要让自己在已知中滑行,而是要让自己进入未知——让未知唤起写作。就我自己的话,如果不能让自己进入(一个或几个)未知,我就不写。
  傅小平:倒是想问问你,你写诗、写散文,一般是在脑子里已经有大体的想法后开始写,还是有了开头一句话,就跟着感觉往下写?
  車前子:非常有趣的话题。写作多年之后,我最担心的是,尤其写诗,一落笔就被一个力量裹挟着往一个方向走去。近来我要克服的是,落笔之后,哪怕有三个方向,我也要放下,我喜欢迷路,我要让文字四面八方,发散流窜。我希望我正在写的这首诗没有终点。写散文,开头一句话非常重要,要让一个句子穿过针眼,然后才能缝缝补补。或者这么说,开头一句话让我骑到马上,然后信马由缰。
  傅小平:听你这么一说,想到骑手的意象。大概是觉得用笔写作,就好比骑马狂奔吧。你有本诗集用其中的一篇《新骑手与马》命名。我看到有评论说,这首诗消解了各种驭马的常识,你写到的这些马身形飘忽,并非可驭之马。这里好像涉及具象和抽象的问题,诗歌里写“马”,很少具象描绘,一般都偏于抽象化。
  车前子:这首诗还是简单,约是三十四五年前写的。如果说到具象和抽象,我这两年的诗歌更有代表性。也不是代表性,更像实有其事。
  傅小平:但你被谈论比较多的,是你早期写的诗歌。比如《三原色》,这首诗差不多是你刚走上写作道路时写的吧,三原色应该是借了绘画的概念。
  车前子:我十八九岁时写的。一首青春期叛逆的诗?当然那是少年的反抗,这种反抗非常无知,非常软弱,也非常无奈,并且是徒劳的。后来发现,最后我写到要把圆画得最圆最圆,可能受了鲁迅《阿Q正传》影响。当时写完,不管怎么说,还挺得意,像米罗走在巴黎街头,大喊一声“打倒地中海”。少年时期,市面上多是鲁迅著作,它是当时被准许的文学读物。《红楼梦》《三国演义》,现在的普及品,都无法找到,“评法批儒”期间,读到《水浒》。
  傅小平:你说反抗,是情绪性的宣泄,还是那时意识到自己要反抗什么东西?
  车前子:反抗什么,不同时段,还真不一样。青春期,反抗父母。上班之后,反抗那个环境。写作了,就是反抗传统的写作方法,和周围人的写作方法。我的意识形态只存货于写作之中,写作之外,我没有意识,也没有形态。写作把我买空卖空。
  傅小平:当时你们一拨诗人,还一度反抗“第三代诗”。是吧?
  车前子:反抗“第三代诗”?没有吧,我都被某些评论家认作“第三代诗人”,尽管我并不清楚第一代和第二代。我们(几个人)的确在写与“第三代诗”不一样的诗,因为“第三代诗”过于时尚。这么多年来,我基本上没把自己归到哪个流派里面,至多短暂参与一下,也就离开了,甚至有些我也是发起者之一,结果,我离开得更快。
  傅小平:这倒是,不依附于任何团体,会多一些独立性。我有时觉得诗歌也可以说是字词的艺术。诗人大概也对字词特别敏感。比如“书法”这个词,我从来没想到可以拆开来讲。你在《书法的终结》一篇里发问:没有“书”,哪来“法”?然后问,五四时期几乎把传统的方方面面都盘点到了,怎么就独独遗漏书法?你还说,新文人墨迹是“法”的终结,“书”的开始。这些说法,让我耳目一新。
  车前子:每个汉字都包含巨大信息,我学习过拆字,把字拆开来后,就会发现一个字就是一个文本。一个字的“织物”。一个字的“互文”。
  傅小平:我有时觉得,像散文是一句一句写的,诗歌是一个字一个字写的。既然每个字都这么丰富,诗歌可以不断往下写啊。
  车前子:对个人而言,诗歌不是可以无穷无尽写下去的,一两个月写不出一首诗很正常。我觉得我在诗歌面前,永远是个外行,不是谦虚,那是很好的状态。有段时期,我的画偏于写实,画个西瓜荔枝什么的,买家也欢迎,这类画法,我大概可以一直画下去,但那样画,不能让我心安理得。写作,绘画,应该让我不平静,让我焦虑,让我煞费苦心,这样才有意思。
  傅小平:不平静?有些人会说,写作、画画,都是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
  车前子:要有点难度吧。总在舒适区、安全区,太无趣了。写着写着感到没难度了,我就会给自己增加一点麻烦、困顿,我要展开对自己的恶作剧、捣乱。差不多,我有八年时间没写散文,为什么?因为散文写作对我来说有点轻车熟路,我这八年一直在给自己找难度——见识未到,难度不来,十分沮丧。有段时期,我一个星期开七个专栏,没有难度,无非辛苦。辛苦而已。   傅小平:就这么写,会分身乏术的吧。而且你还画画,怎么同时进行的?
  车前子:每天都写啊,一天写三五篇,那时,随便拿个题目,我都能写。当然,也不是没有范围,哈哈,《论“薛定谔的猫”》我写不来,《论“薛定谔的阉猫”》,这个能写。那时,我还没绘画,靠稿费生活,就这么干。据说周作人拿到什么题目都能写,我用他的题目《故乡的野菜》,写了一篇同题,没感到难度。我好不容易找到难度写出的散文,编辑却说看不懂,收入集子也被删除。大概他们认为散文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但往往不应该那样,你这样写了,把“不应该”做成“应该”,才叫有趣。我的“不应该”散文可能得等个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吧,黄宾虹的画,人家也是不理解,黄宾虹说,五十年以后,你们就懂了。创作和鉴赏之间,的确有个时间差。
  傅小平:黄宾虹的绘画果真是五十年后被理解。不知道这是暗合,还是有人有意识地“打捞”。不管怎样,不被理解,还能依然故我,是需要勇气的。
  车前子:勇气,才华里最为重要的成分,却常常遭遇忽视。这些年,我写了不少诗歌,诗歌可以帮助自己保持勇气,战胜恐惧,更多是战胜无聊,减轻压力。
  傅小平:阅读同样如此。
  车前子:现在有书看,多好,小时候没书看,我是碰巧看到一点书。平常我住祖母家,周末会回一趟父母家。有次父母出门,把我关在房里,我玩弹珠,弹珠滚进床底,我爬进床底摸着黑找,就这样看到捆着的书,很是兴奋,觉得剪断绳子麻烦,就往外抽,抽到几本,其中有戈宝权翻译的《普希金诗文集》,我现在还记得《驿站长》《射击》,有这小说吗?
  傅小平:印象中是有的。普希金的小说写得好,只是他被阅读谈论最多的是诗。
  车前子:嗯,记不清了。我记得的是诗,“大海啊,你这自由的元素。”你想,我那时正读小学,化学元素周期表还没学过呢,也不知道什么自由,大海也没见过,但这些词语从头到脚把我震颤一遍。
  傅小平:这么说,普希金的诗歌对你有深刻的影响?
