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控制化学危险品的用量,走微型化实验的道路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中要防泄漏、防爆炸、防污染,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化学危险品;气密性;实验微型化;污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涉及很多化学危险品,如遇水燃烧的固体钠、钾,有毒的四氯化碳,腐蚀品硝酸、硫酸等。实验中用到这些化学危险品时一定要保证师生安全,不可大意。
高中的实验装置大多很复杂,不同仪器之间的连接处很多,一定要保证气密性良好,保证有毒气体不泄漏。如制取Cl2、SO2等氣体时,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漏液,老化的胶皮管要及时更换。制取有毒气体时,要控制反应速度,如制取Cl2时,浓盐酸滴到固体的氯酸钾或高锰酸钾上时,反应会异常剧烈。这时需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一旦浓盐酸滴得过多就会产生大量的Cl2,大量的Cl2一时排不出就会产生爆炸,炸毁玻璃容器,产生重大的实验事故。
做Cl2、SO2、NO2、NO等有毒气体的水溶性实验时,一定要把气体密封好。记得有一次去观摩一堂名师公开课,执教者做SO2溶于水的实验。事先将SO2收集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中,当他打开瓶盖向瓶中注入少量水时,大量的SO2冲出来被他吸入,导致他剧烈咳嗽,好几分钟才平静下来,完美的教学过程出现了瑕疵。其实只要将实验改进一下就会避免SO2的伤害。具体的做法是:将塑料瓶盖换成医用的丁基橡皮胶塞,实验时不要打开胶塞,直接用注射器吸水通过胶塞注入矿泉水瓶中,用力摇晃几下,矿泉水瓶壁就瘪进去了,充分证明了SO2能溶于水中,部分SO2和水发生了反应。在这个过程中,SO2不会发生泄漏,不会伤害到做实验的人。这样的改进操作完全适用于Cl2、NO2、NO等有毒气体。
化学危险品的实验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危及师生的安全,于是有一些教师就会回避这类实验,上课时找一些视频放放就算了事。其实再完美的视频终究是别人做的,学生没有亲自做一下实验,看过视频后很快就会忘记的。教师不能因噎废食,要培养学生勇敢探索的精神,在危险面前不退缩。当然有了勇敢精神也不能蛮干,要改进实验,要使实验微型化,这样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又可以减少药品的使用量,同时也保护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比如,做氯水的性质分组实验时,笔者做了如下改进:1.仪器的改变。淘宝网上购买医用的带丁基胶塞的透明玻璃瓶,其中250毫升规格的50只,7毫升规格的200只,带针头的注射器50只。2.药品量的改变。250毫升玻璃瓶中装有约200毫升的新制氯水。取一些7毫升的玻璃瓶,分别装有0.5毫升的硝酸银溶液、0.5毫升的碳酸钠溶液、0.5毫升的品红溶液、0.5毫升的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一颗锌粒。3.实验注意事项:看好注射器的刻度,吸取新制的氯水时,量不要超过1毫升;用针头刺穿小玻璃瓶的胶塞滴加氯水;为了防止氯气泄漏,实验时小玻璃瓶的胶塞不要打开。
具体的实验过程如下:1.取装有新制氯水的玻璃瓶观察颜色。2.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滴加到PH试纸上,发现试纸先成变红后又变成白色,由此证明新制氯水显酸性,同时又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3.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含有品红溶液的小玻璃瓶中震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4.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含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玻璃瓶中震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5.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含有碳酸钠溶液的小玻璃瓶中震荡,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同时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盐酸和碳酸钠发生了反应。6.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中,氯水的浅黄绿色和溶液的红色全部褪去,由此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7.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放有一颗锌粒的小玻璃瓶中,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盐酸和锌粒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上述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同样适用于SO2等有毒物质的性质实验。
做化学危险品的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取用药品的量。有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药品用量越大,实验的现象就会越明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药品量大会导致化学反应十分剧烈,危险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比如,做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时,钠的量只要绿豆大小即可。若钠的量过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浮在水面上的钠就会发生爆燃,烧杯内的水就会飞溅出来,严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做铝热反应时,铝粉和三氧化二铁过多,生成的铁水会溅出蒸发皿,烫坏桌子;做银镜反应时乙醛过量,反应后剩余的乙醛会污染环境;而硝酸银溶液中剩余的银离子会严重污染地下水。
