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品市场的“审美疲劳”需要缓解?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所有物品一样,作为消费品的艺术品也具有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理论认为,物品的效用体现为它们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物品的价值则是人对其效用的主观评价。按照效用递减定理,人对物品的评价会随着自身欲望的不断满足而递减,当欲望得到完全满足时,物品的效用递减为零,其价值完全消失。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对于一个需要4个馒头能吃饱的人而言,第一个馒头最能够缓解饥饿,其效用最大,第二、第三个馒头的效用依次递减,第四个馒头的效用最小,如果继续吃第五个馒头,就会产生负效用。
  艺术品消费中的效用递减,表现为审美疲劳。审美疲劳是美学术语,指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美感开始减弱,甚至对审美对象表示厌弃。从心理学看,美感来自人的神经受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兴奋,随着同一刺激的反复进行,人的兴奋程度会逐渐下降,至兴奋消失时,美感便不复存在。在艺术品消费中,新鲜的艺术样式可以带给消费者最大的审美愉悦,但它们的反复出现,会使其审美效用递减,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当代艺术不断翻新花样,正是为了让消费者不断获得最大审美效用。
  当代艺术市场的泛滥炒作,加剧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
  与古代艺术品存量有限不同,当代艺术品可以迅速增加市场供应量。近年来当代艺术市场日益火爆,催生了日趋严重的跟风现象,也有成名艺术家大量自我复制,结果使很多本来很新颖的艺术样式,因重复过多而引起消费者审美疲劳,甚至遭到厌弃。早在2007年,评论家高名潞便认为,80%的当代艺术品都将被淘汰。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低迷,特别是在2015年,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变得举步维艰,很多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新星变成了流星。大规模调整之后,大批不值得留下的艺术品必将被淘汰出局。
  挖掘新面孔,是破除审美疲劳的诀窍。在一级市场,虽然年轻艺术家最能带来新意,但太多的年轻艺术家展览反而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2014年新年,索卡、博而励等几家指标性画廊逆势而动,将视线锁定于老艺术家群体,相继推出了老艺术家的展览项目。对此,博而励画廊主Waling Boers给出了极富哲理的诠释:“老的就是新的”。同样,在很不乐观的2015年秋拍中,也有一些更精巧的专场赢得认可:上海佳士得的“+86 First Open”首次将中国年轻艺术家作为整体概念推向国际市场,其中一些艺术家和绝大部分作品是首次进入二级市场,成交率高达97%;中国嘉德所策划的“85新潮美术三十年纪念专场”和“沙耆比利时时期艺术专场”,更是100%成交。
  艺术品租赁是应对审美疲劳的又一良方。在国际上,艺术品租赁是艺术银行的重要业务。1972年,加拿大国家艺术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首家艺术银行——加拿大艺术银行,该银行购买本国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并将其租借给各地的公司、机构、政府部门和办事处。成立于1980年的澳大利亚艺术银行是艺术品租赁的另一成功范例,其主要职能是收购本国艺术家及工艺品制作者的优秀作品,再出租给本国民众。欧美国家的艺术品租赁,增加了大众接触和欣赏艺术品的机会,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以租赁方式装饰自己的家居。
  欧美近年出现的一批开展艺术品租赁业务的公司,着意满足消费者的喜新厌旧心态。2010年成立于波士顿的TurningArt的运作模式是:先试用复制品、后购买原件。顾客每月只需付10美元租金,就可以在公司的藏品库中搜寻喜欢的原创艺术品,然后获得其印制品试用,如果喜欢可购买原件,不喜欢可以重新选择。2010年成立于纽约的Artiscle也可以让消费者在不知道艺术品是否适合摆放在自己家里时,轻松试用。该网站根据顾客的个人喜好,帮忙提供个性化推荐,消费者只需支付每月25美元租金,看腻了另换一件即可。
  如今的国内市场,因高价进场的投资者逐渐退出,而关注艺术品本身的消费者逐渐增多。如何缓解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我参加了雕塑界一些重要的学术活动,收获很多。今天早上看到本届双年展,觉得是2015年中国雕塑界的一次盛会,参展作品也基本能呈现近年来雕塑界的创作面貌。2013年“大同雕塑双年展”引进了策展人制度,在今年的双年展中能得以延续,说明了雕塑双年展在不断进步,在制度、范式等方面不断在向前推进。今年几个展览板块的设计也很用心,在吕品昌先生策划的当代陶艺,唐尧先生负责的展览单元中,我们能看到一些非常
期刊