  車前子:或许是的,少年时代。青春期我喜欢拜伦,读《唐璜》。拜伦是英国人,为了希腊自由、独立而战,这种反抗精神很吸引我呢。后来,我还是更喜欢中国古典诗歌,喜欢王维、李商隐和杜甫,我最近在编一本自选集,选诗很少,却有两首献给杜甫,我是神不知鬼不觉选了这两首诗。
  傅小平:你写过一篇《热读李白冷读杜甫》,挺有意思。其中写道:“杜甫真是成精了。不是精怪的精,是洗涤精的精。也就是说杜甫的诗歌是一些浓缩物。”
  车前子:那是二十年前我给报纸写专栏。我刚才说的三个诗人,先是喜欢王维,后来喜欢李商隐,再后来杜甫,这三个诗人,我至今喜欢。韩愈,我也喜欢,我跟韩愈的个性,可能有点接近,比较偏执、偏激,也比较急躁。谈起文章之气,像欧阳修、苏东坡,气从丹田而来,韩愈那个气,从胸口而来,很是咄咄逼人。
  傅小平:你不是还特别喜欢李贺吗?
  车前子:那当然,但他早夭。有个书法家,王宠,三十九岁就死了,还有白玉蟾,也是如此,这两人的书法我都喜欢,没临摹过,觉得会被附体。我很喜欢李贺,但也不多读。我读古诗,临法帖,选的多是清朗之气的、方正之气的、茂盛之气的作品。
  傅小平:想到你说的一句评论。读的时候没记下来,我只能记个大概。你大意是说,李贺的诗隔,李商隐的诗隔而不隔,白居易的诗不隔。这不隔,是说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普通百姓都能读明白的吧?
  车前子:我不记得说过这话。白居易诗歌,也不好懂,也不好写。优秀的诗歌都有难度。写诗还是要有难度的,尤其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变得很是轻易。
  傅小平:现在的诗歌居多迎合读者,这样的诗歌更易于扩散么。
  车前子:也是,你不能说他们写的不是诗歌,因为你说那不是诗歌的话,这太傲慢,也太自以为是。只能说是观念不同,彼此看不上就是了。反正诗歌是个折磨人的东西,好东西不能轻易得到,不能像点个外卖似的。
  傅小平:这话里像是包含了反消费的意思。
  车前子:消费是反不了的,但可以把消费门槛抬起十厘米,让消费空间的难度增高一点,或者让消费时间的难度加长一点。
  傅小平:有启发。现在很多诗人为提升影响力,写诗都求扩散,求翻译,但在我印象中,你提过一个“抗翻译性”的观点,你现在还坚持吗?
  车前子:还坚持的,甚至越来越难以翻译了。怎么说呢,有些诗人的诗太容易翻译,那样的写作没有写出汉语状态。我这么说,他们不开心。很多年前,我做过尝试,把王维、李商隐的诗翻译成白话文,就得把他们诗里的空白给填满、涂黑,感觉就很不一样了。在母语背景下,现代汉语都很难传达出古代汉语的神情,更不要说翻译成外语了,我需要自觉和更自觉地回到汉语状态,去了解汉语特性。我的诗从文字出发,这文字,不是文字学意义上的文字,它是诗学意义上的文字,勾勒出作为一个诗人的透视,还有体现遣词造句的能力。这样的勾勒,换种说法,就是体现对汉语的尊重和敬畏。
  傅小平:同时也是对母语的一种守护。
  车前子:杰夫翻译我的一首诗花费多月,有些词,不知道怎么翻译。比如这句,“在胡桃拔尖的山坡上”,我写童年时期在陕西,上学路上,会经过一个坡,上坡的印象,感觉胡桃树是被天空拎着往上提拔,而坡形成恍恍惚惚的尖顶,所以用了“拔尖”这词,为这首诗增加一点微妙,也是难度。“拔尖”,词典里是“优秀”意思,而在这首诗里,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么,所以不好翻译。还有胡桃,有些人会认为和核桃一样的,其实胡桃和核桃也有区别,平时关系不大,这一首诗里,如果改成“在核桃拔尖的山坡上”,就会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胡桃”有异国风情的惊异(这很私密,因为我把“胡桃”“胡姬”视为词语亲戚),像我当初上坡的印象,我一个苏州孩子突然来到陕西乡村,仿佛漂洋过海。而其中最难翻译的,是“尖”这个字形,直接把我上坡的印象视觉化了。
  傅小平:这是“一字顶一万字”的写法。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写,你童年有几年常常从一片胡桃林里穿过。你没见过胡桃落叶,所以总是看它碧绿于枝头。这个表达有意思。刚想到,我读到的都是你的短诗,你写长诗吗?   车前子:我写啊,曾经印过一本,颜峻给印的,私下里流通。
  傅小平:没读过,我就不清楚是怎么个面貌。大体上有个感觉,现在长诗也普遍体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缺少整体感。
  车前子:我写长诗也是碎片化的,自从尼采横空出世,我们就不够体系和完整了。碎片化的诗歌、散文,更依赖直觉,更强调天赋,天赋偶尔显露轻浮的表情,卡尔维诺和艾柯和德勒兹都有这种表情,“时代之容貌,我们不能批评其时尚……”。这其实加大了写诗难度。传统长诗,都有基本走向,也就是线性,最后有所总结,制作感较强。现在的长诗一般都有碎片化特点,颠覆线性之后,碎片建构语言的多边形。个体化程度更高了,要把个体化写出来,非常困难。这里,我要说到公共化,传统的长诗是公共化的,所以颇受欢迎。我们已经不需要传统长诗里的戏剧性,碎片化是更为直接的、视觉的戏剧性。碎片化让文本呈现可供凝视的逻辑……“时代之容貌,我们捐献碎片收藏品”。
  傅小平:这个说法有意思。不过中国文化一向强调直觉。从这个角度,倒是有必要提倡你曾经说过的中国诗歌精神。
  车前子:这个问题,每个写作段都有不同理解。我也喜欢外国诗歌,汉语里蕴含的某种思维、意味,需要外国诗歌加以激发。我一点都不反对翻译体,我觉得正是不断融合“外来语”,我们的汉语才发展成现在不错的样子。所以,不应该把翻译体当作假想敌,到底有没有翻译体这回事,说不定是杞人杜撰。如果说汉语存在问题,那也不是翻译带来的,而是内在外化,不是外化内在。现在,汉语需要新的句法,汉语不是汉语本身。我认为汉字化在汉语诗歌写作中更为重要。
  傅小平:还真是,你在《阴影部分与部分阴影》一文中曾这样写道:“汉语诗歌的特性被汉字决定。汉字是汉语诗歌的传统。只是这个传统过于赤裸,熟视无睹,以致不以为是传统。”挺有意思的想法,怎么理解?