总之,任何人在接触和使用化学危险品时,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把化学危险品关进一只无形的笼子,让它乖乖地为我们服务。
作者简介:钱群慧(1970— ),女,江苏苏州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化学危险品;气密性;实验微型化;污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涉及很多化学危险品,如遇水燃烧的固体钠、钾,有毒的四氯化碳,腐蚀品硝酸、硫酸等。实验中用到这些化学危险品时一定要保证师生安全,不可大意。
高中的实验装置大多很复杂,不同仪器之间的连接处很多,一定要保证气密性良好,保证有毒气体不泄漏。如制取Cl2、SO2等氣体时,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漏液,老化的胶皮管要及时更换。制取有毒气体时,要控制反应速度,如制取Cl2时,浓盐酸滴到固体的氯酸钾或高锰酸钾上时,反应会异常剧烈。这时需控制浓盐酸的滴速,一旦浓盐酸滴得过多就会产生大量的Cl2,大量的Cl2一时排不出就会产生爆炸,炸毁玻璃容器,产生重大的实验事故。
做Cl2、SO2、NO2、NO等有毒气体的水溶性实验时,一定要把气体密封好。记得有一次去观摩一堂名师公开课,执教者做SO2溶于水的实验。事先将SO2收集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中,当他打开瓶盖向瓶中注入少量水时,大量的SO2冲出来被他吸入,导致他剧烈咳嗽,好几分钟才平静下来,完美的教学过程出现了瑕疵。其实只要将实验改进一下就会避免SO2的伤害。具体的做法是:将塑料瓶盖换成医用的丁基橡皮胶塞,实验时不要打开胶塞,直接用注射器吸水通过胶塞注入矿泉水瓶中,用力摇晃几下,矿泉水瓶壁就瘪进去了,充分证明了SO2能溶于水中,部分SO2和水发生了反应。在这个过程中,SO2不会发生泄漏,不会伤害到做实验的人。这样的改进操作完全适用于Cl2、NO2、NO等有毒气体。
化学危险品的实验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危及师生的安全,于是有一些教师就会回避这类实验,上课时找一些视频放放就算了事。其实再完美的视频终究是别人做的,学生没有亲自做一下实验,看过视频后很快就会忘记的。教师不能因噎废食,要培养学生勇敢探索的精神,在危险面前不退缩。当然有了勇敢精神也不能蛮干,要改进实验,要使实验微型化,这样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又可以减少药品的使用量,同时也保护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比如,做氯水的性质分组实验时,笔者做了如下改进:1.仪器的改变。淘宝网上购买医用的带丁基胶塞的透明玻璃瓶,其中250毫升规格的50只,7毫升规格的200只,带针头的注射器50只。2.药品量的改变。250毫升玻璃瓶中装有约200毫升的新制氯水。取一些7毫升的玻璃瓶,分别装有0.5毫升的硝酸银溶液、0.5毫升的碳酸钠溶液、0.5毫升的品红溶液、0.5毫升的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一颗锌粒。3.实验注意事项:看好注射器的刻度,吸取新制的氯水时,量不要超过1毫升;用针头刺穿小玻璃瓶的胶塞滴加氯水;为了防止氯气泄漏,实验时小玻璃瓶的胶塞不要打开。
具体的实验过程如下:1.取装有新制氯水的玻璃瓶观察颜色。2.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滴加到PH试纸上,发现试纸先成变红后又变成白色,由此证明新制氯水显酸性,同时又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3.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含有品红溶液的小玻璃瓶中震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4.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含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玻璃瓶中震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5.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含有碳酸钠溶液的小玻璃瓶中震荡,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同时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盐酸和碳酸钠发生了反应。6.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中,氯水的浅黄绿色和溶液的红色全部褪去,由此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7.用注射器吸取新制氯水,将其注入放有一颗锌粒的小玻璃瓶中,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新制的氯水中有盐酸生成,盐酸和锌粒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气。上述的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同样适用于SO2等有毒物质的性质实验。
做化学危险品的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取用药品的量。有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药品用量越大,实验的现象就会越明显,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药品量大会导致化学反应十分剧烈,危险会在不经意间发生。比如,做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时,钠的量只要绿豆大小即可。若钠的量过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浮在水面上的钠就会发生爆燃,烧杯内的水就会飞溅出来,严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做铝热反应时,铝粉和三氧化二铁过多,生成的铁水会溅出蒸发皿,烫坏桌子;做银镜反应时乙醛过量,反应后剩余的乙醛会污染环境;而硝酸银溶液中剩余的银离子会严重污染地下水。
总之,任何人在接触和使用化学危险品时,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把化学危险品关进一只无形的笼子,让它乖乖地为我们服务。
作者简介:钱群慧(1970— ),女,江苏苏州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