北京雾霾一起,艺术家又开始用视觉来抗议了。这也是近年来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从本体论叫嚣到介入社会话题的一种转变,但我看来看去,有关雾霾话题的好作品都不是艺术家在做,我很早就说过了,艺术向艺术家挑战,网络向美术馆挑战,其实是公共生活中的任何行为和视觉呈现都在挑战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它们提供了我们拆除美术馆的封闭白盒子的理念的实际证明。  据网上《北京一男子用100天收集雾霾,灰尘制成板砖》的专题报道:
期刊
教育部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留美学生已达40余万,占全美外国学生的30%。在愈演愈烈的留美趋势下,每个家长都希望即将美国留学的孩子能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这样的美国顶级大学。  在美国名校入学申请中,除了常规的成绩、特长以及英语能力之外,招生官更看重SAT考试成绩、国外生活的经历、美国教师推荐信、社交能力等等。如果学生曾参加过国际交换项目、冬令营或者夏令营,或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过,
期刊
《咖啡简史》的作者威廉·哈里森·尤克思在书中写道:就在第一代咖啡客的有生之年,许多咖啡馆纷纷开业,且赢得一定声誉。18世纪早期一位旅行者的记载,使我们得以窥见咖啡馆理念在维也纳的迅速发展。这位旅行者写道:“维也纳到处都是咖啡馆,文人学士和忙于报纸的人们很喜欢在咖啡馆碰头,阅读报纸、讨论报上的内容。有些咖啡馆名声超过其他咖啡馆,因为聚集在这些咖啡馆的‘报纸医生们’(原注: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名称)对许
期刊
那天,我本来预备花三个小时查阅资料,花一个小时罗列采访问题,所以我告诉易介中博士的助理Ying,我今晚给你采访提纲。结果,整整过了两天,我才拿出提纲。网络上有易介中在各地演讲的许多语录,实在太有意思,开始读之后根本停不下来。他有许多打破常规认知的观点极为特别,引人深思。例如谈到“人们对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口味’越来越重”,他说:“我有一个幻想,中国政府应该做一件事情:花一笔全世界都觉得冤的钱财,
期刊
12月,是韩国艺术家姜亨九的“中国月”,他的两大个展《肖像无界》与《灵魂》分别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和北京芳草地展览馆陆续展出。也许对于国内来说,这个名字还有点陌生,但在艺术圈内,他早就以独创的肖像画而闻名亚洲。  相比艺术家本人,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似乎更令人熟悉: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文森特·威廉·梵高、安迪·沃霍尔、萨尔瓦多·达利……这些享誉全球的知名人物在姜亨九的手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那鲜活
期刊
尘封了整整40年,这些胶片曾经被陈传兴锁在抽屉里。大学时他就有了自己的暗房,还在家尝试调感光液、做相纸,做中途曝光等各种实验,大三就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影像展《芦洲浮生图》。可是直到今年,40年后,才在他的个展“未有烛而后至”上重见天日。  1975年,还是台北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三年级学生的陈传兴,父亲去世了,那一年,他23岁。悲痛之中,他来到观音山的乱葬岗,那些充满死亡气息的场景映入他的眼帘,也许这
期刊
《北京爱上西雅图》中文佳佳的一句台词:北京二环厕所能换西雅图别墅,将誉有“翡翠之城”的西雅图带入了国人的海外置业视野。习近平访美时很多地方邀请习近平到访,但最后中方首站却选择了西雅图。聚焦众多目光的西雅图到底有多大魅力呢?  “翡翠之城”宜居住宜投资  常年被青山绿水环绕被誉为“翡翠之城”的西雅图坐落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是该地区商业、文化和高科技中心,贯穿太平洋及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主要旅游
期刊
定制艺术品在古代很普遍。中国古代由个人或机构专门定制烧造的瓷器,称为定烧器。从唐代贡瓷至宋代及其后的官窑,皇家定烧的御用瓷器不断,代表着历代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准。相比作为流通商品的普通民窑器物,定烧器通常带有定制者的主观意愿和审美情趣,特别是达官显贵、豪商巨贾、名流高士的定制,因为显示着其独特品位和身份而不落俗套,也成为历代瓷器的珍品。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所有艺术品或艺术工程都是定制。定制者包括
期刊
最近,冯唐翻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出版了,在读者圈里掀起了巨浪,因为冯唐太自恋,他看不起郑振铎的译本,他坚信民国时代的中文还在转型期,而他有能力把中文用得更好。所以呢他就把我们从小朗诵的泰戈尔的诗写成了这样:“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绵长如舌吻,纤细如诗行。”  原诗如下: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