  车前子:细读我的近作,或许有所理解,但也不一定。
  傅小平:好吧,也算你回答了。感觉你特别注重汉字的音韵。像“册页晚”“木瓜玩”这样的字词,我以前不熟悉,不知道是不是你发明的,反正读着特别舒服。《算命》编后记里的这句“羯鼓羯鼓,雪粒速落”,想必是你发明的吧?里面既有对声音的阐释,也很有画面感,特别好。
  车前子:是我发明,我希望我有生之年有所发明,不断发明。“雪粒速落”,是我对苏州方言里一个俗语的记音,意思是琐碎、剥落……
  傅小平:想到“纸梯”这个词,你早期诗歌比较多写到这个意象。
  车前子:我有个时期经常用到“梯子”意象。为什么这样呢,想爬上去看看围墙外面?我也不很清楚。那时身在苏州,感觉挺封闭的吧,那时几无可能接触现代文学,别说现代派文学。我是回过头来这么理解,当时没这么想:“纸梯”,不就是纸上谈兵——爬上去看看,用一张稿纸?我手写二十年,近二十年用电脑写作。
  傅小平:那你改用电脑写作,略略有点晚,也是“册页晚”之一种吧。纸梯么,也可能是由封闭而生的一种玄想,你想爬上梯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梯子是纸做的,也就意味着这不可能实现。从字面上似乎可以这么理解。当然那时的封闭是时代造成的,可怨不了苏州。不过,你也写到苏州是座保守的城市。
  车前子:我说的保守,并不是否定。我们总是迷信进步,其实保守并不是对进步的否定。我为什么说苏州保守呢?明清以来,苏州工艺极其发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部门做过统计,中国有三百六十多项工艺,苏州除了三项,是哪三项,我记不清了,除开这三项,其余都有。工艺这个门类,大都有窍门,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就隔层窗户纸,稍微点拨,聪明人就知道了,所以在技术上需要保密,在手段上需要保守。工艺传男不传女,几个儿子,只传一个,避免在家族中引起竞争,一旦竞争,必然标新立异,工艺就走样,不能坏了祖宗规矩,吃工艺饭的人是不鼓励创新的。阴差阳错,影响到苏州人的日常生活,出言谨慎,多加防范,不愿抱团,抱在一起,恰巧贪杯,酒后泄密,工艺秘诀变成乘法口诀,大家都会了,自己没饭吃!久而久之,保守成为苏州人的文化心理。
  傅小平:说到手艺,你有个观点挺有意思。你说:“中国有手艺的人,会越来越自觉或不自觉地文化化。一文化化,就拿腔拿调,不屑去表现——比如世俗生活,而进入复古圈子。”由此看,你反对文化化,而重视世俗生活,同时也重视民间。在回忆林散之的《聚之为圣散之为仙》一篇里,你也说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身后,总有一个割之不断拂之不去的若隐若现的民间。”
  车前子:我对世俗的热爱超过对哲学的热爱,维特根斯坦也是世俗的,倒不是表现在他嗜好侦探小说,恰恰是他捐钱举止看似奇特其实庸常,我是说他的财富观庸常。所以我热爱维特根斯坦,尽管一句也没读懂。二十多年前,我写长诗《传抄纸本》,引用维特根斯坦一段话,从中文译本摘出,故意抄错,不料黄运特告诉我,你以为你传抄错了,恰恰与维特根斯坦原意接近,中文译本和英文译本都翻译错了,黄运特查了德语原本。这让我很是惊讶。
  傅小平:这是歪打正着啊。你对苏州的感情似乎挺复杂。你赞赏苏州之美,不在园林,也不在女人,美就美在那种仿佛拓片,仿佛黑白照片一样不无抽象意味的灰色调宁静。又感叹,苏州是一个梦,早做破了。又破又烂。在《明月前身》一篇里,你还写道:“一个月明的晚上,我乘上火车,离开苏州。把苏州之外的一切地方都看作故乡。”认他乡作故乡,是不是因为多了一种眼界回看苏州?
  车前子:我目前只会用苏州眼界看世界,越来越狭隘了。记得小时候,有次跟大人去一个地方玩,墙头标语:“身在苏州,放眼世界”。还是现在年轻的苏州人厉害,他们能够“身在世界,放眼苏州”。
  傅小平:你对苏州多有批评,却写了那么多关于苏州的文章。爱之深,责之切么。你提倡在散文中传达方言思维,具体到写作,方言不就是指的苏州话?
  车前子:我们都用普通话写作,弄点方言也不过是偶尔点缀。我并不主张用方言写作,那是犯傻的事,韩邦庆《海上花》由张爱玲翻译,太麻烦她了。我主张用方言思维写作,童年我接受普通话教育,普通话对一个苏州人而言,基本可以说是外语,虽然训练至今,普通话还是让我的表达既窘迫,又同质化。我用方言思维就生动多了,不是说用方言,是用方言思维,我就多个角度,也就不那么常规,也就多些可能。筷子夹个菜,普通话里也就“夹”这个动词,在苏州话里,我做过统计,可以找到超过十个动词来描述筷子夹个菜,况且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又很细微。普通话最大问题,把动词的丰富和内涵给消解了,比如袖管“卷起来”和“撸起来”,普通话里没有“情绪波动”,苏州话里,“撸起来”多少有些暴力美学,暗示准备开打。一位姑娘正洗衣服,袖管碍事,你恰巧路过,她请你幫忙,绝对不可能说“帮我把袖子管撸起来”,在苏州,她一定这样说:“帮我把袖子管卷起来”。苏州话“袖子管”,即普通话“袖管”,多个字,苏州话——方言思维——比普通话多个字,哈哈。   傅小平:但你对苏州话也有犀利的批评,道是:苏州话可分出男式与女式。如今女式已是小家碧玉,偶尔还有泼妇样。男式全本墨涂涂,市井气与江湖气交相辉映,书卷气全面消失。这个说法挺有意思,展开谈谈。
  车前子:要展开谈的话,会举到不少方言例子,大多数读音写不出来。比如“搅漆染衫”和“搞清二三”,这是一句俗语,在苏州话里是谐音的,到底如何记字,现在被我记成这样两条,意思完全不同。
  傅小平:方言的好玩,有意思,最能在转换成普通话的过程中,得到凸显。谈到苏州,即使不谈到苏州话,也必然会谈到园林。你在《品园》后记里也说:“现在的小说很少有写园林的——这只能说明园林已经是与现实缺乏关系的事物。它是这个时代的遗民。”但小说里写苏州从来都不写到园林,会不会也是一种缺失?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写小说,还有没有把园林激活,赋予它某种现代性?
  车前子:这是小说家的事,哪天我和小说家聊聊,让他们操心去。
  傅小平:好吧。好在不少散文随笔写苏州,都会写到园林。是因为像你说的,散文随笔没有定律?没有定律么,就不是非得写与现实关系紧密的事物了。至少园林作为一种怀旧的依托,是很适合的。不妨说说园林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车前子:园林也许影响周瘦鹃、陆文夫等一些前辈作家的写作,我的写作受园林影响不大,我开始关注园林的时候,对园林是误解的,以为园林是个很套路的、很程式的空间。园林是资源型的,主要依赖现成材料去完成,不是那么需要依靠个人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关系不大。我喜欢白手起家,无中生有。
  傅小平:说得是。但开创园林传统的人还是富于想象力的。你在《品园》里谈到文人园林。我就想,除园林外,“文人”也是你经常谈到的一个词,你也发了不少有关“文人”的议论。比如:“诗人和文人是两个状态,诗人是想象力的宠儿,文人是博学的符号。”“中国文人往往有睁大了眼睛说瞎话的勇气与胆略。”“文人的无足轻重是因为文人没有轻重,飞着的鸟你能称出它的体重?”“文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有能力写好一首诗就写一首诗,画好一张画就画一张画。真是一点用都没有的,都被夸大了。”如此等等。实际上,当下都不怎么用“文人”这个指称。这么说来,你倒真是有文人情结,或者文人气质的现代人。虽然你调侃自己的绘画,不是文人画,而是诗人画。
  车前子:我尽量不让自己成为文人,我有自知之明,因为真要成为文人太难了,要吃许多苦,张岱“做忠臣怕痛”,我是做文人怕苦,我怕吃苦,虽然爱吃苦瓜。三伏天,苦瓜切成条,冰镇,蘸虾籽酱油、糟卤和芥末,好吃。
  傅小平:哈哈。你笔下经常“而已”这个词,你也经常写到“梦游”“忆旧”这样的词,加上你的散文多少给人复古的气息,这些都凸显了你的文人气质么。
  车前子:那也不是我今生修养,大概前世带来。奈何!
  傅小平:推给前世,推给命定,也是一种说法。对了,如果对照古代的散文流派,你更欣赏哪一派?倒是比较多读到你在文章里提及张岱的散文。
  车前子:又欣赏又不欣赏。说说不欣赏理由:桐城遣词过于规矩,阳湖造句缺乏水气,性灵一派腔调轻佻,公安兄弟下笔随意,竟陵诸家咬牙切齿……读散文,躺平读的话,一部《庄子》绰绰有余。如果学习写散文的话,那要多读鲁迅、废名和所能到手的闲书杂书。如果学习写散文的话,一定要多读现代诗。张岱大好,别人,比如黄庭坚,他是点石成金,而张岱乃故国蜻蜓,点水成金,不费力气,学不得。

“闲笔让散文荡漾,荡开了的散文就像波澜一样,最后边际空茫,没有明确界面。”


  傅小平:所以,与其说你离经叛道,不如说你是很尊重传统的。你说了一句:“一位大师被我们敬重的部分,往往是他与传统近似性的地方。”这句有些近似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里发表的观点。但你接着话锋一转说,“这就有了借口,也就有了借以说服他们的理由。”该怎么理解?
  车前子:你读得这么细啊,惭愧。我这么说既有承认,也有反对的意思。你会发现,我们现在视为传统的东西,在当时可能都不是传统,甚至还相当叛逆。我是觉得,艺术家会变的,可能会变成很乖的孩子,但艺术不变,天性就是个坏孩子,它喜欢恶作剧。只是多年以后我们把它当成了一本正经的事情。就像毕加索的(有些)画,当时离经叛道,现在也成传统,快要成不好的传统了,虽然还是很有意思的传统。我们需要头脑清醒,不给自己找借口,也不给别人找借口,因为面对的,要知道更多是很没有意思的传统。
  傅小平:也就是说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也在发展变化之中,而且把不是传统的东西,慢慢转化为传统的一部分,从而丰富了传统本身。所以,传统与创新、创造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关系。你也是强调变的,就写诗而言,你說:“诗的故乡是变化。诗歌是在所有艺术中变数最大的艺术。”
  车前子:这么想,是善待自己的思维。看这些离经叛道,我们就会知道生活,艺术,都有很多可能性。对我来说,毕加索与达·芬奇都是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具有同等价值。如果用达·芬奇标准来讲,毕加索完全是个捣蛋鬼,但恶作剧变成经典之后,是让后来的艺术家增加了假想,假想某一幅作品中,达·芬奇部分和毕加索部分,融合一起,这是比喻。我上次看到一位西班牙画家的作品,他把非常写实的部分和超现实的、荒诞的、幻想的部分自如地融合一起。所以,貌似恶作剧的东西,是更不能小看的。杜尚在《蒙娜丽莎》嘴唇上画了两撇胡子,是个恶作剧,仔细想想还真有难度,他怎么会想到给她画胡子?托姆布雷黑板上的几个圈,太有想象力了,想象力如果缺乏挑衅,简直可以把这种想象力排除在想象力之外。我的观察,凡作品一上来就具正经品质,往往可以怀疑,杰作面世之际常常一脸坏笑,我们要发现和珍惜创造力的坏笑,只有坏笑能笑到最后。
  傅小平:有道理。但为啥“一脸坏笑”,是出于冒犯的冲动?
  车前子:里面有冲动,也有欢愉,也有沉浸与沉静。说到画胡子,我给雷锋画过胡子,大概小学三年级时候,校园黑板报画有雷锋像,我上去添了两撇胡子,还对逮到我的老师振振有词,你说雷锋叔叔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到现在已是爷爷,应该有胡子啦。   傅小平:好玩!可以当是你生平里的一桩趣闻轶事。你也在诗文里和读者做游戏的,所谓趣味部分源于此吧。现在很多散文不大有趣。要说到这个趣味吧,我感觉也跟善于写闲笔有关。你有句话说,一篇随笔往往从废话开始,结束的时候又是废话,这有点像喝茶了。这里的废话,大概也包含了闲笔的意思。
  車前子:不能肌肉紧张,闲笔能放松散文,就像聊天时的哈哈。少了闲笔,也就少了动感,静静一汪池水,扔几个石子过去,涟漪起来了,池水还是那一汪池水,但它荡漾,蠢蠢欲动,跃跃欲试,盈盈欲滴,闲笔让散文荡漾,荡开了的散文就像波澜一样,最后边际空茫,没有明确界面。周汝昌还是冯其庸,评价苏州评弹演员黄异庵,说他自编自唱的《红楼梦》弹词,没一句红楼梦,句句红楼梦,这个厉害,通篇闲笔。
  傅小平:放到写作上,这就是说一部作品得有自己独特的语调,能让人一眼就辨认出来。你的诗文有很高的辨识度,我们形容某人作品好会说,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你是干脆拒绝被模仿。你自己倒是有过“模仿”的经历。在《恋爱中的女子》一篇末尾,你写道:“现在猜想,大概是我把我想写的意思先写下来,然后再去找书,用他们的句子换掉我的意思。之所以没有写完,可能想想这工作太苦,于是放弃。”不妨由此说说,你在写作上怎样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调和风格?
  车前子:《恋爱中的女子》,严格说来是拼贴。我也不知道我是怎样形成自己的语调和风格,我好像很少考虑这些,没有太多纠结。我研究过几位作家的语调和风格,只是我从没研究过自己,是不是我还不配研究自己?就这样吧。
  傅小平:有意思的是,《恋爱中的女子》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显然脱胎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你前面也说到写了同题散文,如《故乡的野菜》等。但你推崇的作家是鲁迅和废名,而不是朱自清和周作人。
  车前子:废名当然出入穷奇,鲁迅就更超迈绝伦,鲁迅,我会拿他和王羲之比,虽然他们做的不是同个事情。王羲之年代,书法艺术不很成熟,王羲之孤峰突起,把书法艺术推向高端。鲁迅年代,白话文学不很成熟,鲁迅一出来,白话文学拔地而起,我真是热爱他,我是从文本上热爱他,从汉语上热爱他。
  傅小平:不能不感叹一句,你对现代作家的一些点评,真是妙不可言。你说老舍:“他身上有一种中国文化人少有的过日子的劲头。”说郁达夫:“其写作,取的是斜姿。这斜,是‘竹外一枝斜更好’的斜。”说沈从文:“其文章的妙处,在于拖泥带水而不浑浊。”照我看,你这一句胜过长篇大论。你真是得了金圣叹等评点文章的真传,你写的《金圣叹剩》这篇文章,我读后印象也特别深刻。
  车前子:哎呀,那时要谋生,要挣稿费,现在看来,许多文章我是不应该写的,比如这篇金圣叹,我对他的理解,也太皮毛。惭愧,悔煞,不是悔煞少作,而是惭愧于无知之无畏。
  傅小平:刚说到沈从文,想起你写的那篇《城南旧事》。台湾作家林海音写过一篇同名小说,刚读到篇名,以为你又要来一篇同题作文,读后才发现你写的是与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交往。结尾写到要终止合同,感觉是欲言又止,为何?
  车前子:我有时觉得名人不能有后,长话短说,这本书稿我不想出版了,我突然觉得没意思,虽然我写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
  傅小平:这也可惜了。我就挺想看看你是怎么写的沈从文。
  车前子:我本来要写废名,但止庵要写。
  傅小平:虽没怎么见你评点当代作家,想必当代作品也过目不少吧。近来常听说,当代作家在诗歌和小说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远远超出现代作家了。你怎么看?相比现代作家,你认为当代作家散文水准如何?
  车前子:其他不说,放个周作人在面前,哦,反正我觉得我即使再努力三十年也超不过他。当然,接着你的话题,我想有些现代作家我们是超过他们了,超过又怎样呢?反正我是一点也没自豪感。不要把地上画的一条白线以为门槛。我觉得我近十年的诗比我前二十年的诗写得好,我超过自己了,这点让我兴致勃勃。
  傅小平:这个说法有点凡尔赛哈。不过写诗能越写越好,真乃难得的大好事。不管怎样,当代散文也在变革,主要似乎是往“大”和“新”里写,比如“文化大散文”“新散文”等。对这些一度风行的散文流派,你又有何看法?
  车前子:我有什么看法呢?我肯定有过看法的,我好像二十多年前在《黄昏的手艺》这本自选集自序里谈到过,模糊了,不想了。
  傅小平:你说的是《手艺的黄昏》吧?我没读到这本书,但刚查到思不群在他的文章里说,你在这篇自序里追溯了自己的散文写作源流,你把《庄子》看作远祖,把王羲之、韩愈和苏轼看作“曾曾祖父辈”,把明清归有光、沈复、陈继儒、袁枚等看作是曾祖父一辈,而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则是祖父辈。所以,散文写作对你而言,就是一次逆流而上的旅行。“我希望这一生能见到明清的护城河、唐宋的湖泊、魏晋的泉水井水、秦汉的河流。我希望我这一生能见到先秦的大海。”难怪你的散文“孤峰独立”,没能归到当下任何一个流派里。我还读过你说的一句话:“凡艺术往往能新不能旧,能旧不能新,而八大山人既新还旧,既旧还新。”你的散文给我有同样的感觉。你给自己的散文写作一个怎样的定位?
  车前子:既新还旧,既旧还新。被你发现了,就这个定位。
  傅小平:要是从地域角度,倒是可以分为南方和北方的散文写作。但你分明不喜欢“江南”这个说法。在《江南的南方》一篇里,你还说本喜欢“南方”,但这个词被用滥以后,你又不喜欢了,因此:“我首先在语词上失去家园。只是我一点也不焦虑,甚至还得意,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不把家园放在眼里的家伙。”但你的写作又是和“江南”和“南方”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有比较浓郁的地方色彩。你怎么看写作的地方性,还有所谓的普泛性?
  车前子:你的问题越来越有难度了。
  傅小平:惭愧,惭愧。也罢,且让你“任性”一回。都说到故乡了,就说说还乡。很多诗人都会涉及还乡的主题。我记得于坚有本散文集,书名叫《还乡的可能性》。但你挺决绝的,在《酒之间,茶之间》里,你断然道:“一个人是不可能还乡的,无论精神,还是肉体。生活就是马前泼水。也不可能重游。没有故园,没有旧地。就是有故园和旧地,我想还是无法还乡或者重游。”何以如此?   车前子:我是不是有点拧巴?我可能真喜欢别扭。至于还乡,似乎可以从三个方面谈:人的原始属性,人的伦理需求,人的死亡冲动。这三个方面,对于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满足,不是还乡满足不了一个人的外化,而是一个人满足不了还乡的内在,还乡即处于耗散而不自知,因为还乡本身的耗散。卡夫卡说:“去你的心理学!”

“我不太信出手不凡,我信‘三更灯火五更鸡’,才华和勤奋必须画上等号。”


  傅小平:读你的诗文,包括和你交流,我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是,你出其不意的一些思考,还有由你特有的逆向思维而出来的一些观点,会激发我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欣赏作品,甚至是重新打量一些事物。记得昆德拉就强调过小说的认识价值。其实好的散文,也是如此。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西洋画本》里你这样谈法国画家卢梭的绘画:“我们如果能在发现一幅画的俗不可耐之外,还能发现它是装模作样的,那么,这基本上已不是拙劣之作。我们如果能在发现它的俗不可耐装模作样之外,还能发现它是呆头呆脑的,那么,这基本上已是杰作。因为它坏出了性格,坏出了丰富多彩,坏出了名。”这个角度就挺有意思的。
  车前子:就是说,我们一辈子都要学习如何欣赏。欣赏会有不同法门,条条道路通罗马,前提有个罗马。卢梭提供了另类欣赏法门,卢梭没有同时代画家画得像畫,但恰恰不像画,让西方绘画有所突破。他跟毕加索说过一句话,说毕加索画的是埃及风格,他的画才是现代绘画。有意思吧。卢梭是那种让人对绘画质疑的画家,他的绘画有更为华丽也更为质朴更为凡俗也更为神圣的东西。卢梭未必有意识,对他而言,很可能技术不是太过关,只得扬长避短。你可以不认可卢梭的绘画,却不能不欣赏他把绘画引向广阔的视野。
  傅小平:以上引的这句话后面,还接着这么一句:“庞德的诗,在我看来之所以好,就因为写得很坏,所以比写得很好的艾略特和写得很好的威廉斯要出奇得多。”你还说:“尤其对一位成熟的作家而言,写坏一部作品,其实和写好一部作品一样困难,甚至更加困难。”该怎么理解你说的“坏”和“写坏”?
  车前子:艺术家,尤其当代诗人和艺术家,于大传统常常成为异见者,却附和小传统,缺乏校正小传统的能力,他用小传统验收新作。所以必须写出小传统里属于“坏”的作品,或许在自己的创作中才会碰巧见“好”。事到如今,大传统也没什么好反了,需要反的是小传统。一位写作者如果还想进步的话,他必须时时刻刻用“坏”自己的小传统。
  傅小平:有启发!在《有关写诗。并非诗歌观》里,你说到:“所以,一首诗看上去是从一个词,一个句子出发,经过一番搏斗——诗思的誓死搏斗,最好结果:‘语言的阵亡。’”我在想,这是不是该理解为语言的涅槃重生?
  车前子:在语言中,涅槃重生很好,永不复活也很好,或许更好。
  傅小平:在《西洋画本》里,你还写道:“把塞尚的绘画语言转化成为文学语言,差不多就是海明威文风。”这样的跨文体比较,别开生面。
  车前子:印象主义之后有三个重要画家,塞尚、高更和梵高。做个比较,梵高较为私典,高更重原始宗教,塞尚没这些东西,他的绘画就是绘画,了当而又简洁,他不需要借助什么,抒发什么,只是直面,他能完全通过绘画语言完成绘画作品,这样的画家不多,太了不得了。
  傅小平:还别说,我虽读过海明威的一些资料,却是在你这篇文章里才知道,原来他写一阶段小说后,就会研究研究绘画。
  车前子:“我写一阶段小说后,就会研究研究绘画”,海明威自己说的,在一篇写塞尚的随笔中。后面一句:“绘画会提醒作家在想象中的观察,就像文学能够点拨画家在观察中的想象。”是我摸索得来,我的艺术观已很老派,跟不上时代了,没什么新鲜想法了,不好意思展开了。当然,我也从没想过跟上时代,但我感谢它,多少给予我若干实验机会。
  傅小平:反正,你有些理解挺有意思的。比如你说,一首诗建立在一个比喻的基础上,随后就说,一个社会也是建立在一个比喻的基础上。
  车前子:要我说,生啊,死啊,生,死,都是建立在一个比喻的基础上。这篇文章写早了,回忆起来,大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感觉、感叹。
  傅小平:你还说:“大到社会,小到艺术,都是建立在错觉上的。”
  车前子:我就这么理解的,错觉,全是错觉。人类在不遗余力地建构自己的错觉美学:根本上,文明是一种视力糟糕的图案化表现(文/图案,明/视力:被图案支配的视力在时空行使的失控权利)。
  傅小平:不能不感叹你对文学艺术有非常独特的认识。你这样说到汉语的纯粹之美:“一言以蔽之,我想它既是简洁的,又是暧昧的。”粗粗一看,这句话似乎自相矛盾,再一寻味,言之成理。
  车前子:打个比方吧,就像我们吃一道菜,口感熟悉,但又说不清楚,这就是暧昧。正宗苏帮菜,吃口甜,回味咸,也是暧昧,这一暧昧,有层次感了,这层次感又如此简洁。比如“书画同源”理论,也是既简洁,又暧昧,绘画用笔要更丰富,它把书法用笔囊括其中,绘画用笔要的就是不择手段,能把你想要的效果画出来就好。笔墨笔墨,到底笔好,还是墨好,真说不清楚,因为笔和墨暧昧一起。所有简洁都是暧昧的,而暧昧未必简洁……乱七八糟,我说了什么!现在这个点我脑子有点乱,到凌晨会清醒的。我们轻松些,说点逸闻轶事,齐泽克居然能把逸闻轶事做成哲学。我说个中国著名诗人喝汤的逸闻轶事……
  傅小平:你倒是说啊。
  车前子:一时说不上来了。
  傅小平:那就回到正题。你说过,开始绘画之前,不要有太多自我设定。
  车前子:对,画之前不要设定很多,绘画已经超越抽象、具象,不像以前非得在抽象画、具象画之中站队,现在界面淡化,一张画里有抽象因素,也有具象东西。就像我正画的这幅,如果添几笔,看着像蝴蝶,都行,都无所谓,“都行,都无所谓”,可能是我的艺术观。刚才说到齐白石,我从齐白石那里学到有趣的一点,是他画时把一张纸颠来倒去,“都行,都无所谓”,只要方便,大概是他做木工时养成的习惯。   傅小平:说到齐白石。刚好前天读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齐白石画的物象,八大山人画的心象,相比而言,境界不知差了多少。你大概是挺欣赏八大山人的,在绘画上也多少受了他的影响。你怎么看这种比较?
  车前子:我在随笔里谈论过这两位画家,更喜欢八大山人吧,对齐白石又爱又恨。齐白石有非常好的作品,但他很多画如从流水线上下来。技术角度来看,齐白石用笔不够丰富,色彩也缺乏变化,他就是狠,一招鲜吃遍天。
  傅小平:以你的理解,齐白石为什么就这么红?
  车前子:我想总归是有原因的,齐白石画虾,栩栩如生,透明,像真的一样,很符合大众审美趣味……而大部分革命家又来自农村,他们看到齐白石画的白菜萝卜,会觉得跟家乡灶头画差不多,想起童年,于是认同。再说齐白石的画很直白,不用什么文化积累就能看出好来。八大山人的画,就不是那么容易看明白的,或者说看八大山人的画,得有专业素养,像看戈达尔电影一样。齐白石把绘画带入市井,也带入现代,吴昌硕有精英倾向,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很完整,可能过于完整,齐白石对其有所借鉴,他的过人之处,是把绘画碎片化。中国的写意花鸟画,可以分出两个时期:徐渭前后时期,齐白石前后时期。
  傅小平:这个说法有意思。比较多听说写作碎片化。原來,绘画也是如此。
  车前子:齐白石比碎片化写作更早在绘画上实践了碎片化,可惜他是商人,工笔配置写意,两个东西混搭,赏心悦目。带来的问题是,他把中国绘画粗鄙化了,他未必粗鄙,学他的人不得不粗鄙。这也没什么,就像学八大山人,一学就有江湖气。这其实在说另一个问题,杰出艺术家他会预置身后:六亲不认,断绝往来,拒绝模仿,似我者死。
  傅小平:那敢情八大山人的绘画是空前绝后了。想到绘画界经常引用的石涛的说法“笔墨当随时代”。
  车前子:了不起的画家,是让时代当随笔墨。
  傅小平:你说好的绘画当“蕴藉而又放荡”,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评价。
  车前子:中国艺术有意思,很多术语都是反义词(组合),譬如“收放”“黑白”,等等等等,还有“疾涩”,从字面意思上是矛盾的,但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有一种艺术的张力。就“疾”“涩”,写作上,袁枚和翁方纲对此有过争论,各执一词。有时,用它来指导训练,事半功倍。写作么,一开始写会很涩,熟能手巧么,就开始疾了。但疾未必就是好,有时候苦思冥想,也很好。而过了“涩”这一关,就能做到疾涩了。
  傅小平:也就是说,无论写作,还是绘画,多加训练,才能得心应手。
  车前子:我最近一个多月没画,前两天画张小品,才思蹇涩,总感觉哪里不对。心里有个水龙头,只有每天劳动,才能打开,源源不绝。不劳动,锈住了,就比较麻烦,最后会变得畏惧。这个时代轻易,轻易为自己找到借口,很多有才华的人,就这样浪费了。写作需要时间,你喜欢它,你就要给它时间。
  傅小平:怎么去做,也很重要。像绘画,一般都是从学技法开始,但此后怎么有自己的创造,就得看个人的造化了。
  车前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傅山快人快语,他说:“一字有一字的天。”想想,真是如此。
  傅小平:那你是不是认为,中国绘画最缺的是创新、创造?
  车前子:我们以为缺技法,其实缺的是勇气,还有观念上不能有所突破。我们要传承的不少东西,实际上都已经过时,像苏联绘画的那套东西。传统绘画在观念上局限很大,毕加索有句话,大意是他用一生的时间才学会像孩子那样画画。我们要从观念上去理解这句话。
  傅小平:用我们的老话讲,是返璞归真。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你对怎样算质朴,有过一个说法。你说:“质朴是一些不再需要寻找表达方式的东西。或许根本就没有刻意表达质朴的方式。或许根本就没有质朴。”不妨展开谈谈。
  车前子:让我想想……
  傅小平:想好了没?一时想不出来,就不勉强了。反正从你的散文里,能看到质朴。你的一些散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把你写作的过程也呈现出来了。而且,你就算是炫技,也是不藏不装,而是告知读者,这里我可要玩点花样了。
  车前子:哈哈,我觉得这样比较快乐。
  傅小平:换个角度看,你的散文看似简单,其实是有门槛的。所以你这句“我的散文是给五百年后的有教养的人看的”,也不完全是狂语或妄言。照这么讲,喜欢读你的散文,倒显得自己有点教养了。不管怎样,我就是读着舒服,尤其喜欢那种语感,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有点好奇,你写作的时候,会做些修改吗?
  车前子:早些年,没有电脑,我在稿纸上写的时候,我是不修改的,我不能看到稿纸上出现涂改的痕迹,斑斑驳驳,像呕吐物。我有点洁癖。那时,或许全神贯注,出错率也低。一旦出错,要么扔掉,要么重新誊抄,要么继续往下写,有时候一句话意思不对,我宁愿废话三千,把它绕回来。我的手稿都干干净净。
  傅小平:那现在呢?
  车前子:这些年我用电脑写作,边写边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最后也记不清自己修改了什么。这也是修改,而且越来越多的修改。我以前写作是不修改的,当时我还有个说法,我说把诗歌或者散文放在那里,放几年,它自己会变化的。
  傅小平:你写作也真是随性、洒脱,无拘无束。印象特别深的是《腊月九忆》这篇,你一忆元明之间人士杨维桢,二忆唐代郑虔,三忆祖母宋惠英,后面六忆也是这样,从古人到今人,又从今人到古人,写得也太跳脱了。
  车前子:我是看章法疏密,这个段落长了,看着不舒服,那个段落我就写短一点。传统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写文章也是一样。疏密是我散文内容,具体要写什么,我有点心不在焉,于是,看上去跳脱了。
  傅小平:想到你写的一句话,你观察梅树,道是:“梅树上没有叶,也没有花,只有疏可走马的空想。”这样的表达也真是别出心裁。
  车前子:我忘记了。我对我的写作甚为不满,但我也不着急,心情不错。   傅小平:不管怎样,你喜欢川端康成是有道理的,他时不时就有些别出心裁的表达。按说你是欣赏日本艺术的,但你也说,中国书法要抗日本化。怎么理解?
  車前子:日本书法要么特别泥古,要么特别维新,设计感很强。曾经有个时期,中国所谓现代书法是非常日本化的,我说中国书法要抗日本化,指的是这个。我觉得还是要回到中国书法上来,中国书法真是神奇,它讲究气和力的关系,日本近代书法有些偏科,偏科于力,比较张扬,比较外露,比较自大,比较自卑,书法要去妙高台上,就得气上下功夫,也不要瞎下功夫,下功夫前,先要看看自己有无天赋。我没这方面天赋,又人缘不好,他们不告诉我没有天赋,以致我学习书法四十年,一无所成。去年,我放弃书法学习,这是明智之处。
  傅小平:你这是现身说法了。在《茶话会》里,你说中国画怕实不怕虚,虚体现在章法、笔墨和结体三个方面。因为结体被忽视,结体没有虚,结果即使前两者都到位了,气韵还是不够。是不是也指的缺这个气?
  车前子:是的,就缺这个。大伙儿都很有成就了,只是还差一口气。
  傅小平:大概“生命呼吸之间;笔墨呼吸之间”。这里的“呼吸”,也是讲的要有这个气吧。
  车前子:有人气急败坏了。书法适合不适合作为一种职业,就像诗人适合不适合作为一种职业,我想可以讨论。至于书法博士,那是笑话。
  傅小平:你这么讲,让职业书法家情何以堪。
  车前子:一大半所谓职业书法家书法,还没有莫言、贾平凹、荆歌、汪惠仁他们的毛笔字有趣。书法不单纯,你看,林散之执牛耳了吧,都没自称书法家,他认为自己是位诗人。古代也就米芾算个职业书法家,但我还是更喜欢作为非职业书法家苏东坡的毛笔字。
  傅小平:又说回到苏东坡了。你看你无论写作、书法,还是绘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都有自己的建树。唯一缺失的就是小说了。
  车前子:我写过小说。十八九岁时候吧,我迷恋梵高,又看不到什么资料,只知道这个人画向日葵,后来自杀,中间爱上一个妓女,我觉得挺有意思,就写个小说来想象他,这个小说叫《灯蛾》,发在《青春》杂志上,还得了“处女作奖”,我平生第一个文学奖就它。
  傅小平:起点不低啊。后来呢?
  车前子:后来,写过五六篇,写得奇怪,无人理解,主要是我没有写小说的才华,我就用所有精力写诗。写诗是不是省事?写完一首,也没多少字,还有力气出门玩,写小说三天五天一个星期都要呆坐桌前。再说我不是讲了,我有洁癖么,一个字写错,不是扔掉,就是重新抄录一遍。这样的工作方式如果用来写小说基本就是自虐。
  傅小平:不过读《古老花园》等几篇,感觉你是以写小说的感觉写散文,你还评价《清明上河图》像一部章回体小说。你算是打破文体界限,全面发展了。
  车前子:当代信息量如此之大,个体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我以为比古人多得多。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有点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杜甫读部《汉书》就够了,屈原可能什么都不读,我们怎么办?王安石说他天下书都读过,有可能他真读过了。当代有人敢这么说吗?以前读读中国书就够了,现在还要读外国书……我早不写小说,但疫情期间,我至少读了一百部小说。
  傅小平:很大的阅读量!怎么做到的?
  车前子:我是这样读的,坐着带滑轮的椅子,七八本书同时打开,一长溜放在桌上,滑到这里,读到这里,来回读。我也在微信上读书。我读书完全找乐,写作时候,读过的书好像没用,给屏蔽似的,也不耐烦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周作人经常大段抄录,他抄录的是孤本、善本,他不抄录,我们看不到,他的抄录,是在做薪火相传的工作。
  傅小平:说来也有意思。有些书流传得少,反而显得可贵。
  车前子:钱锺书说过,大意是一个作家存世作品多了,反而不合算。李白存世诗歌不少,有很天才的,也有很平庸的,读他平庸作品,你会想李白不过如此。刘方平只留下虫声梨花几首诗,这几首诗都是杰作,你就会想这个诗人好厉害。
  傅小平:但也有少数诗人,像在“扬州八怪”里独占鳌头的郑板桥,诗书画存世不少,却都称得上绝品。有意思的是,在《郑板桥三俗》这篇里,你偏偏说他的作品在你看来恰恰不“怪”,而是“俗”!而且,也就他俗成俗套,俗成俗话,俗成俗人,并终于俗成近三百年来最后活在老百姓舌头上的才子。这很有意思啊。我想是因为你有同样的“怪”,才能透过他的怪,看到他透骨的俗吧。俗到极致便是雅。以我看,“扬州八怪”之后,你也是“江南一怪”了。
  车前子:怪我多嘴。
  傅小平:哈哈。明明是恰到好处嘛。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放在如今是难得纯粹。
  车前子:太难了,太难了,越来越难。
  傅小平:我想郑板桥的作品也是有缺点的,只是如你所说,缺点是艺术家写成自己创作个性的要点,或出发点,到了极致,就是不能被其他艺术家所替代的形式。你还说道:“为什么一些画家和诗人越画越糟,越写越糟?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有意无意地用画、诗——作品,去克服着、克服掉自己的弱点。”不妨说说,你认为自己的写作有什么缺点和弱点,又如何把它们推向极致?
  车前子:我这个人神思恍惚头脑混乱,我索性就在我的写作中加大恍惚和混乱。
  傅小平:总算给自己偶发“奇谈怪论”找到理由了。我看你对艺术家的定义,挺有意思。一方面说,要想成为一个艺术家,最需要的品质是孤芳自赏孤陋寡闻和独立思考独往独来。一方面又说,艺术家和历史和现实格斗,最后赢的是历史和现实,因为艺术站在历史和现实一边。既然如此,就得问问你了,艺术何为?
  车前子:艺术何为?我回答不了,我可以找几个外国学者来回答你,手头无书,等我回家找出来告诉你。
  傅小平:你分明不喜欢引经据典,我看就别找了,还是让我再来引你一句吧。你没说过书法和绘画何为,但对于写作,你却是有过一些议论:“写作,实在是和今生无关的事业,与前世有约吧。”要是我能批注,我准得批一句:明明是还与将来有约么。你还说过一句:“人生有许多煞风景的活儿,写作也是其中的一件。”这敢情是正话反说?嗐,那就说说以后怎么继续“煞风景”吧。
  车前子:散文不怎么写了,诗一直在写,另外,写笔记,我已经写了一百多万字笔记,今年会出一本,选了十万字。我想我的命既然是写作,我一定会当回事,把写作常态化,就像一日三餐,这样可能更有意思。写作也好,绘画也好,要有量的积累,我有很多才华横溢的朋友,写得太少,总想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我不太信出手不凡,我信“三更灯火五更鸡”,才华和勤奋必须划上等号。
  【责任编辑黄利萍】
其他文献
卡夫卡说过:“任何人,失去了对美的感动,即已老朽。”在这个世界上,美是不会缺少的,只有人们对美的感动因为我们纯真、敏感的心的逐渐麻木而在慢慢地消减。  因为求学的需要,我租住在郊区一个偏僻的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腻烦了周边环境的寥落。小区里,除了几个老人在小区绿化带内种菜时沙哑的谈话声和几个孩子懵懂无知的嬉戏打闹声外便鲜有人声了。剩下的,便是在市区很难感觉到的呼啸的风声。  但是,身心都被拴在
期刊
侄儿出生才几个月,家人便替他做了一桩轰轰烈烈的大事,一件用心良苦的傻事:在他正襟危坐的不远处,并排摆设着书籍、口琴、药盒和盛着水的水瓶四件物品。懵懂的侄儿缓慢向前爬动着,眼睛毫不迟疑地瞄上最外侧盛着水的水瓶,后就手脚并用旁若无人地打起水仗来。一个“衡”字的单名最终尘埃落定。“衡”字里面藏有“鱼”,鱼自有水的招呼。再则,衡阳是他的出生地。一箭双雕的寓意,确乎最好不过。但侄儿的前程真与水剪不断吗?  
期刊
有一天,我们城市的天空飞过了一群鸽子。以前我很少关注这里的天空,那一回我坐在办公室的窗前,心事重重看起了天空,像是有预谋似的,这时一群自由飞翔的鸽子从我的视野里一掠而过。不知是惊喜,还是内心的剧痛,这群鸽子唤醒了我的一些记忆。从那天开始,这群鸽子就毒害了我的生活。第二天,我又坐到窗前,等待那群鸽子的出现,以后每天都是如此。还不仅限于此,我还追随着鸽子在天空的踪迹,寻找着它们。  我追着鸽群来到一幢
期刊
一  我们可以把主人公称为柴清,在现实生活中,她的名字也是柴清,如果你使用搜索软件,就能发现叫柴清的人一共有五十三个,十四个男性,三十九个女性,所以我们要讲述的这个柴清有三十九分之一出现的概率,或者更低,因为我们不能排除世界上有两个甚至多个相同的人,最起码外表看來如此。在我们费了一番力气后,才将文本中的柴清找到。此刻,她正坐在一把并不舒适的椅子上,腰背挺直,面带笑容,侧头望着男人身旁高大的椰子树。
期刊
1  刚过正月,穗穗的心就空了。这种空很难说,有种意犹未尽的失落,又有种兴味索然的无趣,像刚参加完一场熬夜的酒会,除了满身的酒气和疲惫,就什么也没有了。男人是正月二十走的,和往年一样,去了广州。男人在广州一家汽车制造厂工作,十多年了,电焊工,手艺好,人老实,可至今还是个临时工。男人干的工作很辛苦,和各种焊机打交道,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强光辐射,身上的皮蜕了不知道多少层,黑瘦黑瘦的,像只大猴子,比結
期刊
认识孙昌建应该有三十年左右了,有的时候,在某个会议或者朋友的酒局中,看到他的脸,时间当然是会留下痕迹的,但总觉得变化并不明显。这个三十年左右的概念也是时间带来的恍惚:我并不能确定自己是先知道这个人还是先知道他的诗。许多年前,在1986年那场对后来的中国诗坛影响深远的汉诗流派大展中,杭州的“极端主义”“地平线”等横空出世,为汉语诗坛贡献了梁晓明、余刚、孙昌建等后来各有际遇的诗人名錄。  同样作为当年
期刊
毛细!毛细——  大声喊毛细的那个人是老唐。  毛细越走越快,老唐的喊声更大:毛细,你的老婆是不是跟人跑了呀。  毛细没回头,继续不理他。  就在刚才,老唐从章镇茶楼出来,又被人打了。至于原因,有人讲他又在偷看女人的裙底。老唐矢口否认:没有的事,我不过是弯腰下去捡麻将牌,一不小心看见的。  谈起那个常年游荡在章镇街道的老唐,章镇这条老街上的人都摇头,他们说,这条老光棍的行为常常为人所不齿。  今天
期刊
冰湖中心微微凸起,像是受到微妙的天意指引。湖边站着几只白鹅,偶尔用嘴巴碰碰冰面——作为整体的、体现混沌魔力的、透光但又反射刺眼阳光的冰湖,白鹅嘴巴那样小心的触碰,像是对流动之水的命运一个小小的叩问。空中一架风筝稍显无力地颤动在湖面上,似乎处于对湖面的恐慌惯性,才紧张摆动着。  不断逼近历史,历史就会跟现实紧贴在一起,无法分离。如果你逼近历史中单个人的命运,甚至无限逼近,那么,你怎能知道,这个人不是
期刊
你躺在竹林里午睡的时候,有两个男人走过你的家乡。但你不可能知道,当时你正在做梦。这场梦像是电影空镜头:塌了一半的土墙略显干净,墙上挂着一把用旧的镰刀,刀把是桃树枝做成的;墙头斜靠着一把生锈的锄头,锄把不是桃树枝做成的;土墙后面有高过人头的荒草,暂时还没有风吹过,这些荒草一动不动。不知过了多久你听到说话声,却看不到一个人影。你试着坐起来,发现手和脚无法动弹。  “这里风水好,多年以前应该住着大户人家
期刊
作者简介:莉莉陈,女,浙江诸暨人,从事学前教育;2011在《西湖》开设散文专栏;2013-2020在《十月》《山花》《江南》《西湖》《野草》刊发小说,部分被《长江文艺·好小说》等选刊转载;获2015年“储吉旺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1  进办公室两步,就遇到一堵墙。许多办公室都有这样一堵墙,把办公室分成两间,里面那间是标准面积的办公室,外面这间无用,狭窄、阴暗,三平米左右。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但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